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96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可托住并定位乳房外侧的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通过此结构的设计,而可获致除传统垫圈仅针对胸型上提的功能外,更可兼具防止胸型外扩的不良现象,再者,在无弹性布料的连身塑房内衣方面,更可避免接近垫圈附近的罩体产生皱摺不平的不良现象,进而创造出女性优美的健康曲线并达到舒适度的提升及符合人体工学胸腔骨骼排列的贴身设计,而无需存在胸罩上施以大幅度强化针织的繁琐程序或强化布料的成本浪费,进而获致一全功能性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按,现今社会观念日趋开放,从以前保守观念受到国外影响及不同种族的人与人交流状态下,使国人的观念日渐开放,也因为女性意识的抬头,于是现代女性逐渐走向时代的尖端,而对于时尚女性不仅在各方面条件都必需兼顾外,更重要的便是她们的身材、曲线、面貌等等,针对身材而言,一般女性最为注重的便是胸型,而胸型则必需通过胸罩来加以固定,请参照图1、图2所示,该结构乃为传统胸罩10的一般态样,在罩体11的外缘111内部则针织呈一空间,该空间则包复有一半弧型且顺着罩体11外缘111弯弧设计的垫圈20,借此以构成一完整的传统胸罩10结构,此结构虽能达到女性穿戴时固定胸部的功能,但实际使用上仍有其未臻至善之处,究其因乃在于,传统胸罩10的垫圈20乃为一平整式弯弧造型的结构,而该垫圈20仅能针对女性胸部产生一上提固定的机能,主要为防止女性胸部下垂的不良现象,但是针对女性胸部外扩的现象,则是通过传统胸罩10罩体11内部或外部靠近外侧暨女性乳房的外侧包复适位处,加以强化针织的密度或施以高韧性的强化布料来防止女性穿戴时胸部外扩的现象,借此以使女性胸部产生集中的功能,故在传统胸罩10为达胸部上提及向内集中的两大主要目的,则必需通过传统垫圈20及在传统胸罩10上的大幅改良方能达成,故传统胸罩10易产生成本过高不符经济效益、制程繁琐降低产能产量、无法在单方面的结构上达成双效功能的目的等等,再者,在无弹性布料的连身塑身内衣方面,当使用者在使用状态下,因穿着扣合的应力,于接近垫圈附近的两侧罩体下缘易产生皱摺112的不良现象,进而降低穿着的舒适度及不符合人体工学胸腔骨骼排列的要求,而产生问隙的不贴身设计,为此如何有效避免上述的缺失,乃为各相关业者的努力与发展的方向。
有鉴于,本案创作人遂以从事该行业多年的设计经验,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试验及研究改良,遂有本实用新型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的第一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垫圈的改良,而可获致同时兼具胸部上提及向内集中的功能,省却传统胸罩强化针织的繁琐制程及强化布料的高附加成本不符经济效益的弊端,且借单一结构的改良即可获致双效功能的目的,进一步获致产能产量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的次一主要目的在于将无弹性布料的连身塑房内衣,在穿着上因扣合的应力,迫使接近垫圈附近的罩体产生皱摺不平的不良现象加以改良,进而创造出女性优美的健康曲线并达到舒适度的提升及符合人体工学胸腔骨骼排列的贴身设计。
本实用新型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的主要特征在于该结构是由一体成型且近似半弧状的垫圈所构成,而垫圈则呈一等宽的弯弧态样,通过垫圈两末端分别向身体一侧弯折而形成一扭转的应力,使垫圈两端由侧面观之未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呈一叉开的态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诉求明朗而简单,为预期可达,效能所具的高等精进结构设计,当能凸显本案的新颖及进步双重要件;为便于贵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例举较佳实施倒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现有技术的胸罩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技术的垫圈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垫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垫圈的使用状态实施例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垫圈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号说明10、胸罩11、罩体111、外缘112、皱摺20、垫圈21,22、两端20′、垫圈21′,22′、两端23′、扭转起始范围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上该结构是由一体成型且近似半弧状的垫圈20′所构成,而垫圈20′则呈一等宽或不等宽的弯弧态样,并同样设置在胸罩单体外缘所针织的内部空间内,通过垫圈20′两末端21′、22′分别向身体一侧弯折而形成一扭转的应力,使垫圈20′两端21′、22′由侧面观之未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呈一叉开的态样,且一端21′较另端22′于实际使用上为高,换言之,在使用时靠近乳房外侧的一端21′会高于另端22′,借此结构的改良以获致同时兼具胸部上提及向内集中的功能,完全摒除传统胸罩强化针织的繁琐制程或强化布料的高附加成本不符经济效益的弊端。