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固定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89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绳固定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固定器具,该绳固定器具安装在绳上,用于调整安装在衣服、帽 子、包、帐篷、双肩背包等上的绳的系紧状态、卡定位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系紧设置在夹克等上的绳的绳固定器具,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 绳固定器具、专利文献2所述的绳固定器具等。专利文献1所述的绳固定器具包括一端开口且截面呈矩形的盒状插槽;收纳在 该插槽内,形状为与插槽的内部形状相对应的棱柱状,且前端具有弹簧的插塞,在该插槽和 活塞上形成有供绳贯穿的绳贯穿孔。专利文献2所述的绳固定器具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的插槽;收纳在该插槽内, 且与插槽的内部形状相对应的圆柱状的插塞;收纳在插塞的底部的弹簧,用于向将插塞自 插槽推出的方向施力,在该插槽和活塞上形成有供绳贯穿的绳贯穿孔。这些绳固定器具在将插塞压入插槽内,且使插塞的绳贯穿孔与插槽的绳贯穿孔连 通的状态下,使绳贯穿这些绳贯穿孔,之后,如果解除对插塞的压入,插塞会被弹簧自插槽 向外推。这样,插塞的绳贯穿孔相对于插槽的绳贯穿孔错位,从而绳被卡定。在调整绳的长度时,再次将插塞压入插槽内,使得插塞的绳贯穿孔与插槽的的绳 贯穿孔连通,在该状态下,调整绳的长度,之后,如果解除对插塞的压入,从而绳被卡定。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59-1485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公昭M-11210号公报在上述的构造中,为了确保插塞的顺畅的压入动作,插槽需要一定程度的沿插塞 的压入方向的尺寸。另外,在将插塞收纳在插槽中的状态下,在解除对绳的卡定状态时,需要进行将插 塞压入插槽内的操作,因此需要使插塞自插槽的开口端突出一定程度的长度。特别是,在希 望确保插塞的压入行程较长时,也必须增大插塞自插槽开口端的突出量。因此,绳固定器具的长度尺寸设定为将用于确保插塞的顺畅的压入动作的插槽的 长度和用于将插塞压入的突出长度相加之后的长度,但人们期望一种更短的绳固定器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固定器具,该绳固定器具在确保插塞的顺畅的压入 动作和对插塞的压入操作的同时,能够缩短绳固定器具的全长尺寸。本发明的绳固定器具包括插塞;筒状插槽,其具有供该插塞插入的开口 ;施力 体,其收纳在该插槽内,用于向将收纳在该插槽内的所述插塞自所述插槽推出的方向施力, 在所述插塞的周壁上贯通形成有第一贯穿孔,在所述插槽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在 插塞克服所述施力体的施力而被压入到所述插槽内时,该第二贯穿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贯穿 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形成有所述开口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插塞的压入
4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将插塞压入插槽内,且插塞的第一贯穿孔与插槽的第二贯穿 孔相连通的状态下,使绳贯穿该第一、第二贯穿孔,之后,如果解除对插塞的压入,插塞会被 施力部件自插槽向外推。这样,使插塞的第一贯穿孔与插槽的第二贯穿孔之间的连通部件 变窄,从而绳被卡定。调整绳的长度时,克服施力部件的施力而将插塞再次压入插槽内,使插塞的第一 贯穿孔和插槽的第二贯穿孔相连通。于是,插塞的第一贯穿孔与插槽的第二贯穿孔的连通 部分扩大,从而,在该状态下能够调节绳的长度。调节完绳的长度之后,如果解除对插塞的 压入,则插塞的第一贯穿孔与插槽的第二贯穿孔的连通部分变窄,从而绳被卡定。根据本发明,插槽的形成有供插塞插入的开口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插塞的压入方 向倾斜的倾斜面,从而,能够利用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上部侧的壁来引导插塞。因此,能够使 插塞顺畅地进行压入动作。另外,使插塞自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突出,从而能够确保插塞的压入部分。因 此,为了确保插塞的压入部分,不必使插塞自插槽的倾斜方向上部侧大幅突出也行,因而能 够在确保插塞的压入部分的同时缩短绳固定器具的全长。因此,能够在确保插塞的顺畅的 压入动作和对插塞的压入操作的同时缩短绳固定器具的全长尺寸。在本发明的绳固定器具中,优选所述第一贯穿孔形成为在其靠插塞压入方向前侧 具有与所述插塞的压入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一卡定面的形状;所述第二贯穿孔形成为在其靠 所述开口一侧具有与所述插槽的倾斜面大致平行的第二卡定面的形状。在上述结构中,在进行对绳的卡定动作时,如果插塞被施力部件自插槽向外推,则 绳被第一贯穿孔的第一卡定面上压,从而被夹持在第一贯穿孔的第一卡定面和第二贯穿孔 的第二卡定面之间。