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大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85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子大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大底构造体,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吸收穿鞋走路时地面所 产生的冲击力及压力,可以通过脚底中心部位进行脚底按摩,能促进成长,提高鞋子的透气 性能,保持脚部健康的鞋子构造体。
背景技术
鞋底构造体其设置位置上便于吸收对于脚的冲击力,本身的垫子和透气性是非常 重要的作用。和本实用新型能对比的以往的鞋子构造体是附图1和附图2所图示的有韩国 注册登记第638398号专利(2006. 10. 18日注册),图示的是鞋底的前后方底面向上倾斜的 底面鞋底。该专利公开一种鞋底整体上形成圆弧形,鞋仓里埋设有轻质中仓,鞋仓的脚后跟 部位有海棉一样柔软材质、椭圆型的缓冲软垫,脚后跟踩地面时发生的冲击力可以减少缓 冲后便于舒适的行走,上述软垫的内部前后方埋设有圆形的弹簧,在软垫受压缩后膨胀时 加快复原速度,并具有缓冲效果,上述软垫外侧设置防水罩不让软垫渗水。参照附图Ia和附图Ib所图示的鞋仓构成,鞋底面前后方具有向上倾斜底面形成 的弧形鞋底仓10的内部埋设轻质中仓30,鞋底仓10的底面外侧设有外底40。鞋底仓10 的后方下侧有弧形凹腔11,弧形凹腔11内有比鞋底仓10更加柔软的软垫20,弧形凹腔11 内附着埋设有椭圆型的软垫20 ;包括软垫20的鞋底仓10的底面全体面附着埋设在外底40 内,软垫20的外表面体设置防水罩(未图示),软垫20内部前后方埋有前后对称的一对金 属板构成的弹簧22。附图2a和附图2b所图示的是鞋底仓10的软质中仓30结构,软质中仓30形成弯 弧形前方变薄弯部上面设有补强部33,轻质中仓30的上下表面形成凹凸面31和透气孔,上 述前方侧的脚趾对应位置两侧形成横方向的切开部34,切开部34之间构成了弹力支撑部 位。与上述的构成一样,韩国注册的第638398号专利是底面全体形成了圆弧形,鞋底仓的 后方下侧有弧形凹腔。弧形凹腔内用了比鞋底仓更加柔软的材质构成的软垫,软垫可以吸 收脚后跟起作用的冲击力。轻质中仓埋设在鞋底仓的内部里面不会跟鞋底仓分离,能有效 的体现走路时轻飘的感觉,起到脚底不痛、脚趾的运动更加舒适的效果。还有跟本实用新型能对比的以往另一种结构的鞋底构造体,有如附图3和附图4 中有图示的韩国注册登记第603062号专利(2006. 7. 12登记,实用新型名称底面成为弧形 的鞋仓),这项登记的第603062号专利是关于鞋仓的前后方底面向上倾斜,鞋仓底面全体 形成圆弧形。鞋仓的圆底面形成多数的圆弧连续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圆弧和圆弧之间连接 部分象竹子的接头一样突出,走路时有效的按摩刺激脚底分布的大多数穴位。参照附图3看一下上述鞋仓的构成,前后方底面向上倾斜全体形成了圆弧形鞋底 仓(10),鞋底仓(10)的底面附着处底,上述鞋底仓(10)的底面设有的多数的凹进圆弧部 (11)连续的连接在一起,凹进圆弧部(11)和凹进圆弧部(11)连接部分的下侧形成了角度 折进线部(12)。附图3的外底(20)上面设有凹进圆弧部(11)和相对应的复数凸出圆弧部(21),凹进圆弧部(11)之间的每个折线部(12)对应外底(20)上面的折槽(22),鞋底面形成附图 4图示的一样形成了为防滑的凹凸部位。注册登记的第603062号专利是圆弧和圆弧连接部 分形成的折线部分象竹子接头一样的圆弧部凸出的形状,走路时能踩到多数折线部分,底 面形成的圆弧形鞋底仓达到连续刺激着脚底分布的多数穴位效果,并能较正行走的姿势和 提供步行时产生运动效果。可是,附图1及附图4所图示的鞋底仓的构造来说,强行插入的空间只能置于脚后 跟侧,使鞋底全体的弹力增大,因圆弧形的底仓部分难以支撑中心点,步行时挂在底仓部位 可能会脱离,鞋仓和鞋内部之间,形成的空气流动量少,长时间穿着脚上很容易出汗,会有 恶臭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 处,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便、合理、使用方便之优点的鞋子大底结构结构,形成了鞋底面平 坦的构造,提供了步行时的安全,鞋底前面和后面都加了软垫,穿着鞋走路时,吸收了冲击 力及压力的同时,中央部分使用了强硬的材质,具有按摩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目的是促进鞋底内部的空气流通,防止脚出汗,可以维持脚部 健康而提供的鞋底构造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可以简单的制作的鞋底结构,其结构新颖、简便 实用,能承受较大重量。