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罩部件及防护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62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护罩部件及防护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罩部件及防护帽,尤其涉及构成为覆盖佩戴者的脸面的护罩部件及防护帽。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住房建筑作业中,作为防止钉子因打钉机而弹回并刺入作业者的眼睛等事故的对策,公知有附带保护作业者的眼睛的护罩(透明或半透明的护罩板)的防护帽(头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3-049316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3-253519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3-082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防护帽上所设的护罩板,例如对由透明树脂等形成为平板状的原材料加热而变形,形成为弯曲的形成。因此,不论护罩板的部位如何,护罩板的厚度都大致一定,存在佩戴者通过护罩板观察事物时,通过护罩板的中央部观察到的影像基本上没有变形,但通过护罩板的周边部观察到的影像却产生变形的问题。即、存在如下问题在佩戴者戴上防护帽并用护罩板覆盖佩戴者的脸面的状态下, 在佩戴者观察正面(正前方)的情况下,佩戴者观察到的图像基本上不变形,但佩戴者将眼球向左右及上下转动而将视线向左右上下方向移动时,佩戴者观察到的图像产生变形。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目的在于提供护罩部件及防护帽,在覆盖佩戴者的脸面的护罩部件和设有该护罩部件的防护帽中,即使佩戴者通过护罩部件的周边部观察事物时,也能够尽可能减少影像的变形。本发明第一方案的护罩部件设置在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上并覆盖上述佩戴者的脸面,由透明体或半透明体形成为弯曲的板状,并且随着从中央部朝向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本发明第二方案的护罩部件是根据上述第一方案的护罩部件,位于上述佩戴者的脸面侧的内侧的面形成为凹状,左右方向的曲率半径比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小,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比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大。本发明第三方案的护罩部件是根据上述第一方案或上述第二方案的护罩部件,具备主体部和檐部而构成,上述主体部形成为上述弯曲的板状,上述檐部在上述主体部的下方,向与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弯曲而突出。
本发明第四方案的护罩部件是根据上述第三方案的护罩部件,在上述檐部的宽度 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以预定的宽度向上述主体部的内侧凹陷的凹部。本发明第五方案的护罩部件设置在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上并覆盖上述佩戴 者的脸面,并且具有由透明体或半透明体形成为弯曲的板状,且覆盖上述佩戴者的脸面的 主体部;以及一体形成于上述主体部的下端部以防止飞来物与上述佩戴者的身体接触的檐 部。本发明第六方案的护罩部件是根据上述第五方案的护罩部件,在上述檐部的宽度 方向的中央部,设有向上述佩戴者侧凹陷井向下端侧敞开的凹部。本发明第七方案的护罩部件是根据上述第五方案或上述第六方案的护罩部件,具 有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以及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对上述护罩部件进行引导,以使 上述护罩部件能够在上述护罩部件收放于上述帽体的收放位置和上述护罩部件覆盖上述 佩戴者的脸面的覆盖位置之间移动,在使上述护罩部件位于上述收放位置的状态下,在上 述护罩部件的檐部和上述帽体的檐部之间形成间隙。本发明第八方案的防护帽具有上述第一方案至上述第七方案所述的护罩部件; 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以及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对上述护罩部件进行引导,以便上述 护罩部件在收放于上述帽体的收放位置和覆盖上述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的覆盖位置之 间移动。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在覆盖佩戴者的脸面的护罩部件和设置有该护 罩部件的防护帽中,即使佩戴者通过护罩部件的周边部观察事物吋,也能够尽可能减少影 像的变形。


