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及其漏液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26786发布日期:2019-05-10 23:44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及其漏液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烟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及其漏液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设备通常具有与香烟相似的外观,其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具有与香烟烟雾相似的味道,但一般不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它有害成分,大大减少了对使用者身体的危害,因而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香烟替代品。

电子雾化设备一般由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构成,目前市场上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器通过储液腔将烟液输送至发热体,由发热体将烟液加热雾化成烟雾。随着电子雾化设备技术的发展及电子雾化设备在大范围人群中的推广使用,烟油泄露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生产厂商和烟民。因漏液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电子雾化设备漏液后,使用者在吸烟时会吸到油,当烟油漏至电池时还会使电池出现微短路、自放电增大,将严重影响到电池的正常工作,或电池充电功能失效从而发生爆炸。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电子雾化设备都是通过设计增加防漏液结构来达到防漏液的目的,但是其结构复杂且不可靠,漏液风险仍然存在,导致上述安全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及其漏液监测方法,以实现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从而减少漏液带来的安全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该电子雾化设备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器、雾化器及处理器,第一传感器和雾化器与处理器电连接,该漏液监测方法包括:在电子雾化设备上电后且处于待机状态时,处理器获取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处理器根据第一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是否漏液;以及若处理器判断雾化器漏液,则处理器控制电子雾化设备断电。

可选地,在上述处理器根据第一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是否漏液的步骤之后,上述漏液监测方法进一步包括:若处理器判断雾化器不漏液,则控制雾化器进行加热雾化。

可选地,第一传感器包括电容器,上述处理器根据第一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是否漏液的步骤包括:处理器获取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为第一电容值,并获取第一电容值与预存电容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处理器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差值;若是,则处理器判断雾化器漏液;若否,则处理器判断雾化器不漏液,并存储第一电容值。

可选地,电子雾化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上述漏液监测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二传感器对电子雾化设备的抽吸状态进行检测;处理器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电子雾化设备是否处于抽吸状态;若是,则处理器获取第一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处理器根据第二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在抽吸状态下是否漏液;若是,则处理器控制电子雾化设备断电或者进行漏液提醒;若否,则处理器控制雾化器进行加热雾化。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根据第二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在抽吸状态下是否漏液的步骤包括:处理器获取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为第二电容值,并获取第二电容值与所存储的第一电容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处理器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差值;若是,则处理器判断雾化器在抽吸状态下漏液;若否,则处理器判断雾化器在抽吸状态下不漏液。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获取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处理器以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

可选地,预设时间间隔为3-20分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设备,该电子雾化设备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器、雾化器及处理器,第一传感器和雾化器与处理器电连接,且所述电子雾化设备通过上述的漏液监测方法进行漏液监测。

可选地,电子雾化设备进一步包括电路板,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子雾化设备进一步设置有气道,第一传感器靠近气道的进气口设置。

可选地,电子雾化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且电子雾化设备通过上述的漏液监测方法进行漏液监测;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设置在与气道平行的一直线上,且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焊接在电路板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电子雾化设备上电后且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第一传感器及处理器对雾化器进行漏液检测,在检测到雾化器漏液时控制电子雾化设备断电,因此,能够避免漏液导致的烟液被吸食、电池短路、自放电增大及电池充电功能失效从而发生爆炸等安全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电子雾化设备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中步骤s20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中步骤s505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7是图5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中步骤s507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101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器102、雾化器103及处理器104,第一传感器102和雾化器103均与处理器104电连接。其中,第一传感器102用于检测雾化器103的漏液情况,处理器104用于根据第一传感器102的第一检测结果控制电子雾化设备101工作,以控制电子雾化设备101在雾化器103漏液时断电。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传感器102可以设置在处理器104靠近雾化器103的储液腔或者烟弹(图未示)的一侧,用于检测雾化器103的储液腔或者烟弹是否漏液至处理器104上。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限定第一传感器与处理器的位置及第一传感器的数量。例如,可以在雾化器上非一体封闭的位置设置第一传感器,以检测雾化器上非一体封闭的位置是否漏液。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101进一步包括电源105,电源105为第一传感器102、雾化器103及处理器104等组件供电;处理器104实现对电源105的开启、关闭以及开启时长等功能控制,及实现对雾化器103、第一传感器102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电源105及雾化器103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可以用于上述电子雾化设备101。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漏液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至s204。