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鞋子大底结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穿着鞋子走路时为了支持脚底其上面大体上扁平的中底本体,及上 述中底本体下部中心往下方突出的至少拥有一个支撑点的中底板;上述支撑点为中心的结 合在中底板前后两侧,其内侧上部是开放形态的软垫;兼容在上述中底板的本体内部,支持 或维持上述中底板的持有所定硬度的支撑点及上述支撑点为中心盖住,结合在中底板的前 后段的软垫下部的覆盖材料;上述中底板是本体的前方及后方部分,以及它们的外侧,上述 中底板的内边缘上具备了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上述软垫是以和中底板底面对应的状态 形成,上述凹槽的内部具备所定的弹性材料为特征的鞋底构造体。进一步,所述中底板是本体上面形成了支撑点、可透入的凹槽,上述凹槽的脚前方 及脚后跟部位、以及它的外侧、上述凹槽的内边缘上形成了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包含上 述凹槽的外侧方向,随着本体的内边缘形成的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为特征的鞋底构造 体;进一步,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步行时让前后方向顺利地移动,其底部前后面要和 地面离隔,上述底部前方倾斜度(α)是5° 30°,后方倾斜度(β)是0° 45°范围为 特征的鞋子构造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形态是穿鞋走路时,吸收冲击力的鞋底前后设置了可以吸 收冲击力的材料和可以按摩脚的材料,提供了能让脚底支撑、上面平坦的鞋底以及鞋底中 心部位凸出的中底、软垫支撑点,包括防护罩,上述鞋中底的本体前脚和后脚部分沿着鞋中 底设有多数的透气孔,上述软垫对应鞋中底板,上述凹槽内部有弹性手段。进一步,上述中底板本体上面有支撑点的凹槽,上述凹槽脚前、脚后部分和它的外侧设有多数上下贯通的透气孔。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前脚和后脚部分包括支撑点的内侧形成的多数 上下贯通的透气孔,上述支撑点位于中底板宽度方向横着设置,在能支撑穿鞋人的体重同 时,可以按摩脚底中心,上述中底板底部构成了从本体前后方向居中而成的曲线形态。还有,中底板和软垫缓冲材质是聚脂(EVA)和弹性橡胶,构成的支撑点的材质是 金属材料和PVC塑胶,中底板本身有多数的上下贯通的透气孔。另外,弹性手段多数采用弹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凹槽是提供了支撑点的两侧结合的可能性,上述软垫周围上段 是相互对应的面,上述支撑点两侧弧面可以紧密构成弧线构造。缓冲材质在它的周围侧面 形成为上下凹凸构造。本实用新型另外实施形态有中底板本体上面可以增加中底和外底, 中底和外底是脚前和脚后部分以及它的外侧方向,上述中底和外底内侧,可以设置贯通的 多数透气孔。以上构成的本实用新型是中底和外底结合的状态下相互连通透气孔,使鞋底内部 产生空气流通,防止使用者的脚出汗,维持脚的健康。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是脚后跟部 位,放进了柔软的软垫使其部们扁平,让使用者走路时有平稳感以及最大程度缓冲移动时 发生的冲击力及压力。按照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鞋子内部有好的空气流通,防止脚出汗维持脚的健康。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能缓冲冲击力,保护人体健康,确切的穴压效果 刺激成长,提供站立或步行时的平稳感,以及比以往的构造更简单的结合。


图Ia是现有的鞋子大底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Ib是现有的鞋子大底构造的分解示意图; 图2a是现有鞋底仓的软质中仓的示意图; 图2b是现有鞋底仓的软质中仓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现有的鞋子大底构造体另外举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鞋子大底构造体另外举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鞋子大底构造体的构件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鞋子大底构造体的结合状态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鞋子大底构造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图; 图8是图7的横向剖面结构图9是本实用新型鞋子大底构造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图; 图10是图9的横向剖面结构图11是本实用新型鞋子大底构造体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主要部分零部件(或装置)符号的说明
