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166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特别是一种自行箱包。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发明,能使人们自行方便快捷。在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当今,自行 车受到追捧。随之,人们发明了许多种微小型(包括折叠式)自行车,欲使人们出行轻便使 用和携带,尤其是想大力帮助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人们。现有的微小型自行车节省了空间, 进出住房屋子、走楼梯轻便。可是,现有的微小型自行车,重量是10公斤左右,如果人带着 行李再带着它进出火车站、地铁站上下台阶较长,还嫌较沉,体积还不够小,想带入公交车 不便且麻烦。看来,传统的自行车体积大,可是较坚固、载重大,载物较多,更适应于较差的 路况,所以,传统的自行车普遍于农村、乡镇;而微小型(包括折叠式)自行车适用于为了节 省空间且方便带出带入住屋的城市环境。然而,对经常出差的人、对做小生意的人、对爱好 旅游的人,难以用传统的自行车或微小型(包括折叠式)自行车减轻困难,这些人携带的东 西较多较重,常出进屋子,微小型(包括折叠式)自行车不适用,传统的自行车更不用说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经常出差的人、做小生意的人、爱好旅游的人,设计一种自行箱 包,使他们得到有力帮助。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至图3示。在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 (从图1看为上水平樑36、下水平樑 1)的左端分别联结一号垂直支柱43、二号垂直支柱28,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离开一距 离,左水平樑1有左部侧孔4、右部侧孔48 (见图4);在螺杆42上套弹簧40,将螺杆42上端 穿过螺栓27的头盖,再拧上螺母41,螺杆42、弹簧40、螺母41组成弹簧销;然后将螺栓27 依次穿过一号垂直支柱43上部的孔、二号垂直支柱28上部的孔,并与这两个孔配成转动配 合,在支柱43上部对称于螺栓27的轴线有左盲孔43-2和右盲孔43_1,使弹簧销的下部插 入右盲孔43-1,在螺栓27的头拧螺母26 ;支干29的头部穿过螺栓27的孔联接于可伸缩支 筒25的下端,支干29与螺栓27的孔配成转动配合,支干29上的环台和挡圈44夹在螺栓 27的两边;支筒25的上部联接于手环24 ;杈子30上端联接在支干29的下端;前轮31与 前轴32用轴承(图中未画)联系,将前轮31放在杈子30中,前轴32联接在杈子30下端。在中轴5上联接大齿盘23,中轴5分别用一号轴承37、二号轴承45安装于三号垂 直支柱38的上部、四号垂直支柱22的上部,左脚蹬6和右脚蹬39 (若从从图1看时)反向 180°安装在中轴5的两端,三号垂直支柱38的下端、四号垂直支柱22的下端分别联接在 右水平樑36靠中部的上面、左水平樑1靠中部的上面;小齿盘8由一超越离合器(图中未 画)和齿圈(图中未画)组成(与俗称的自行车的飞轮结构相似),在转轴47上间隔同轴 心安装大齿轮15和小齿盘8,转轴47的右端、左端(从图1看为上端、下端)分别用轴承 (图中未画)联系于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 ;小齿轮9安装在后轴14中部并与大齿轮15啮合传动,而左后轮13、右后轮34分别安装在后轴14的左端、右端,后轴14分别用三号轴 承35、四号轴承46安装在右水平樑36后部、左水平樑1后部;链条16系绕在大齿盘23和 小齿盘8。五号垂直支柱2联结在右水平樑36靠左部的上面,撑杆21的下端用销钉3联系 在五号垂直支柱2上部,撑杆21与销钉3配成转动配合,撑杆21临近其中部有一段弯弧; 连杆17的下端用销钉7联系于左水平樑1的后侧孔48 (参见图4),也能用销钉7联系于 左水平樑1的前侧孔4,并且连杆17下端包围销钉7的孔与销钉7配成转动配合;销钉18 穿过连杆17上部的孔联结在撑杆21的上部,销钉18与连杆17上部的孔配成转动配合;座 20安装在可伸缩支柱19上端,可伸缩支柱19下端联结在销钉18的中部。圆筒11外圆前侧面与右水平樑36后端、左水平樑1后端联结,并使圆筒11与右 水平樑36左水平樑1垂直;长轴10穿过圆筒11且与圆筒11配成转动配合;水平条12联 结在圆筒11外圆后侧面;箱子33的底的两侧板分别联接在长轴10的两端,并使箱子33的 底不接触圆筒11,箱子33在水平条12上面,箱子33的底是凹的,从图3看是向右凹。