步骤s201:在电子雾化设备101上电后且处于待机状态时,处理器104获取第一传感器102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将电源105装配于电子雾化设备101后,处理器104与电池105电连接,处理器104控制电源105开启,即电子雾化设备101上电,电子雾化设备101处于上电状态时,电源105给第一传感器102、处理器104及雾化器103供电。

其中,电子雾化设备101在上电后,未抽吸时,处于待机状态;电子雾化设备101在上电后,抽吸时处于抽吸状态,在抽吸状态下处理器104可以控制雾化器103进行加热雾化。

处理器104在电子雾化设备101上电后且处于待机状态时,即雾化器103未对烟油或者冷凝液滴进行加热雾化时获取第一传感器102的第一检测结果,以在雾化器103加热雾化前进行漏液检测。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传感器102可以是电容器。在烟油或者冷凝液滴在电容器上时,电容器的电容值会增加,处理器104获取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为第一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的电容器具体可以是电容式模拟咪头或者电容式压力感应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可以是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包括电容器及测量电路,电容器采用圆形金属薄膜或者镀金属薄膜作为一个电极,当薄膜感受压力而变形时,薄膜与固定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两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即可输出与电容成一定关系的电信号。处理器获取测量电路的电信号为第一检测结果。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还可以是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光发射端及光接收端,当有漏液时,光发射端与光接收端之前的介质由空气变成烟油或者冷凝液滴,导致光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处理器获取光电传感器的光折射率为第一检测结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104以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第一传感器102的第一检测结果。该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20分钟,该预设时间间隔具体可以是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或20分钟等。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烟油或者冷凝液滴在电容器上时,电容器的电容值会增加。但在电子雾化设备101处于待机状态时,电容器的电容值的变化比较缓慢,单次检测准确度不高。只有当漏液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准确判断漏液。上述电容器还可具有的特性是:当烟油或者冷凝液滴滴在上述电容器上一段时间后,上述电容器上几乎呈电阻特性,随时间及湿度的增加,电阻越来越小。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以预设时间间隔对雾化器103的漏液进行定时检测,不仅能够对雾化器103进行实时漏液监测,而且还能提高漏液监测的准确度。

另外,若第一传感器102采不到第一检测结果,则认为第一传感器102上有严重漏液,则可关断电源105的输出。

步骤s202:处理器104根据第一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103是否漏液。若是,则进入步骤s203,若否,则进入步骤s204。

具体地,处理器104根据电容器的电容值判断雾化器103是否漏液。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方法实现上述步骤s202,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1至s304。

步骤s301:处理器104获取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为第一电容值,并获取第一电容值与预存电容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处理器104获取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为第一电容值an,并获取第一电容值an与预存电容值a之间的第一差值δa=an-a。

该预存电容值a是电容器处于正常状态,即未被烟油或者冷凝液滴浸泡时的电容值。该预存电容值a可以在电子雾化设备101组装前通过电子检测设备检测获取。

该预存电容值a可为12pf-20pf,该预存电容值a具体可以为12pf、14pf、16pf、18pf及20pf等。

在其它实施例中,预存电容值a可以根据电容器的类型及结构等设定。

步骤s302:处理器104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差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03,若否,则执行步骤s304。

该第一预设差值可以为0.5pf-2pf,该第一预设电容值具体可以为0.5pf、1pf、1.5pf及2pf等。

步骤s303:处理器104判断雾化器103漏液。

若处理器104判断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an与预设电容值a之间的第一差值δa大于第一预设差值,则认为雾化器103漏液,此时,雾化器103不适合进行加热雾化,否则会带来上述安全问题。

步骤s304:处理器104判断雾化器103不漏液,并存储第一电容值。

若处理器104判断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an与预设电容值a之间的第一差值δa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则认为雾化器103不漏液,此时,雾化器103可以进行加热雾化。

步骤s203:处理器104控制电子雾化设备101断电。

若处理器104判断雾化器103漏液,则关断电源105,以控制电子雾化设备101断电,以避免加热雾化带来安全问题。可选地,在步骤s203之后还可以以预设时间间隔执行步骤s201。

步骤s204:处理器104在电子雾化设备101处于抽吸状态时控制雾化器103进行加热雾化。

若处理器104判断雾化器103不漏液,则等待电子雾化设备101被抽吸,并在电子雾化设备101处于抽吸状态时控制雾化器103加热雾化。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电子雾化设备101上电后且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第一传感器102及处理器104对雾化器103进行漏液检测,在检测到雾化器103漏液时控制电子雾化设备101断电,因此,能够避免漏液导致的烟液被吸食、电池短路、自放电增大及电池充电功能失效从而发生爆炸等安全问题,进而能够提高电子雾化设备101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第二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401在上述电子雾化设备101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第二传感器402,第二传感器402与处理器403电连接。电源404进一步给第二传感器402供电。本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401的第一传感器406与上述的第一传感器102类似。