10,中底板11,填腹
11a. 12a. 12c.通气孔 12’中底本体
12b中底凹槽13’支撑点
21,、22,软垫21a、22a软垫凹槽
5[0043]2lb、22b 边体上缘30,外底弹性材料41,、42,弹簧材料51,、52,上底70,
说明书
21c,22c边体侧面 外底端部31,、32, 透气孔41a、42a 上底板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本实用新型是穿着鞋子走路时为了缓解冲击力,脚前方及脚后跟部位设置了冲击 缓解体,底部的中心部分使用了相对牢固材料的鞋子构造体,刺激脚底并具有按穴效果。脚 底板其上面为大体上扁平的本体及至少具备一个上述本体下部中心往下突出的支撑点的 中底,上述支撑点为中心结合在中底前后两侧,其内部是开放状态的凹槽的软垫;在上述中 底的本体内部设有所定硬度的支撑点,及包括上述支撑点为中心,在中底前、后下段的软垫 下部的覆盖材料,上述中底板的本体的脚前部及脚后跟部位、以及它们的外侧、上述中底板 的内边缘上设有多数上下贯通的透气孔,上述软垫是以对应地面的状态形成,上述凹槽的 内部是具备弹性材料的构造,从以上构成的本实用新型是步行时可以起到缓解冲击力,按 穴及刺激成长功能,以及鞋子内部有好的空气流通,可以防止脚出汗。图5是关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的构件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 的鞋底构造体的结合状态的侧视图。按图5,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体是包含了为了支持脚底以扁平的构造形成的中底板 10’。中底板10’的中底本体12’上设有复数为了通常多出汗的脚前方和脚后跟部位的通 气孔12a,中底本体12’上具备了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12a。这样的通气孔12a是最好包 括上述中底本体12’的脚前方和脚后跟部位,中底本体12’外侧及上述中底板10’的内边 缘也可以上下贯通形成通气孔12a。中底板10’是支撑使用者的体重,同时为了提供按穴效果,上述中底本体12’的下 部中心设有至少包括往下方突出的支撑点13’。这支撑点13’是中底板10’的宽度方向横 跨在上述中底本体12’下面,最好是向着中底板10’的下部中心,从中底本体12’的前后方 往下集中的曲线状态形成支撑点13’。另外,中底板10’前后两侧下面设有软垫21’、22’,软垫21’、22’中填充支撑点13’ 为中心的中底板10’,这样的软垫21’、22’外贴合在支撑点13’下面固定结合。关于软垫21,、22,后面详细说明。结合在中底板10’前、后下断的以支撑点13’为中心的软垫21’、22’下部设置有覆 盖材料的外底30’。覆盖材料的外底30’的表面是盖住上述支撑点13’的下段,上述软垫 21’、22’的底部及贴合在外底30’的面上。覆盖材料的外底30’的前后两端设有外底端部 31’、32’,如图6所示,最好是贴合固定在上述中底板10’的中底本体12’的前端和后端。本实用新型的中底板10’是以聚酯等一样有所定弹性的材料构成为最佳,除了这 些也可以用橡胶等弹性体来构成。[0057]如图5及图6里所示,中底板10’内包括一定大小的填腹11’。这样的填腹11’是 以多样的金属材料,或包括PVC等牢固的塑胶材料形成,在使用者传出的冲击力及压力下 维持中底板10’的外型,提供支撑重力帮助。本举例中最好填腹11’是以内置在中底板10’的状态提供。另外,填腹11’是上 述中底板10’ 一样具备脚前方和脚后跟部位,上述填腹11’的边缘以及它们的外侧设有多 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11a。这样的构造让使用者步行时鞋子内部有好的空气流通,防止使用者的脚出汗,维 持脚的健康。另外,上述的软垫21’、22’要有吸收使用者走动时传达到脚底的冲击力及压力的 构造。所以软垫21’、22’是除了中底对应于底面,它本身也构成弹性体。这种情况软垫21’、 22’当然可以以聚酯或EVA(中文名称)、弹性橡胶等材料构成。在图5里举例说明一样,本实用新型软垫21’、22’是其内侧上部可以构成为开放 形态的软垫凹槽21a、22a。