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气特性为指标的浓香型烤烟不同尺寸片烟分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5479发布日期:2019-06-11 21:40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烟草配方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香气特性为指标的浓香型烤烟不同尺寸片烟的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烟叶原料是卷烟工业的基础,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卷烟配方设计的基础。卷烟配方设计中,香气特性是吸烟时由鼻腔感受到的令人愉快的气息情况,是评价烟叶吸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香气特性的指标包括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香气质是指香气质量的好坏,质量好的香气,芳香宜人,香气量是指香气的多少,好的香气,量越多越好,而杂气是不愉快的气息,越少越好。烟叶香气特性直接影响到卷烟制品的品质和风格,一般高中档卷烟对烟叶模块的香气特性要求较高,低档卷烟可由外加香料弥补,是卷烟配方组建过程中的重要考量指标。

目前国内外对不同地区、不同部位、不同等级烟叶的配伍特性和分类分组方法进行了详实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配方打叶技术,有力支撑了卷烟工业的快速发展。实际复烤打叶过程中,由于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物质积累、吸水特性和耐加工强度等的差异,造成烟叶在打叶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尺寸。而已有研究表明,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其香气特性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现有卷烟配方设计时则忽略了这些差异性,因而使得不同尺寸片烟的质量特点得不到充分彰显,片烟的使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开发,制约了优质烟叶原料的供给和卷烟产品质量风格的突显。因此对于不同尺寸烤烟片烟进行适当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香气特性为指标的浓香型烤烟不同尺寸片烟的分类方法,从而为卷烟配方设计和稳定提升卷烟质量奠定基础。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以香气特性为指标的浓香型烤烟不同尺寸片烟的分类方法,该方法针对浓香型烤烟不同尺寸片烟应用,依据香气特性中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对浓香型烤烟片烟进行分类,具体而言:

(1)依据尺寸大小将浓香型烤烟片烟进行分类

将打叶复烤后的片烟筛分,共分为5个尺寸(x1、x2、x3、x4、x5)区间的片烟,具体而言:

2.36≤x1≤6.35mm、6.35<x2≤12.7mm、12.7<x3≤25.4mm、25.4<x4≤42.0mm、x5>42.0mm;

<2.36mm时为碎末,已不属于片烟范畴;

筛分时,具体例如采用振动分选筛进行筛分;

进一步而言,具体例如采用郑州嘉德机电公司yq-3型振动分选筛进行筛分,实际操作时,振动频率600r/min,振动幅度14.0mm;筛分过程中,结合《新版卷烟工艺规范》,筛选过程中筛网孔径选择主要考虑是:各个尺寸的片烟能够充分筛分开且具有代表性(筛网孔径过大在筛分过程中会出现堵塞情况),因此设置了五级筛网孔径2.36mm、6.35mm、12.7mm、25.4mm、42.0mm;

(2)依据香气特性将步骤(1)中不同尺寸大小片烟进行归类

按照《yc/t138-199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吸方法》,以9分制对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进行赋值量化后,可将步骤(1)中不同尺寸片烟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12.7<x3≤25.4mm,该类别片烟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的得分范围分别是6.50~6.70、6.50~6.58、6.30~6.50;

第二类:6.35<x2≤12.7mm、25.4<x4≤42.0mm、x5>42.0mm;该类别片烟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的得分范围分别是6.00~6.58、6.08~6.33、6.00~6.40;

第三类:2.36≤x1≤6.35mm;该类别片烟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的得分范围分别是5.70~6.33、5.70~6.33、5.80~6.08。

依据上述分类方法,可确定不同尺寸片烟在烟组配方中的应用范围,其中第一类可适用于香气特性需求较高的高端产品,第二类则可保持现有用途,第三类则可直接作为再造烟叶原料应用;