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该垫圈20′为一左、右对称的结构分别使用于人体胸部左、右,并在两端21′、22′呈一叉开的态样,而一端21′于使用上较另端22′高,当使用者使用时因胸罩包复垫圈20′而产生相互抗衡的应力,于是由乳头垂直于垫圈20′的一点为扭转起始范围23′,该扭转起始范围23′为垂直于地面时相对于传统垫圈20两端21、22所延伸的水平线上,而垫圈20′靠近乳沟的一端22′相较于传统垫圈20靠近乳沟的一端22为向内呈些微扭转的态样,垫圈20′相对乳沟的一端21′相较于传统垫圈20相对乳沟的一端21则呈现较乳沟的一端22′内弯弧度更大的弯折弧度,如图4所示,换言之,就是乳房外侧会受到向内弯曲呈一倾角的一端21′所托住并定位,避免乳房无法集中进而产生外扩的不良现象,再者,更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垫圈20′弯折的弧形曲线造型,于使用上更加符合女性胸部或胸腔曲线的舒适性,以适合人体胸腔骨骼各部位的弧度结构,进一步达到人体工学的贴身设计概念,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更可获致省却传统胸罩在针对乳房集中而必需在胸罩上施以大幅度的强化针织或布料的强化,而突显本实用新型在制造上更为快速、成本上更为经济,最主要的胸型固定方面不但能上提乳房不致下垂外,同时兼具左、右侧乳房向内集中托持定位不致外扩的全方位优良结构设计。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其中,该垫圈20′的宽度,可为一等宽或不等宽的态样,若为不等宽的态样,则由靠近乳沟的一端22′处为较细的宽度,进而朝向乳房外侧繁荣一端21′处,渐呈现微宽繁荣结构设计。
上述垫圈20′扭转的扭转起始范围23′则以乳头对应垫圈20′向下垂直延伸线所交会的一适当范围距离最为适当,并由扭转起始范围23′以逐渐扭转方式向其中一端弯折扭转,在弯折后使用上亦最为符合人体工学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的确能通过上述所揭露的构造,达到所述的功效。且本创作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亦未公开使用,诚已符合新型专利的新颖、进步等要件。
惟,上述所揭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非为限定本创作的实施例;大凡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其所依本创作的特征范畴,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上述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上该结构是由一体成型且近似半弧状的垫圈所构成,而垫圈则呈一弯弧态样,并设置在胸罩单体外缘所针织的内部空间内,为一左、右对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垫圈两末端分别向人体胸腔一侧弯折,而使一端与另端呈一叉开的弯弧形结构态样,且在使用时靠近乳房外侧的一端高于另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垫圈扭转的扭转起始范围则以乳头对应垫圈向下垂直延伸线所交会的一段范围最为适当,并由扭转起始范围以逐渐扭转方式向其中一端弯折扭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垫圈的宽度为等宽或不等宽的态样。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垫圈为一不等宽的结构,由靠近乳沟的一端为较细的宽度,而朝向乳房外侧的一端呈渐微宽的设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固定胸型的垫圈改良结构,该结构是由一体成型且近似半弧状的垫圈所构成,而垫圈则呈一等宽或不等宽的弯弧态样,通过垫圈两末端分别向身体一侧弯折而形成一扭转的应力,使垫圈两端未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当靠近乳沟的一端呈较为垂直于地面时,另端则会向身体一侧呈弯曲的倾角及靠近乳沟相对的一端,换言之,就是乳房外侧会受到向外弯曲呈一倾角的一端所托住并定位,一方面防止乳房无法集中进而产生外扩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弯弧设计更能符合人体胸腔骨骼的曲线,使穿戴者更服贴、舒适,而突显本实用新型在制造上更为快速、成本上更为经济,且无需处理胸罩上大幅度的改良,更可获致最主要的胸型固定的全方住优良结构设计。
文档编号A41C3/14GK2673138SQ2004200034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0日
发明者高万生 申请人:妈妈乐礼服时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