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热源增温排湿晾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218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置热源增温排湿晾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热源增温排湿晾房,属烟草晾制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烟草田间收获后的晾制,通常是在通风的晾房内以自然通风干燥为主, 或者加装排气扇增强通风晾制效果,因此晾制作业过程中受气候、气象因素影响很大。由 于我国烟叶产区多集中在高山区,在其晾制期间经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发生,导致晾房内空 气湿度偏大、温度偏低,仅靠排气扇或通风门窗不能有效解决晾制问题,往往使晾制后的烟 叶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当温度过低、湿度过大的时节,甚至在晾制过程即发生烟叶糜 烂,使烟农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加快晾制速度,提升晾制质量,必须开发适宜我 国烟叶生产条件的晾制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热源增温排湿晾房,为烟叶晾制提供一种有效 增温排湿的设施,以加快晾制进程,提升晾制质量。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热源增温排湿晾房,包括晾房,燃烧灶和烟囱,燃烧灶设置在 晾房内地面下,燃烧灶由燃烧灶膛、散热腔和安全护盖组成,散热腔沿燃烧灶灶膛的外壁环 绕连接在灶膛外围,散热腔由内环形通道和与其连通的外环形通道组成,外环形通道末端 与烟囱连通,烟囱内装有调风阀片。本设计晾房,燃料在晾房内的地下燃烧灶燃烧生热,其燃烧热能通过炉灶壁加热 其外围的散热腔,并经散热腔辐射传热使晾房内气温升高,促进晾房内水分蒸散,快速降低 晾房内空气湿度。当燃烧烟气流过烟囱时,将通过烟囱的壁面继续向晾房传输烟气所含余 热,此外可通过调节烟囱内的阀片控制烟囱的排风量以控制燃烧灶内的燃烧速度,从而达 到适度调节增温排湿速度的目的,缩短烟叶晾制作业周期,提升晾制质量;此外,本设计燃 烧灶建造及使用成本低廉,燃料取材广泛,操作简便易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本实用新型内置热源增温晾房,采用耐热砖在晾房1地面下砌筑燃烧灶,燃烧灶 由燃烧灶膛、安全护盖和散热腔组成,散热腔由内环形通道4-1和外环形通道4-2组成,沿 燃烧灶膛2的外壁在其外围环绕砌筑内环形通道4-1,沿内环形通道4-1外壁围绕砌筑与 内环形通道4-1连通的外环形通道4-2,为有利于烟气流动,外环形通道4-2的上顶面高于4-1高于内环形通道4-1上顶面,环形通道4-2的末端与设置在晾房内的烟囱5连通,在烟 囱5内距地面1. 5-2. Om高度处装有调风阀片6,安全护盖3盖于燃烧灶膛2之上,露于地 面,安全护盖既有安全防护作用,又直接向晾房空间散热。当晾制期间遭遇连阴雨导致晾房内空气湿度较大时,关闭门窗,启用本设计地下 燃烧,在燃烧灶膛2点火燃烧,盖上安全护盖3,散热腔4通过其内环形通道4-1和外环形通 道4-2向晾房地面空间传热,残余烟气经过烟囱5时,可以通过烟囱的壁面向晾房内释放余 热,就这样使晾房增温降湿,故而加快烟叶晾制进程。同时,可根据晾房内具体温湿度情况, 调节烟囱内的调风阀片6的开合程度来调节烟囱5的排风量,以控制燃烧灶内的燃烧速度, 进而达到调节增温排湿的速度。本实用新型规格因地制宜,不受局限。
权利要求一种内置热源增温排湿晾房,包括晾房,燃烧灶和烟囱,其特征在于燃烧灶设置在晾房内地面下,燃烧灶由燃烧灶膛、散热腔和安全护盖组成,散热腔沿燃烧灶膛的外壁环绕连接在灶膛外围,散热腔由内环形通道和与其连通的外环形通道组成,外环形通道末端与烟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热源增温排湿晾房,其特征在于烟囱设置在晾房 内,烟囱内装有调风阀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热源增温除湿晾房,属农作物晾制设施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晾房,地下灶体和地上烟囱,该地下灶体由燃烧灶和散热腔组成,散热腔沿燃烧灶的外壁环绕连接在燃烧灶外围,燃烧灶顶端有烟气出口与晾房内烟囱连通,烟囱内设置有阀片,燃料在地下炉灶燃烧生热,其燃烧热能通过炉灶壁加热其外围的散热腔,并经散热腔辐射传热至使晾房内气温升高,促进晾房内水分蒸散,通过调节烟囱内的阀片控制烟囱的排风量以控制燃烧灶内的燃烧速度,从而达到适度调节增温排湿速度的目的,缩短农作物晾制作业周期,提升晾制产品品质,此外,本设计燃烧灶建造及使用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白肋烟、葡萄干、枣和柿子等农产品的晾制。
文档编号A24B3/04GK201663909SQ201020130270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余君, 杨春雷, 杨锦鹏, 樊凯孝, 秦文章, 高艾飞, 龚春竹 申请人:湖北省烟草科研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