本实施例的第二传感器402设置在电子雾化设备401的气道中,以对电子雾化设备401的抽吸状态进行检测。

第一传感器406的电学特征在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抽吸状态及待机状态时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漏液监测的准确度,本申请提出第二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的漏液监测方法,可以用于上述电子雾化设备401的漏液监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漏液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01至s508。

步骤s501:在电子雾化设备401上电后且处于待机状态时,处理器403获取第一传感器406的第一检测结果。

步骤s501与上述步骤s201相同,这里不赘述。

步骤s502:处理器403根据第一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405是否漏液。若是,则执行步骤s503,若否,则执行步骤s505。

本实施例处理器403根据第一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405是否漏液的方法与上述步骤s301-s304相同,这里不赘述。

步骤s503:处理器403控制电子雾化设备401断电。

步骤s501与上述步骤s203相同,这里不赘述。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判断雾化器漏液时,还可以进行漏液提醒。例如,处理器控制电子雾化设备的指示灯发光或者闪烁,或者处理器控制电子雾化设备的声音模块发出警示音,又或者处理器控制电子雾化设备的其它组件产生声、光、电等形式的警示信息,以提醒用户。

步骤s504:第二传感器402对电子雾化设备401的抽吸状态进行检测。

在电子雾化设备401上电后,第二传感器402对电子雾化设备401的抽吸状态进行检测。由上述分析可知,电子雾化设备401上电之后处于抽吸状态时,雾化器405才进行加热雾化,因此需要对电子雾化设备401的抽吸状态进行判断,以避免在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待机状态时,雾化器405进行加热雾化,能过减少烟油或者冷凝液滴的浪费,节约电能。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传感器402可以是数字咪头,数字咪头包括电容器及测量电路,电容器的电容随着气流压力变化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即可输出与电容成一定关系的电信号。处理器403根据测量电路的电信号对抽吸状态进行检测。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传感器402可以是其它气流感应器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403以预设时间间隔对抽吸状态进行检测。该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20分钟,该预设时间间隔具体可以是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或20分钟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抽吸状态的实时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雾化设备401上电后,第一传感器406与第二传感器402的检测工作独立进行,且在处理器403判断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抽吸状态时,处理器403中断上述步骤s501、s502,并进入步骤s505。

步骤s505:处理器403根据第二传感器402的检测结果判断电子雾化设备401是否处于抽吸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506,若否,则执行步骤s504。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如图6所示的方法实现上述步骤s505,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601至步骤s604。

步骤s601:处理器403获取第二传感器402的输出电压。

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抽吸状态时,数字咪头的测量电路的输出高电平;停止抽吸,即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待机状态时,测量电路的输出低电平。

步骤s602:处理器403判断输出电压是否为高电平。若是,则执行步骤s603,若否,则执行步骤s604。

步骤s603:处理器403判断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抽吸状态。

若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为高电平,则认为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抽吸状态,则执行步骤s506,对抽吸状态下的漏液进行监测。

步骤s604:处理器403判断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待机状态。

若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为低电平,则认为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待机吸状态,则以预设时间间隔执行步骤s504,通过第二传感器402对电子雾化设备401的抽吸状态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当烟油或者冷凝液滴在数字咪头上时,数字咪头也会产生异常输出高电平,但该高电平的电压值与抽吸状态时的高电平的电压值存在一定的差值。因此处理器403可以根据高电平的具体电压值来判断电子雾化设备401是处于抽吸状态还是处于漏液状态。

步骤s506:处理器403获取第一传感器406的第二检测结果。

步骤s506与上述步骤s201相同,且第一传感器406可为上述第一传感器102,这里不赘述。

步骤s507:处理器403根据第二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405在抽吸状态下是否漏液。若是,则执行步骤s503,若否,则执行步骤s508。

可选地,第一传感器406与上述第一传感器102相同,可以是电容器,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如图7所示的方法实现上述步骤s507,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01至s704。

s701:处理器403获取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为第二电容值,并获取第二电容值与所存储的第一电容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处理器403获取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为第一电容值bn,并获取第二电容值bn与上述存储的第一电容值b之间的第一差值δb=bn-b。

由上述分析可知,第一电容值b是电子雾化设备401处于待机状态下,未漏液时检测的电容器的电容值。

s702:处理器403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差值。若否,则执行步骤s703,若是,则执行步骤s704。