在本发明中,第一贯穿孔的第一卡定面与插塞的压入方向大致正交,另外,第二贯 穿孔的第二卡定面与插槽的倾斜面大致平行,也就是说,由于第一贯穿孔的第一卡定面与 第二贯穿孔的第二卡定面交叉,因而绳能够被卡定于该第一卡定面与第二卡定面交叉而成 的夹角部。因此,使卡定后的绳不易错位,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卡定。优选所述绳固定器具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插塞形成为具有正面、背面以及第一、 第二侧面的棱柱状,所述插槽形成为棱筒状,其具有与插塞的正面、背面、以及第一、第二侧 面相对的正面壁、背面壁、以及第一、第二侧壁,且具有用于堵塞这些壁形成的底面的底壁, 并且,与所述底壁相对且具有所述开口的端面形成为自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侧壁倾斜 的倾斜面,所述第一贯穿孔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孔,该孔以自所述正面向所述背面贯通的 方式形成,该孔在靠所述插塞压入方向前侧具有所述第一卡定面,所述第二贯穿孔形成为 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的孔,该孔以自所述正面壁向所述背面壁贯通的方式形成,该孔在靠所 述开口一侧具有所述第二卡定面。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插塞形成为棱柱状,插槽形成为棱筒状,第一贯穿孔是以自正 面向背面贯通的方式形成的截面矩形孔,另外,第二贯穿孔是以自正面壁向背面壁贯通的 方式形成的截面平行四边形孔,因此,在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彼此连通的状态下,易于 使各种截面形状的绳贯穿。例如,绳的截面并不限定为圆形,截面扁平的扁平绳等也易于贯穿。
优选所述绳固定器具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插塞形成为具有正面、背面以及第一、 第二侧面的棱柱状,所述插槽形成为棱筒状,其具有与插塞的正面、背面、以及第一、第二侧 面相对的正面壁、背面壁、以及第一、第二侧壁,且具有用于堵塞这些壁形成的底面的底壁, 并且,与所述底壁相对且具有所述开口的端面形成为自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侧壁倾斜 的倾斜面,所述第一贯穿孔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孔,该孔以自所述第一侧面向所述第二侧 面贯通的方式形成,该孔在靠所述插塞压入方向前侧具有所述第一卡定面,所述第二贯穿 孔由倾斜孔形成,该孔以自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侧壁贯通且与所述倾斜面大致平行的 方式形成,该孔在靠所述开口一侧具有所述第二卡定面。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插塞形成为棱柱状,插槽形成为棱筒状,第一贯穿孔是以自第 一侧壁向第二侧壁贯通的方式形成的截面呈矩形的孔,另外,第二贯穿孔是以自第一侧壁 向第二侧壁贯通的方式形成的倾斜孔,因此,在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相连通的状态下, 易于使各种截面形状的绳贯穿。另外,由于是利用倾斜孔中的形成于倾斜方向下部侧(第 二侧壁侧)的内端夹角部、和插塞的截面呈矩形的孔的与该内端夹角部相对的夹角部来卡 定绳,因此能够提高对于绳的卡定力。在本发明的绳固定器具中,所述插塞包括插入部,其具有所述第一贯穿孔且插入 到所述插槽内;头部,其一体地形成于该插入部的端部,且自所述插槽的所述开口突出,且 具有与所述插塞压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按压面。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插槽的倾斜面将插塞的头部也压入插槽内,从而能够进 一步缩短绳固定器具的全长尺寸。在本发明的绳固定器具中,优选在插塞与插槽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使插塞能 够向插槽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根据这种结构,在将插塞压入插槽内时,在插塞和插槽之间会形成间隙,从而使得 插塞能够向插槽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当插塞向插槽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 斜时,第一贯穿孔的第一卡定面与第二贯穿孔的第二卡定面之间相交叉的夹角部的空间会 扩大,从而能够解除绳的卡定状态。