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46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使用的伞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收伞安全装置的改 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动开收伞因为使用方便而广受欢迎,公告号为CN2827075Y的中国 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多折伞的自动开、收装置”,如图1所示,当伞处于收折状态下 第一次按压伞把2上的按钮21时,按钮21推动后部的凸块211抵抗压缩弹簧24的推力后 移脱离中棒外管11上的缺口,伞中棒1被释放并在开伞弹簧201的作用下逐渐伸展,并通 过一端固定在伞把2内子弹头202处的拉线203拉住下巢使之维持在开伞状态,同时,在中 棒外管11上移后,原来被外管11压住的活动套204在压缩弹簧205的推力下向上移动至 与按钮21对应的位置;因而当第二次按压按钮21时,按钮21通过活动套204向内推动一 杠杆装置206上端使该杠杆装置206下端外翘,子弹头202即被释放,下巢失去支撑,伞面 就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收折,但此时中棒1是不会自动折叠的,需要人手向下压中棒1 才会折叠起来,但如果在折叠的过程中不小心松开手时,中棒1又会在开伞弹簧201的作用 下突然向上反弹,这样很容易发生伤人的事故。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在公告号为CN20130365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 了一种“自动收折伞的安全装置”,如图2所示,这种自动开收伞在伞把2内安装了安全装 置,该安全装置包括一个转盘10、一端连接上巢一端连接该转盘10的掣动索20、一个提供 该掣动索20恒保持卷绕于该转盘10趋势的弹性元件30以及一个提供该转盘10卡制定 位的卡制单元40。在压缩中棒收伞时,掣动索20被卷绕在转盘10上,而卡制单元40作用 于该转盘10使之不能反转,这样就可以防止中棒在下压的过程中反弹。但是采用这种结构 后,由于至中棒完全折叠状态时需卷绕的掣动索20较长,因此所述转盘10的直径要很大才 能将掣动索20完全卷绕起来,因此其伞把的直径和体积往往会做得过大而不方便抓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伞安全装置体积较小的自动开收伞。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具有收伞安全 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的伞骨架总成,内设有开伞弹簧的中棒,固设在 所述中棒上端的上巢和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的下巢,设置在伞把和中棒内的自动开收控制 装置和收伞安全装置,该收伞安全装置包括一安全拉索、设置在伞把内的拉索收纳转轴和 发条、一可限制所述拉索收纳转轴反转的棘轮及其卡制单元;所述安全拉索的上端系于上 巢或上巢联动部件,其下端系结于拉索收纳转轴上,上紧的发条产生一个驱动所述拉索收 纳转轴转动的力;此外,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与发条之间的变速传动装置,该变速传动装置包 括互相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发条连接,所述小齿轮固设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上。这样就可以加快拉索收纳转轴的收纳速度,即使其直径较小也能将拉索完全卷绕起来。所述棘轮固设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或发条的一侧。所述卡制单元包括可上下移动且带向上复位装置的活动杆、用于卡制棘轮使之 不能反转的卡制片;所述中棒包括一根外管、一根或以上中管以及一根内管,所述内管与伞把固定连 接;所述活动杆具有供所述外管折叠时向下推抵的顶压面,所述卡制片上端连接于伞 把内,其下部自由端具有向内移动以卡住所述棘轮制动面的趋势,所述活动杆在被外管向 下推抵到位时与所述卡制片相抵使该卡制片的自由端脱离所述棘轮。为了使开伞时所述卡制片保持脱离棘轮的状态,可采用以下两种结构之一一、所述卡制单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伞把内的活动压片、扭簧和锁定件;所述活动 压片铰接于一开收伞按钮的内侧,所述扭簧的一边与开收伞按钮相抵,另一边与所述活动 压片自由端相抵,使所述活动压片具有向上转动至水平位置且与所述锁定件相对的趋势, 且该活动压片的自由端在水平位置时处于所述中管折叠时可触及的位置;所述锁定件上开 设有可供所述活动杆穿过的缺口,一压缩弹簧朝活动压片的方向推抵所述锁定件使其上的 缺口具有与所述活动压片的位置错开的趋势。二、所述卡制单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伞把内的活动压片、扭簧和挡止凸块,所述活 动杆上部还设有一个具内收弹性的弹性体;所述挡止凸块凸设于所述弹性体的下方使得所 述弹性体内收时才能越过该挡止凸块;所述活动压片铰接于所述开收伞按钮的内侧,所述 扭簧的一边与开收伞按钮相抵,另一边与所述活动压片自由端相抵,使所述活动压片具有 向上转动至水平位置的趋势,且该活动压片的自由端在水平位置时其高度低于所述挡止凸 台底面的高度并处于所述中管折叠时可触及的位置。所述卡制片的上端铰接于所述伞把内,卡制片下端设有卡钩,一设置在伞把内的 弹片向内作用于所述卡制片使其卡钩勾住所述棘轮的制动面。或者,所述卡制片上端一体化设置于所述伞把内,该卡制片具有向内收拢的弹性 使得其下端面与所述棘轮的制动面相抵。所述活动杆的下部设有突出部,所述卡制片上部设有弧形凸起;在所述活动杆完 全下移的位置,所述突出部推抵所述弧形凸起使所述卡制片的下部外翘脱离所述棘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可防止中棒在 折叠的过程中反弹而伤人,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而且收伞安全装置采用变速齿轮的设置可 加快安全拉索的卷绕速度,从而可有效减小拉索收纳转轴的直径,由此使得伞把的体积和 直径得以减小,方便抓握。