具体应用时,主要技术优势在于通过对于片烟的重新分类,可以进一步提高烟草利用价值和烟草产品质量;如:对于原本适用于三类烟的模块,经过重新分类后,重新分类后第一类可进入一二类烟叶组配方,例如黄金叶品牌下的time、金丝路、小黄金等产品;第二类则仍可用于三类烟,如硬帝豪、硬红旗渠、金满堂等,而第三类则可直接作为再造烟叶原料应用。

发明人以部分典型植烟区浓香型烤烟烟叶为例,对其打叶复烤后香气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尺寸片烟在香气特性表现方面并不一致:香气特性总体上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加,香气特性中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方面得分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香气量也表现出一定特殊性,在6.35~25.4mm尺寸范围内,香气量基本没有变化,甚至呈现一定降低趋势,这一结果表明,香气量多少与片烟尺寸关联性相对较高。基于这些分析和结论,可为不同尺寸片烟在烟支产品配方中的使用定位,以及提升烟叶原料整体使用价值奠定良好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烟支产品质量提升和烟支质量稳定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因此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尺寸片烟香气特性得分的平均值;

图2为烟叶不同分切区位香气特性得分的聚类分析冰状图;

图3为烟叶不同分切区位香气特性得分的聚类分析树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介绍具体实施例前,就下述实施例中部分实验背景情况简要介绍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在介绍本申请具体技术方案前,就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获得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发明人认为,烟叶生产过程中,由于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物质积累、吸水特性和耐加工强度等方面的理化差异,最终在烟叶品质方面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并在打叶复烤加工后的片烟尺寸上可以得到定量化体现。基于这一理论,发明人以许昌襄县、平顶山郏县、三门峡陕县和三门峡卢氏4个浓香型烤烟典型植烟区烟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上部、中部、下部烟叶模块的打叶复烤后片烟作为研究基础(一共12个模块),对片烟尺寸及其对应的香气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片烟尺寸分析

对每个模块重复取样3次,将片烟样品利用郑州嘉德机电公司yq-3型振动分选筛(振动频率600r/min,振动幅度14.0mm)进行筛分,

根据分筛结果,可将片烟依据尺寸大小分为5个尺寸(x1、x2、x3、x4、x5)类型(即:一共180个不同尺寸的片烟样品),具体而言:

2.36≤x1≤6.35mm、6.35<x2≤12.7mm、12.7<x3≤25.4mm、25.4<x4≤42.0mm、x5>42.0mm。

对筛分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不同尺寸片烟常规化学成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

续上表:

注:*和**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差异显著,同一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

从上表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总糖、还原糖、钾、烟碱含量和氮碱比在不同尺寸片烟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糖碱比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

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以25.4~42.0mm含量最高,以2.36~6.35mm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尺寸;糖碱比以25.4~42.0mm含量最高,与其他尺寸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显著高于2.36~6.35mm;

钾含量以大于42.0mm烟片最高,且显著高于12.7~25.4mm和6.35~12.7mm,其他尺寸之间差异不显著;

烟碱含量以6.35~12.7mm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尺寸,以2.36~6.35mm含量最低,除与大于42.0mm差异不显著外,显著低于其他尺寸;

氮碱比以2.36~6.35mm氮碱比最高,以6.35~12.7mm和25.4~42.0mm最低,且显著低于2.36~6.35mm和大于42.0mm。

整体而言,25.4~42.0mm片烟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2.36~6.35mm片烟最差。

对筛分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占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不同尺寸片烟占比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结果可以看出,25.4~42.0mm片烟占比最大,均值为42.92%,其次为12.7~25.4mm片烟,占比为25.61%,6.35~12.7mm和大于42.0mm片烟的占比接近,分别为14.34%和14.31%,2.36~6.35mm片烟占比最小,为2.82%;也即:大尺寸片烟和小尺寸片烟占比相对较小,而中型尺寸片烟是主体。

(二)不同尺寸片烟的香气特性

按照《yc/t138-199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吸方法》标准,以9分制作为基础,对不同片烟尺寸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进行评价并进行赋值量化。