即,可以不将插塞向插槽内压入很深,而是简单地使插 塞向插槽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即可,从而,能够极其简单地进行卡定解除操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1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解除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解除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是第3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0是图8的X - X线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XI-XI线剖视图1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解除状态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2、3:绳固定器具10 插塞11 插入部12 第一贯穿孔12B 下表面(第一"^定面)15 头部17:弹簧部(施力部件)20 插槽20A:正面壁20B:背面壁20C 第一侧壁20D 第二侧壁20E 底壁20F:开口22 第二贯穿孔22A 上表面(第二卡定面)31: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 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略其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 图5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绳固定器具。该固定器具1包括插塞10和供插塞10插入的插槽20。另外,该插塞10和插槽 20采用聚酰胺、聚缩醛、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挤出成形等一体成形。插塞10包括用于插入到插槽20内的插入部11 ;一体地形成于该插入部11的上 端的头部15 ;—体地形成于插入部11的下端的弹簧部17。插入部11具有正面、背面、以及第一、第二侧面,其横截面形成为具有横向略长的 长方形状的棱柱状,并且在该插入部11上形成有贯通这些周壁、即自正面到背面贯通的第 一贯穿孔12。第一贯穿孔12形成为变形四边形孔,其具有相对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即 使弹簧部17收缩的方向)倾斜(自正面看去,为向左下倾斜)的上表面12A ;与插塞10的 压入方向大致正交的、作为第一卡定面的下表面12B ;以及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平行的第 一、第二侧面12C、12D。另外,在插入部11的正面以及背面上,在插入部11的下部且靠第一 贯穿孔12的第一侧面12C处形成有突起13。突起13是越靠顶端形状越细的大致圆锥状 的突起,且突起13向后述的插槽20的第二贯穿孔22内突出,从而起到防止插塞10自插槽 20脱出的作用。
从上表面观察,头部15具有比插入部11的横截面形状大一圈的轮廓形状,且具 有与插槽20的俯视轮廓形状相同的横向长的长方形状,如果从正面观察,其形成为三角形 状。具体地讲,上表面15A形成为与插塞10的压入方向正交的、表面平坦状的按压面,底面 15B形成为相对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倾斜(自正面看为向左下倾斜)的倾斜面。弹簧部17在被收纳于插槽20内的状态下,其构成向将插塞10自插槽20推出的 方向施力的施力体,因此,在插槽20的后述第一侧壁20C和第二侧壁20D之间,自插入部11 的下端面形成有一边沿这些侧壁间方向多次曲折延伸,一边向下方延伸的具有一定宽度和 厚度的弹性腿片18。弹簧部17的下端与插槽20的内底面相抵接。插槽20形成为棱筒状,其具有与插塞的正面、背面、以及第一、第二侧面相对的正 面壁20A、背面壁20B、以及第一、第二侧壁20C、20D,且具有用于堵塞这些壁形成的底面的 底壁20E。即,插槽20形成为棱筒状,其上方具有供插塞10插入的开口 20F。插槽20的形 成有开口 20F的端面与插塞10的头部15的底面15B相同地形成为相对于插塞10的压入 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即,形成有开口 20F的插槽20的端面形成为自第一侧壁20C向第二侧 壁20D延伸地向底壁20E侧倾斜的倾斜面。具体而言,第一侧壁20C与倾斜面之间所成的 角度为50度至80度的角度范围内。因此,第一侧壁20C的高度比第二侧壁20D高(距离 底壁20E的尺寸大)。另外,贯穿插槽20的四周壁、即自正面壁20A向背面壁20B贯穿地形成第二贯穿 孔22,在插塞10克服弹簧部17的施力而被压入到插槽20内时,该第二贯穿孔22能够与 第一贯穿孔12相连通。第二贯穿孔22形成为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的孔,其具有相对于插塞 10的压入方向倾斜(从正面看为向左下倾斜)且与插槽20的上端倾斜面大致平行的作为 第二卡定面的上表面22k ;与该上表面22A平行的下表面22B ;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平行的 第一、第二侧面22C、22D。在插塞10与插槽20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使插塞10能够向插槽20的倾斜面 倾斜方向下部倾斜。即,如图5所示,形成有间隙31,该间隙31使插塞10的头部15能够向 插槽20的倾斜面倾斜方向下部倾斜。在上述结构中,在将插塞10压入插槽20内,且使插塞10的第一贯穿孔12与插槽 20的第二贯穿孔22相连通的状态下,使绳5贯穿该第一贯穿孔12和第二贯穿孔22。之后, 如果解除对插塞10的压入,插塞10会被弹簧部17自插槽20向外推。这样,插塞10的第 一贯穿孔12与插槽20的第二贯穿孔22的连通部分变窄,从而绳5被卡定。这时,第一贯穿孔12的下表面12B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大致正交,另外,第二贯 穿孔22的上表面22A与插槽20的倾斜面大致平行,也就是说,第一贯穿孔12的第一卡定 面与第二贯穿孔22的第二卡定面彼此交叉,从而绳5卡定于第一卡定面与第二卡定面相交 叉而成的夹角部。