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扣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77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黏扣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黏扣织物,尤指一种具有类似于织机织造的传统黏扣带黏扣效果的柔软织物所组成的黏扣织物。
背景技术
黏扣带,或习称的魔鬼毡于人们生活周遭多有所见,其广泛地波使用于成衣、皮件、鞋子、纸尿片、安全帽…等,究其原因,乃使用方便,可快速地黏扣或撕离,而免除,例如钮扣的扣接,以及拉炼开合的不便。然而,不可讳言地,黏扣带在使用上亦有美中不足之处,例如过于刚硬,且具有相当的厚度,所以只能作为扣具使用,且需以车缝或其它方式连结于实施的物品上,所以,无法直接作为有黏扣功能的贴身布料,若所施的物品要求柔软或轻薄时,则由于黏扣带本身的材质使然,亦无法因应,堪称一大缺憾。经由织机织造而成的传统黏扣带,其包括一环圈及对应于环圈的钩状扣钩,例如美国第5,231,738号专利案揭示一种黏扣带,如该案图2b所示,该黏扣带的环圈与扣钩是存在于同一面,每个环圈粗细约为11丹尼的丝环,密度为每平方寸8,760个丝环;而其对应扣钩的粗细则约为330丹尼的单丝,密度为每平方寸290个扣钩。又如美国第6,099,932号专利案则揭示一种黏扣带的环圈制造方法,如该案图4 所示,该黏扣带的环圈由粗细约为10-150丹尼的单丝经由刷毛所构成。再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79477号专利案的「以单丝织成扣面的薄型黏扣带底布」为例,其揭示一种以特殊织法形成的弧状浮圈,用以提供厚度较薄的黏扣带。由此可见, 现有黏扣带厚度确实在应用上带来莫大的困扰。除了厚度问题之外,容易沾黏异物亦为黏扣带的一大问题,究其原因,乃其钩环过大,使得较小的异物,有「穿入」依附的机会。再者,黏扣带的钩部于洗涤时,容易钩伤其它衣服,例如脱纱的严重缺失。前述三前案所揭示即为向来由织机织造而成的黏扣带的制造方法及其所使用元件的粗细尺寸,且前述三前案另一特征在于扣钩元件都是具有钩状或蕈状的粗硬单丝。再者,如本案申请人所拥有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似63013号专利案的「黏扣织物(Snapping Fabrics)」(对应于美国第7,231,789号专利案)为例,其揭示一种以刷毛加工方式形成钩部组织的黏扣织物,从此黏扣织物的元件由单丝变成纱支,环圈变成超细纤维,钩扣变成直立无钩的细纤维;但此种以刷毛加工方式形成的钩部组织,实际上是一种无一致方向的乱序毛羽,除了无强力的钩扣功能外,该钩部组织的毛羽化组织也很容易因相互纠结,而呈现出毛球状,进而造成钩扣能力不佳的困扰。此外,如本案申请人所申请的中国台湾发明公开第201023784号专利案(
公开日为2010年7月1日),其更进一步揭示一种新颖的黏扣织物,但该黏扣织物的环部组织虽为超细纤维纱却是以无突出于织物表面的平纹组织方式织造而成,该环部组织目的在于开纤后在纱的两交织点间形成具羁绊功能的环圈,如该案图1所示;由于复合纺丝的超细纤维纱在开纤后只能分解出多且细的超细纤维,超细纤维的长度并无增加,因此无法在两交织点间形成很蓬松且突出于织物表面的环圈,此种平整服贴又密实的超细纤维将很难有效的以环圈去羁绊住钩部组织,因而造成钩扣能力不佳,尤其是垂直向的黏附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黏扣织物,其具一环部组织,该环部组织具有站立于布面的环圈,而钩部组织经由剪毛处理后,可形成朝上竖立的散开状羁绊纤维;在经适当温度热处理后,该羁绊纤维将变成更为分散且具轻微弯曲的朝上竖立羁绊纤维。此举,因该钩部组织的羁绊纤维不会相互纠结,从而可强化与增加该黏扣织物的钩扣能力。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提供一种黏扣织物,其包括一环部组织,其具有突出并竖立于布面的环圈,该环圈由复合纺丝的超细纤维纱所织成,并予以开纤处理,进而分解成多且细的超细纤维,使得该超细纤维在布面形成竖立且松散的环圈;一钩部组织,其具有朝上竖立于布面且散开的羁绊纤维,该羁绊纤维由短纤或长纤纱织成环圈状后,再予以剪毛处理而成;当钩部组织与环部组织接触时,该竖立状羁绊纤维被环圈所钩合或缠绊,以形成黏扣效果。


