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颗粒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94802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葛根颗粒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葛根颗粒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含有葛根素、花生酸、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有机钙等多种成分,葛根素、大豆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葛根中还含有葛根素木糖苷、谷留醇和花生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砸、锌、猛、锗等。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另外,葛根黄酮还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
[0003]由于葛根的上述功效和作用,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以葛根为主要活性成分的产品,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葛根的作用,慢慢接受了葛根类产品。尤其是具有悠久茶文化的中国,葛根类的茶产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成为人们日常饮用的饮品。其中葛根类的茶产品尤以生产优质葛根的四川省的蜀葛茶为代表,生产出很多精臻饮品,而且由于其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被当地人叫做蜀葛长寿村茶。但是,由于葛根性凉,如果长期服用会给胃带来不适,严重者会伤及脾胃,导致人们患上胃病。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葛根颗粒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葛根茶性凉,长期服用容易导致饮用者患胃病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的葛根颗粒茶,是通过将茶粉泥挤出成型的条状泥条进行切粒烘干得到的棒状颗粒葛根茶;按重量份,所述茶粉泥是包括20?40份葛根粉、5?10份香薷粉、10?20份红茶茶叶粉、10?20份桂花粉、5?10份吴茱萸浸出液、20?40份葛根提取液和5?10份果胶粉的混合物。
[0007]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所述茶粉泥是包括30份葛根粉、8份香薷粉、15份红茶茶叶粉、15份桂花粉、8份吴茱萸浸出液、30份葛根提取液和6份果胶粉的混合物。
[0008]进一步地,所述葛根粉、香薷粉、红茶茶叶粉和桂花粉的粒径均为100?500 μ m0
[0009]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所述茶粉泥还包括5?8份绿茶茶粉和5?8份菊花茶粉。优选地,所述茶粉泥还包括6份绿茶茶粉和6份菊花茶粉。
[0010]具体地,按重量份,一种茶粉泥是包括30份葛根粉、8份香薷粉、15份红茶茶叶粉、15份桂花粉、8份吴茱萸浸出液、30份葛根提取液、6份果胶粉、6份绿茶茶粉和6份菊花茶粉的混合物。
[0011]进一步地,所述葛根粉是由葛根的头部和葛根皮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所述葛根提取液是将葛根的头部和葛根皮为原料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其中,葛根的头部是指葛根深入土地中的端部。
[0012]进一步地,葛根选用至少3年生的四川省出产的葛根。
[0013]进一步地,所述桂花粉为桂花的果实的粉末,是将桂花的果实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吴茱萸浸出液是将吴茱萸与红糖加热至150°C?200°C翻炒后,再加水煮沸后,继续熬煮1?2小时得到的;所述吴茱萸与红糖的质量比为1: 0.5?0.8,加入的水的质量是吴茱萸质量的2?3倍。
[0015]进一步地,所述棒状颗粒葛根茶的外层还包覆护色剂层;按重量份,所述护色剂为包括0.6?1份维生素C、0.6?1份梓檬酸苹果酸|丐、0.6?0.8份梓檬酸和100份水组成的护色液。其中的柠檬酸苹果酸钙能够很好地被人体吸收,本护色剂层起到护色提亮的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补充钙质的作用。
[0016]本发明的葛根颗粒茶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0017]步骤一、按上述组份及用量称取各原料;
[0018]步骤二、将葛根粉、香薷粉和吴茱萸浸出液混合,采用行星球磨机进行混料,得葛根粉混料;将果胶粉加入葛根提取液中搅拌溶解得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与红茶茶叶粉和桂花粉混合,采用行星球磨机进行混料,得养胃混料;然后将葛根粉混料和养胃混料混合,采用行星球磨机进行混料得茶粉泥;
[0019]步骤三、将步骤二的茶粉泥放入挤出设备内,挤压得到条状泥条;然后将条状泥条的含水量烘干至初始含水量的二分之一,得半干条状泥条,然后将半干条状泥条切割得半干颗粒,再将半干颗粒进行烘干,得到棒状颗粒葛根茶。