图1是佩戴者戴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帽1时的立体图。图2是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时的主视图。图3是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时的侧视图。图4是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时的立体图。图5是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时的主视图。图6是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时的侧视图。图7是防护帽1的剖视图。图8是从内侧观察防护帽1的图。图9是表示组装了导向部件11和护罩板5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组装了导向部件11和护罩板5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护罩板5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护罩板5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13是表示护罩板5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14是图12中的XIV向视图。图15是表示图12中的XV-XV截面的图。图16是表示图12中的XVI-XVI截面的图。
图17是表示导向部件11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18是图17中的XVIII向视图。图19是图17中的XIX向视图。图20是表示护罩板5的截面的图,是与图16对应的图。图21是佩戴者戴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护帽201时的立体图。图22是佩戴者戴上防护帽201时的立体图。图23是防护帽201的剖视图。图M是从内侧观察防护帽201的图。图25是从内侧观察防护帽201的图。图26是图23中的XXVI-XXVI截面。图27是表示保持机构的具体结构的图。图观是表示佩戴者戴上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防护帽30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四是表示防护帽301的帽体303和通用的防护帽的帽体300的外形的不同的图。图30是防护帽301的剖视图。图31是表示佩戴者戴上防护帽301的状态的图。图32是表示内侧部件32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33是图28中的XXXIII-XXXIII剖视图。图34是表示防护帽301的变形例的图。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防护帽35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6是表示防护帽35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7是图36的X部分的放大图。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护帽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9是表示防护帽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40是防护帽的主视图,是图39中的XL向视图。图41是防护帽的仰视图,是图39中的XLI向视图。图42是表示帽体和导向部件的配合状态、帽体和颂带或内帽网(hammock)的配合状态的图。图43是表示导向部件和护罩板的组装体的图。图44是表示导向部件和护罩板的组装体的图。图45是表示导向部件中的导向部等的详细结构的图。图46是表示帽体的概略结构的图。图47是表示设置在帽体上的侧方部位被配合部的图。图48是表示设置在帽体上的中央部位被配合部的图。图49是表示导向部件的图。图50是表示导向部件的图。图51是表示导向部件卡定部的图。图52是表示护罩板的图。图53是表示护罩板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4是佩戴者戴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帽1时的立体图,图2、图5 是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时的主视图,图3、图6是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时的侧视图。还有,图1、图2、图3表示使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的状态,图4、图5、图6表示使护罩板5位于覆盖位置P3的状态。图7是根据通过防护帽1的中心并向防护帽1的前后上下方向展开的平面的防护帽1的剖视图,图8是从内侧观察防护帽1的图。还有,图7(b)是图7(a)的B部放大图。图9、图10是表示组装了导向部件11和护罩板5的状态的立体图。