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3829发布日期:2023-03-04 03:0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储液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储液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例如可对草本类或膏类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雾化装置,应用于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3.一般地,通过电子雾化装置将气溶胶生基质雾化为气溶胶,在两相雾化领域(气体作用于液体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使液体雾化),需要用到储液件、喷嘴和连接管等部件,储液件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连接管用于输送液体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及气体到喷嘴,喷嘴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但是,相关技术中,储液件下液角度有限,不可实现多角度供油,液体残留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两相雾化的电子雾化装置中无法实现任意角度供油的问题,提供一种储液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5.一种储液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包括:
6.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下液口;
7.柔性容置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柔性容置件内部具有与所述下液口连通的储液腔,所述柔性容置件外部与所述外壳之间围合形成挤压空间;
8.其中,所述柔性容置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挤压空间膨胀时收缩下液。
9.上述储液组件中,在柔性容置件的储液腔内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向挤压空间内冲入流体,使挤压空间膨胀来挤压柔性容置件,进而在柔性容置件收缩时将气溶胶生成基质从下液口推出,实现供液。并且,通过挤压空间的膨胀来挤压柔性容置件时,不受储液组件所处位置的限制,储液腔内的液体下液角度不限,可实现多角度供液,液体残留较少。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过气口,所述过气口与所述挤压空间连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容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开口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下液口对应所述开口端开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封闭端悬空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端与所述外壳之间预留有间隙以形成所述挤压空间。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开口端具有外翻边沿,所述外翻边沿通过所述固定件贴合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外翻边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固定件被挤压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外翻边沿之间。
1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气泵、喷嘴及上述储液组件,所述喷嘴内形成有液体通道及气体通道,且所述喷嘴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液体通道和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出液口和第一出气口;
16.所述气泵用于向所述气体通道内供气,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挤压空间连通向所述挤压空间内充气,所述下液口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互面对并连通。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嘴上开设有均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且所述喷嘴上开设有与所述液体通道连通的进液口;
18.其中,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挤压空间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下液口连通。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泵套设于所述喷嘴上并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外壳与所述喷嘴相互套设并连通所述下液口与所述进液口。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嘴包括本体、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第三安装部;
21.所述本体内形成有所述液体通道及所述气体通道,且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出气口及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气口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口贯穿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贯穿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
