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茶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36884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和连接部组成的结构形式,该种设置形式非常便于清洗池、冷浸池和制冷池的自上而下设置,而且也非常便于各池错开,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处于上方的池内的排出液能够顺利的进入处于下方的池内。
[0035]可选的,所有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滤网,且每个所述出水口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用于堵/放该出水口的插板。
[0036]为了便于实现固液分离,在每个池内的出水口上都设置有滤网,这样,可保证固体物质不随液体流出。另外,每个出水口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堵/放该出水口的插板;该插板与设置有出水口的侧壁是以抽拉的形式活动连接的,需要排水时,将插板上提,即可实现排水效果,排水完毕后下压插板即可。
[0037]可选的,所述制冷池、方形冷浸腔以及方形清洗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水口。
[0038]具体的,为了便于往相应的池内输水,在制冷池、方形冷浸腔以及方形清洗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水源连接,非常便于输水或补水操作。
[0039]可选的,所述方形冷浸腔的底壁内侧沿从设置有出水口的侧壁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向上倾斜;
[0040]在方形冷浸腔内,其浸泡后的液体需要排出到方形清洗腔中进行香薷全草的清洗,因此,为了便于该腔内的液体顺利排出,特将方形冷浸腔的底壁内侧沿从设置有出水口的侧壁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向上倾斜。
[0041]可选的,还包括扶梯;
[0042]所述扶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制冷池底部,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
[0043]通过设置的扶梯,可以实现将不同的池、腔的物料输送的效果,而且也便于将不同的池、腔内的物料顺利取放。
[0044]可选的,还包括:基地底座,所述方形清洗腔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均设置在所述基地底座上。
[0045]基地底座可承载所有池的重量,将所有的池均设置在基地底座上,使得整个装置成为一体设置,便于制茶过程的顺利进行。
[0046]可选的,所述方形清洗腔的底壁内侧沿从设置有出水口的侧壁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向上倾斜。
[0047]由于方形清洗腔内的底壁是倾斜的(与出水口接触的一侧低),因此也便于该清洗腔内的水被顺利排出。
[0048]可选的,所述制冷池的底壁内侧沿从设置有出水口的侧壁到与该侧壁相对的侧壁的方向向上倾斜。
[0049]可选的,所述制冷池、方形冷浸腔以及方形清洗腔的容积相等。
[0050]可选的,所述制冷池的池深为80-120厘米。
[00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52](I)、香炉茶的营养全面,加入的茉莉花以及调味剂丰富了香炉茶的口感。
[0053](2)、整个制备过程降低了香薷的营养损耗,而且还实现了全面收集香薷养分的效果,而且制备过程中冷浸的方式一方面实现了营养渗透,另一方便实现了原料的杀菌效果。
[0054](3)、本发明提供的香炉茶制备装置,其可实现香薷各分支部分的制备,而且各池设置合理,上级输出,下级输入,因此非常便于制备香炉茶的准备原料;与常规制茶设备相比,其操作简便合理,可以满足香炉茶的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5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5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香炉茶的制备装置示意图;
[0057]其中:101-方形清洗腔;102_第一连接部;103_方形冷浸腔;
[0058]104-第二连接部;105-制冷池;106_出水口 ; 107-插板;
[0059]108-进水口 ;109_扶梯;110-基地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6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6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炉茶,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份包括: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5-6份,茉莉花2-4份以及调味剂1-2份。其中,所述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由香薷茎、香薷叶、香薷花和香薷尖组成,且其重量比依次为(5-7): (2-4):1:1 ;所述调味剂包括桂花、薄荷、菊花、甘草、枸杞和当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2]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的香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3]S1:制备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
[0064]在该步骤中,具体的,包括:
[0065]a)、取香薷茎、香薷叶、香薷花和香薷尖中的其中任意三种原料,并用开水熬制后冷却,得到冷浸茶水;
[0066]将香薷茎、香薷叶、香薷花和香薷尖中的其中任意三种原料,用开水熬制后,所选三种原料的营养多会汇集于熬制液中,将该熬制液冷却,其也属于一种茶水,而且基于其取自香薷的原因,该茶水具有一定的消毒效果,用其将另外一种原料浸泡,不但实现了该种原料的消毒效果,而且也使得经过熬制的三种原料的营养渗透到该原料中,使得香薷的大量养分集于一体。
[0067]该操作与传统的熏蒸烘干以及粉粹的操作相比,不但大大的降低了对香薷的营养损耗,而且还实现了全面收集香薷养分的效果,此外,该操作可达到防止霉变,延长保质期的目的,且制成的香炉茶的口感更加纯正。
[0068]b)、以冷浸茶水浸泡剩余一种原料后固液分离,分别得到冷浸后香薷茎、冷浸后香薷叶、冷浸后香薷花和冷浸后香薷尖,常温晾干后以既定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
[0069]通过多次选择操作后,可得到冷浸后香薷茎、冷浸后香薷叶、冷浸后香薷花和冷浸后香薷尖;将其在常温下晾干后,按照(5-7): (2-4):1:1的比例混合,即可得到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
[0070]其中,浸泡时间以30-60分钟为最佳。
[0071]S2:将所述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与既定重量比例的茉莉花以及调味剂混匀后用透气布包裹,并置于密封容器中储存2-4个月。
[0072]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与茉莉花以及调味剂混合后包裹,实现养料渗透的效果,当该混合物在密封容器中储存2-4个月后,各组分养料以及香味渗透充分。
[0073]接下来,结合以上的内容,对本发明的香炉茶和其制备方法具体的实施例。
[0074]实施例1
[007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香炉茶,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份包括: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6份,茉莉花3份以及桂花I份。其中,所述香薷茎叶花尖混合物由香薷茎、香薷叶、香薷花和香薷尖组成,且其重量比依次为6:3:1:1。
[0076]制备方法
[0077]取香薷茎、香薷叶、香薷花和香薷尖中的其中任意三种原料,并用开水熬制后冷却,用得到的冷浸茶水浸泡剩余一种原料后固液分离;共进行4种组合冷浸,分别得到冷浸后香薷茎、冷浸后香薷叶、冷浸后香薷花和冷浸后香薷尖,常温晾干后以6:3:1:1的重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