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67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力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在诸如携行箱或盒子等,对于盒、箱的开启与闭合的便利性与实用性有高度需求的弹力扣。
然而,该卡制切缘1212往往设计成较狭小,倘若使用者仅须用手指轻轻触碰该按压滑面1213时,立即造成该箱盖12呈现未紧固的状况,故该携行箱1内的物品则随时会处于掉落之虞。
基于上述缺点的存在,为保护携行箱1内的物品存放不至于发生掉落,因而针对该底箱11及箱盖12间的开启与闭合设计,即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力扣,其弹力扣仅须由使用者稍微向上扳,即可使扣合片的按压滑面完全卡制紧迫于弹力扣的外夹部与内夹部之间,致使箱盖与底箱的闭合效果更佳,故可消除常用盒、箱的闭合不易紧固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手段,是将该其弹力扣仅须完全嵌置于T形插梢时,使用者更便于开启箱盖,达到扣合片与扣合连杆得以轻易分离。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力扣,配合具有横向部及纵向部的T形插梢,主要是由一外夹部、一内夹部及一连结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一外夹部是指一直立宽面的夹片,于顶端一侧形成凸肋,该外夹部的上端厚度较大,而往下端的厚度渐薄;一内夹部是指一直立宽面且高度略低于外夹部的夹片,于上端的内侧具有斜面,于底端中央设有插设门,插设门两侧则分别凹设插槽,而插槽两侧形成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该第一插片与第二插片的下端相对位置则形成有凸部;一连结部是呈水平状,其与外夹部底端及内夹部底端为一体成型。藉由上述各组件,将T形插梢的横向部嵌入弹力扣的插槽中,纵向部亦跨设于插设门上,使用者以手指即可操作弹力扣于T形插梢的升降,致使携行箱其扣合片与扣合横杆间的卡制紧迫及松脱分离等作动,得以更具便利与实用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另外在该弹力扣底部,设有具适宜高度的插槽,于使用者以手指操作弹力扣略微上扳,致使扣合片与扣合横杆间的卡制紧迫效果更好。
与公知产品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可作适度升降的弹力扣而装置于T形插梢上,使箱盖更便于开启与闭合时更加紧迫,是以能消除常用盒、箱的箱盖与底箱间作动所造成的困扰。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依据


图1组合完成后的立体外观图(该箱盖与该底箱是呈翻开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依据图2将箱盖扣入底箱时,该箱盖的扣合片与弹力扣间的立体外观图(该箱盖与该底箱是呈闭合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依据图3的的剖面示意图(该扣合片的按压滑面与弹力扣的凸肋尚保持一间隙,盖此时T形插梢的横向部是嵌置于弹力扣插槽的最顶端)。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者依据图4以手指碰触弹力扣的剖面示意图(盖以手指碰触弹力扣的外夹部而致使扣合片往底箱方向内陷,造成扣合片的卡制切缘与扣合横杆的内缘面产生分离,且弹力扣的凸肋会顺势推挤该扣合片的按压滑面,亦即同步造成箱盖略微开始)。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者依据图5以手指碰触弹力扣后,再将箱盖予以全部翻开的剖面示意图(盖此时使用者的手指不再碰触该触弹力扣的外夹部,令弹力扣的外夹部呈现直立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者以手指将弹力扣往上推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盖此时使用者以手指将弹力扣往上推动,致使携行箱的扣合片其按压滑面得以嵌入弹力扣的外夹部与内夹部所形成的夹制空间,更能增进该扣合片与该扣合横杆间的紧迫功效)。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力扣尚未往上推动时的状态的前视局部平面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力扣往上推动后,使携行箱的扣合片被夹制于内夹部与外夹部之间的状态的前视局部平面视图。图中1 携行箱11 底箱12 箱盖121扣合片1211 内滑面1212 卡制切缘1213 按压滑面13 扣合横杆131内缘面132底缘面14 T形插梢141横向部142纵向部2 弹力扣20凹弧面21外夹部211 凸肋22内夹部220 斜面221 第一插片2211 凸部222 第二插片2221 凸部223 插槽224 插设门23连结部一内夹部22是指一直立宽面且高度略低于外夹部21的夹片,该内夹部22的上端内侧形成有一斜面220,于内夹部22的底端中央设有插设门224,插设门224两侧则分别凹设插槽223,而插槽223两侧形成第一插片221及第二插片222,第一、二插片221、222的下端相对位置则形成有凸部2211、2221,因此,两凸部2211、2221之间所构成的宽度会小于第一、二插片221、222之间的宽度;