22.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挤压空间连通的过气口,所述气泵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套设,所述第二安装部套设于所述下液口中,所述第三安装部套设于所述过气口中。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25.图3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喷嘴的截面示意图;
26.图4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喷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所示喷嘴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28.图6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中储液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00、电子雾化装置;10、喷嘴结构;20、喷嘴;21、液体通道;212、进液口;214、出液口;23、气体通道;231、进气口;233、第一出气口;235、第二出气口;236、第一子通道;238、第二子通道;24、主体;25、第一套件;251、轴肩部;253、轴肩本体;256、套管;257、第一安装孔;26、第二套件;261、第二安装孔;262、第二套件本体;27、第一安装部;28、第二安装部;29、第三安装部;30、压力传感器组件;32、第一压力传感器;34、第二压力传感器;36、电路板;50、储液组件;52、外壳;521、下液口;523、过气口;524、第一壳体;526、第二壳体;53、挤压空间;54、柔性容置件;541、储液腔;543、开口端;544、外翻边沿;545、封闭端;56、固定件;70、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6.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气泵70、储液组件50及喷嘴结构10,储液组件50具有储液腔541,储液腔54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气泵70用于向喷嘴结构10内送气,喷嘴结构10使流入自身的气体及由储液腔541流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相互作用,来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喷出雾化后的气溶胶。
37.参阅图1-图2,喷嘴结构10包括喷嘴20,喷嘴20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液体通道21和气体通道23,喷嘴20上开设有分别与液体通道21和气体通道23连通的出液口214和第一出气口233,第一出气口233与出液口214连通并汇合形成喷射通道,即出液口214和第一出气口233相互面对并连通,气泵70用于向气体通道23内供气,储液组件50用于向液体通道21内
供液,液体和气体分别通过出液口214和第一出气口233喷出,液态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喷射出的气体被雾化为气溶胶。
38.一些实施例中,喷嘴20上开设有均与气流通道连通的进气口231和第二出气口235,第二出气口235用于输出气流通道内的部分气体,以向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出液压力,且喷嘴20上开设有与液体通道21连通的进液口212,储液组件50可套设于喷嘴20上,使储液组件50的储液腔541与进液口212连通,允许储液腔541内存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进液口212流向液体通道21。
39.并且,气泵70可直接套设于喷嘴20上与进气口231连通,气泵70通过进气口231向气体通道23内送气,气体通道23内的气流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二出气口235向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出液压力,使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流向进液口212,另一路流向第一出气口233来雾化从出液口214喷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雾化后的气溶胶。如此,气泵70、喷嘴20及储液组件50三者相互套设便可实现供液及供气,将管路集成到喷嘴20内部,不需要单独外接连接管,节省排布连接管的空间,且可防止连接管内残留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有效利用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而防止浪费。
40.一些实施例中,气体通道23围绕于液体通道21外周,第一出气口233位于出液口214的下游,如此气体通道23包围于液体通道21外周,形成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23和液体通道21,当液体通道2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出液口214喷出后,与下游第一出气口233喷出的气体混合而雾化为气溶胶。
41.参阅图3,一些实施例中,喷嘴20包括主体24、及均凸出设置于主体24上的第一安装部27、第二安装部28和第三安装部29。主体24内形成有液体通道21及气体通道23,且主体24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233及出液口214,进气口231贯穿第一安装部27与气体通道23连通,进液口212贯穿第二安装部28与进液口212连通,第二出气口235贯穿第三安装部29与气体通道23连通。如此,在喷嘴20上凸出设置第一安装部27、第二安装部28及第三安装部29,可通过第一安装部27与气泵70套设连接,使气泵70与贯穿第一安装部27的进气口231连通,还可通过第二安装部28和第三安装部29与储液组件50套设连接,以利用第三安装部29上的第二出气口235向储液组件50内部传输储液压力,且利用第二安装部28上的进液口212允许储液组件5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液体通道21。
