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55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使用的伞具的部件,尤其涉及伞具下巢的锁定装置,适用于
手动的直骨伞或多折伞。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伞的巢体能定位在开伞状态,通常是在中棒的内腔中设置弹弓,在开伞状态下,该弹弓突出中棒表面并支撑在巢体的底部从而使巢体定位,但是这种巢体定位结构装配较复杂、故障率高,且开收伞时,该弹弓容易夹伤人的手指。为此,公告号为CN261721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伞巢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在中棒上设有挡止部,在巢体上设弹片状的卡掣件,并利用套在巢体外的操作件将所述卡掣件向内移动并卡在挡止部上,从而使巢体定位在开伞状态。但是这种定位装置也存在如下缺点1、在开伞状态下,伞骨及伞面的力全部向下作用于巢体的卡掣件处,有可能会损坏该卡掣件;2、收伞时须利用卡掣件的弹性复位以释放巢体,在多次使用后,该卡掣件有时会失去弹性而无法释放巢体,造成无法收伞的尴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安全可靠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包括中棒以及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的下巢体; 所述中棒设有竖向凸键,该竖向凸键上开设一缺口 ;所述下巢体的内壁设有可与所述中棒竖向凸键滑动配合的凹槽,该凹槽的槽底壁设有供一定位滚轴穿过的槽孔;所述
下巢体的下部与一套筒滑动套接,该套筒在与所述定位滚轴对应处的内壁离所述缺口的距离上部长下部短; 当向上推动套筒开伞时,所述套筒和下巢体一起夹持所述定位滚轴沿所述中棒的竖向凸键向上滚动,当到达开伞位置时,所述定位滚轴被所述套筒内壁部分推入所述竖向凸键的缺口内将下巢体锁定;当向下拉套筒收伞时,所述定位滚轴被下巢体槽孔的顶缘向外推出脱离所述缺口 ,所述下巢体被释放。 在与所述定位滚轴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套筒的内壁呈阶梯状,其上段内壁与下段内壁之间通过一过渡斜面或弧面连接。 所述凹槽的槽底壁在所述下巢体表面形成凸起部,该凸起部中部凹设有竖向的导向槽,所述套筒阶段状内壁的下段内壁和过渡斜面或弧面凸伸于该导向槽内,可防止套筒与下巢体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凸起部和竖向凸键的外侧面均为垂直面,所述缺口、槽孔和定位滚轴水平设
置,由此使得该定位滚轴能可靠地置于所述缺口和槽孔内并能顺滑地上下滚动。 所述套筒的内壁和下巢体的外壁对应处分别设有凹凸配合的竖向滑槽和凸块,使得所述套筒和下巢体之间可相对上下滑动,同时可防止套筒脱离下巢体。 所述下巢体侧壁上设有弹片,该弹片与所述套筒上分别设有凹凸配合的小凸点和
凹坑,在下巢体处于开伞位置时,所述小凸点卡入所述凹坑内将所述套筒定位。 所述弹片可以是在所述下巢体侧壁上挖有倒U形的开槽而形成的。 所述定位滚轴被推入所述缺口内时,该定位滚轴的轴心位于该缺口的外侧,此结
构使收伞时该定位滚轴比较容易被向外推出缺口从而释放下巢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只需向上或向下推拉所述套筒即可开收伞,不但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安全、不会夹伤使用者的手指,而且对下巢的定位可靠、不易出现故障。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在收伞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在收伞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在开伞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在开伞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7为所述巢体2及套筒3之间凹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包括中棒1、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1的下巢体2、滑动套接在所述下巢体2下部的套筒3、以及一定位滚轴5。其中,所述中棒1侧壁设有竖向凸键12,该竖向凸键12的外侧面为垂直面,其上开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缺口 11。如图2所示,所述下巢体2的内壁设有可与所述中棒1竖向凸键12滑动配合的凹槽22,该凹槽22的槽底壁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槽孔21。所述定位滚轴5被夹置在所述中棒1和套筒3之间并水平安装在下巢体2的槽孔21内,该定位滚轴5应采用强度比较高的材料如铁等金属。在所述下巢体2定位在开伞位置时,如图6所示,所述缺口 ll与所述槽孔21位置对应,所述定位滚轴5可部分嵌入该缺口 11内且该定位滚轴5的轴心位于所述缺口 11的外侧。 如图4或图6所示,所述套筒3的内腔呈上宽下窄的形状,在与所述定位滚轴5对应的位置处,其上段内壁31离所述缺口 11的距离较长、下段内壁32离所述缺口 11的距离较短。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3在该处的内壁呈阶梯状,其上段内壁31与下段内壁32均为垂直面,且两者之间通过一过渡斜面或弧面33连接。 