因此,卡定后的绳5不易错位,能够可靠地进行卡定。调整绳5的长度时,克服弹簧部17的施力而将插塞10再次压入到插槽20内。这 样,插塞10的第一贯穿孔12与插槽20的第二贯穿孔22相连通的部分扩大,从而,在该状 态下,能够将绳5的长度调节为任意的长度。调节完绳5的长度之后,如果解除对插塞10 的压入,则绳5与上述相同地被卡定。另外,如图5所示,在将插塞10压入到插槽20内时,在插塞10和插槽20之间会 形成间隙31,从而使插塞10能够向插槽20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当插塞10向插槽20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时,第一贯穿孔12的作为第一卡定面的下表面12B与 第二贯穿孔22的作为第二卡定面的上表面22A之间相交叉的夹角部的空间扩大,从而能够 解除绳5的卡定状态。S卩,由于也可以不将插塞10压入到插槽20内很深,而是简单地使插塞10向插槽 20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即可,因而能够极其简单地进行卡定解除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插槽20的形成有供插塞10插入的开口 20F的端面形成为 相对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因此,能够利用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上部侧的壁 (第一侧壁20C)来引导插塞10。因此,能够使插塞10顺畅地进行压入动作。另外,由于使插塞10自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突出,从而能够确保插塞10的压入 部分。因此,为了确保插塞10的压入部分,不必使插塞10自插槽的倾斜方向上部侧大幅突 出也行,因而能够在确保插塞10的压入部分的同时缩短绳固定器具1的全长。因此,能够 在确保插塞10的顺畅的压入动作和对插塞10的压入操作的同时缩短全长尺寸。另外,由于插塞10形成为棱柱状,插槽20形成为棱筒状,第一贯穿孔12是以自正 面向背面贯通的方式形成的截面呈矩形的孔,第二贯穿孔22是以自正面壁20A向背面壁 20B贯通的方式形成的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的孔,因此,在第一贯穿孔12与第二贯穿孔22相 连通的状态下,各种截面形状的绳5均易于贯穿该第一贯穿孔12、第二贯穿孔22。第二实施方式图6和图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绳固定器具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绳固定器具1相比,该绳固定器具2仅在插塞10上有所不同。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塞10的头部15以与插入部11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的方式自 插入部11向上方延长。因此,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在欲解除卡定状态时,将插塞10的头部15压入,即可 解除绳5的卡定状态。此外,如图7所示,在相对于插槽20而将插塞10的头部15进一步 压入时,第一贯穿孔12与第二贯穿孔22相连通的部分扩大,因此,即使绳5在其局部具有 截面形状较大的部分,也能够将绳5调整到任意位置。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利用插槽20的倾斜面,能够连插塞10的头部15也压入 到插槽20内,因此,不但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绳固定器具1更能缩短长度尺寸,而且即使是绳 5的截面形状在其长度方向上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也能不受阻碍地进行长度调整。第3实施方式图8 图12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绳固定器具3。该绳固定器具3的贯通形成于插塞10上的第一贯穿孔12、和贯通形成于插槽20 上的第二贯穿孔2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绳固定器具1不同。第3实施方式的第一贯穿孔12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孔,其以自插塞10的第一侧 面向第二侧面贯通的方式形成,具有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即,使弹簧部17收缩的方向) 正交的上表面12A、与该上表面12A平行的、作为第一卡定面的下表面12B、以及与插塞10 的压入方向平行且用于连接上表面12A、下表面12B的宽度方向两端的第一侧面12C、第二 侧面12D。第3实施方式的第二贯穿孔22由倾斜孔形成,其以自插槽20的第一侧壁20C向 第二侧壁20D贯通且与具有开口 20F的上端倾斜面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包括在开口 20F