由上述可见,所述自行箱包由特别的折叠式自行车和一只箱子构成。所述自行箱包打开时如图至图3示,相当于一辆自行车。人骑坐在座20上,手扶 手环24掌控方向,左脚、右分别脚蹬转左脚蹬6、右脚蹬39,大齿盘23通过链条16带转小 齿盘8,与小齿盘8同轴的大齿轮15传动小齿轮9,结果使与小齿轮9同轴的左后轮13、右 后轮34逆时针转动,同时,前轮31被推转,所述自行箱前行。从大齿盘23到小齿轮9的传 动机构,实现了脚蹬一圈而左后轮13、右后轮34转多圈的增速转动。所述自行箱包这样被收起向外拔由螺杆42、弹簧40、螺母41组成的弹簧销离开 右盲孔43-1,手拉手环24反时针转动一角度朝前方,使前轮31反时针从右水平樑36和左 水平樑1之间转过到右水平樑36和左水平樑1的上面,但不高出一号垂直支柱43和二号 垂直支柱28的上端,然后将弹簧销插入左盲孔43-2 ;将销钉7从右部侧孔48拔出,扳连杆 17的下部向左(前),将销钉7插入左部侧孔4,结果是撑杆21连同座20躺下(从图3看 是向后倒);最后扳箱子33的上部逆时针转动扣在一号垂直支柱43、二号垂直支柱28。这 时如图4示,所述自行箱包变成一只拉杆箱。从拉杆箱变到自行车状,按上述的反向操作即 可。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所述自行箱包打开时作自行车用,收起后又能作拉杆箱使,进出房屋方便,放置容 易且占地小,能给经常出差的人、做小生意的人、爱好旅游的人带来极大方便,使他们获得 极大地帮助。所以所述自行箱包值得推广,也容易推广。

图1是所述自行箱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区放大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所述自行箱包收起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示。在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 (从图1看为上水平樑36、 下水平樑1)的左端分别联结一号垂直支柱43、二号垂直支柱28,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 离开一距离,左水平樑1有左部侧孔4、右部侧孔48(见图4);在螺杆42上套弹簧40,将螺 杆42上端穿过螺栓27的头盖,再拧上螺母41,螺杆42、弹簧40、螺母41组成弹簧销;然后 将螺栓27依次穿过一号垂直支柱43上部的孔、二号垂直支柱28上部的孔,并与这两个孔 配成转动配合,在支柱43上部对称于螺栓27的轴线有左盲孔43-2和右盲孔43_1,使弹簧 销的下部插入右盲孔43-1,在螺栓27的头拧螺母26 ;支干29的头部穿过螺栓27的孔联接 于可伸缩支筒25的下端,支干29与螺栓27的孔配成转动配合,支干29上的环台和挡圈44 夹在螺栓27的两边;支筒25的上部联接于手环24 ;杈子30上端联接在支干29的下端;前 轮31与前轴32用轴承(图中未画)联系,将前轮31放在杈子30中,前轴32联接在杈子 30下端。在中轴5上联接大齿盘23,中轴5分别用一号轴承37、二号轴承45安装于三号垂 直支柱38的上部、四号垂直支柱22的上部,左脚蹬6和右脚蹬39 (若从从图1看时)反向 180°安装在中轴5的两端,三号垂直支柱38的下端、四号垂直支柱22的下端分别联接在 右水平樑36靠中部的上面、左水平樑1靠中部的上面;小齿盘8由一超越离合器(图中未 画)和齿圈(图中未画)组成(与俗称的自行车的飞轮结构相似),在转轴47上间隔同轴 心安装大齿轮15和小齿盘8,转轴47的右端、左端(从图1看为上端、下端)分别用轴承 (图中未画)联系于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 ;小齿轮9安装在后轴14中部并与大齿轮15 啮合传动,而左后轮13、右后轮34分别安装在后轴14的左端、右端,后轴14分别用三号轴 承35、四号轴承46安装在右水平樑36后部、左水平樑1后部;链条16系绕在大齿盘23和 小齿盘8。五号垂直支柱2联结在右水平樑36靠左部的上面,撑杆21的下端用销钉3联系 在五号垂直支柱2上部,撑杆21与销钉3配成转动配合,撑杆21临近其中部有一段弯弧; 连杆17的下端用销钉7联系于左水平樑1的后侧孔48 (参见图4),也能用销钉7联系于 左水平樑1的前侧孔4,并且连杆17下端包围销钉7的孔与销钉7配成转动配合;销钉18 穿过连杆17上部的孔联结在撑杆21的上部,销钉18与连杆17上部的孔配成转动配合;座 20安装在可伸缩支柱19上端,可伸缩支柱19下端联结在销钉18的中部。圆筒11外圆前侧面与右水平樑36后端、左水平樑1后端联结,并使圆筒11与右 水平樑36左水平樑1垂直;长轴10穿过圆筒11且与圆筒11配成转动配合;水平条12联 结在圆筒11外圆后侧面;箱子33的底的两侧板分别联接在长轴10的两端,并使箱子33的 底不接触圆筒11,箱子33在水平条12上面,箱子33的底是凹的,从图3看是向右凹。
