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379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底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鞋底结构。
一般鞋底包含有一大底,以及一个配制在该大底表面的中底。该大底系指与地面接触的鞋底部份,而中底则指接近脚底的鞋底部分。习知的大底系需先在一个预设之模具中以包泡方式制成。大底的外观多形成混浊颜色且无夹层。而上述之大底经发泡成型后,得再拿到另一个模具中,以发泡方式在大底的一侧表面上制作出一个中底使得大底与中底结合成一体。
由于大底与中底多以PU材料发泡制成,因此鞋底结构最多只是利用混色技术使大底呈现出多种色彩,其美观性受到极大限制比较没有变化;除此之外,上述的鞋底结构必须藉助至少二种模具以分别制成大底与中底,因此在制作上显得较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鞋底结构改良,主要在一透明的大底与一中底间设置一具有图样的夹层,而据以使该鞋底呈现高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鞋底结构改良,主要是该大底不需要发泡制成,而中底以发泡制成,据以使制作更为简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一大底的一侧表面配制一个中底,该大底系制作成透明状,且能经透明之大底看到中底之色彩;另,大底与中底间设一夹层,且能经透明的大底看到夹层之色彩。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分解图。
鞋底(20) 大底(21)中底(22) 夹层(23)参阅
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称的鞋底(20)系由一个大底(21)、一个中底(22),以及一个夹层(23)所构成。
该大底(21)系指供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其乃在一组模具(未显示)中先行制成。值得注意的是,该大底(21)是不经发泡方式制成的。惟在制作过程中,系需配合抽真空的动作。
除此之外,该大底(21)需特别制作成透明状。而制作大底(21)材料可采用TPU或橡胶材料,惟上述材料的可透明度较不佳,且也较不环保,但仍是可行的材料。
该夹层(23)系一簿片,其表面可以制设有图案、文字等等。而构成该夹层(23)之薄片可以是布或转印纸,甚至其他各种物件。
该中底(22)系制设在大底(21)之一侧,且据以将该夹层(23)夹置在中底(22)与大底(21)之间。亦即,系在大底(21)上设置夹层(23)后,将大底(21)与夹层(23)一并放置在预设的发泡模具(未显示)中,然后以发泡方式制出与大底(21)结合的中底(22),此时夹层(23)即被夹置在中底(22)与大底(21)之间。
上述大底(21)与中底(22)间夹置一夹层(23)之鞋底(20)结构,因该大底(21)为透明状,所以制设在夹层(23)表面的图样(也可以是文字)便可透出大底(21)而被看到。如此一来,鞋底(20)不再只有颜色的变化,而是能够利用夹层(23)来显示更多的图样、文字与色彩(按夹层上的色彩变化比多色射出容易许多),故能据此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其次,由于大底(21)不需经由发泡方式制成,所以制造过程中仅需利用一种发泡模具来制成中底(22),因此制作上比习知鞋底需要利用二种泡模具来成型更为方便,而符合实际制造之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鞋底结构改良,系一大底的一侧表面配制一个中底,其特征在于该大底系制作成透明状,且能经透明之大底看到中底;另,该大底与中底间得设一夹层,且能经透明的大底看到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夹层系指一如布、纸或转印纸之薄片,甚至是一层具有色彩之颜料。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底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夹层表面系制设有图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大底不需经发泡方式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结构改良。其系于一透明之大底与一发泡之中底间另设置一夹置,并在该夹层上制设有图样,且让夹层上的图样能透出透明的大底,据以达到高美观性之作用。
文档编号A43B13/02GK2511160SQ01255308
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3日
发明者林光获 申请人:林光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