9侧,与插槽20的倾斜面平行的、作为第二卡定面的上表面22A ;与该上表面22A平行的下表 面22B ;以及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平行且与插塞10的正面和背面相对的第一侧面22C、第 二侧面22D。具体而言,使第一侧壁20C与倾斜面之间所成的角度在50度到80度的角度范 围内。因此,第一侧壁20C的高度比第二侧壁20D高(距离底壁20E的尺寸大)。在上述结构中,在将插塞10压入插槽20内,且使插塞10的第一贯穿孔12与插槽 20的第二贯穿孔22相连通的状态下,使绳5贯穿该第一贯穿孔12和第二贯穿孔22。艮口, 使绳5与插槽20的倾斜面平行地贯穿第一贯穿孔12、第二贯穿孔22。之后,如果解除对插 塞10的压入,插塞10会被弹簧部17自插槽20向外推。这样,插塞10的第一贯穿孔12与 插槽20的第二贯穿孔22相连通的部分变窄,从而绳5被卡定。这时,第一贯穿孔12的作为第一卡定面的下表面12B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大致 正交,另外,第二贯穿孔22的作为第二卡定面的上表面22A与插槽20的倾斜面大致平行, 也就是说,第一贯穿孔12的第一卡定面与第二贯穿孔22的第二卡定面交叉,因而绳5被卡 定于第一卡定面与第二卡定面相交叉而成的夹角部。因此,卡定后的绳5不易错位,能够可 靠地进行卡定。特别是,由于是利用第二贯穿孔22的倾斜孔中的形成于倾斜方向下部侧(第二侧 壁20D侧)的倾斜孔的内端夹角部、和第一贯穿孔12的截面呈矩形的孔的与该内端夹角部 相对的夹角部来卡定绳5,因此能够提高对于绳5的卡定力。调整绳5的长度等时,克服弹簧部17的施力而再次将插塞10压入插槽20内。这 样,插塞10的第一贯穿孔12与插槽20的第二贯穿孔22相连通,因此在该状态下,能够将 绳5的长度调节为任意的长度。调节完绳5的长度之后,如果解除对插塞10的压入,则绳 5会与上述相同地被卡定。另外,如图12所示,由于在插塞10和插槽20之间形成间隙31,因此在将插塞10 压入插槽20内时,能够使插塞10向插槽20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当插塞10向 插槽20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时,第一贯穿孔12的作为第一卡定面的下表面12B 与第二贯穿孔22的作为第二卡定面的上表面22A相交叉的夹角部的空间会扩大,因此能够 解除绳5的卡定状态。即,可以不将插塞10向插槽20内压入很深,而是简单地使插塞10向插槽的倾斜 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即可,从而,能够极其简单地进行卡定解除操作。因此,采用第3实施方式,也可以期待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变形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具有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的绳固定器具,也包含 如下的变形例。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插槽20的形成有开口 20F的端面作为自正面观察相对于插 塞10的压入方向呈直线状倾斜的倾斜面,但未必限定为直线状。例如,也可以是自第一侧 壁20C朝向第二侧壁20D地以平缓的曲线朝底壁20E侧进行倾斜的形状。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是使作为施力体的弹簧部17与插塞10—体地形成,但也可 以使它们独立形成。因此,可以由与插塞10不同的材料而与插塞10独立地构成施力体。例 如,可以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螺旋弹簧等。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贯穿孔12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孔,第二贯穿孔22形成为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的孔,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关于第一贯穿孔12,只要是在靠插塞压入方向一侧具有与插塞10的压入方 向大致正交的第一卡定面的形状即可,也可以为三角形状。对于第二贯穿孔22也是一样 的,只要是在靠开口 20F —侧具有与插槽20的倾斜面大致平行的第二卡定面的形状即可, 也可以是边数为三角形的边数以上的多边形。或者也可以是不局限于这些形状的任意形 状。另外,关于第3实施方式,第一贯穿孔12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孔,第二贯穿孔22 形成为倾斜孔,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为任意形状。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是对于以圆绳为对象的绳固定器具1、2、3进行了说明,但 作为绳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截面扁平的扁绳,另外,绳的材质只要是一定程 度上柔软的、具有柔软性的材质即可,并不限定为纤维状的绳。