该第二预设差值可以为0.5pf-2pf,该预存电容值具体可以为0.5pf、1pf、1.5pf及2pf。

s703:处理器403判断雾化器405在抽吸状态下漏液。

在抽吸阶段,漏液引起的电容器的电容变化不会很大。因此,若处理器403判断第一传感器406的当前电容值bn与预设电容值b之间的第一差值δb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则认为雾化器405在抽吸状态下漏液,此时,雾化器405不适合进行加热雾化,否则会带来上述安全问题。

s704:处理器403判断雾化器405在抽吸状态下不漏液。

在抽吸阶段,如果是正常抽吸的话,电容器的电容变化是一个剧烈变化的过程。因此,若处理器403判断电容器的当前电容值bn与预设电容值b之间的第一差值δb大于第二预设差值,则认为雾化器405不漏液,此时,雾化器405可以进行加热雾化。

若处理器403判断雾化器405在抽吸状态下漏液,则执行步骤s503,控制雾化器405继续保持未工作的状态,以避免加热雾化带来安全问题。另外,若处理器403判断雾化器405在抽吸状态下漏液,还可关断电源404的输出,以保证整个电子雾化设备101内无电流产生,进一步增加安全性。

步骤s508:处理器403在控制雾化器405进行加热雾化。

若处理器403判断雾化器405在抽吸状态下不漏液,则控制雾化器405加热雾化。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电子雾化设备401上电后,在待机状态下且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第一传感器406及处理器403对雾化器405进行第一漏液检测,在检测到雾化器405漏液时控制电子雾化设备401断电;在抽吸状态下通过第一传感器406及处理器403对雾化器405进行第二漏液检测,在检测到雾化器405漏液时控制电子雾化设备401断电,因此,能够避免漏液导致的烟液被吸食、电池短路、自放电增大及电池充电功能失效从而发生爆炸等安全问题,进而能够提高电子雾化设备401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同时在抽吸状态及待机状态下进行不同的漏液检测,能够提高漏液监测的准确度。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第三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设备,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801包括控制组件802、电源组件803、雾化器804及烟弹805。电源组件803为控制组件802、雾化器804供电,控制组件802控制雾化器804对烟弹805进行加热雾化。

其中,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组件802包括第一传感器901及电路板902。电路板902集成有处理器(图未示),第一传感器901设置在电路板902上,且通过电路板902上的线路与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801还包括第二传感器903,第二传感器903设置在电路板902上,且通过电路板902上的线路与处理器电连接。

在处理器控制电源组件803开启后,即电子雾化设备801上电后,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漏液监测方法进行漏液监测,以减少漏液带来的安全问题,提高电子雾化设备801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可选地,电子雾化设备801还设置有气道及警示组件806,警示组件806可以是led指示灯或者报警组件等,警示组件806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在判断电子雾化设备801漏液时,控制雾化器804保持在为工作状态,同时控制警示组件806发出警示信息,以提醒用户。

可选地,第一传感器901与第二传感器903排布于与气道平行的直线上,并且相互靠近。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气道的设计,同时也可以提高漏液时第一传感器901与第二传感器903所处情况的一致性。

可选地,第一传感器901靠近气道的进气口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扩大漏液检测范围。第一传感器901及第二传感器903焊接在电路板902上,例如使第一传感器901及第二传感器903并排靠近并且紧贴电路板902的板面焊接设置,以确保整个第一传感器901及第二传感器903设置在电路板902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第一传感器901及第二传感器903的灵敏度,扩大其测量量程。

本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801为烟弹型电子雾化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漏液监测组件及漏液监测方法还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电子雾化设备,例如,设置有储油室(内存储烟油)的电子雾化设备等。

本申请电子雾化设备及其漏液监测方法不仅可以用户烟油或烟弹的雾化,而且还可以用于其它液体的雾化。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雾化设备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器、雾化器及处理器,第一传感器和雾化器与处理器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漏液监测方法包括:在电子雾化设备上电后且处于待机状态时,处理器获取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处理器根据第一检测结果判断雾化器是否漏液;以及若处理器判断雾化器漏液,则处理器控制雾化器继续保持未工作的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在电子雾化设备上电后且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第一传感器及处理器对雾化器进行漏液检测,在检测到雾化器漏液时控制电子雾化设备断电,因此,能够避免漏液导致的烟液被吸食、电池短路、自放电增大及电池充电功能失效从而发生爆炸等安全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电子雾化设备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