图1为本发明环部组织未开纤处理及钩部组织未剪毛处理的双面环圈针织物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环部组织经开纤处理及钩部组织经剪毛处理的双面环圈针织物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将环部组织与钩部组织织在同一梭织物的不同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将环部组织与钩部组织织在同一梭织物的同一面的不同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将环部组织与钩部组织织在相异的两块梭织物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图1为本发明环部组织未开纤处理及钩部组织未剪毛处理的双面环圈针织物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环部组织经开纤处理及钩部组织经剪毛处理的双面环圈针织物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将环部组织与钩部组织织在同一梭织物的不同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将环部组织与钩部组织织在同梭一织物的同一面的不同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将环部组织与钩部组织织在相异的两块梭织物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基本上,本发明的黏扣织物由一环部组织1,及一钩部组织2所组成。 如图1及图2所示,为一种纬编针织织物的环部组织1未开纤及开纤处理的示意图,该环部组织1具有在织物布面形成竖立且松散的超细纤维环圈11,使该环圈11的功能如同现有的黏扣带的环圈(loop)。该环部组织1实施时,是以复合纺丝的超细纤维为佳,所述的超细纤维是指纤维的丹尼数在1以下,而环圈高度约为lmm-5mm,以2mm-3mm为佳;而该超细纤维的制法业已为成熟的技术,在此不拟赘述。如图3所示,是在一梭织双面织物的其中一布面对超细纤维进行分解处理的示意图,该超细纤维的制法是将两种不同材质的高分子材料予以复合纺丝,而成为复合丝,而后再予以分解(一般称为开纤处理),用以得到多且细的超细纤维。因此,本发明的环部组织1是以超细纤维纱所织成具有环圈11的针织或梭织织物,再予以进行开纤处理,使得超细纤维在布面形成竖立且具有松散的环圈11。此外,若超细纤维纱内含有热可缩收材质的纤维,则在开纤及染色的加热过程中可产生约20% -40% 的缩收量,使开纤后的超细纤维环圈更为松散,从而可更强化该黏扣织物的钩扣能力。其中,该环部组织1的织造及形成方式计有如下所示(1)纬编或经编的针织环圈织物;以及( 梭织的环圈织物。而开纤方式,则可为化学及机械分移处理,化学法可透过溶剂溶解其中一种材料,而独存另一种材料;而机械分移法则可利用机械搓揉,使复合纺丝的两种不同材料再为分离。请再参阅图1及图2,其揭露一种纬编针织织物的钩部组织2未剪毛及剪毛处理示意图,该钩部组织2是以短纤纱或长纤纱所织成,其具有朝上竖立于布面且散开的羁绊纤维21,该羁绊纤维21的织造及形成方式计有如下所示(1)针织或梭织的环圈组织,并将该环圈织物顶部剪除后,以形成朝上竖立的分散状羁绊纤维;( 针织或梭织的灯芯绒组织, 剪开该灯芯绒组织经向或纬向起毛纱后,以形成朝上竖立的分散状羁绊纤维;以及(3)针织或梭织双层组织,并将该双层组织分割成两块织物后,任一块织物的一布面具形成朝上竖立的分散羁绊纤维。其中,该环部组织1与钩部组织2亦可以双面环圈组织的针织或梭织织造,以分别形成或同时存在该织物的不同布面。再者,该羁绊纤维21的纤维经由适当温度,例如摄氏140°C -190°C,尤其是 160°C -170°C热处理后,可呈现更加分散及轻微弯曲状,以便更容易被环部组织1的环圈11 所钩扣。再者,该羁绊纤维21高度约为lmm-5mm,以2mm-4mm为佳。因此,由前述钩部组织 2的织造及形成方式的各种实施,使羁绊纤维21可形成如现有黏扣带的钩部(hook)功能。本发明黏扣织物如前所述,其织造方式为针织及梭织,若在黏扣织物非环圈的地组织3加入弹性纤维,例如商标名称为莱卡(Lycra)的弹性纤维,则可增加黏扣织物的弹性,更适用于护具的绷绑用途。