一种菊花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4594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菊花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菊花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据《本草纲目》记载,菊花性寒、味甘,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有镇静、解热作用。现代科学分析证明,菊花中含有腺嘌呤、胆碱、水苏碱、菊酮蓝、黄酮类、维生素B以及香油烽、菊油环酮等成份。
[0003]普洱熟茶,尤其是云南普洱熟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熟茶,冲泡后期色泽褐红,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
[0004]目前市面上的菊花茶大都是由单一的菊花制成,而菊花普洱茶则需要将普洱茶和菊花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经压制制成茶砖或茶饼等紧压茶,并经定型后,送入烘房慢烘,未能很好地结合普洱茶和菊花的上述特点,冲泡浸出物溶出较慢,同时携带和使用也很不方便,正如 CN 101185469A 和 CN 1729810A 所述。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热去火、平肝明目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其由以下原料干品按照以下重量份数配制而成:普洱熟茶65?90份,菊花10?35份。
[0006]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原料干品的重量份数分别为:普洱熟茶90份,菊花10份或普洱熟茶65份,菊花35份。
[0007]在本发明其他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原料干品的重量份数分别为:普洱熟茶78份,菊花22份或普洱熟茶68份,菊花32份。
[0008]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普洱熟茶优选为云南普洱熟茶。更加优选的普洱熟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筛分、拼配制成的普洱熟茶,水分控制在12%以内,优选控制在8%以内。
[0009]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菊花干品优选由新鲜菊花经采摘、捡剔、烘干、切碎后,过8目和50目筛网,取中间筛部分备用,水分控制在15%以内,优选控制在12%以内。
[0010]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袋泡茶的茶包优选用非热封型滤纸包装形成的双室型袋泡茶包,茶包用外表为纸质,内膜为PE,夹层为铝箔的复合膜进行热合密封。
[0011]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双室型袋泡茶包的包装规格为1.6?2.5克,更加优选为1.6克。
[0012]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制备本发明菊花普洱袋泡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3]1、普洱熟茶干品的制备;
[0014]2、菊花干品的制备;
[0015]3、普洱熟茶干品与菊花干品按比例拼配后混匀;
[0016]4、金探;
[0017]5、分装袋;
[0018]6、热合密封;
[0019]7、装盒和装箱。
[0020]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将普洱熟茶和菊花干品按重量份称量,拼配后用“V”型摇匀机翻转混匀,再经过金探设备制得半成品,将半成品投入IMA-C24联合袋泡茶机进行装袋,用非热封型滤纸包装形成的双室型袋泡茶包,茶包用外表为纸质,内膜为PE,夹层为铝箔的复合膜进行热合密封,再装盒装箱。
[0021]本发明通过将菊花与普洱熟茶相配伍,不仅克服了目前市面上菊花茶成分单一的缺陷,而且本发明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在将普洱熟茶与菊花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并不需要将其压制成茶砖或茶饼等紧压茶,也不需要经过定型和送入烘房慢烘的步骤,从而很好地结合了普洱熟茶和菊花各自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它们各自的功效,冲泡浸出物溶出快,同时携带和使用也非常方便。
[0022]此外,在制备本发明的菊花普洱袋泡茶的方法中,采用了按照一定的配比将原料干品混匀的方式,不仅克服了制备各原料提取液的工艺复杂、制备流程长的缺陷,同时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此方法制备出来的产品混合均匀,冲泡饮用时有效成分溶出更多更快,使用方便快捷,价格低廉。
[0023]最后,由于不需要改变辅料菊花的形态,仅将其切碎,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使得本发明制备的菊花普洱袋泡茶成为纯天然绿色食品,菊花与普洱熟茶搭配冲泡,菊花清热解毒,普洱熟茶性温和,两者同时饮用,性能调和,功效倍增,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的作用,对治疗风热感冒、头昏目眩,目赤肿痛,心胸烦热,疔疮,肿毒及高血压均有较好的疗效。
