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63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持式干燥装置,尤其是涉及用于吹干和/或定型头发的干燥装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之类的手持式干燥装置是大家所熟知的。传统的吹风机一般包括安装在手柄上的管状体,该管状体设有风扇,加热器和电机。空气通常从最靠近管状体后部的一个或多个吸入口,即电扇后面被管状体。在风扇的作用下,吸入的空气流过加热器,并从管状体的前出口吹出。电机和风扇驱动空气的操作产生噪音,噪音会通过管状体上的空气出、入口以及管状体壁传出管状体。
由于吹风机在使用时,一般会靠近人的耳朵,因此,它产生的噪音会给人带来烦躁。此外,除了使用者,噪音还会影响附近的其他人,包括在使用吹风机为顾客制作发型的职业的发型师。在诸如美发厅之类的专业场所中,同时使用多个吹风机所带来的噪音更是可怕。
人们已经进行了减小手持式干燥器噪音的尝试。例如,美国专利No.6148357中描述了一种手持式干燥器,该手持式干燥器具有覆盖了干燥器后部和空气吸入口的消音器。消音器在靠近管状体前出口处设置至少一个具有开口的空气进入通道。虽然该专利在减小噪音方面比以前的技术占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例如,现已发现,该专利中消音器的结构和布置使得风扇和电机的运转效率低于它们的最高效率。该专利中的空气进入通道具有限制空气进入和流动的几何形状,从而限制了风扇和电机的效率。同时,该专利中干燥器的手柄和主体的结构会使发型师及其他长时间抓持此类干燥器的人感到疲劳和不舒服。
因此,现有技术还需进一步改进。例如,干燥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另外,现有技术中设有消音器的干燥器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干燥器的工作效率小于最大效率。并且,某些干燥器的手柄和主体外形又会使吹风机的使用者,如职业发型师们产生疲劳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手持式干燥装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公开的干燥装置包括具有前空气出口的主体和与主体相连的手柄。主体包含有加热器、电机和风扇。护罩至少覆盖主体的一部分,至少一个通道限定在护罩和主体之间,以引导空气通过至少一个通道入口流向风扇。所述至少有一个通道入口的面积大于前空气出口的面积。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公开的干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前空气出口和紧靠近主体后端的风扇吸入口。手柄与主体相连。主体包含有加热器,电机和风扇。护罩至少覆盖主体的一部分,至少一个通道限定在护罩和主体之间,以引导空气流向风扇吸入口。护罩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覆盖主体的后端,以限定对风扇吸入口开放的室。室后壁的至少一部分为弧状。而且,干燥器主体具有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形状,以减轻长时间抓持干燥器的使用者的疲劳感。
因此,本发明中手持式干噪装置的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其他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围绕在主体的一部分上的护罩极大地降低了干燥装置工作时的噪音。而且,空气入口的面积大于空气出口的面积,这样提高了风扇和电机的效率。具有限定在护罩端盖与风扇吸入口之间的室的实施例同样提高了风扇和电机的效率,所述室的弧形后壁有利于空气向风扇流动。


附图1是本发明的手持式干噪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附图2是附图1中的干燥装置的顶视图;附图3是附图1中的干燥装置的侧视图;附图4是附图1中的干燥装置的正视图;附图5是附图1中的干燥装置的后视图;附图6是附图1中的干燥装置的仰视图;附图7是附图1中干燥装置沿附图2中7-7线和所示方向的剖视图;附图8是附图1中干燥装置沿着附图4中8-8线和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附图,手持式干燥装置或干燥器10一般具有管状主体12和与主体12相连的手柄14。这里所用的术语“管状”可以理解为一般意义上具有开口端的伸长的大致为圆的形状,并且限定有内部空间或腔。因此,该术语不是指具有恒定或规则的外周面、直径或形状。主体12最好由根据耐久性、外观、成本以及类似考虑而选出的模制塑料制成。
正如附图7和8所示的,主体12包含有通过轴连接至风扇18的电机16,并具有前空气出口20。主体12最好还包含有至少一个加热空气的加热器21。和现有技术一样,加热器21最好是电加热,并且包括沿主体12的长度设置在风扇18内前部的具有一定长度的电阻丝,其中所述电阻丝与壁的内部分离开。电阻丝缠绕着诸如十字形云母结构等电绝缘体结构的周边。当电流被施加在电阻丝上时,它就会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在工作时,电机16驱动风扇18,使空气从风扇吸入口24流入,经过加热器21,然后从前出口20流出。风扇吸入口24靠近主体12的后端26。