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自动开收伞的自动开收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自动开收伞的收伞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的收伞安全装置实施例一的分解图;[0022]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组合状态时其右侧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组合状态时其右侧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中棒1完全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第一次按压按钮21开伞时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第二次按压按钮21收伞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的收伞安全装置实施例二的分解图;图10为实施例二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组合状态时其右侧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二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中棒1完全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二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第一次按压按钮21开伞时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二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第二次按压按钮21收伞时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的收伞安全装置实施例三的分解图;图15为实施例三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组合状态时其右侧的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三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中棒1完全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三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第一次按压按钮21开伞时的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三中的收伞安全装置在第二次按压按钮21收伞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的伞骨架总 成,内设有开伞弹簧的中棒1,固设在所述中棒1上端的上巢和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1的下 巢,设置在伞把和中棒1内的自动开收控制装置和收伞安全装置。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 中棒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接的一根外管11、一根或以上中管12以及一根内管13,所述内 管13与伞把固定连接,伞把表面设有开收伞按钮21。所述自动开收控制装置可采用与现有 技术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和原理,此处就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其收伞安全装置 的结构。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收伞安全装置安装在伞把内部固设的按座体22上,该收 伞安全装置包括一安全拉索3、一拉索收纳转轴4、发条、安装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与发 条之间的变速传动装置、一可限制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反转的棘轮6及其卡制单元。所述 安全拉索3的上端系于上巢或上巢联动部件,其下端系结于拉索收纳转轴4上,所述变速传 动装置包括互相啮合的大齿轮81和小齿轮82,所述大齿轮81内安装所述发条,所述小齿轮 82固设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上,所述棘轮6可以固设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或发条的一 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中,所述小齿轮82、拉索收纳转轴4和棘轮6均固设在同一 转轴上。在伞中棒1伸展的状态,所述发条被上紧,而当压缩中棒1时,上紧的发条驱动所 述大齿轮81转动,该大齿轮81再通过小齿轮82驱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以更高的转速转 动,由此拉索收纳转轴4即使采用较小的直径也可以将安全拉索3完全卷绕起来,这有助于 减小伞把的直径和体积。所述卡制单元可采用多种结构方式,以下通过三个实施例分别详述该卡制单元的 结构实施例一[0042]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卡制单元包括活动杆71、卡制片72、活动压片73、扭簧74、锁定件75、压缩弹簧76和弹片77。其中,所述活动杆71竖向设置于按座体22内,一压缩弹簧714向上作用于该活动杆71 使之具有保持上移的趋势,活动杆71顶部设有一顶压面711而下部向外设有突出部713,所 述顶压面711位于中棒1折叠时其外管11可触及的位置。