如图1,所述凹槽22的槽底壁在所述下巢体2表面形成凸起部25,该凸起部25外侧面为垂直面,其中部凹设有竖向的导向槽26,如图4或图6所示,所述套筒3阶段状内壁的下段内壁32和过渡斜面或弧面33为凸起结构并凸伸于该导向槽26内,此结构可防止套筒3与下巢体2之间的相对转动。[0027] 所述套筒3的内壁和下巢体2的外壁对应处分别设有凹凸配合的竖向滑槽和凸块,使得所述套筒3和下巢体2之间可相对上下滑动。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下巢体2外壁的左右两侧各设一凸块28,在所述套筒3左右两侧对应处各凹设一竖向滑槽34,这样所述套筒3只能在沿该竖向滑槽34上下滑动而不能脱离下巢体2。[0028] 为了使所述套筒3在开伞状态时能被定位于下巢体2上,如图7所示,在所述下巢体2的后部侧壁上挖有一倒U形的开槽24而形成一弹片23,在该弹片23外壁上设置一小凸点或凹坑27,而在所述套筒3内壁对应处设置凹坑或小凸点,在下巢体2处于开伞位置时,所述弹片23上的小凸点或凹坑27与套筒3的凹坑或小凸点相互卡接配合从而将所述套筒3定位。 当向上推动套筒3开伞时,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套筒3和下巢体2 —起夹持所述定位滚轴5沿所述中棒1的竖向凸键12向上滚动,当到达开伞位置时,所述定位滚轴5被套筒3内凸的下部内壁32推入所述竖向凸键12的缺口 11内从而可将下巢体2锁定;而当向下拉套筒3收伞时,如图3和图4所示,套筒3的上部内壁31与所述定位滚轴5相对,此时套筒3与下巢体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所述定位滚轴5即可被下巢体2槽孔21的顶缘向外推出脱离所述缺口 11,这时所述下巢体2被释放。可见通过推拉所述套筒3即可实现开收伞,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安全,且下巢的定位非常可靠。
权利要求一种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包括中棒(1)以及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1)的下巢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1)设有竖向凸键(12),该竖向凸键(12)上开设一缺口(11);所述下巢体(2)的内壁设有可与所述中棒(1)竖向凸键(12)滑动配合的凹槽(22),该凹槽(22)的槽底壁设有供一定位滚轴(5)穿过的槽孔(21);所述下巢体(2)的下部与一套筒(3)滑动套接,该套筒(3)在与所述定位滚轴(5)对应处的内壁离所述缺口(11)的距离上部长下部短;当向上推动套筒(3)开伞时,所述套筒(3)和下巢体(2)一起夹持所述定位滚轴(5)沿所述中棒(1)的竖向凸键(12)向上滚动,当到达开伞位置时,所述定位滚轴(5)被所述套筒(3)内壁部分推入所述竖向凸键(12)的缺口(11)内将下巢体(2)锁定;当向下拉套筒(3)收伞时,所述定位滚轴(5)被下巢体(2)槽孔(21)的顶缘向外推出脱离所述缺口(11),所述下巢体(2)被释放。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定位滚轴(5) 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套筒(3)的内壁呈阶梯状,其上段内壁(31)与下段内壁(32)之间通过 一过渡斜面或弧面(33)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2)的槽底 壁在所述下巢体(2)表面形成凸起部(25),该凸起部(25)中部凹设有竖向的导向槽(26), 所述套筒(3)阶段状内壁的下段内壁(32)和过渡斜面或弧面(33)凸伸于该导向槽(26) 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5)和竖 向凸键(12)的外侧面均为垂直面,所述缺口 (1D、槽孔(21)和定位滚轴(5)水平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 的内壁和下巢体(2)的外壁对应处分别设有凹凸配合的竖向滑槽和凸块,使得所述套 筒(3)和下巢体(2)之间可相对上下滑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巢 体(2)侧壁上设有弹片(23),该弹片(23)与所述套筒(3)上分别设有凹凸配合的小凸点和 凹坑,在下巢体(2)处于开伞位置时,所述小凸点卡入所述凹坑内将所述套筒(3)定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3)是在所 述下巢体(2)侧壁上挖有倒U形的开槽(24)而形成的。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 滚轴(5)被推入所述缺口 (11)内时,该定位滚轴(5)的轴心位于该缺口 (11)的外侧。
专利摘要一种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包括滑动套接于中棒(1)的下巢体(2);所述中棒(1)设有带一缺口(11)的竖向凸键(12),所述下巢体(2)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竖向凸键(12)滑动配合的凹槽(22),该凹槽(22)的槽底壁设有供一定位滚轴(5)穿过的槽孔(21);所述下巢体(2)下部与一套筒(3)滑动套接,该套筒(3)在与所述定位滚轴(5)对应处的内壁离所述缺口(11)的距离上部长下部短;通过上下推动套筒(3)可使所述定位滚轴(5)部分进入或脱离所述缺口(11)从而锁定或释放下巢体(2)。本实用新型推拉式下巢的定位结构操作简单、不会夹伤手指、且对下巢的定位更可靠、耐用,适用于手动的直骨伞或多折伞。
文档编号A45B25/08GK201468249SQ2009201341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3日
发明者陈永进 申请人:陈永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