电机16、风扇18和加热器21由设在手柄14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关28控制。此类装置的一般情形是,一个开关28控制风扇18,另一个控制加热器21。电线22(见附图7)用于连接外部的交流或直流电源。另一个干燥器的实施例中还包含有诸如电池等直流电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元件和工作原理具有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干燥装置的特征。因此,为简明起见,关于干燥装置10的其它标准的和已知的元件的细节将不再描述。
除了上述这些已知元件外,优选的手持式干燥装置10进一步包括护罩30,所述护罩覆盖至少一部分主体12。护罩30最好包围住管状主体12的至少一部分周长,并且如附图7和8所示,还包括覆盖主体后端26的护罩端盖32。如附图3所示,护罩30经过主体延伸至距离D,其中所述距离D为从前空气开口20向后大约5-7英寸。一些实施例中,在护罩30与主体12之间设有空气袋或其他隔音材料,以帮助消除噪音。护罩30最好由模制塑料制成,并且为便于模塑,可以将护罩30分成多个单独的部分分别注塑,然后再组装。设置通道,用来接收通过护罩30延伸至主体的手柄14。
现已发现,护罩30有效地降低了在干燥装置10工作期间发出的噪音。产生噪音的强弱与电机功率、转速、风扇大小、吹出空气的速度、主体壁的厚度等因素有关。作为参考,对三种现有技术中的干燥装置(模型A,B和C)以及本发明具有护罩的干燥装置(模型D)进行实验,得出下表结果

表中数据表明,本发明中的干燥装置(模型D)发出的噪音比其它试验的现有技术中任何干燥装置发出的噪音都低。虽然由于模型A、B和C的电机和其它结构与模型D的不同,这些数据不能代表对等的直接比较结果,但转速(RPM)、空气速度和功率数据表明所有的模型大致在同样的级别,因此这样的比较结果仍然是很有用的。结果还表明,测试的模型中获得最高空气速度的模型D所产生的噪音也最低。从而通过实践本发明证明了本发明具有的噪音降低的优点。
正如剖视图7和8所示,两个通道34限定在护罩30和主体12之间,用于引导空气流向风扇18。通道入口36(见附图8)将空气送入每一个通道34。通道入口36的总面积最好大于前空气出口20的面积。已经发现将空气入口36的总面积设置得大于空气出口20的面积有利于提高电机和风扇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噪音。也应注意到,过大的总空气吸入口面积,不仅几乎不能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导致噪音的增加。因此,所需的总吸入口面积应当大于出口面积,并小于所需的最大值,该最大值是权衡考虑了增加的噪声发射,并通过实验来确定的最大值。
虽然干燥器10上设置有两个空气入口36和两个通道34,但是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具有不同数目的通道34和入口36。例如,不同实施例中,可能只设置一个通道34和一个入口36,而另一些实施例中则可能设置具有多个入口36的一个通道34,或者对应多个独立通道的一个入口。
再参见附图7和8,通道34与限定在风扇吸入口24与护罩端盖32之间的室38相连通。室38最好大致与所有的风扇吸入口24相连,并具有由护罩端盖32限定的大致成伞状的后壁40。在大致为圆状的护罩端盖32的中心附近设置有中央支撑件42,所述中央支撑件42上有与主体通孔46相对应的通孔44。一个或多个支撑肋用于支撑中央支撑件42。诸如螺栓或螺钉之类的紧固件(未示出)穿过两个通孔44和46将护罩端盖32连接至主体12。还考虑了其它一些的紧固装置,包括但并不限于铆钉和粘合剂。大致成弧形的壁50从中央支撑件42沿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壁40的大致伞形。护罩端盖32的外边缘33与主体12的后端26接合。
现已发现,这种优选伞状的壁40使得干燥装置10具有很有价值的优点。特别是,壁40的这种弧形轮廓有助于在室38中限定逐渐弯曲成弧状的流动通路,其中所述流动通路是为从通道34流向风扇吸入口24的空气而设。弧形流通路径最大限度地减小了风扇吸入口24上游的空气扰动,从而使电机16和风扇18比出现诸如急剧拐弯之类的流动扰动时更有效和更安静地运行。壁40与风扇吸入口24之间的相隔距离可变,以适应风扇电机16的尺寸和/或转速、风扇18的结构以及主体12的形状。
另外,由于中央支撑件42和它的支撑肋在吸入口24的总面积中占较小的部分,因此室38这样的构造使得风扇吸入口24的大致全部的有效面积无阻地与室38相通。由此,流向风扇18的气流基本上流过吸入口24的所有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机16和风扇18的效率,并降低了噪音。
优选的护罩30还包括用于覆盖护罩端盖32外部的装饰后盖52。后盖52大致成圆顶形,并且可以通过突出部54很方便地咬合装配在护罩端盖32上,使用突出部54是为了使后盖52具有光滑的外表面,看不见螺栓头或其它紧固件。