还有,图9表示使护罩板5位于容纳位置Pl的状态,图10表示使护罩板5位于覆盖位置P3的状态。图11是表示护罩板5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护罩板5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13是表示护罩板5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14是图12中的XIV向视图,图15 是表示图12中的XV-XV截面的图,图16是表示图12中的XVI-XVI截面的图。图17是表示导向部件11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18是图17中的XVIII向视图, 图19是图17中的XIX向视图。还有,在以下将防护帽(帽体、护罩板、导向部件等)中的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 (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有时使用“右”、“左”、“上”、“下”、“前”、“后”之类的词语进行说明。上述各方向是在站立(直立)的佩戴者戴上防护帽的情况下的方向,上述三个各方向彼此大致正交。防护帽(附带护罩面的头盔)1具备例如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的帽体3、护罩板5、 引导护罩板5的导向机构7而构成。帽体3是用于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构件,由例如树脂等材料构成,形成为碗状(例如半球壳状)。在此,所谓半球壳,是将从预定半径的第一球除去了半径稍微小于该第一球半径且中心与上述第一球一致的第二球的形状的立体,用通过上述各球的中心或其附近的平面分割成两部分时所形成的一方的立体。帽体3形成为“半球壳状”,而不是形成为完全的“半球壳”形状。即、为了与佩戴者的头部的形状相吻合等,帽体3形成为曲率半径适当变化的形状。另外,帽体3的开口部 (渊部;下侧的端部)9也不是完全的圆形,而是为了与佩戴者的头部的形状相吻合等而形成为曲率半径适当变化的圆形状。通过帽体3形成为半球壳状,从而在直立的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的情况下,帽体3 的开口部9成为大致水平状,开口部9位于比佩戴者的耳朵稍微靠上侧,佩戴者的耳朵露出来(参照图1 图6)。此外,在帽体3的开口部9的前侧设有檐部10。护罩板(面体;护罩部件)5是用于保护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的构件,由树脂等透明(包含有色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构成。导向机构7是在护罩板5相对于帽体3移动时,对护罩板5进行引导的机构,通过利用导向机构7进行引导,护罩板5在收放位置Pl和覆盖位置P3之间描绘圆弧状的轨迹而移动。收放位置Pl是护罩板5收放在帽体3的前侧内部的位置,覆盖位置P3是护罩板5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头部的前面)的位置。此外,在直立的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 而使护罩板5位于覆盖位置P3的状态下,从佩戴者的前方观察时,佩戴者的耳朵被护罩板 5隐藏。被导向机构7引导的护罩板5不容易从帽体3分离,并且不会向防护帽1的左右方向移动,而是以向防护帽1(帽体3)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预定的轴Cl (参照图3、图6、图7) 为转动中心进行移动(转动)。预定的轴Cl通过佩戴者的耳朵后方的部位,并向帽体3的左右方向(与图3、图6、图7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导向机构7具备例如设在导向部件11上的导向部13和设在护罩板5上的配合部 15而构成。导向部13形成为圆弧状。在将导向部件11设置在帽体3上的状态下,导向部13 以预定的轴Cl为中心,在帽体3的前侧内部一体地设在帽体3上。另外,导向部13设在导向部件11的例如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和中央部。护罩板5形成为湾曲的板状。在护罩板5的宽度方向的例如两端侧的部位和中央部,设有与导向部13配合的配合部15。并且,通过配合部15与导向部13进行配合,从而护罩板5能够在收放位置Pl和覆盖位置P3之间进行移动。对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在该状态下,护罩板5并不完全地收放在帽体3的内部,而是护罩板5的下端部(设有檐17的下端部)和其附近的部位从帽体3的下端部(帽体3前侧的开口部)9向下方突出。此外,檐(檐部)17在护罩板5 的下端部翻转。即、檐17向反方向(离开佩戴者的脸面的方向)弯曲而延伸。由此,即使飞来物碰撞在护罩板(位于覆盖位置P3的护罩板)5上,飞来物也在护罩板5的表面滑动, 从而能够避免与佩戴者的身体接触的事态。在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的状态下,即使护罩板5的下端部和其附近的部位从帽体3的下端部9向下方突出,也不会妨碍佩戴者,佩戴者不会在其视野内意识到护罩板5 的存在而能够戴上防护帽1。