所述卡制片72位于活动杆71外侧下部的位置,其上端铰接于按座体22上,其上 部往内设有弧形凸起722,其下部向内设有卡钩721。所述弹片77 —端固定在按座体22上, 另一端往内作用于所述卡制片72使之保持向内转动并与所述棘轮6相抵的趋势。所述锁定件75水平设置在按座体22内且可前后滑动,其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活动 杆71穿过的缺口 751,所述压缩弹簧76朝活动压片73的方向推抵所述锁定件75使其上的 缺口 751具有与所述活动压片73的位置错开的趋势。所述活动压片73铰接于所述开收伞按钮21的内侧,所述扭簧74的一边与开收伞按钮21相抵,另一边与所述活动压片73自由端相抵,使所述活动压片73具有向上转动至 水平位置的趋势,且该活动压片73位于水平位置时的高度正好可与所述锁定件75相对,此 时,活动压片73的自由端处于所述中管12折叠时可触及的位置。在中棒1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如图6所示,所述中棒1的外管11和中管12折叠 于按座体22内,U型件23上的凸块被压缩弹簧23向前推至卡入外管11的缺口内从而将 中棒锁定,活动压片73的自由端被中管12压下,所述活动杆71的顶压面711被中棒1的 外管11向下压至锁定件75以下的位置,此时,压缩弹簧76将锁定件75向前推使得其上的 缺口 751与活动杆71的位置错开,这样活动杆71即被锁定件75阻挡而不能上移,这时,活 动杆71下部的突出部713推抵卡制片72上的弧形凸起722使卡制片72的下部外翘脱离 所述棘轮6,此时,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可以自由转动以放松安全拉索3。当第一次按压开收伞按钮21时,如图7所示,开收伞按钮21推动U型件23抵抗 弹簧34的推力后移,其上的凸块脱离中棒外管11上的缺口,中棒1被释放并在开伞弹簧的 作用下向上伸展,外管11和中管12逐步脱离按座体22,但此时,活动杆71仍然被锁定件 75阻挡不能上移,卡制片72保持与棘轮6脱离的状态,棘轮6及拉索收纳转轴4得以自由 转动以释放绕在其上安全拉索3以配合中棒1的伸展。在松开开收伞按钮21后,所述活动 压片73在扭簧74的作用下向上抬起至水平位置并与所述锁定件75的位置相对。当第二次按压开收伞按钮21收伞时,如图8所示,所述活动压片73向内推动锁定 件75使得其上的缺口 751与活动杆71的位置对应,此时,所述活动杆71被释放并在压缩 弹簧714的作用下向上伸出锁定件75上方,活动杆71下部的突出部713移至卡制片72上 弧形凸起722的上方,所述卡制片72的下部在弹片77的作用下向内转动并与棘轮6的制 动面61卡扣,此时,该棘轮6及拉索收纳转轴4只能单向转动以卷绕安全拉索3而不能放 松安全拉索3,这样一来,在向下压缩中棒1的过程中,即使不小心松手,上巢或其联动部件 仍然会被安全拉索3拉住使中棒不能向上反弹,使用起来很安全。实施例二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卡制单元包括活动杆71、卡制片72、活动压片73、扭簧 74、弹片77和挡止凸块76。其中,所述卡制片72、弹片77、活动压片73和扭簧74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所述活动杆71的结构也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活动杆71上部还固设有一个具有可向内 收弹性的弹性体712,该弹性体712外侧下部为一个越向下越往内收的导向斜面或弧面。所 述挡止凸块76固设在按座体22内并凸设于所述弹性体712的导向斜面或弧面下方,由此 该弹性体712只在内收时才能越过该挡止凸块76。所述活动压片73的自由端在转至水平 位置时其高度低于所述挡止凸台76底面的高度并处于所述中管12折叠时可触及的位置。在中棒1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如图11所示,所述中棒1的外管11和中管12被折 叠于按座体22内锁定,活动压片73的自由端被中管12压下,所述活动杆71的顶压面711 被中棒1的外管11向下压至挡止凸块76以下的位置,活动杆71上的弹性体712先内收通 过挡止凸块76后再恢复原位并顶在挡止凸块76底面,这样活动杆71即被挡止凸块76阻 挡而不能上移,这时,活动杆71下部的突出部713推抵卡制片72上的弧形凸起722使卡制 片72的下部卡钩721外翘脱离所述棘轮6,此时,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可以自由转动以放松 安全拉索3。当第一次按压开收伞按钮21时,如图12所示,中棒1被释放并在开伞弹簧的作用 下向上伸展,外管11和中管12逐步脱离按座体22,但此时,活动杆71仍然被挡止凸块76 阻挡不能上移,卡制片72保持与棘轮6脱离的状态,棘轮6及拉索收纳转轴4得以自由转 动以释放绕在其上安全拉索3以配合中棒1的伸展。在松开开收伞按钮21后,所述活动压 片73在扭簧74的作用下向上抬起至水平位置,其自由端与挡止凸块76下方弹性体712的 位置相对。当第二次按压开收伞按钮21收伞时,如图13所示,所述活动压片73向内推动弹 性体712使其内收脱离挡止凸块76的限制,这样活动杆71被释放并在压缩弹簧714的作 用下向上伸出挡止凸块76上方,活动杆71下部的突出部713上移并不再推抵卡制片72上 弧形凸起722,所述卡制片72的下部就在弹片77的作用下向内转动并与棘轮6的制动面 61卡扣,此时,该棘轮6及拉索收纳转轴4只能单向转动以卷绕安全拉索3而不能放松安全 拉索3,由此中棒1只能继续压缩而不能反弹。实施例三如图14至图18所示,所述卡制单元同样包括活动杆71、卡制片72、活动压片73、 扭簧74、弹片77和挡止凸块76。本实施例中的卡制单元与实施例二的几乎完全相同,不同 的只是卡制片72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卡制片72类似一个弹片,其上端一体化设置于按座 体22上并具有向内收拢的弹性,其下端部没有卡钩结构,在失去活动杆71的推抵力后,该 卡制片72会自动内收且其下端面与所述棘轮6的制动面相抵,同样可以起到制动的作用。 