42.一些实施例中,喷嘴20包括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第一套件25内部形成有液体通道21,第二套件26间隔套设于第一套件25外,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之间围合形成气体通道23,第一套件25内部形成液体通道21,如此通过相互套设的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来构造形成,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23和液体通道21。
43.进一步地,第一套件25及第二套件26轴向的同一端分别开设有出液口214和第一出气口233,以使出液口214和第一出气口233相互连通并汇合形成喷射通道。并且,第一套件25上开设有进液口212,第二套件26上开设有第二出气口235,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中的任意一者上开设有进气口231,通过进液口212允许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第一套件25内的液体通道21中,通过进气口231允许气流进入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之间的气流通道内,通过第二出气口235允许部分气流流向储液组件50,对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出液压力。
44.具体地,第一套件25上开设有进气口231,且进气口231包括第一子通道236和第二
子通道238,第一子通道236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套件25的轴向相交,第二子通道238的一端与第一子通道236相交连通,另一端与气体通道23连通。相当于,第一子通道236和第二子通道238相交连通形成一l型的进气口231,引导气泵70输出的气流流向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之间的气流通道内。
45.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件25包括相互连接的轴肩部251和套管256,液体通道21沿套管256的轴向贯穿轴肩部251延伸至套管256内,轴肩部251上开设有进液口212及进气口231,第二套件26间隔套设于套管256外且与安装部对接,第二套件26与套管256之间围合形成气体通道23。如此,通过轴肩部251与第二套件26的配接来装配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并且通过轴肩部251的支撑使第二套件26与套管256间隔套设来形成气体通道23。同时,在轴肩部251上开设进液口212及进气口231,实现向喷嘴20内的供液及供气。
46.进一步地,轴肩部251包括轴肩本体253及凸出设置于轴肩本体253上的第一安装部27和第二安装部28,液体通道21沿套管256的轴向贯穿轴肩本体253延伸至套管256内,进气口231穿过第一安装部27及轴肩与气体通道23连通,进液口212贯穿第二安装部28与液体通道21连通。如此,第一安装部27可与气泵70套设连接,来允许气泵70输出的气流通过进气口231进入气流通道,第二安装部28可与储液组件50套设连接,来允许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进液口212流向液体通道21。并且,在轴肩部251上形成凸出的第一安装部27和第二安装部28,方便喷嘴20与气泵70及储液组件50套设连接。
47.具体地,第二套件26包括第二套件本体262及凸出设置于第二套件本体262上的第三安装部29,第二套件本体262间隔套设于套管256外并与轴肩部251对接,第二套件本体262与套管256之间围合形成气体通道23,第二出气口235贯穿第三安装部29与气体通道23连通,如此第三安装部29可与储液组件50套设连接,来允许气流通道内的部分气流由第二出气口235流出,来向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出液压力,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液体通道21。并且,在第二套件26上凸出设置第三安装部29,方便喷嘴20与储液组件50套设连接。
48.参阅图4-图5,一些实施例中,喷嘴结构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记载的喷嘴20及压力传感器组件30,压力传感器组件30设于喷嘴20上,用于检测气体通道23和/或液体通道21内的压力,如此可通过压力传感器组件30检测气体压力和/或液体压力,根据检测的参数有效控制气泵70的供气压力,进而控制喷雾参数。并且,将压力传感器组件30直接集成在喷嘴20上,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49.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组件30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32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34,第一压力传感器32设于喷嘴20上,且第一压力传感器32的探测端面向液体通道21内部,用于检测液体通道21内液体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34设于喷嘴20上,且第二压力传感器34的探测端面向气体通道23内部,用于检测气体通道23内气体的压力。
50.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组件30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32,喷嘴20上开设有与液体通道21连通的第一安装孔257,第一压力传感器32的探测端套设于第一安装孔257内,以通过第一安装孔257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32,同时允许第一压力传感器32通过第一安装孔257使自身的探测端朝向液体通道21。另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34,喷嘴20上开设有与气体通道23连通的第二安装孔261,第二压力传感器34的探测端套设于第二安装孔261内,以通过第二安装孔261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34,同时允许第二压力传
感器34通过第二安装孔261使自身的探测端朝向气体通道23。