如附图4-6所示,护罩30具有大致成平面的底部56,所述底部56是根据人体工程学构造的,以便抓持起来更舒服。这些设计因素适用于职业发型师和其他需要长时间抓持手柄14的人。在优选实施例中,底部56设有至少一个和最好两个长形的凹槽或凹陷58,用来在使用者手抓握手柄14时与手接合。更优选地,凹陷58中一个凹陷设置在手柄14的每侧,并且凹陷58在它们的后部彼此连接。
凹陷58使得护罩30可以很舒适地被置于使用者的手中,并且优选设置手柄14,使手柄14与凹陷58具有工作关系,从而能舒适地长时间的抓持。这样的结构使使用者手的顶部在这样的点处舒服地支撑主体12由于靠近电机16和风扇18,因此主体12的重量集中在所述点上。凹陷58的精确定位和构造可以根据应用而变化。
通过以倾斜角度连接手柄14和主体12,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机学效应。特别地,最好是使手柄14的中心轴线A与主体12的中心轴线B成倾斜角θ,其中所述倾斜角度θ最好在大约60°至大约80°之间,如附图3所示。
空气吸入口36也可以具有其它结构和位置。例如,一个单独的空气吸入口36可以被设置成包含主体12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周长。也就是说,在一个实施例中,护罩30在大致整个主体周长上与主体12分离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护罩30进一步向前延伸至靠近空气出口20的终端。在该实施例中,空气入口36可以被设置在靠近出口20处。然而,出于某些原因,最好处于更靠后的位置。
例如,如果入口36距离出口20太近,会与排出的气流发生干扰,结果流出的气流部分地改变了方向或造成扰动。靠前设置入口36会增加正在被吹干的使用者的头发或其它物品被吸入入口36的危险性。最后,通道34的总长度将会在空气流过该通道34时造成空气的压力损失,结果,一般选较短的通道34,以提供较小的压力损失、电机16和风扇18更高的效率以及电机16和风扇18的安静运转。更优选地,空气入口36与出口20分离开大约5-7英寸,最好是至少5英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上述优选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其它的实施例当然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事实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变化,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举例,虽然手持式干燥装置在本文中以吹风机为代表进行描述,但可理解到,其它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其它的干燥装置。
不同的特征将在后面的权利要求书中陈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式干燥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排出空气的前空气出口,所述前空气出口具有出口面积,所述主体包含有电机和被所述电机驱动以使空气流向所述前空气出口的风扇,所述主体包括用于加热所述空气的加热器;和护罩,其覆盖所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通道限定在所述护罩与所述主体之间,所述通道具有至少一个使空气流向所述风扇的通道入口,所述至少一个通道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前空气出口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道入口距离所述前空气出口的轴向距离至少为5英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大致为管状,并具有一个后端,其中所述护罩覆盖所述主体后端,包围至少一部分所述主体,并终止离所述前空气出口至少约5英寸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风扇具有限定面积的吸入口,其中所述护罩具有端盖,所述端盖限定与所述风扇吸入口的大致全部面积相连通的内室,所述至少一个通道与所述室相连通,所述端盖大致成伞状,并设有中央支撑件和弧形壁,所述中央支撑件用于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弧形壁从所述中央支撑件径向向外延伸,以部分地限定所述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护罩进一步包括大致成圆顶形的后盖,用于与所述端盖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端盖具有通孔,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端盖通孔相配合的主体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端盖通孔并被接收在所述主体通孔中,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主体,所述大致成圆顶状的后盖咬合装配在所述端盖上,并遮盖住所述紧固