另外,护罩板5的上端部位于帽体3的顶部附近。此外,也可以是去除护罩板5的檐17,且在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的状态下,护罩板5完全收放在帽体3的内部的结构。在护罩板5位于覆盖位置P3的状态下,护罩板5的下端部位于比佩戴者的下颂更靠下侧,护罩板5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即、从正面观察时,由护罩板5覆盖着佩戴者的整个脸面(参照图4 图6)。另外,护罩板5的上端部在帽体3的下端部(帽体3的前侧的开口部9)的附近位于帽体3的内部。导向部件11例如由树脂等构成,具备中央部位19和第一侧方部位21及第二侧方部位23并一体地构成。中央部位19具备球面状的曲面并形成为板状(湾曲的板状)。第一侧方部位21在中央部位19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侧与中央部位19 一体地设置。第二侧方部位23在中央部位19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与中央部位19 一体地设置。第一侧方部位21由基端部侧部位(中央部位19侧的部位)25和前端部侧部位27 构成,第二侧方部位23也同样,由基端部侧部位(中央部位19侧的部位) 和前端部侧部位31构成。并且,在各部位25J9上形成有导向部13的一部分。另外,第一侧方部位21的前端部侧部位27和第二侧方部位23的前端部侧部位31 与帽体3配合(例如与帽体3的侧方的下侧内表面面接触),导向部件11 一体地设在帽体3上。护罩板5进入在帽体3和中央部位19以及各侧方部位21、23的基端部侧部位25、 29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收放在帽体3的内部。第一侧方部位21的前端部侧部位27形成为具备与帽体3的一个侧方的下侧内表面面接触的曲面的板状(湾曲的板状),第二侧方部位23的前端部侧部位31也同样,形成为具备与帽体3的另一个侧方的下侧内表面面接触的曲面的板状(湾曲的板状)。第一侧方部位21的基端部侧部位25具备立起部位33和连接部位35而构成。立起部位33形成为细长的板状,宽度方向成为立起方向,从第一侧方部位21的前端部侧部位 27以交叉的方向倾斜立起。连接部位35形成为细长的板状,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与中央部位19 一体地设置,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立起部位33 —体地设置,将立起部位33和中央部位19连接在一起。在导向部件11 一体地设在帽体3上的状态下,立起部位33从帽体3的内表面向斜前方的方向(帽体3的内侧方向)立起,连接部位35(连接部位35的厚度方向的各面) 向防护帽1的大致前后上下方向展开。同样,第二侧方部位23的基端部侧部位四由立起部位41和连接部位43构成。导向部件11的导向部13包括形成于连接部位35上的圆弧状的长孔39 ;形成于连接部位43上的圆弧状的长孔47;以及在导向部件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向导向部件11 的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的被配合部63 (槽65 ;中央部位19的中央部)。护罩板5的配合部15由设在护罩板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各配合片51、59和设在护罩板5上的突起37构成。配合片51如图8、图9、图10、图沈所示,在护罩板5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上端部侧向护罩板5的内侧突出,并一体地设在护罩板5上。配合片51形成为具备圆柱状的基端部53、和形成为外径比基端部53大的圆板状的伞部55的伞状。配合片51通过外径比长孔39的幅度稍小的基端部53进入设置于导向部件11的基端部侧部位25上的长孔39中, 构成滑动副并进行配合。此外,伞部55的外径比长孔39的幅度大。同样,在护罩板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方侧设有配合片59,配合片59与长孔47配合。如图12 图14所示,突起37在护罩板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且在护罩板5 的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侧,向护罩板5的内侧(凹面侧)突出并一体地设在护罩板5上。在槽6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贯通导向部件11的部位67、69。在槽6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向导向部件11的内侧凹陷的细长板状的导向凹部70。并且,配合片51与长孔39配合,配合片59与长孔47配合,突起37的前端部在导向凹部70构成滑动副并进行配合,从而护罩板5被引导而移动。如图7所示,在将导向部件11设置在帽体3的内部时,在防护帽1的前侧,成为帽体3位于夕卜侧、导向部件11位于内侧的双重结构,护罩板5进入帽体3和导向部件11之间。在将导向部件11设置在帽体3上时,连接部位3503)的圆弧状的长孔3907)的中心与预定的轴Cl (参照图3、图6、图7) —致。因此,护罩板5能够以预定的轴Cl为中心进行转动。另外,导向部件11的中央部位19的截面(图7所示的截面)形成为中心为预定的轴Cl的圆弧状。另外,护罩板5的截面(图7所示的截面)形成为以预定的轴C3为中心的圆弧状。预定的轴C3与预定的轴Cl平行地延伸,并位于比预定的轴Cl稍微靠上方且