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加,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得分总体上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香气量也表现出一定特殊性,在6.35~25.4mm尺寸范围内,香气量基本没有变化,甚至呈现一定降低趋势,这一结果表明,香气量多少与片烟尺寸关联性相对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验证不同尺寸片烟的香气特性方面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地,依据得分情况,发明人对不同尺寸片烟样品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不同尺寸片烟香气特性得分的方差分析结果

注:**表示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下同。

从上表结果可以看出,p值均为0,远小于0.05,表明不同尺寸片烟间香气特性(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不同尺寸片烟之间的内在品质确实存在较大差异性。

(三)依据香气特性对不同尺寸片烟进行归类区分

在上述实验分析基础上,对不同尺寸片烟进行聚类分析。具体而言:以不同尺寸片烟的香气特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欧氏距离平方度量两样本之间的距离,类平均法(upgma)合并小类,应用spss19.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从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依据香气特性,可以将不同尺寸片烟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25.4<x4≤42.0mm,该类别占总体片烟比例为42.92%(结合步骤(一)的统计数据);该类别片烟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的得分范围分别是6.50~6.70、6.50~6.58、6.30~6.50,主要分布集中在6.63±0.08、6.52±0.04、6.41±0.07;

第二类:6.35<x2≤12.7mm;12.7<x3≤25.4mm、x5>42.0mm;该类别占总体片烟比例为54.26%(结合步骤(一)的统计数据);

该类别片烟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的得分范围分别是6.00~6.58、6.08~6.33、6.00~6.40,主要分别集中在6.40±0.15、6.21±0.10、6.20±0.13;

第三类:2.36≤x1≤6.35mm;该类别占总体片烟比例为2.82%(结合步骤(一)的统计数据);

该类别片烟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的得分范围分别是5.70~6.33、5.70~6.33、5.80~6.08,主要分别集中在6.01±0.23、6.21±0.10、5.90±0.11。

为确保分类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对分为3类的片烟的香气特性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不同类别片烟香气质和香气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注:**表示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从上表结果可以看出,p值均为0,远小于0.05,表明不同类别片烟间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同时亦表明基于香气特性的不同尺寸片烟聚类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分类,发明人进一步以许昌产打叶复烤后片烟为例,对实施例1的分类方法进行了验证,具体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将许昌产打叶复烤后片烟,利用郑州嘉德机电公司yq-3型振动分选筛(振动频率600r/min,振动幅度14.0mm)进行筛分,同样地,依据片烟尺寸大小分为5个尺寸类型,并对不同尺寸类型香气特性进行评价,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不同模块不同尺寸片烟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分

注:平均分是筛分分类前不同尺寸片烟混合物的得分。

对上表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将25.4~42mm这一尺寸级别的片烟单独作为一类是较为恰当的,其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得分均显著高于筛分前的混合片烟,而且该尺寸片烟制成的烟丝结构优、填充性能好,卷制成烟支时物理质量最好、最稳定,卷烟机工作效率较高,因此此类片烟适宜在香气特性需求较高的卷烟叶组配方中使用。

而对于6.35~12.7mm、12.7~25.4mm、>42mm这一尺寸级别的片烟,其香气特性与原有筛分前的混合片烟相当,因此仍可按其原有用途及适用范围进行使用即可。

对于2.36-6.35mm这一尺寸级别的片烟,其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得分均最低,而结合生产实际而言,该尺寸片烟的成丝性能较差,按现有切丝、烘丝、冷却加香等工艺处理后,绝大部分会转变为碎末及尘土,因此并不适合直接用于烟支制备,可直接作为再造烟叶的原料加以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以香气特性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尺寸片烟进行了初步分类,为不同尺寸片烟在产品配方中的使用定位、彰显片烟不同尺寸的质量特点、以及提高烟叶原料整体利用效率奠定了一定技术基础,也为产品配方对片烟模块的细分需求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参考,因此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