最好是为了能和支撑点13’两侧结合,从而相互对应的部分以开 放的形态结合。软垫21’、22’的软垫凹槽21a、22a是可以兼容多样的弹性材料。按照图7 或图10后面详细说明的具体内容。另外,像图5 —样,软垫凹槽21a、22a的软垫情况可以 以聚酯等材料来构成。软垫21,、22,的边体上缘21b、22b是为了中底板10,和中底本体12,的拉牢固结 合,尽量把扩大贴合面积。另外,软垫21’、22’的边体上缘21b、22b是为了咬合支撑点13’ 的两侧曲面紧密贴合,并曲线构造形成。另外边体侧面21c、22c最好以上下皱纹构造形成,这是由聚酯等材料做成,如果 以皱纹形态构成可以增大弹性能,提高缓解冲击力的优点。另外,上面说明一样,本实用新型是穿着鞋站立的时候给以平稳感,从脚后跟到脚 趾头以平的构造形成,走路时为了缓解冲击力鞋底的前后面设置了冲击力吸收部。鞋底 基本以前后鞋底面和地面要有一定的隔离度,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前方倾斜度 (α)是5° 30°,后方倾斜度(β)是0° 45°范围是最佳。图7是本实用新型鞋底第一实施例图示的纵向剖面结构图,图8是图7的横向剖 面结构图。如图7、图8所图示一样,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是软垫21’、22’的内侧软垫凹槽21a、 22a里以填充弹性材料41’、42’的构造。这种情况,弹性材料是上述一样以聚酯或EVA(乙 烯_醋酸乙烯共聚物)、弹性橡胶构成。像这样,软垫21’、22’的内部内置弹性材料时,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是以更高 的弹性缓解冲击力和压力。另外,内置弹性材料时,最好在弹性材料41’、42’设施上也设置透气孔41a、42a。 形成透气孔41a、42a时可以连通于中底板10,和填腹11,上的通气孔11a、12a,让鞋子内部 有好的空气流通,随着可以防止使用者的脚上出汗,可以保持脚的健康。图9是本实用新型鞋底构造体得第二实施例图示纵向剖面结构图;图10是图9的 横向剖面结构图。图示一样,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是软垫21’、22’的内部提供软垫凹槽21a、 22a里装置弹簧材料51,、52,形态。[0071]在软垫21’、22’里添加弹簧材料51’、52’,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是以更提高 的弹性可以缓解冲击力和压力。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示一样,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是中底板10’的中底本体12’上面形成了凹 槽12b,凹槽12b可以兼容填腹11’,这样是为了提供通常容易出汗的脚后跟更透气,填腹 11’装置上下贯通的通气孔11a。另外,中底板10’的凹槽12b的外侧,中底本体12’的边 缘设有多数的上下贯通的通气孔12a。填腹11’是采用以PVC等坚固的材料形成,在使用者传出的冲击力和压力下刻意 保持中底板10’的支撑重量。填腹11’是像中底板10’ 一样分为脚前方和脚后跟,上述填 腹11’的内侧边缘以及他的外侧有多数的上下贯通的通气孔11a。这样的构造,让使用者走动的时让上述通气孔lla、12a、12c之间有好的空气流 通,可以防止使用者的脚出汗,保持脚的健康。另外,图9及图8里说明一样,位置于中底板10’的下部软垫21’、22’的内侧软垫 凹槽21a、22a里,图示为填充聚酯或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弹性橡胶等弹性材料 41,、42,,但是也可以像图9和图10里图示一样兼容弹簧材料51,、52,。另外,本展示图上说明了中底板10’的中底本体12’上面的上底板60’结构的例 子。这种情况,上底板60’和上底70’是和上面中底板10’和一样的分为脚前方及脚后跟, 上述上底板60’和上底70’的内边缘上以及它们的外侧有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这样构成时,上底板60’和上底70’在结和状态下也各通气孔之间,可以相互连通 鞋内有好的空气流通,随着可以防止脚出汗保持脚健康。以上所说明的一样,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是脚后跟部位,放进了柔软的软垫 使其部们扁平,让使用者走路时有平稳感以及最大程度缓冲移动时发生的冲击力及压力。按照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鞋子内部有好的空气流通防止脚出汗维持脚的健康。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构造体是,以上说明的构成来看缓冲冲击力,保护成长, 确切的穴压效果刺激成长,提供站立或步行时的平稳感,以及比以往的构造更简单的结合。