由于本实施例卡制单元的动作原理与实施例二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 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的伞骨架总成,内设有开伞弹簧的中棒(1),固设在所述中棒(1)上端的上巢和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1)的下巢,设置在伞把和中棒(1)内的自动开收控制装置和收伞安全装置,该收伞安全装置包括一安全拉索(3)、设置在伞把内的拉索收纳转轴(4)和发条、一可限制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反转的棘轮(6)及其卡制单元;所述安全拉索(3)的上端系于上巢或上巢联动部件,其下端系结于拉索收纳转轴(4)上,上紧的发条产生一个驱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转动的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与发条之间的变速传动装置,该变速传动装置包括互相啮合的大齿轮(81)和小齿轮(82),所述大齿轮(81)与所述发条连接,所述小齿轮(82)固设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6) 固设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或发条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单 元包括可上下移动且带向上复位装置的活动杆(71)、用于卡制棘轮(6)使之不能反转的 卡制片(72);所述中棒⑴包括一根外管(11)、一根或以上中管(12)以及一根内管(13),所述内管 (13)与伞把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71)具有供所述外管(11)折叠时向下推抵的顶压面(711),所述卡制片(72)上端连接于伞把内,其下部自由端具有向内移动以卡住所述棘轮(6)制动面的趋势, 所述活动杆(71)在被外管(11)向下推抵到位时与所述卡制片(72)相抵使该卡制片(72) 的自由端脱离所述棘轮(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 单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伞把内的活动压片(73)、扭簧(74)和锁定件(75);所述活动压片(73)铰接于一开收伞按钮(21)的内侧,所述扭簧(74)的一边与开收伞按钮(21)相抵,另 一边与所述活动压片(73)自由端相抵,使所述活动压片(73)具有向上转动至水平位置且 与所述锁定件(75)相对的趋势,且该活动压片(73)的自由端在水平位置时处于所述中管 (12)折叠时可触及的位置;所述锁定件(75)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活动杆(71)穿过的缺口 (751),一压缩弹簧(76)朝活动压片(73)的方向推抵所述锁定件(75)使其上的缺口(751) 具有与所述活动压片(73)的位置错开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单 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伞把内的活动压片(73)、扭簧(74)和挡止凸块(76),所述活动杆(71) 上部还设有一个具内收弹性的弹性体(712);所述挡止凸块(76)凸设于所述弹性体(712) 的下方使得所述弹性体(712)内收时才能越过该挡止凸块(76);所述活动压片(73)铰接 于所述开收伞按钮(21)的内侧,所述扭簧(74)的一边与开收伞按钮(21)相抵,另一边与 所述活动压片(73)自由端相抵,使所述活动压片(73)具有向上转动至水平位置的趋势,且 该活动压片(73)的自由端在水平位置时其高度低于所述挡止凸台(76)底面的高度并处于 所述中管(12)折叠时可触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 卡制片(72)的上端铰接于所述伞把内,卡制片(72)下端设有卡钩(721),一设置在伞把内的弹片(77)向内作用于所述卡制片(72)使其卡钩(721)勾住所述棘轮(6)的制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 卡制片(72)上端一体化设置于所述伞把内,该卡制片(72)具有向内收拢的弹性使得其下 端面与所述棘轮(6)的制动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 活动杆(71)的下部设有突出部(713),所述卡制片(72)上部设有弧形凸起(722);在所述 活动杆(71)完全下移的位置,所述突出部(713)推抵所述弧形凸起(722)使所述卡制片 (72)的下部外翘脱离所述棘轮(6)。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收伞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伞把和中棒(1)内设置有自动开收控制装置和收伞安全装置,该收伞安全装置包括一安全拉索(3)、拉索收纳转轴(4)和发条、一可限制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反转的棘轮(6)及其卡制单元;安全拉索(3)两端分别系于上巢和拉索收纳转轴(4)上,上紧的发条产生一个驱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4)转动的力;此外还包括安装在拉索收纳转轴(4)与发条之间的变速传动装置,其包括分别固设在发条和拉索收纳转轴(4)上且互相啮合的大齿轮(81)和小齿轮(8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收伞能防止伞在折叠过程中反弹,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而且其收伞安全装置体积小,与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动伞相比其伞把的体积可大大减小。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1591199SQ20092026174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方锦秀 申请人:方锦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