本发明黏扣织物如前所述,其钩部组织21与环部组织11可分别织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可在两块织物间加入一层高分子弹性薄膜以背对背方式相互贴合成一正反面可互黏的高弹性织物,以便具有更强的束缚功能。本发明于实施时,当钩部组织2与环部组织1对向接触时,由于钩部组织2上的若干竖立状羁绊纤维21被环部组织1上开纤后的超细纤维环圈11所钩合或缠绊,因此,由两者所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从而形成黏扣现象,进而达到如现有黏扣带的黏扣效果。尤有进者,本发明黏扣织物的环部组织1及钩部组织2端视施用的用途而呈现不同的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为一种梭织双面织物,其将该环圈11及羁绊纤维21织在同一织物的不同面;或如图4所示,为一种梭织单面织物,其将该环圈11及羁绊纤维21分散织在同一织物的同一面的不同位置;或者如图5所示,为一种梭织单面织物,其将该环圈11及羁绊纤维21织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该两块织物可背对背相互贴合成一正反面可互黏的织物。本发明黏扣织物的特征在于,该钩部组织2的羁绊纤维21是以约50300丹尼纱支所含粗细约为3丹尼的直立无钩纤维取代传统黏扣带粗细约为325丹尼有钩的单丝钩扣; 而该环部组织1的环圈11突出并站立于布面,并以约50-200丹尼纱支所含粗细约为0. 1 丹尼的超细纤维环圈取代传统黏扣带粗细约为20丹尼的单丝环圈。本发明羁绊纤维21粗细约为传统黏扣带钩部的1/100,且该羁绊纤维21密度约为传统黏扣带钩部的275倍;而本发明的环圈11超细纤维其粗细约为传统黏扣带环圈的1/200,该环圈11密度约为传统黏扣带环圈的150倍;此举使得本发明黏扣织物的柔软性与纤维细度皆已无异于日常生活用布,且由巨量的纤细纤维相互缠绊产生巨大的黏扣力,进而成为一种不需外加扣件即具有黏扣功能的织物。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一 )该黏扣织物的厚度可有效变薄,尤其是环部组织的环圈是使用超细纤维所织成,因此,在厚度上显然极为薄化。( 二)该黏扣织物无需底布或基材,由于该黏扣织物本身既为柔软的布料,亦具备黏扣功能,所以,由织物本身柔软性及黏扣能力,若施的于绷带时,则缠绕过程中均会强力附着,产生全面性的黏扣效果,使层与层间完全不会滑动,除提供更稳固的绷绑效果外,亦较为舒适。(三)该黏扣织物所形成羁绊纤维的单纤尺寸,远比自然界的毛发纱线纤细甚多, 因此除了不会刺激使用者的皮肤外,亦不致黏积或沾附异物,或在洗涤时钩伤其它衣服。(四)该黏扣织物因钩部组织的羁绊纤维为直立状无尾钩的纤维,于钩扣时不会破坏环部组织的超细纤维环圈;且羁绊纤维与环圈为全面性的钩扣,受力点可均勻分散到所有接触面,大大降低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拉力,转而大幅提升黏扣织物的耐用度,符合环保材料重复使用的基本要求。(五)该黏扣织物的羁绊纤维与环圈可分别形成在单一织物的正反面,除可降低厚度外,更大幅提升黏扣织物的柔软度,且因该黏扣织物具备优异的吸水性,可做成随意黏扣的围巾、披肩及毛巾等商品。(六)由于该黏扣织物可如同布匹方式织造,形状可随意裁切,又具备全面性黏扣的功能;若作为绷带时,可用同一条绷带绷绑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其用途无限广泛,堪称为黏扣物品的一大突破。本发明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为熟悉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发明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部组织,其具有突出并竖立于布面的环圈,该环圈由复合纺丝的超细纤维纱所织成,并予以开纤处理,进而分解成多且细的超细纤维,使得该超细纤维在布面形成竖立且松散的环圈;一钩部组织,其具有朝上竖立于布面且散开的羁绊纤维,该羁绊纤维由短纤或长纤纱织成环圈状后,再予以剪毛处理而成;当钩部组织与环部组织接触时,该竖立状羁绊纤维被环圈所钩合或缠绊,以形成黏扣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超细纤维环圈高度为lmm-5mm,而该羁绊纤维高度为lmm-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超细纤维环圈高度为2mm-3mm,而该羁绊纤维高度为2mm-4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羁绊纤维是以粗细约为3丹尼的直立无钩纤维所构成;而该环圈是以粗细约为0. 