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57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黏合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黏合机,尤指一种黏合鞋底与鞋帮的黏合机。黏合机,是指将两工件物黏合,然两工件物合贴合面可分为平面及非平面的(即具有曲度的),然以两工件物的接合面非平面的黏合机,常见的有运用在鞋子(鞋底与鞋帮)的黏合机,首先,请参阅

图1所示,是为鞋子黏合机10的示意图,主要是在机台11上设有一供鞋底固定的模具12,并在模具12上方设有压掣臂13,其是将鞋帮50与鞋底40置放在机台11上,使鞋底40的两侧锁设若干可限位固定的模具12,而使压掣臂13与鞋帮50制掣固定,然此种利用模具12配合压掣臂13的黏合机10具有如后的缺点1.鞋子的尺寸不一且形状不同,故需要不同的模具12,方能将鞋底固定及夹掣,因此成本高。
2.由于其模具在完成一个工作时就必须卸离,以便取下已完成黏合动作的鞋底与鞋帮,因此要进行下一个工作行程时,则又要将模具重新组装上去,使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
为了解决传统以模具配合压掣臂的多种不变,业界则又研发一种以空气压缩机(图中未标示)作为固定鞋底的黏合机20(如图2所示),主要是在机台上固设一旋转盘21,并在旋转盘21上固设一气垫箱22,当鞋帮50与鞋底40置在该气垫箱22上与压掣臂抵掣而固定定位,再令气垫箱22上的气囊221受空气压缩机加压而膨胀,由气囊221具柔软度高的特性,会依鞋底40的曲度、形状紧贴切在鞋底40及其周缘,然其具有如后的缺点1.因气垫箱22的气囊221是由空气压缩机提供空气压的来源,因此在事先必先使空气压缩机进行运转,待加压至所需的压力后,才供气垫箱22使用,因此不能立即使用,此乃目前的一大缺点。
2.再者,其空气压缩机无法控制其压力的大小,故其压力可能在同一时段内就有若干不同的压力供应,或其压力可能时大或时小,当压力量供应不足时其气囊221不能完全依其鞋底40的曲度、形状做紧密贴合的状态,而影响其品质;若压力量太过时,也有可能造成气囊221承受不住过大的压力量而有爆破之虞。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性高且可瞬间加压、消退,并依贴合的两工件物的外型曲度、形状紧密顶抵贴合的黏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黏合机,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一机台上端设有一上加压桶,而该上加压桶对应的下方则设有一下加压桶,并在上、下加压桶的开口上分别设有一橡胶垫,该下加压桶是与第一油压缸相连,可作上升或下降动作,并且该上、下加压桶则各通过一管路分别与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相连通,该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上分别连接第二油压缸和第三油压缸,可使上、下加压桶上的橡胶垫膨胀或消退。
该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的底端各设有一单向控制阀,使水源可由此注入,以控制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的水量。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1.因橡胶垫内是装设水,使橡胶垫膨胀时可依鞋底、鞋帮的曲度抵顶,达鞋底与鞋帮的密合度佳的效果。
2.因水箱内的水加压至加压桶时,其产生的瞬间高压确实可以使鞋底与鞋帮的紧密贴合;反之,也为当水压消退时,也为瞬间的变化,故可有效改善现有产品因气囊充气、消气速度慢的缺点,以提高工作效率。
3.另,因水箱、加压桶内的水量一定,故其安全性高,不会有爆破的担忧;且其水压大小一致,以确保其黏合的品质。
4.本实用新型适用在任何形体的工件物。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鞋子的黏合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已知鞋子的黏合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暨操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示意图。