一连结部23是指呈水平状,而与外夹部21底端及内夹部221底端为一体成型;次之,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依据
图1组合完成后的立体外观图(该箱盖与该底箱是呈翻开状态)其中是将该其弹力扣2仅须完全嵌置于T形插梢14时,使用者更便于开启箱盖12,达到扣合片121与扣合横杆13得以轻易分离。
此外,请参阅图3及图4,由此两图可知依据图2将箱盖12扣入底箱11时,该箱盖12的扣合片121与弹力扣2间仍旧保有一适当间距,此时该箱盖12与该底箱11是呈闭合状态,因为此时T形插梢14的横向部141是嵌置于弹力扣2插槽223的最顶端,故而该扣合片121的按压滑面1213与弹力扣2的凸肋211尚保持一间隙。
再者,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者依据图4以手指碰触弹力扣的剖面示意图;盖以手指碰触弹力扣2的外夹部21而致使扣合片121往底箱12方向内陷,造成扣合片121的卡制切缘1212与扣合横杆13的内缘面131产生分离,且弹力扣2的凸肋211会顺势推挤该扣合片121的按压滑面1213,亦即同步造成箱盖12略微开始向上滑动。
另一方面,请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者依据图5以手指碰触弹力扣后,再将箱盖予以全部翻开的剖面示意图盖此时使用者的手指不再碰触该弹力扣2的外夹部21,令弹力扣2的外夹部21呈现直立状态。
图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扣尚未往上推动的状态,而图7与图9是显示使用者以手指将弹力扣往上推动之后,致使携行箱1的扣合片121的按压滑面1213得以沿着所述斜面220而嵌入弹力扣2的外夹部21与内夹部22所形成的夹制空间,同时利用所述两凸部2211、2221同时夹制于T形插梢14的纵向部142的相对两侧,更能增进该扣合片121与扣合横杆13间的紧迫功效,并能避免弹力扣2沿着T形插梢14滑落。
综上所述,藉由前述的本案实用新型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1.使用者仅须轻触弹力扣本身,即可提供箱盖更轻易″开启″效果。
2.使用者仅须将弹力扣略微上扳,即可提供箱盖的扣合片与扣合横杆间的卡制紧迫效果更精进。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弹力扣,配合具有横向部及纵向部的T形插梢,主要是由一外夹部、一内夹部及一连结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一外夹部是指一直立宽面的夹片,于顶端一侧形成凸肋,该外夹部的上端厚度较大,而往下端的厚度渐薄;一内夹部是指一直立宽面且高度略低于外夹部的夹片,于上端的内侧具有斜面,于底端中央设有插设门,插设门两侧则分别凹设插槽,而插槽两侧形成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该第一插片与第二插片的下端相对位置则形成有凸部;一连结部是呈水平状,其与外夹部底端及内夹部底端为一体成型;将T形插梢的横向部嵌入弹力扣的插槽中,纵向部亦跨设于插设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部的外侧面形成有凹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力扣,配合具有横向部及纵向部的T形插梢,主要是由一外夹部、一内夹部及一连结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一外夹部是指一直立宽面的夹片,于顶端一侧形成凸肋,该外夹部的上端厚度较大,而往下端的厚度渐薄;一内夹部是指一直立宽面且高度略低于外夹部的夹片,于上端的内侧具有斜面,于底端中央设有插设门,插设门两侧则分别凹设插槽,而插槽两侧形成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该第一插片与第二插片的下端相对位置则形成有凸部;一连结部是呈水平状,其与外夹部底端及内夹部底端为一体成型。将T形插梢的横向部嵌入弹力扣的插槽中,纵向部亦跨设于插设门上,使用者以手指即可操作弹力扣于T形插梢的升降。
文档编号A45C13/12GK2598406SQ032371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0日
发明者黄正和 申请人:黄正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