51.可以理解地,另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组件30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3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喷嘴20上开设有与液体通道21连通的第一安装孔257,第一压力传感器32的探测端套设于第一安装孔257内,以通过第一安装孔257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32,同时允许第一压力传感器32通过第一安装孔257使自身的探测端朝向液体通道21。并且,喷嘴20上开设有与气体通道23连通的第二安装孔261,第二压力传感器34的探测端套设于第二安装孔261内,以通过第二安装孔261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34,同时允许第二压力传感器34通过第二安装孔261使自身的探测端朝向气体通道23
52.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组件30还包括电路板36,第一压力传感器32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34固定于电路板36上,以通过电路板36控制第一压力传感器32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4。
53.一些实施例中,喷嘴20包括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第一套件25内部形成有液体通道21,第二套件26间隔套设于第一套件25外,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之间围合形成气体通道23,第一套件25内部形成液体通道21,如此通过相互套设的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来构造形成,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23和液体通道21。并且,第一压力传感器32设于第一套件25上,以检测液体通道21内的液体压力;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34设于第二套件26上,以检测气体通道23内的气体压力。
54.进一步地,第一套件25及第二套件26轴向的同一端分别开设有出液口214和第一出气口233,以使出液口214和第一出气口233相互连通并汇合形成喷射通道。并且,第一套件25上开设有进液口212,第二套件26上开设有第二出气口235,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中的任意一者上开设有进气口231,通过进液口212允许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第一套件25内的液体通道21中,通过进气口231允许气流进入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之间的气流通道内,通过第二出气口235允许部分气流流向储液组件50,对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出液压力。
55.并且,第一套件25上开设与液体通道21连通的第一安装孔257,第一压力传感器32的探测端套设于第一安装孔257内,以通过第一安装孔257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32;和/或第二套件26上开设有与气体通道23连通的第二安装孔261,第二压力传感器34的探测端套设于第二安装孔261内,以通过第二安装孔261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34。
56.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件25包括相互连接的轴肩部251和套管256,液体通道21沿套管256的轴向贯穿轴肩部251延伸至套管256内,轴肩部251上开设有进液口212、进气口231及第一安装孔257,第二套件26间隔套设于套管256外且与安装部对接,第二套件26与套管256之间围合形成气体通道23。如此,通过轴肩部251与第二套件26的配接来装配第一套件25和第二套件26,并且通过轴肩部251的支撑使第二套件26与套管256间隔套设来形成气体通道23。同时,在轴肩部251上开设进液口212及进气口231,实现向喷嘴20内的供液及供气,且通过轴肩部251上的第一安装孔257来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32。
57.进一步地,轴肩部251包括轴肩本体253及凸出设置于轴肩本体253上的第一安装部27和第二安装部28,液体通道21沿套管256的轴向贯穿轴肩本体253延伸至套管256内,进气口231穿过第一安装部27及轴肩与气体通道23连通,进液口212贯穿第二安装部28与液体通道21连通。如此,第一安装部27可与气泵70套设连接,来允许气泵70输出的气流通过进气
口231进入气流通道,第二安装部28可与储液组件50套设连接,来允许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进液口212流向液体通道21。并且,在轴肩部251上形成凸出的第一安装部27和第二安装部28,方便喷嘴20与气泵70及储液组件50套设连接。
58.一些实施例中,喷嘴2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气体通道23和/或液体通道21内的压力值计算出供液量及气体流量,并根据供液量及气体流量调节进气口231处的供气压力,进而改变储液腔541内气溶胶生成基质下液的压力及出气口处的压力,以调节气溶胶生成基质最终雾化形成气溶胶的雾化参数。
59.参阅图2-图3及图6,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组件50包括外壳52及柔性容置件54,外壳52上开设有下液口521,柔性容置件54设于外壳52内,且柔性容置件54内部具有与下液口521连通的储液腔541,柔性容置件54外部与外壳52之间围合形成挤压空间53,柔性容置件54被配置为挤压空间53膨胀时收缩下液。如此,在柔性容置件54的储液腔541内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向挤压空间53内冲入流体,使挤压空间53膨胀来挤压柔性容置件54,进而在柔性容置件54收缩时将气溶胶生成基质从下液口521推出,实现供液。并且,通过挤压空间53的膨胀来挤压柔性容置件54时,不受储液组件50所处位置的限制,储液腔541内的液体下液角度不限,可实现多角度供液,液体残留较少。