权利要求自行箱包,其特征是在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的左端分别联结一号垂直支柱(43)、二号垂直支柱(28),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离开一距离,左水平樑(1)有左部侧孔(4)、右部侧孔(48);在螺杆(42)上套弹簧(40),将螺杆(42)上端穿过螺栓(27)的头盖,再拧上螺母(41),螺杆(42)、弹簧(40)、螺母(41)组成弹簧销;然后将螺栓(27)依次穿过一号垂直支柱(43)上部的孔、二号垂直支柱(28)上部的孔,并与这两个孔配成转动配合,在支柱(43)上部对称于螺栓(27)的轴线有左盲孔(43 2)和右盲孔(43 1),使弹簧销的下部插入右盲孔(43 1),在螺栓(27)的头拧螺母(26);支干(29)的头部穿过螺栓(27)的孔联接于可伸缩支筒(25)的下端,支干(29)与螺栓(27)的孔配成转动配合,支干(29)上的环台和挡圈(44)夹在螺栓(27)的两边;支筒(25)的上部联接于手环(24);杈子(30)上端联接在支干(29)的下端;前轮(31)与前轴(32)用轴承联系,将前轮(31)放在杈子(30)中,前轴(32)联接在杈子(30)下端;在中轴(5)上联接大齿盘(23),中轴(5)分别用一号轴承(37)、二号轴承(45)安装于三号垂直支柱(38)的上部、四号垂直支柱(22)的上部,左脚蹬(6)和右脚蹬(39)反向180°安装在中轴(5)的两端,三号垂直支柱(38)的下端、四号垂直支柱(22)的下端分别联接在右水平樑(36)靠中部的上面、左水平樑(1)靠中部的上面;小齿盘(8)由一超越离合器和齿圈组成,在转轴(47)上间隔同轴心安装大齿轮(15)和小齿盘(8),转轴(47)的右端、左端分别用轴承联系于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小齿轮(9)安装在后轴(14)中部并与大齿轮(15)啮合传动,而左后轮(13)、右后轮(34)分别安装在后轴(14)的左端、右端,后轴(14)分别用三号轴承(35)、四号轴承(46)安装在右水平樑(36)后部、左水平樑(1)后部;链条(16)系绕在大齿盘(23)和小齿盘(8);五号垂直支柱(2)联结在右水平樑(36)靠左部的上面,撑杆(21)的下端用销钉(3)联系在五号垂直支柱(2)上部,撑杆(21)与销钉(3)配成转动配合,撑杆(21)临近其中部有一段弯弧;连杆(17)的下端用销钉(7)联系于左水平樑(1)的后侧孔(48),也能用销钉(7)联系于左水平樑(1)的前侧孔(4),并且连杆(17)下端包围销钉(7)的孔与销钉(7)配成转动配合;销钉(18)穿过连杆(17)上部的孔联结在撑杆(21)的上部,销钉(18)与连杆(17)上部的孔配成转动配合;座(20)安装在可伸缩支柱(19)上端,可伸缩支柱(19)下端联结在销钉(18)的中部;圆筒(11)外圆前侧面与右水平樑(36)后端、左水平樑(1)后端联结,并使圆筒(11)与右水平樑(36)左水平樑(1)垂直;长轴(10)穿过圆筒(11)且与圆筒(11)配成转动配合;水平条(12)联结在圆筒(11)外圆后侧面;箱子(33)的底的两侧板分别联接在长轴(10)的两端,并使箱子(33)的底不接触圆筒(11),箱子(33)在水平条(12)上面,箱子(33)的底是凹的。
专利摘要自行箱包,在两条水平樑的左部联结垂直立柱,在垂直立柱上部安装可转螺杆,在螺杆上垂直穿过并联系一支干,且支干与螺杆配成转动配合,前轮用杈子联接在支干下部,可伸缩支筒下端联接在支干上端,手环联接在支筒下端;车座用可伸缩支柱联接在销钉上,销钉联接一撑杆的上端和一连杆的上端,撑杆下端用另一销钉联系在与右水平樑联结的另一立柱,连杆的下端用又一销钉联系在左水平樑侧面;带脚蹬的大齿盘用链条传动与大齿轮同轴的小齿盘,大齿轮啮合传动与两后轮同轴的小齿轮;箱子底与两水平樑的右端可转动90°联接。自行箱包打开可当自行车,依次扳转手环反转杈子、使连杆下端的销钉换位到左水平樑上另一侧孔、使箱子下扣后变作拉杆箱。
文档编号A45C5/14GK201675240SQ20102017755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4日
发明者刘新广 申请人:刘新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