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黏合机30是由一机台31上端设有一上加压桶32,而该上加压桶32对应的下方则设有一下加压桶33,并在上、下加压桶32、33的对应开口上各设有一橡胶垫321、331,该下加压桶33是受第一油压缸34的作动,而为上升或下降的动作,而该上、下加压桶32、33则各由一管路322、332分别与第一水箱37、第二水箱38相连通,第一水箱37、第二水箱38是分别受第二油压缸35、第三油压缸36的作动,而令上、下加压桶32、33上的橡胶垫321、331膨胀或消退,其中第二油压缸35、第三油压缸36,其活塞杆351、361是分别凸在第一水箱37、第二水箱38内;第一水箱37、第二水箱38,其底端各设有一单向控制阀371、381,使水源可由此注入,是以控制第一水箱37、第二水箱38内的水量的;如此结构,本实用新型以下就以鞋子其鞋底40与鞋帮50为例说明请参阅图4所示,当鞋帮50与鞋底40置放在下加压桶33其橡胶垫331上时,操作在机台31上的控制钮39(其操作流程请参阅图7所示)A使下加压桶33受第一油压缸34的作动上升,而与上加压桶32相互抵顶定位(如图5所示);B当上加压桶32与下加压桶33相互抵顶定位后,则令第二油压缸35、第三油压缸36作动,使第一水箱37、第二水箱38内的水分别被挤压至上、下加压桶32、33;
C上、下加压桶32、33内产生瞬间的水压而令橡胶垫321、331膨胀(如图6所示),由于上、下加压桶32、33内装设水,且橡胶垫321、331是为软质弹性佳的材质,故当橡胶垫321、331膨胀时,能依着鞋底40、鞋帮50的曲度、形状紧密顶抵,使鞋底40、鞋帮50受压力而相互抵顶,而能完全贴合;D反之,当第二油压缸35、第三油压缸36做回程的动作时,其活塞杆351、361则回缩至原来的位置;E此时,上、下加压桶32、33内的水压消除,使橡胶垫321、331恢复至原来的状态(即消退,如图5所示);F第一油压缸34回位,使下加压桶33下降至原来准备位置处(如图4所示),即完成黏合机30一个作业行程,使操作者顺利取下完成的鞋子,及进行下一个鞋底40与鞋帮50黏合的动作。
另,第一水箱37、第二水箱38的一侧各设有一单向控制阀371、381,以供水源可由此注入,以改变第一水箱37、第二水箱38内的水量,进而调整水压的大小,以符合不同鞋型、尺寸所需。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由高压给水、退水的方式,而使橡胶垫321、331为膨胀或消退状态,因此具有如后的优点1.因橡胶垫内是装设水,使橡胶垫膨胀时可依鞋底、鞋帮的曲度抵顶,达鞋底与鞋帮的密合度佳的效果。
2.因水箱内的水加压至加压桶时,其产生的瞬间高压确实可以使鞋底与鞋帮的紧密贴合;反之,也为当水压消退时,也为瞬间的变化,故可有效改善现有产品因气囊充气、消气速度慢的缺点,以提高工作效率。
3.另外,因水箱、加压桶内的水量一定,故其安全性高,不会有爆破的担忧;且其水压大小一致,以确保其黏合的品质。
4.本实用新型也可适用在任何形体的工件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藉由水压而使橡胶垫膨胀,因此,具有上述的实质增益,且未见在刊物或公开使用,并具有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黏合机,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一机台上端设有一上加压桶,而该上加压桶对应的下方则设有一下加压桶,并在上、下加压桶的开口上分别设有一橡胶垫,该下加压桶是与第一油压缸相连,可作上升或下降动作,并且该上、下加压桶则各通过一管路分别与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相连通,该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上分别连接第二油压缸和第三油压缸,可使上、下加压桶上的橡胶垫膨胀或消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合机,其特征是该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的底端各设有一单向控制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黏合机,尤指其一种黏合鞋底与鞋帮的黏合机。主要是在一机台上端设有一上加压桶,而该上加压桶对应的下方则设有一下加压桶,并在上、下加压桶的开口上分别设有一橡胶垫,该下加压桶是与第一油压缸相连,可作上升或下降动作,并且该上、下加压桶则各通过一管路分别与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相连通,该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上分别连接第二油压缸和第二油压缸,可使上、下加压桶上的橡胶垫膨胀或消退。该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的底端各设有一单向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高且可瞬间加压、消退,并依贴合的两工件物的外型曲度、形状紧密顶抵贴合的效果。
文档编号A43D25/00GK2498878SQ01264129
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9日
发明者吴秋雄, 石朝焜 申请人:吴秋雄, 石朝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