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579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头,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拉链头,可同时兼顾插 销插拔顺畅及上锁稳定的拉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链头作为可开合拉链的连结构件,由于其具有操作便捷的特 性,故时至今日,拉链头己广泛的应用于皮包及成衣上。拉链的原理是在于 通过可对向啮合的拉链带,通过拉链头的往复拉动以进行开合,而拉链带及 拉链头的材质可为金属、尼龙或塑钢等。
现有拉链头大致包含有一拉头、 一马钩、 一弹片、 一帽盖及一拉片,马 钩是通过弹片的压抵而伸入至拉头的导槽内,而拉片的一端位于马钩下方, 帽盖则是盖置的固定于拉头上,使马钩及弹片位于帽盖内部;例如中国台
湾专利证号M292296号(申请案号:95200113)实用新型专利即揭露一种"拉 链头组合结构(二)"。
现有拉链头的拉头,其顶板及底板两侧分别设有相向延伸的侧板(布 缝),两侧板之间形成有适当的间隙,可供拉链带穿过。然而,现有拉头两 边的侧板的直线段釆用相同高度(腰高)的设计,若要考虑马钩上锁时的稳 定,拉头两边的侧板的直线段需采用高度较高(高腰)的设计,但如此一来, 并无法兼顾拉链带的插销的插拔,亦即插销在插拔时容易产生干涉。若要考 虑插销的插拔顺畅,拉头两边的侧板的直线段则需采用高度较低(低腰)的 设计,但如此一来,又会造成锁掣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拉头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头结构,可同时兼顾插销插拔 顺畅及上锁的稳定。
3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头结构,其包括有一顶板 及一底板,该顶板及该底板之间设有一连接部,该顶板及该底板之间形成有 两个导槽,该顶板及该底板一侧延伸有相对的第一侧板,该顶板及该底板另 一侧延伸有相对的第二侧板,每一第一侧板各包含一第一直线段及一第一曲 线段,每一第二侧板各包含一第二直线段及一第二曲线段,该第一侧板的第 一直线段的高度大于该第二侧板的第二直线段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拉头侧板直线段的高度 (腰高)形成左、右边不一样高的设计,可同时兼顾插销插拔顺畅及上锁的 稳定。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 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结构的立体局部剖开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结构的平面剖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结构的平面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拉头 12底板 14导槽 16挡止部 18 固定座 191第-20 第二侧板 202第二曲线段
11 顶板
13连接部
15容置部
17 穿孔
19第一侧板
192第一曲线段
201第二直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头结构,该拉头1包括有一 顶板11及一底板12,该顶板11及底板12以适当的间隔设置,该顶板11及 底板12大致平行。该顶板11及底板12之间设有一连接部13,该连接部13 位于顶板11及底板12中间近上端处,将顶板11及底板12连接为一体。该 顶板11及底板12之间形成有两个导槽14,所述两个导槽14分设于拉头1 内部的连接部13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导槽14上段利用连接部13予以 区隔,所述两个导槽14下段则相连通,所述两个导槽14可用以容置拉链带。
该拉头1的顶板11外部具有一可配合马钩(图略)的容置部15,该容 置部15两侧设有突出的挡止部16,用以防止马钩产生左、右的位移。该顶 板11还设有一穿孔17,该穿孔17贯穿至该导槽14,该马钩还可配合于该 穿孔17中。该拉头1的顶板11外部还具有一固定座18,可用以铆接固定帽 盖(图略)。
该顶板11及底板12—侧设有相对的第一侧板(布缝)19,所述两个第 一侧板19相向延伸,所述两个第一侧板19之间形成有适当的间隙,可供拉 链带穿过。该顶板11及底板12另一侧设有相对的第二侧板(布缝)20,所 述两个第二侧板20相向延伸,所述两个第二侧板20之间也形成有适当的间 隙,可供拉链带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9设于拉头1的右边,第二侧板20设于拉头 1的左边,但也可根据拉链带的插销插入型式(如左插或右侧)的不同,而 如图5及图6所示,将第一侧板19设于拉头1的左边,第二侧板20设于拉 头1的右边。
每一第一侧板19各包含一第一直线段191及一第一曲线段192,该第一 直线段191 一端(下端)邻接于拉头1 一端(下端),另一端(上端)连接 于第一曲线段192—端(下端)。每一第二侧板20各包含一第二直线段201 及一第二曲线段202,该第二直线段201 —端(下端)邻接于拉头1 一端(下 端),另一端(上端)连接于第二曲线段202 —端(下端)。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侧板19的第一直线段191与第二侧板20的第二直线 段201采不同的高度设计,第一侧板19的第一直线段191的高度hl大于第 二侧板20的第二直线段201的高度h2,使得拉头1侧板直线段191、 201的高度(腰高)形成左、右边不一样高,较接近穿孔17的第一侧板19的第一 直线段191具有较高的高度,另一边的第二侧板20的第二直线段201具有 较低的高度;通过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结构。
该第一侧板19的第一直线段191比该第二侧板20的第二直线段201接 近穿孔17。较接近穿孔17的第一侧板19的第一直线段191具有较高的高度, 因该穿孔17需配合锁掣用的马钩,第一侧板19的第一直线段191的高度较 高,使得第一侧板19与连接部13之间的间距较小,锁掣则较为稳定。另一 边的第二侧板20的第二直线段201具有较低的高度,使得第二侧板20与连 接部13之间的间距较大,插销插拔时不容易产生干涉,插销插拔则可较为 顺畅。本实用新型拉头1侧板直线段191、 201的高度(腰高)形成左、右 边不一样高的设计,可同时兼顾插销插拔顺畅及上锁的稳定。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同性变化,皆 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顶板及一底板,该顶板及该底板之间设有一连接部,该顶板及该底板之间形成有两个导槽,该顶板及该底板的一侧延伸有相对的第一侧板,该顶板及该底板的另一侧延伸有相对的第二侧板,每一第一侧板各包含一第一直线段及一第一曲线段,每一第二侧板各包含一第二直线段及一第二曲线段,该第一侧板的第一直线段的高度大于该第二侧板的第二直线段的高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板设有-穿孔, 该穿孔贯穿至导槽,该第一侧板的该第一直线段比该第二侧板的该第二直线 段接近该穿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线段的一端 邻接于该拉头的一端,该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曲线段的一端, 该第二直线段的一端邻接于该拉头的一端,该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连接于该 第二曲线段的一端。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 -侧板相 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向延伸。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设 于拉头的右边,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设于拉头的左边。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设 于拉头的左边,两个所述第二侧板设于拉头的右边。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位于该顶板 及该底板中间近上端处,所述两个导槽分设于该拉头内部的连接部两侧,所 述两个导槽的上段以该连接部区隔,所述两个导槽的下段相连通。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头的该顶板外部 具有一容置部及一固定座,该容置部的两侧设有突出的挡止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头结构,其包括有一顶板及一底板,顶板及底板之间设有一连接部,顶板及底板之间形成有两个导槽,顶板及底板一侧延伸有相对的第一侧板(布缝),顶板及底板另一侧延伸有相对的第二侧板(布缝),每一第一侧板各包含一第一直线段及一第一曲线段,每一第二侧板各包含一第二直线段及一第二曲线段,第一侧板的第一直线段的高度大于第二侧板的第二直线段的高度,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拉头结构可同时兼顾插销插拔顺畅及上锁的稳定。
文档编号A44B19/24GK201349614SQ20082018965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9日
发明者林于宝 申请人: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