靠后方。导向部件11的中央部位19的曲率半径比长孔3W47)的曲率半径大,导向部件11 的中央部位19的曲率半径和护罩板5的曲率半径彼此大致相等。另外,在图7所示的截面中,在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的情况下,导向部件11 的中央部位19的上端部和护罩板5的上端部,在帽体3的上下方向上位于帽体3的上侧, 在帽体3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帽体3的中央部。另外,导向部件11的中央部位19的下端部和护罩板5的下端部位于帽体3的前方的下端部附近。另外,在防护帽1上设有保持护罩板5的保持机构61。保持机构61是保持护罩板 5的机构,使得在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或覆盖位置P3时,护罩板5相对于帽体3不会容易地移动。保持机构61由例如设在护罩板5上的突起37和设在导向部件11上的被配合部 63构成。被配合部63具备在导向部件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向导向部件11的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的槽65。在导向槽65上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端部)侧的部位67形成为比中央部窄的宽度Bi,在导向槽65上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下端部)侧的部位69也同样形成为窄的宽度Bi。另外,设在护罩板5上的圆柱状的突起37的外径Dl形成为比宽度Bl稍微大。并且,在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时,突起37进入上端部侧的部位67,护罩板5 不会容易地移动。而且,在护罩板5位于覆盖位置P3时,突起37进入下端部侧的部位69, 护罩板5不会容易地移动。另外,在防护帽1上设有未图示的内装体(例如内帽网),在帽体3和导向部件11 上设有用于卡定内帽网的多个卡定部71。各卡定部71之中位于后侧的各卡定部71A 一体地设在帽体3的内表面上,各卡定部71之中位于前侧的各卡定部71B—体地设在导向部件 11的内表面上。在此对护罩板5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上所述,护罩板5是设置在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3上并覆盖佩戴者的脸面的例如大致整个脸面的构件,由透明体或半透明体形成为湾曲的板状。护罩板5形成为厚度方向的一方侧为凹状而厚度方向的另一方侧为凸状的湾曲的板状。并且,随着从中央部朝向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参照图15、图16)。此外,护罩板 5由例如丙烯或聚碳酸酯等树脂构成,并且通过注射模塑成形而成型。另外,护罩板5根据 ANSI规格,以1. 6mm 2. Omm左右的厚度形成,即使实施高速冲击试验也不会破裂。通过护罩板5形成为湾曲的板状,从而佩戴者的脸面侧即护罩板5的内侧的面 (厚度方向的一个面)形成为凹状,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即外侧的面形成为凸状。另外,护罩板5形成为左右方向的曲率半径比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小,在左右方向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比在上下方向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大(参照图15、图16)。此外,在护罩板的上下方向的圆弧中心与轴C3—致。另一方面,在护罩板5的左右方向的圆弧中心与例如通过帽体3 的开口部9的中心的轴大致一致。再有,护罩板5具备主体部73和檐部17而构成,主体部73如上所述形成为弯曲的板状。护罩板5的主体部73的凸面(凹面)形成为近似于预定的三次曲面的预定形状。上述预定的三次曲面是将轴方向的中央部鼓出的圆柱状的形状即桶状立体的侧面由包含上述轴的第一平面、包含上述轴并以预定的角度与上述第一平面相交的第二平面切断时得到的四个三次曲面中的一个曲面。此外,如图12所示,护罩板5的主体部73的上端和左右方向的两端在从正面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直线状,护罩板5的主体部73的下端形成为向下凸出的圆弧状。檐部17如上所述在主体部73的下方,向与主体部73相反的一侧弯曲而突出。若更加详细说明,则檐部17如图12所示,在从正面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月牙形状的板状,形成为月牙形状的凹状的部位与护罩板5的主体部73的下端连接,并从主体部 73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而与主体部73成为一体。