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道入口包括多个通道入口,每个所述通道入口都具有一定的面积,所述入口面积的总和大于所述空气出口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通道入口包括两个通道入口,所述两个通道入口的每个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每一横向侧,每个所述通道入口靠近所述护罩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手柄与所述主体相连,并且其中所述护罩在靠近所述手柄处具有大致成扁平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在所述底部中并与所述手柄形成工作关系的长形凹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长形凹陷包括两个长形凹陷,每一个所述凹陷设置在所述手柄的每一个横向侧上,所述两个长形凹陷在末端处彼此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主体相连的手柄,所述主体与所述手柄之间的角度在大约60°至80°之间。
13.一种手持式干燥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前空气出口和后端,所述主体包含有风扇、风扇电机和加热器,所述风扇具有有一定面积的吸入口;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手柄;及护罩,其覆盖所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通道限定在所述护罩与所述主体之间,用于引导空气流向所述风扇,所述护罩具有用于覆盖所述主体后端的端盖,在所述端盖与所述风扇吸入口之间限定有与所述通道相连的室,由此来自所述通道的空气经过所述室的大致全部面积进入所述风扇吸入口,所述室具有由所述端盖限定的后壁,所述后壁的至少一部分为大致弧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端盖大致成伞状,并具有用于与所述主体连接的中央支撑件,所述大致成弧形的后壁部从所述中央支撑件沿径向向外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中央支撑件具有通孔,所述主体具有主体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中央支撑件的通孔延伸,并被接收在所述主体通孔中,以将所述端盖连接在所述主体上。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于燥装置,其中所述干燥装置进一步包括覆盖所述端盖的大致成圆顶状的后盖,所述后盖咬合装配在所述端盖上。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护罩在靠近所述手柄处具有大致成平面的底部。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大致为管状,并且其中所述护罩围绕至少一部分所述大致为管状的主体。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干燥装置,其中所述手柄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手柄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角度在大约60°至80°之间。
20.一种手持式干燥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排出空气的前空气出口,所述主体包含有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以使空气流向所述前空气出口的风扇,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空气的加热器;护罩,其覆盖所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通道限定在所述护罩和所述主体之间,用来使空气从至少一个通道入口流向所述风扇,所述护罩具有大致成平面的底部并且在所述底部中设有至少一个凹陷;及与所述主体相连的手柄,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护罩大致成平面的底部,并与所述护罩的至少一个凹陷形成工作关系。
全文摘要
一种手持式干燥装置,其具有设有前空气出口的主体。加热器、电机、风扇包含在主体中。一个护罩覆盖至少一部分主体,在护罩和主体之间至少形成有至少一个通道,用于引导空气从至少一个空气入口流向风扇。护罩可以降低干燥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文档编号A45D20/10GK1491603SQ0312778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5日
发明者尼克罗·阿尔特莫, 詹姆斯·E·麦坎布里奇, E 麦坎布里奇, 尼克罗 阿尔特莫 申请人:华尔刀剪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