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冲击吸收垫及装有这种冲击吸收垫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装设在内裤等衣服的适宜部位以防止跌倒时受到冲击或骨折的冲击吸收垫以及装设有这种冲击吸收垫的改良衣服。
以往,已知有以防止身体受到冲击或受伤为目的而在衣服的各部位装设保护装置的衣服。
但是,在上述衣服的各部位直接装设保护装置的形态如果是作为体育用还好,如果是要作为内裤等日常衣服用则并不适当。
另一方面,对于高龄者来说,足腰会变得衰弱并且骨质变脆,于是由于跌倒造成大腿骨颈部骨折等的情况就会增加。
因此,就有种种发明提出在容易受到冲击的适宜部位装设作为防护骨折用的保护装置的结构。
虽然这种保护装置当然具有弹性,并被要求具有耐冲击的强度与为了将冲击缓冲后再传给身体的柔软性,但是在由同一原材料所构成的情况下,无法满足上述两方面的条件。
此外,装设这种保护装置的衣服把保护装置缝成一体的构造使得要从衣服里取出保护装置是有困难的,因而无法轻易方便地来清洗衣服。还有,在改买衣服时也必须要一起改买保护装置,因而产生成本变高的缺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外来冲击有抵抗能力并对身体舒适温和的冲击吸收垫。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设置用来把冲击吸收垫收容到其上的口袋内,而且使该冲击吸收垫容易装卸的衣服。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具有不易破损而且可弯曲的薄片顺着敞开平面整面嵌入地一体形成并由具有弹性的平板状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构成部,与在该第一构成部一边的敞开平面侧层叠成一体,并由比该第一构成部还要软且具有低反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构成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是口袋在衣服上一体形成,而前述冲击吸收垫在该口袋内被装设成可以自由装卸的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垫以及装设这种冲击吸收垫的衣服的较佳实施例。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冲击吸收垫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a)是图1所示冲击吸收垫的主视图,图2(b)是图1所示冲击吸收垫的俯视图;图3是以短裤作为衣服示例,表示装设有冲击吸收垫的短裤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短裤的立体图;图5是模式化收容冲击吸收垫的收容口袋后所显示的局部放大图,(a)为本实施例收容口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b)为有盖收容口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c)为不同于把内侧布料的上部延展作成盖子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垫1由聚氨基甲酸酯树脂制成,包括表面作为外面1a侧的第一构成部2,与表面作为身体接触侧,即,作为内面1b侧的第二构成部5。
这种冲击吸收垫1被作成大致呈椭圆形,为保护大腿部,其端部朝向内侧,使全体弯曲成大约为球面状的形态。
此外,在图示实施例中,上方的宽幅X1被设定成比下方的宽幅X2的宽度还要宽阔(参照图2(a))。
这种冲击吸收垫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形状,可以对应于所要保护的身体的装设部位,沿着该部位的形状,而设定成任意形状。
换句话说,第一构成部2由具有弹性的平板状泡沫聚氨基甲酸酯合成橡胶制成,并将薄片3顺着第一构成部2的敞开平面整面嵌入地一体形成。
此外,上述原材料在制备时就添加有抗菌剂。
第一构成部2由于是根据冲击吸收垫1的形状而制成的,所以其端部被作成厚度逐渐变薄的形态,并且向内侧凹陷,使整体弯曲成大约为球面状的形态。
另外,薄片3是采用60%尼龙,40%棉的布料。在前述第一构成部2成形之际,薄片3会在图中未示出的模型内顺着第一构成部2的敞开平面绷紧并保持展开的状态,注入原料溶液后依据惯用手法予以一体成形。
薄片3是不易破损且具有可弯曲性的薄片,原材料不限于织布或者无纺织布,也可以采用布或皮革,合成纸等。
借此,薄片3会如图1所示,在顺着敞开平面被整面嵌入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成形的第一构成部2的内部。
在图1中,薄片3虽在第一构成部2内位于比中央稍稍偏心的位置,但也可以是位于中央或者偏向任一方的位置。此外,薄片3的一部分即使暴露于表面,其暴露于表面的部分所占的比例最好是在可以使第一构成部2将第二构成部5融合成一体的范围内。
由此,因为薄片3构成了第一构成部2的芯部,所以即使对第一构成部2施加了可使之破损断裂的作用力,第一构成部2也将变得不易损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薄片3的端部延展出去直到被成形的第一构成部2的外侧。
第二构成部5具有比第一构成部2还要柔软的软性,且由具备低反弹性的软质低反弹泡沫聚氨基甲酸酯制成。
此外,上述原材料中也在该原料的制备过程中添加有抗菌剂。
然后,如前述方式,顺着被成形的第一构成部2一方的敞开平面侧作成一体成形的形态。
本实施例采用EGR(商标名称,由INOAKKU(音译)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销售)的记忆型泡沫塑料(缓慢复原泡沫塑料)作为这种软质低反弹泡沫聚氨基甲酸酯。
然后,将第二构成部5层叠到第一构成部2的内侧凹陷的弯曲面侧并形成一体。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构成部5的端部被作成将露出第一构成部2的薄片3前后覆盖的方式,以便顺利地消除冲击吸收垫1的缘部尖角。
