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4899发布日期:2021-01-12 07:4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卷烟生产过程中,卷烟纸在布带的输送作用下对烟丝束进行卷制,同时喷胶嘴在卷烟纸的一侧边上均匀涂抹乳胶,依次经过大压板、小压板和烙铁的处理后形成烟条。

在喷胶嘴对卷烟纸的一侧边进行涂抹上胶时,烟丝束未完全包裹在卷烟纸中,在设备的高速运行过程中,细小的烟沫将会从卷烟纸的上胶侧边飞出,形成喷胶烟沫。飞出的部分喷胶烟沫将会夹在卷烟纸粘贴搭口处,导致产生夹沫烟支,降低卷烟质量。还有部分喷胶烟沫堆积在喷胶嘴处,影响到卷烟纸正常的侧边上胶,增加了产生爆口烟的可能性。

现有解决喷胶烟沫问题通过罩设在喷胶嘴和卷烟纸上的腔室的吸风实现。但这种吸风腔室的吸风口较大,风力小时无法有效清除喷胶烟沫,风力大时容易对卷烟纸产生额外的吸力,导致喷胶偏移。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在有效清除喷胶烟沫的同时避免卷烟纸偏移的装置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有效清除喷胶烟沫的同时避免卷烟纸偏移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

该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包括吸风罩,所述吸风罩上设有沿着喷胶嘴的喷胶方向延伸的吸风缺口,所述吸风缺口包括第一导风侧壁、第二导风侧壁、挡风底壁、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喷胶口;其中,

所述第一导风侧壁和所述第二导风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侧壁和所述第二导风侧壁分别位于所述挡风底壁的两端,所述第一导风侧壁、所述第二导风侧壁和所述挡风底壁沿着所述吸风缺口延伸方向的一端构成了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导风侧壁、所述第二导风侧壁和所述挡风底壁沿着所述吸风缺口延伸方向的另一端构成了所述喷胶口,所述喷胶口被设置为用于喷胶嘴向卷烟纸涂胶,所述第一导风侧壁、所述第二导风侧壁远离所述挡风底壁的一端构成了与所述挡风底壁相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导风侧壁和所述第二导风侧壁之间的距离自所述第一进风口至所述喷胶口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风侧壁包括自所述挡风底壁至所述第二进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一竖直部和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挡风底壁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挡风底壁相垂直,所述第一倾斜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导风侧壁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导风侧壁包括自所述挡风底壁至所述第二进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二竖直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挡风底壁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挡风底壁相垂直,所述第二倾斜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导风侧壁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风侧壁和所述第二导风侧壁镜像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吸风罩具有缩小部和膨大部,沿着所述缩小部至所述膨大部的方向的所述缩小部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沿着所述缩小部至所述膨大部的方向的所述膨大部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吸风缺口位于所述缩小部上,且所述吸风缺口沿着所述缩小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吸风罩的抽吸口位于所述膨大部上。

可选的,所述吸风缺口位于所述缩小部邻近所述膨大部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缩小部具有长方体的形状。

可选的,所述吸风缺口的深度为所述缩小部的宽度的60%-80%。

可选的,所述膨大部具有类直角梯形形状,所述缩小部与所述膨大部的上底相连接,所述吸风罩的抽吸口位于所述膨大部的锐角处。

可选的,所述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还包括吸风室,所述吸风罩与所述吸风室转动连接,且在喷胶嘴工作状态下所述吸风罩的抽吸口与所述吸风室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吸风室上设有连接圆盘,所述连接圆盘上设有与所述吸风室相连通的连通口;

所述吸风罩与所述连接圆盘通过旋转轴连接,且在喷胶嘴工作状态下所述吸风罩的抽吸口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

本公开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的吸风缺口通过第一导风侧壁、第二导风侧壁和挡风底壁将来自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外界气流导向喷胶口,使得在较小的吸风风力条件下仍可有效清除喷胶烟沫,从而避免了因过大吸风风力导致卷烟纸偏移。此外,伸入喷胶口内向卷烟纸涂胶的喷胶嘴在第一导风侧壁、第二导风侧壁和挡风底壁的导风的作用下,不易发生喷胶烟沫堆积在喷胶嘴处的问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示如下:

吸风罩-1,吸风缺口-11,第一导风侧壁-111,第一竖直部-1111,第一倾斜部-1112,第二导风侧壁-112,第二倾斜部-1120,挡风底壁-113,喷胶口-114,缩小部-12,膨大部-13,吸风室-2,连接圆盘-21,旋转轴-22,喷胶嘴-01。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包括吸风罩1。吸风罩1上设有沿着喷胶嘴01的喷胶方向延伸的吸风缺口11。吸风缺口11包括第一导风侧壁111、第二导风侧壁112、挡风底壁113、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喷胶口114。

