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伞面的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06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旋转伞面的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阳伞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使伞面与地面呈水平360°旋转的旋转装置,它结合伞具上所设置的弯向装置,可调整出伞面最佳的遮阳角度。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遮阳伞结构,通常是通过伞具中所设置的弯向装置来调整伞面的倾斜角度,使伞能机动性的调整遮阳面向,而适于室外遮阳使用。但现有的弯向装置仅能调整伞面的倾斜角度,而无法针对与地面水平进行360°的旋转调整,所以,随着阳光射角的变化,而必须用手搬动伞的底座来转移角度,才能调整出较佳的对应阳光的遮阳面向,因此使用相当不便。
而中国专利01232034X公开的一种伞具弯向接头的旋转装置,就是一种用来调整伞面与地面呈水平三百六十度圆周旋转角度的旋转装置,它设置于伞具的支撑管中,位于上支撑管及下支撑管间,由外壳套、叉杆母接头、外齿轮组、内齿轮,叉杆公接头、弹簧、啮合环、转体、以及可被旋转连动的轴管,及定位管、转管所组成,外壳套顶、底端形成内圆弧,内圆弧面上设置夹槽,内圆弧对合套设于下支撑管顶端,一把手的卷线杆穿枢于外壳套中;叉杆母接头的圆筒周缘向上设置数爪片。通过转体转动连动相关构件实现伞面360°的遮阳面向调整。但该装置从结构上来看存在着结构繁锁,装配不便等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调整伞面与地面呈水平三百六十度旋转的旋转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旋转伞面的旋转装置,包括一套设于上、下伞管间的旋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上、下伞管相对端部的内部分别固定有一轴承座和一轴套,轴承座内设有轴承,一连接轴承座和轴套的联接轴穿设于轴承座、轴承及轴套中,并与轴套固定成一体,而联接轴与轴承座及轴承呈动配合;所述的下伞管与旋钮之间通过一离合机构呈可合可脱的连接,所述的上伞管与旋钮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呈可同步转动的连接。
所述的下伞管与旋钮间的离合机构和上伞管与旋钮间的连接机构,以齿啮合形式为优选,其中所述的离合机构可包括一与下伞管相固定的离合环A,环与旋钮内壁间分别设有相啮合的齿部,在位于齿部上方的旋钮内壁设有可供旋钮下移与离合环相分离的内环槽,而在旋钮内还设有一可供离合环与旋钮再度啮合定位的自动回复装置,该装置可由一套设在上伞管上的弹簧及一与旋钮螺接的挡圈构成。
所述的连接机构可包括与上伞管相固定的离合环B,环与旋钮内壁间分别设有相啮合的齿部。
所述的旋钮内壁齿部的上部端缘与离合环A的下部端缘均加工成斜面,以方便离合环与旋钮的脱或合。
所述的离合机构及连接机构也可采用其它结构的形式,也能实现下伞管与旋钮间的脱合和上伞管与旋钮间的连接,譬如,所述的离合机构可包括一与下伞管相固定的离合环C,环的底部与旋钮底壁之间分别设有相啮合的凹凸齿部,而在旋钮内也设有由弹簧及挡圈构成的自动回复装置,以可供离合环C与旋钮再度啮合定位。
所述的连接机构可包括一与上伞管相固定的连接件,连接件与旋钮内壁间呈多边形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能使伞面进行360°旋转,改善了传统型遮阳伞仅能以弯向装置弯折伞面一角度的缺点,能更好地调整出适当的遮阳角度,同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简洁美观、操作使用方便等的优点。


图1为反映本发明实施例离合环A与旋钮啮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反映本发明实旋例离合环A与旋钮脱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在离合环与旋钮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在离合环与旋钮脱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装有本发明的遮阳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根据需要可装配在伞棒的不同位置上,现以安装在摇把机构下方为例,其中所述的上、下伞管分别为伞具中的中节和调节管。
具体参考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可旋转伞面的旋转装置主要是由旋钮9、轴承座4、联接轴2、轴套10、离合环A8、离合环B7、弹簧5等构成,其中旋钮9呈中空圆筒状,其上部有用于跟摇把机构12外壳13配合的环状凸缘,而且旋钮9与外壳13配合处留有旋钮活动的一定空间。旋钮9内有多个台阶,内安装有轴承座4、轴套10、弹簧5等,其中旋钮9上部内壁有与挡圈3配合的内螺纹,下部内壁有分别与离合环A、B齿81、71啮合的分段内齿93、91,两段齿间有一内环槽92,可供旋钮9下拉后,使离合环A8处于内环槽92处,离合环A8及旋钮9的啮合状态呈分离,以可转动旋钮9。
联接轴2是用来连接轴套10、轴承座4的一根轴类零件,其前端有用来挡位的台阶21,下部有用来与轴套10固定的螺孔。
轴承座4空套在联接轴2的上部,其轴孔的上部有一挡肩,用来与联接轴配合定位,防止晃动。下部安装有轴承6,侧壁加工有与离合环B71连接的螺孔。
轴套10套在联接轴2的下部,其上加工有与离合环A81固定用的螺孔和与联接轴2固定用的螺孔。
离合环A81、离合环B71是两个厚度不同、形状一致的齿轮,在环的周缘分别设有与旋钮内壁的齿93、91相啮合的齿81、71。在两环81、71上分别设有与轴套10和轴承座4相连接的孔。而为了顺利的实现离合环A8与旋钮9间离合,在旋钮内壁齿部的上部端缘94与离合环A的下部端缘82均加工成斜面。