工业实用件本发明的绳固定器具能够用于调整安装在衣服、帽子、包、帐篷、双肩背包等上的 绳的系紧状态、卡定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绳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该绳固定器具包括插塞(10);插槽(20),其为筒状,且具有供该插塞(10)插入的开 口(20F);施力体(17),其收纳在该插槽00)内,用于向将所述插塞(10)自所述插槽00) 推出的方向施力;在所述插塞(10)的周壁上贯通形成有第一贯穿孔(12),在所述插槽00)的周壁上形 成有第二贯穿孔(22),在插塞(10)克服所述施力体(17)的施力而被压入到所述插槽00) 内时,该第二贯穿孔02)能够与所述第一贯穿孔(12)连通,所述插槽00)的形成有所述开口(20F)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插塞(10)的压入方 向倾斜的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孔(1 形成为在其靠插塞压入方向前侧具有与所述插塞(10)的压入方 向大致正交的第一卡定面(12B)的形状;所述第二贯穿孔0 形成为在其靠所述开口(20F) —侧具有与所述插槽OO)的倾斜 面大致平行的第二卡定面輔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10)形成为具有正面、背面以及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的棱柱状; 所述插槽OO)形成为棱筒状,其具有与所述插塞(10)的正面、背面、以及第一、第二侧 面相对的正面壁O0A)、背面壁O0B)、以及第一侧壁QOC)、第二侧壁O0D),且具有用于堵 塞这些壁形成的底面的底壁O0E),并且,与所述底壁20E相对且具有所述开口(20F)的端 面形成为自所述第一侧壁O0C)向所述第二侧壁(20D)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第一贯穿孔(12)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孔,该孔以自所述正面向所述背面贯通的 方式形成,在该孔靠所述插塞压入方向前侧具有所述第一卡定面(12B);所述第二贯穿孔0 形成为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的孔,该孔以自所述正面壁O0A)向 所述背面壁(20B)贯通的方式形成,在该孔靠所述开口(20F) —侧具有所述第二卡定面 (22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10)形成为具有正面、背面以及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的棱柱状; 所述插槽OO)形成为棱筒状,其具有与插塞(10)的正面、背面、以及第一侧面、第二侧 面相对的正面壁O0A)、背面壁O0B)、以及第一侧壁QOC)、第二侧壁O0D),且具有用于堵 塞这些壁形成的底面的底壁O0E),并且,与所述底壁(20E)相对且具有所述开口(20F)的 端面形成为自所述第一侧壁O0C)向所述第二侧壁(20D)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第一贯穿孔(1 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孔,其以自所述第一侧面向所述第二侧面 贯通的方式形成,在其靠所述插塞压入方向前侧具有所述第一卡定面(12B);所述第二贯穿孔0 由倾斜孔形成,其以自所述第一侧壁O0C)向所述第二侧壁 (20D)贯通且与所述倾斜面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在其靠所述开口(20F) —侧具有所述第 二卡定面(22A)。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绳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10)包括插入部(11),其具有所述第一贯穿孔(12),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 (20)内;头部(15),其一体地形成于该插入部(11)的端部,自所述插槽OO)的所述开口(20F)突出,且具有与所述插塞压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按压面。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绳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塞(10)与所述插槽00)之间形成有间隙(31),该间隙(31)使所述插塞(10) 能够向所述插槽00)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下部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绳固定器具,其包括插塞(10);具有供该插塞(10)插入的开口(20F)的筒状的插槽(20);以及收纳在该插槽(20)内,用于向将所述插塞(10)自所述插槽(20)推出方向施力的弹簧部(17)。在插塞(10)的周壁上贯通形成有第一贯穿孔(12),在插槽(20)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22),插塞(10)克服弹簧部(17)的施力而被压入到插槽(20)内时,该第二贯穿孔(22)能够与第一贯穿孔(12)相连通。插槽(20)的形成有开口(20F)的端面形成为相对于插塞(10)的压入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文档编号A45C13/00GK102105077SQ20088013056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吉江谦一, 吉田庆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