第一导风侧壁111和第二导风侧壁112相对设置,且第一导风侧壁111和第二导风侧壁112分别位于挡风底壁113的两端。第一导风侧壁111、第二导风侧壁112和挡风底壁113沿着吸风缺口11延伸方向的一端构成了第一进风口。第一导风侧壁111、第二导风侧壁112和挡风底壁113沿着吸风缺口11延伸方向的另一端构成了喷胶口114。也即是,第一导风侧壁111、第二导风侧壁112和挡风底壁113构成了相对布置的第一进风口和喷胶口114。喷胶口114可用于喷胶嘴01向卷烟纸涂胶。具体实施时,喷胶嘴01可自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进入吸风缺口11,并自吸风缺口11的喷胶口114伸入至吸风罩1内,向位于吸风罩1内的卷烟纸涂胶。通常,吸风罩1的底部设有与卷烟纸通道相连通的开口,以使得卷烟纸可在通过卷烟纸通道的同时,由喷胶嘴01涂胶。第一导风侧壁111、第二导风侧壁112远离挡风底壁113的一端构成了与挡风底壁113相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第一导风侧壁111和第二导风侧壁112之间的距离自第一进风口至喷胶口114逐渐减小。

本公开的吸风缺口11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可将外界的空气导向喷胶口114,挡风底壁113可避免进入喷胶口114的气流发生紊乱,第一导风侧壁111和第二导风侧壁112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可提高进入喷胶口114的气流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的吸风缺口11通过第一导风侧壁111、第二导风侧壁112和挡风底壁113将来自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外界气流导向喷胶口,使得在较小的吸风风力条件下仍可有效清除喷胶烟沫,从而避免了因过大吸风风力导致卷烟纸偏移。此外,伸入喷胶口114内向卷烟纸涂胶的喷胶嘴01在第一导风侧壁111、第二导风侧壁112和挡风底壁113的导风的作用下,不易发生喷胶烟沫堆积在喷胶嘴处的问题。

在本公开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侧壁111包括自挡风底壁113至第二进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一竖直部1111和第一倾斜部1112。第一竖直部1111与挡风底壁113相连接,且第一竖直部1111与挡风底壁113相垂直。第一倾斜部1112朝向远离第二导风侧壁112的方向延伸。通常,第一倾斜部1112与第一竖直部1111之间的夹角大于90°,以实现更好的导流效果。

第二导风侧壁112包括自挡风底壁113至第二进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二竖直部和第二倾斜部1120。第二竖直部与挡风底壁113相连接,且第二竖直部与挡风底壁113相垂直。第二倾斜部1120朝向远离第一导风侧壁111的方向延伸。通常,第二倾斜部1120与第二竖直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以实现更好的导流效果。

这种结构的第一导风侧壁111和第二导风侧壁112有利于更有效地引导外界气流进入吸风缺口11,并且,可使得相对于第一进风口更多的外界气流自第二进风口进入吸风缺口11,从而提高了进入喷胶口114的气流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导风侧壁111和第二导风侧壁112镜像对称设置。

在本公开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吸风罩11具有缩小部12和膨大部13。沿着缩小部12至膨大部13的方向的缩小部12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沿着缩小部12至膨大部13的方向的膨大部13的横截面的面积。吸风缺口11位于缩小部12上,且吸风缺口11沿着缩小部12的宽度方向延伸。吸风罩11的抽吸口位于膨大部13上。上述吸风罩11的抽吸口是指吸风罩11上用于向外抽吸气流的开口。

缩小部12和膨大部13的形状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通常,缩小部12和膨大部13均具有规则形状。例如,缩小部12可具有长方体或圆柱体的形状;膨大部13可具有三角形或梯形的形状。

吸风罩11这种横截面的面积发生变化的形状可有利于吸风罩11在较小的吸风风力条件下仍可有效清除喷胶烟沫,从而更有效地避免了因过大吸风风力导致卷烟纸偏移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吸风缺口11的吸风气流的稳定性,吸风缺口11位于缩小部12邻近膨大部13的一侧。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吸风缺口11的吸风气流的稳定性,缩小部12具有长方体的形状。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吸风缺口11的吸风气流的稳定性,吸风缺口11的深度为缩小部12的宽度的60%-80%。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吸风缺口11的吸风气流的稳定性,膨大部13具有类直角梯形形状,缩小部12与膨大部13的上底相连接。吸风罩11的抽吸口位于膨大部13的锐角处。

在本公开的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吸风缺口11的吸风气流的稳定性,卷烟机喷胶烟沫清除装置还包括吸风室2,吸风罩11与吸风室2转动连接,且在喷胶嘴01工作状态下吸风罩11的抽吸口与吸风室2相连通。吸风罩11可通过转盘连接或轴连接等方式与吸风室2连接在一起。

通过吸风罩11的旋转,吸风罩11的抽吸口可与吸风室2连通或分离,从而使得吸风罩11内产生吸力或吸力消失。

进一步的,吸风室2上设有连接圆盘21,连接圆盘21上设有与吸风室2相连通的连通口(图中未示出)。吸风罩11与连接圆盘21通过旋转轴22连接,且在喷胶嘴01工作状态下吸风罩11的抽吸口与连通口相连通。

在喷胶嘴01工作状态下,吸风罩11的抽吸口可与连接圆盘21的连通口相连,从而使得吸风罩11与吸风室2相连通,吸风罩11内产生吸力。在喷胶嘴01非工作状态下,吸风罩11的抽吸口可与连接圆盘21的连通口相分离,此时吸风罩11与吸风室2未连通,吸风罩11内不会产生吸力。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