60.具体而言,喷嘴20内的气体通道23与挤压空间53连通向挤压空间53内充气,将喷嘴20内的部分气流引流至挤压空间53内,用于挤压柔性容置件54。并且,储液组件50的下液口521与喷嘴20中的进液口212连通,在柔性容置件54被挤压时,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口521流向喷嘴20的液体通道21内,最后从喷嘴20的出液口214喷出并与第一出气口233处的气体汇流形成雾化的气溶胶。
61.进一步地,喷嘴20上的第二出气口235与挤压空间53连通,喷嘴20上的进液口212与下液口521连通,这样喷嘴20中的部分气流可通过第二出气口235流向挤压空间53,进而挤压柔性容置件54,柔性容置件54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也在被挤压时通过下液口521流向喷嘴20的进液口212,进而流入液体通道21内,实现供液。
62.一些实施例中,外壳52上开设有过气口523,过气口523与挤压空间53连通,喷嘴20的第二出气口235可与过气口523连通,用于向挤压空间53内输送气体,进而挤压柔性容置件54来实现下液。可选地,柔性容置件54为软油囊,当挤压空间53内冲入气体压力增大时,便可收缩变形。
63.进一步地,喷嘴20包括主体24、及均凸出设置于主体24上的第一安装部27、第二安装部28和第三安装部29。主体24内形成有液体通道21及气体通道23,且主体24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233及出液口214,进气口231贯穿第一安装部27与气体通道23连通,进液口212贯穿第二安装部28与进液口212连通,第二出气口235贯穿第三安装部29与气体通道23连通。如此,在喷嘴20上凸出设置第一安装部27、第二安装部28及第三安装部29,可通过第一安装部27与气泵70套设,使气泵70与贯穿第一安装部27的进气口231连通,还可通过第二安装部28和第三安装部29与储液组件50套设连接,以利用第三安装部29上的第二出气口235向储液组件50内部传输储液压力,且利用第二安装部28上的进液口212允许储液组件5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液体通道21。
6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7与气泵70套设连接,使喷嘴20与气泵70直接套设连接,两者之间不需要外接连接管来供气。并且,第二安装部28套设于外壳52的下液口
521中,使储液组件50的下液口521与第二安装部28上的进液口212连通,第三安装部29套设于过气口523中,使第二出气口235与过气口523连通,已将喷嘴20直接套设连接于储液组件50上,储液组件50与喷嘴20之间不需要连接其他连接管,安装简单方便,且将管道集成在喷嘴20内,节省外接连接管的空间。
65.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容置件54包括相互连接的开口端543和封闭端545,开口端543固定于外壳52内,下液口521对应开口端543开设于外壳52上,以允许柔性容置件54内的储液腔541与下液口521连通。并且,封闭端545悬空设置于外壳52内,以允许封闭端545在挤压空间53内流体的压力作用下收缩,进而将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口521退出。
66.进一步地,封闭端545与外壳52之间预留有间隙以形成挤压空间53,如此封闭端545与外壳52之间的空间可作为挤压空间53,方便向挤压空间53内充入气体来挤压封闭端545,使柔性容置件54被挤压下液。
67.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组件50还包括固定件56,开口端543具有外翻边沿544,外翻边沿544通过固定件56贴合固定于外壳52的内壁上,以通过外翻边沿544固定连接柔性容置件54和外壳52。
68.进一步地,外壳52包括第一壳体524和第二壳体526,外翻边沿544与第一壳体524的内壁贴合,第二壳体526套设于第一壳体524上,固定件56被挤压于第一壳体524与外翻边沿544之间,以通过加压固定件56,进而挤压固定外翻边沿544。可以理解地,固定件56与第二壳体526一体成型,或者固定件56与第二壳体526单独设置后装配到一起,例如固定件56为密封圈,密封圈套设于柔性容置件54外并层叠于外翻边沿544上,第一壳体524与第二壳体526套设且两者之间挤压固定密封圈,进而固定外翻边沿544。
69.参阅图4-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喷嘴结构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喷嘴20及压力传感器组件30,压力传感器组件30设于喷嘴20上,用于检测气体通道23和/或液体通道21内的压力,如此可通过压力传感器组件30检测气体压力和/或液体压力,根据检测的参数有效控制气泵70的供气压力,进而控制喷雾参数。并且,将压力传感器组件30直接集成在喷嘴20上,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70.并且,喷嘴20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液体通道21和气体通道23,喷嘴20上开设有均与气流通道23连通的进气口231、第一出气口233及第二出气口235,且喷嘴20上开设有均与液体通道21连通的进液口212和出液口214,第一出气口233与出液口214连通并汇合形成喷射通道,第二出气口235用于输出气体通道23内的部分气体,以向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出液压力。
71.其中,气泵70可直接套设于喷嘴20上与进气口231连通,气泵70通过进气口231向气体通道23内送气,气体通道23内的气流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二出气口235向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传输出液压力,使储液腔54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流向进液口212,进而进入液体通道21,另一路流向第一出气口233来雾化从出液口214喷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雾化后的气溶胶。如此,气泵70、喷嘴20及储液组件50三者相互套设便可实现供液及供气,将管路集成到喷嘴20内部,不需要单独外接连接管,节省排布连接管的空间,且可防止连接管内残留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有效利用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而防止浪费。
7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