1丹尼的超细纤维环圈所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超细纤维纱将两种不同材质的高分子材料予以复合纺丝,而成为复合丝,而开纤处理是以化学法将其中一材质的纤维去除,而独存另一材质的纤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环部组织由复合纺丝的超细纤维纱所织成的针织或梭织的具环圈织物,并予以开纤处理,以形成具有松散的环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钩部组织由短纤或长纤纱织成的针织或梭织的具环圈织物,并予以剪去环圈顶部,以形成竖立于布面且散开的纤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钩部组织的钩部由短纤或长纤纱织成的针织或梭织的灯芯绒织物,并予以剪开该灯芯绒组织经向或纬向的起毛纱,以形成竖立于布面且散开的纤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钩部组织由短纤或长纤纱织成的针织或梭织的双层组织,并予以剪切开成两块织物,使任一块布的一布面具形成朝上竖立且散开的纤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环圈及钩部在同一织物的不同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环圈及钩部在织物同一面的不同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环圈及钩部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环圈及钩部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 且可相互贴合成一正反面可互黏的织物。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环圈及钩部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 并夹入一高分子弹性薄膜后相互贴合成一正反面可互黏的织物。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钩部纤维经由摄氏140°C-190°C热处理后,形成朝上竖立且具轻微弯曲散开的纤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超细纤维纱内含有热可缩收材质的纤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扣织物,其特征在于,该黏扣织物非环圈的地组织内含有弹性材质的纤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黏扣织物,其由一环部组织及一钩部组织所组成。该环部组织具有突出并竖立于布面的环圈,该环圈由复合纺丝的超细纤维纱所织成,并予以开纤处理,进而分解成多且细的超细纤维,使得该超细纤维在布面形成竖立且松散的环圈;该钩部组织具有朝上竖立于布面且散开的无钩羁绊纤维,该羁绊纤维由短纤或长纤纱织成环圈状后,再予以剪毛处理而成。由于该环部组织的超细纤维环圈松散地突出于布面,因而能大幅增加缠绊钩部组织的能力,而该钩部组织的纤维不致形成相互纠结,而大幅增加有效钩扣的纤维数,从而可强化与增加黏扣织物的钩扣能力。
文档编号A44B18/00GK102450787SQ20101052557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周朝木 申请人:周朝木, 郑秀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