此外,像这样成形的冲击吸收垫1会如图2所示地设有用于防止闷热(通气用)而贯穿厚度方向的数个通孔7。
这种冲击吸收垫1借助于组合外面1a侧第一构成部2的弹性与内面1b侧第二构成部5的软性以及低反弹性的功能,而能够防止使用者跌倒时的冲击直接传到身体。
此外,图3、4和5是以短裤作为衣服示例,表示装设有这种冲击吸收垫1的短裤适用情况下的实施例。
这种短裤10虽然是由90%的棉,80%的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商品名,由含有80%以上区段聚烯酯的聚氨酯系弹性丝所形成)制成的,但也可以采用其它已知的原材料,其它已知的形状,并在内侧对应于所要保护的部位(在图示例中为大腿部),在两侧面部的上方装设左右一对收容口袋11。
该收容口袋11的构成如图所示,即将比冲击吸收垫1的外周大的椭圆形布料13缝合到短裤10的内面直到上部中途位置,作成上部为开口的形态,让前述冲击吸收垫1可以从上方的开口部12被可自由装卸地插入收容口袋11内。
标号15在这里是指前述缝合线,图5(a)示出了将前述实施例的收容口袋11模式化后的局部剖面。
该收容口袋11也可以作成像图5(b)所示的形态,在收容口袋11的开口部12上部设有盖片14,用以覆盖收容了前述冲击吸收垫1的收容口袋11的前述开口部12。
此外,也可以作成如图5(c)所示的形态,即把收容口袋11内侧的布料13的上部延长出来形成延伸出来的片状部13a,将延伸出来的片状部13a折回收容了前述冲击吸收垫1的收容口袋11的前述开口部12,用以覆盖冲击吸收垫1的上部,使冲击吸收垫1不易掉出。
此外,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也可以通过设置纽扣或拉链或者尼龙带扣等来关闭收容口袋的开口部12。
由于有上述的构成形态,冲击吸收垫1就能够从收容口袋11中取出,从而可以只清洗短裤,或者只是交换短裤或购入新短裤。
此外,如果预先准备了数种冲击吸收垫,例如改变了第一构成部的强度,或改变了第二构成部的柔软性的冲击吸收垫,就能够根据用途来使用不同种类的冲击吸收垫。
在如上述方式装设在短裤上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收容口袋11的安装位置虽是安装成覆盖以大腿骨颈部为中心的部分的形态,但该收容口袋11的安装位置最好是设在能对应所欲保护的身体部位的地方,而不是被限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形态。此外,短裤是作为内裤的一个实施例所表示的形态,本发明的收容口袋也可以设在衬衫上。
此外,装设位置并不限于内裤,总之,穿在身上的衣服都可以装设冲击吸收垫。
再者,冲击吸收垫是由第一构成部与第二构成部这两层构造所合成的,但也可以是由具有弹性与韧性的弹胶物或合成橡胶,与具有软性且与反弹性低的泡沫合成树脂所组合成的组合物。
另外,在不背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对种种的设计予以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吸收垫,包括将不易破损且可弯曲的薄片顺着敞开平面整面嵌入地形成一体并由具有弹性的平板状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构成部,及在所述第一构成部一边的敞开平面侧被层叠成一体,并由具有比所述第一构成部还要柔软的软性且反弹性低的合成树脂所形成的第二构成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垫,其特征在于第一构成部由泡沫合成橡胶制成,第二构成部则由软质且反弹性低的泡沫聚氨基甲酸酯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垫,其特征在于冲击吸收垫大致呈椭圆形,以第一构成部的表面作为外侧,而以第二构成部的表面作为内侧,冲击吸收垫端部朝向内侧,使整体弯曲成基本上为球面状的形态。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冲击吸收垫,其特征在于在冲击吸收垫上形成有贯穿冲击吸收垫厚度方向的通气用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冲击吸收垫,其特征在于冲击吸收垫可以自由出入地被装在口袋内,而口袋则在衣服的指定位置处整体成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垫,其特征在于衣服是指短裤等的内裤,而在衣服的内部形成有上部为开口形态的口袋。
7.一种衣服,其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冲击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具有一体成形的口袋,而且所述口袋里装设有可以自由拆装的冲击吸收垫。
8.一种衣服,其装设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由短裤等内裤所构成,而且在衣服的内部形成有上部为开口形态的口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跌倒时受到冲击或骨折的冲击吸收垫,与装有这种冲击吸收垫的衣服。该冲击吸收垫通过将具有不易破损且可弯曲的薄片沿敞开平面整面嵌入地一体形成并包括由具有弹性的平板状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构成部,及在第一构成部一边的敞开平面侧被层叠成一体并由比第一构成部还要软且反弹性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构成部,冲击吸收垫能够自由装卸地插进设在衣服内侧的收容口袋以保护身体,并可在不使用时取出来保养。
文档编号A41D27/26GK1293015SQ0010388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9日
发明者佐藤文三 申请人:提亚麦斯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