权利要求1.一种鞋子大底结构,包含有中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着鞋子走路时为了支持 脚底其上面大体上扁平的中底本体,及上述中底本体下部中心往下方突出的至少拥有一个 支撑点的中底板;上述支撑点为中心的结合在中底板前后两侧,其内侧上部是软垫;兼容在上述中底板的本体内部,支持或维持上述中底板的支撑点及上述支撑点为中心 盖住,结合在中底板的前后段的软垫下部的覆盖材料;上述中底板是本体的前方及后方部分,以及它们的外侧,上述中底板的内边缘上具备 了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上述软垫是以和中底板底面对应的状态形成,上述凹槽的内部 具备所定的弹性材料为特征的鞋底构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是本体上面形成了 支撑点、可透入的凹槽,上述凹槽的脚前方及脚后跟部位、以及它的外侧、上述凹槽的内边 缘上形成了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包含上述凹槽的外侧方向,随着本体的内边缘形成的 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为特征的鞋底构造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点位于脚前方及 脚后跟部位,以及包含它们的外侧,随着上述支撑点的内边缘形成的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 孔为特征的鞋底构造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点是中底板的宽度方 向横跨着本体而形成,可以支持使用者体重的同时为了密集穴位的脚底中心部得到按摩穴 位功能、向着上述中底板的下部中心,上述本体的前后方往下集中的以曲线状态形成为特 征的鞋子构造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点的下段和上述软垫 的底面上盖有覆盖材料,上述覆盖材料的前、后两段部位和上述中底板的前段和后段结合 固定为特征的鞋底构造体,支撑点材料是金属材料或包括PVC的所定的塑胶材料;弹性材 料是以聚脂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弹性橡胶中选择性包含构成其持有多数上下贯通的 通气孔为特征的鞋底构造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和软垫的材料是聚 脂或弹性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是为了结合支撑点的 两侧相互对应的面,上述软垫的边缘上段是为了坚密贴合支撑点的两侧曲面,相互对应的 面是以曲线的构造形成为特征的鞋底构造体;上述弹性材料是多数弹簧为特征的鞋子构造 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本体上多具备中底 板和外底,上述中底板和外底的脚前部和脚后跟部位、以及它们的外侧方向,随着上述中底 板及外底的内边级各具备多数上下贯通的通气孔为特征的鞋底构造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行时让前后方向顺利地 移动,其底部前后面要和地面离隔,上述底部前方倾斜度(α)是5° 30°,后方倾斜度 (β)是0° 45°范围为特征的鞋子构造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便、使用方便之优点的鞋子大底结构,是穿着鞋子走路时为了缓解冲击力,底部的中心部分使用了相对牢固材料的鞋子构造体,刺激脚底并具有按穴效果。脚底板其上面为大体上扁平的本体及至少具备一个上述本体下部中心往下突出的支撑点的中底,上述支撑点为中心结合在中底前后两侧,其内部是开放状态的凹槽的软垫;在上述中底板的本体内部设有所定硬度的支撑点,上述中底板的本体的脚前部及脚后跟部位、以及它们的外侧、上述中底板的内边缘上设有多数上下贯通的透气孔。从以上构成的本实用新型是步行时可以起到缓解冲击力,按穴及刺激成长功能,以及鞋子内部有好的空气流通,可以防止脚出汗。
文档编号A43B13/02GK201775082SQ200920238199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李宁宰 申请人:李宁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