组装时,先在联接轴2上套入轴承座4,在轴承座4下部装上轴承6,再套入轴套10,然后用螺钉把轴套10和联接轴2固定在一起,从而构成一整体;接着先在中节1上套入挡圈3,然后把带有轴承座4的上部分联接轴2塞入中节1,再在中节1上套入弹簧5和离合环B7,再用螺钉把离合环B7、中节1和轴承座4固定在一起;另外把带有轴套10的下部分联接轴2塞入调节管11内,调节管11外套入离合环A8,再用螺钉把离合环A8、调节管11和轴套10固定在一起;这样与中节1、调节管11连接成一体,然后套入旋钮9,旋钮内的内齿93、91要分别与离合环A、B上的齿81、71相啮合,再把挡圈3旋入旋钮9的螺纹槽内,并通过调节挡圈3与旋钮9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弹簧5的弹力强度的松紧,从而调节旋钮9与离合环A、B间配合的适宜程度,这样旋钮9就被定位在中节的相应位置上,在旋钮9上端再安上摇把部件12和外壳13即可。
伞的遮阳面向的调整,则除了可以弯折弯向装置来调整伞面倾角以外,更可以利用本发明来进行伞面360°旋转的遮阳面向调整。使用时,用手握持旋钮9并下压,使离合环A81与旋钮内齿93相脱离,同时弹簧5压缩(由图1状态变为图2所态,图3状态变为图4状态)。此时可以转动旋钮9,由旋钮9带动离合环B71旋转,因离合环B71与中节1、轴承座4固定于一起,所以可带动中节1、离合环B71以及轴承座4一起旋转,而中节1的旋转又可带动伞面的转动。同时轴承座4的旋转会带动轴承6的旋转,但不会带动联接轴2的旋转,因轴承座4与联接轴2是空套在一起的,所以联接轴2的不旋转就不会带动轴套10和以下的零件,这样中节1的旋转就不会影响下面与调节管11相固定的零件。当调整完毕后,可放松手部的握持操作,使旋钮9能借弹簧5的弹力向上回弹,使其上的齿93与离合环A81上的齿再度啮合定位,为下次操作作好准备。
图5、图6、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构成下伞管11与旋钮9间的离合机构也是采用齿啮合的形式,但与前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离合环的齿制在底部,在底部处与旋钮啮合。具体参照图5-图7所示,它包括一与下伞管11固定在一起的离合环C15,环的底部制有凹凸齿151,与制在旋钮底部内壁上的凹凸齿95相啮合,这样当旋钮9下拉时,旋钮9与离合环C15脱离,就可以转动旋钮9来旋转伞面,松手后也同样通过弹簧力的作用而上移,与离合环C15再度啮合。而构成上伞管1与旋钮9间的连接机构主要包括一与旋钮内壁呈六边形配合的连接件14,该连接件14与上伞管1固定在一起。由于连接件14与旋钮9内壁始终是六边形配合,故当旋钮9与离合环C15脱离时,旋钮9的转动就可以通过连接件14带动上伞管1上的所有零件转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较大特点就是加工较方便。
上述是本发明的两个较佳实施方式,但除了该两实施方式图中所示的结构外,本发明还可具有其它结构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所述的离合机构及连接机构除了采用图中所示的齿啮合形式以外,也可采用凸块与凹槽卡合的形式,同样能实现下伞管与旋钮间的脱合和上伞管与旋钮间的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旋转伞面的旋转装置,包括一套设于上、下伞管间的旋钮(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下伞管(11、1)相对端部的内部分别固定有一轴承座(4)和一轴套(10),轴承座(4)内设有轴承(6),一连接轴承座(4)和轴套(10)的联接轴(2)穿设于轴承座(4)、轴承(6)及轴套(10)中,并与轴套(10)固定成一体,而联接轴(2)与轴承座(4)及轴承(6)呈动配合;所述的下伞管(11)与旋钮(9)之间通过一离合机构呈可合可脱的连接,所述的上伞管(1)与旋钮(9)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呈可同步转动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一与下伞管(11)相固定的离合环A(8),环(8)与旋钮(9)内壁间分别设有相啮合的齿部(81、93),在位于齿部上方的旋钮(9)内壁设有可供旋钮下移与离合环相分离的内环槽(92),而在旋钮(9)内还设有一可供离合环(8)与旋钮(9)再度啮合定位的自动回复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与上伞管(1)相固定的离合环B(7),环(7)与旋钮(9)内壁间分别设有相啮合的齿部(71、9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一与下伞管(11)相固定的离合环C(15),环的底部与旋钮底壁之间分别设有相啮合的凹凸齿部(151、95),而在旋钮(9)内还设有一可供离合环C(15)与旋钮再度啮合定位的自动回复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一与上伞管(1)相固定的连接件(14),连接件(14)与旋钮(9)内壁间呈多边形配合。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回复装置包括一套设在上伞管上的弹簧(5),弹簧(5)上方设有一与旋钮(9)螺接的挡圈(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内壁齿部的上部端缘(94)与离合环A的下部端缘(82)均呈相适配的斜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遮阳伞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使伞面与地面呈水平360°旋转的旋转装置,它结合伞具上所设置的弯向装置,可调整出伞面的最佳遮阳角度。它主要包括分别固定在两节伞管间的轴承座和轴套,轴承座内设有轴承,一连接轴承座和轴套的联接轴穿设于轴承座、轴承及轴套中,并与轴套固定成一体,而联接轴与轴承座及轴承呈动配合;下伞管与旋钮之间通过一离合机构呈可合可脱的连接,上伞管与旋钮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呈可同步转动的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外形简洁美观、操作使用方便,通过旋转旋钮,可非常方便地调整出最佳的遮阳面向效果。
文档编号A45B17/00GK1711932SQ200410025699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4日
发明者马准安 申请人:马准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