[002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菊花普洱袋泡茶经冲泡后,菊花和普洱熟茶的有效成分溶入茶汤,充分发挥了菊花和普洱熟茶的功效特点。其作为日常饮品,具有茶汤艳丽、口感醇和、回甘长久的特点。同时,通过密封包装,其携带便捷,饮用方便,价格低廉,适合办公生活、居家旅行现在都市人生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旨在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定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同样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实施例1
[0028]新鲜菊花采摘、捡剔、烘干、切碎后,分别过8目和50目筛网,取8目下50目上的部分待用,水分< 15 %,制成菊花干品。将重量份为65的普洱熟茶与筛分好重量份为35的菊花用“V”型摇匀机混匀,过金探设备,投入C24袋泡茶机分装到滤纸袋中,外加复合膜热合密封,再装盒装箱。饮用时,将所述袋泡茶用沸水冲泡,每次I或2包(每包1.6g),通过适度调整用水量和浸泡时间来达到个人喜欢的口感。
[0029]实施例2
[0030]新鲜菊花采摘、捡剔、烘干、切碎后,分别过8目和50目筛网,取8目下50目上的部分待用,水分< 15 %,制成菊花干品。将重量份为68的普洱熟茶与筛分好重量份为32的菊花用“V”型摇匀机混匀,过金探设备,投入C24袋泡茶机分装到滤纸袋中,外加复合膜热合密封,再装盒装箱。饮用时,将所述袋泡茶用沸水冲泡,每次I或2包(每包1.6g),通过适度调整用水量和浸泡时间来达到个人喜欢的口感。
[0031]实施例3
[0032]新鲜菊花采摘、捡剔、烘干、切碎后,分别过8目和50目筛网,取8目下50目上的部分待用,水分<15%,制成菊花干品。将重量份为78的普洱熟茶与筛分好重量份为22的菊花用“V”型摇匀机混匀,过金探设备,投入C24袋泡茶机分装到滤纸袋中,外加复合膜热合密封,再装盒装箱。饮用时,将所述袋泡茶用沸水冲泡,每次I或2包(每包1.6g),通过适度调整用水量和浸泡时间来达到个人喜欢的口感。
[0033]实施例4
[0034]新鲜菊花采摘、捡剔、烘干、切碎后,分别过8目和50目筛网,取8目下50目上的部分待用,水分< 15%,制成菊花干品。将重量份为90的普洱熟茶与筛分好重量份为10的菊花用“V”型摇匀机混匀,过金探设备,投入C24袋泡茶机分装到滤纸袋中,外加复合膜热合密封,再装盒装箱。饮用时,将所述袋泡茶用沸水冲泡,每次I或2包(每包1.6g),通过适度调整用水量和浸泡时间来达到个人喜欢的口感。
【主权项】
1.一种菊花普洱袋泡茶,其由以下原料干品按照以下重量份数配制而成: 普海熟茶65?90份,菊花10?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其中所述原料干品的重量份数分别为: 普洱熟茶90份,菊花10份或普洱熟茶65份,菊花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其中所述原料干品的重量份数分别为: 普洱熟茶78份,菊花22份或普洱熟茶68份,菊花3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其中所述的普洱熟茶为云南普洱熟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其中所述的云南普洱熟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筛分、拼配制成的普洱熟茶,水分控制在12%以内,优选控制在8%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其中所述的菊花干品由新鲜菊花经采摘、捡剔、烘干、切碎后,过8目和50目筛网,取中间筛部分备用,水分控制在15%以内,优选控制在12%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其中所述的袋泡茶的茶包是用非热封型滤纸包装形成的双室型袋泡茶包,茶包用外表为纸质,内膜为PE,夹层为铝箔的复合膜进行热合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菊花普洱袋泡茶,其中双室型袋泡茶包的包装规格为1.6?2.5克,优选为1.6克。
9.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菊花普洱袋泡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普洱熟茶干品的制备; (2)菊花干品的制备; (3)普洱熟茶干品与菊花干品按比例拼配后混匀; (4)金探; (5)分装袋; (6)热合密封; (7)装盒和装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采用“V”型摇匀机翻转混匀,步骤(5)采用IMA-C24联合袋泡茶机进行装袋,步骤(6)采用非热封型滤纸包装形成的双室型袋泡茶包,茶包用外表为纸质,内膜为PE,夹层为铝箔的复合膜进行热合密封。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茶制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菊花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菊花与普洱熟茶进行配伍,不仅克服了菊花茶成分单一的缺陷,而且在将普洱熟茶与菊花按比例混合均匀后,不需要将其压制成茶砖或茶饼,也不需要经过定型和送入烘房慢烘的步骤,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普洱熟茶和菊花的功效,冲泡浸出物溶出快。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了按照一定的配比将原料干品混匀的方式,不仅克服了制备各原料提取液的工艺复杂、制备流程长的缺陷,同时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此方法制备的产品混合均匀,冲泡饮用时有效成分溶出更多更快,茶汤艳丽,口感醇和,回甘长久,使用方便快捷,价格低廉。
【IPC分类】A23F3-14
【公开号】CN104663949
【申请号】CN201510075270
【发明人】胡荣华, 郭胡兰, 詹崇梅
【申请人】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