[0020]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控制条状泥条的烘干温度为90°C?100°C ;半干颗粒的烘干温度为50°C?60°C。条状泥条的烘干是为了在切割时不粘滞在切割设备上,且切割后的颗粒不粘结,因此,需要快速完成,只要表面干燥即可。后续颗粒的烘干需要低温,保证颗粒烘干的均匀性,以及颗粒内外硬度的均一性。
[0021 ]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采用挤出系统完成步骤三的操作,所述挤出系统包括螺旋挤出机、加热装置、切割设备、旋转烘干筒和输送带,所述螺旋挤出机的挤出端口为具有多个直径为1?2_小孔的筛板;所述螺旋挤出机的挤出端口朝下,其圆周上设置加热装置的加热端,在加热装置的加热端下方设置;所述输送带的一端置于所述螺旋挤出机的挤出端口的下方,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烘干筒的入口连接。
[0022]进一步地,步骤三中,将半干颗粒投入旋转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前,向半干颗粒表面喷洒护色剂,然后再进行烘干,控制喷洒的护色剂和半干颗粒的质量比为1: 10;其中,按重量份,所述护色剂为包括0.6?1份维生素C、0.6?1份梓檬酸苹果酸|丐、0.6?0.8份柠檬酸和100份水组成的护色液。相应地,步骤三的系统中增设喷洒装置,将喷洒头设置在旋转烘干机的前端入口处即可。
[0023]本发明中,采用的各组份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0024]葛根,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0025]香薷,主要是归脾经,肺经以及膀胱经。性质是微温性的,可以驱寒,而且是辛味的。功效:香薷可以对风寒引起的感冒不出汗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还可以和中化解湿气,利水,消除臃肿。
[0026]红茶,是一种发酵茶,内含有多种维生素,品性温和。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I丐、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Π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偏温,老少皆宜,尤适胃寒之人饮用。
[0027]桂花,桂花味辛,其花、果实及根均可入药。一般是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以备用。花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之效,可治疗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等病症。果可暖胃、平肝、散寒,可用于虚寒胃痛之人。根可祛风湿,散寒,用于治疗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等。
[0028]果胶,为白色或带黄色或浅灰色、浅棕色的粗粉至细粉,几无臭,口感黏滑。溶于20倍水,形成乳白色粘稠状胶态溶液,呈弱酸性。
[0029]吴茱萸,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0030]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0031]菊花茶是使用菊花为原料制成而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0032]本发明的葛根颗粒茶中将葛根和香薷同用,两者协同作用,促进葛根的营养心肌,扩张血管;解肌发表;降糖降脂;益智作用等作用的发挥,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最佳冲泡饮品。同时,针对葛根性凉容易导致饮用者容易患胃病的问题,将具有暖胃养胃作用的红茶、桂花和吴茱萸浸出液综合加入,与葛根的寒性进行互补,得到兼具葛根功效的具有养胃暖胃作用的葛根颗粒茶。同时本发明的葛根颗粒茶采用挤出成型后切割造粒的工艺,混合均匀且颗粒紧实,与现有同样包装规格的葛根茶相比,本发明的葛根颗粒茶能够分多次冲泡后饮用,一次不会饮入过多葛根,也能减少葛根对胃部的伤害。并针对本发明的造粒工艺,本发明的葛根颗粒茶中添加了果胶粉,起到粘结作用,保证挤压以及切割过程中的成型良好。
[0033]在本发明的葛根颗粒茶的制备过程中,将吴茱萸浸出液于葛根粉混匀,保证吴茱萸与葛根粉的相互渗透。而将葛根提取液和红茶茶叶粉、桂花粉混匀,保证这三者的相互渗透。保证具有暖胃养胃作用的组分与葛根粉以及葛根提取物有机组合在一起,同时到达胃部被吸收,使红茶、桂花和吴茱萸的暖胃养胃功效将葛根的寒凉性味抵消,达到暖胃养胃的作用。
[0034]本发明中,吴茱萸采用吴茱萸浸出液能将其苦辛味削弱,进一步将其与红糖翻炒后再熬制得到的吴茱萸浸出液能获得更好口感的吴茱萸浸出液,进而提高本发明葛根颗粒茶的口感。
[0035]本发明中,进一步在葛根茶中添加了绿茶和菊花茶,增加了葛根的防癌、杀菌等效果;同时,菊花的散风清热与葛根解肌退热和香薷的和中化解湿气相配合,增进了本发明的葛根茶的解肌发表的作用。
[0036]本发明中,针对制备工艺,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挤出系统,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工业化程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实施例1
[0039]葛根颗粒茶,是通过将茶粉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