另外,如图13(图6)所示,直立的佩戴者戴上帽体3并用护罩板5覆盖佩戴者的脸面时,檐部17随着从其上端(主体部73侧的端部)朝向下端,向离开佩戴者的脸面的方向(前方)突出。另外,在檐部17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以预定的宽度向主体部73的内侧 (后侧;佩戴者的脸面侧)凹陷的凹部75。在此,对佩戴防护帽1并使护罩板5出入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的状态下,佩戴者戴上防护帽1。在需要使护罩板5位于覆盖位置P3来进行作业的情况下,若将护罩板5的下端部(例如檐部17)向下方拉伸而使护罩板5向下方移动,则突起37进入导向槽65的下端部侧的部位69,护罩板5 位于覆盖位置P3,护罩板5不会从覆盖位置P3容易地移动。另一方面,在使位于覆盖位置P3的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的情况下,上推护罩板5使其向上方移动,则突起37进入导向槽65的上端部侧的部位67,护罩板5位于收放位置Pl,护罩板5不会从收放位置Pl容易地移动。根据防护帽1,由于是护罩板5随着从其中央部朝向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的构成,因此能够减小佩戴者通过护罩板5观察正面时的光程长度(在护罩板内的光程长度)、 和佩戴者通过护罩板5观察周边时的光程长度(在护罩板内的光程长度)的差,即使佩戴者通过护罩板5的周边部观察事物时,也能够尽可能地减小影像的变形。S卩、如图20(是表示护罩板5的截面的图,是与图16对应的图)所示,由于在护罩板5的光程长度Lll和光程长度L21的差变小,光程长度Lll和光程长度L31的差变小,因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小影像的变形。在此,图20所示的参照符号FO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护罩板5的外侧的面(凸面), 参照符号Fl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护罩板5的内侧的面(凹面)。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护罩板 5的厚度随着从中央部朝向周边部而逐渐变薄。另一方面,参照符号FO表示现有的护罩板的外侧的面,参照符号F2表示现有的护罩板的内侧的面,由此,现有的护罩板的厚度为一
定厚度。参照符号Rl表示从正面进入佩戴者的眼睛EY的光的光程,参照符号R2、Rh表示从侧面侧(护罩板的周边部)进入佩戴者的眼睛EY的光的光程,参照符号R3、R3a表示从更进一步的侧面侧进入佩戴者的眼睛EY的光的光程。从正面进入佩戴者的眼睛EY的光(光程Rl的光)在护罩板5中的光程长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护罩板5中的光程长度)Lll和光程长度(现有的护罩板中的光程长度)L12 彼此相等。
另一方面,由于护罩板的折射率比空气的折射率大,因此根据斯内尔定律,与从侧面侧进入佩戴者的眼睛EY的光(光程R2、Rh的光)在护罩板中的光程长度(现有的护罩板中的光程长度)L22相比较,光程长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护罩板5中的光程长度)L21变短,光程长度L21的长度与光程长度Lll的长度大致相等。同样,与光程长度L32相比较, 光程长度L31变短,光程长度L31的长度与光程长度Lll的长度大致相等。由此,能够尽可能减少影像的变形。另外,根据防护帽1,由于护罩板5的左右方向的曲率半径比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小,左右方向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比上下方向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大,因此能够与佩戴者的脸面形态一致、尽可能地减小佩戴者通过护罩板5的周边部观察事物时的影像的变形。S卩、由于护罩板5的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比左右方向的曲率半径大,因此能够适合于佩戴者的脸面形状而覆盖佩戴者的脸面。另外,由于护罩板5的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比左右方向的曲率半径大,因此能够使护罩板5的上下方向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比左右方向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小,尽可能减小影像的变形。另外,根据防护帽1,由于护罩板5的檐部17在主体部73的下方向与主体部73相反的一侧(反方向;离开佩戴者的脸面的方向)弯曲而突出,因此如上所述,即使飞来物碰撞在护罩板5上,飞来物也在护罩板5的表面滑动,能够避免与佩戴者的身体接触的事态。即、如图6中的箭头A6所示,从斜上方飞来的飞来物以小的角度与护罩板5的下方碰撞时,碰撞后弹回的飞来物有可能到达佩戴者的胸部或腹部。此外,在图6中,由于佩戴者朝向水平方向,因此上述危险较少,但在佩戴者朝向上方进行作业时,上述碰撞后弹回的飞来物因重力影响而到达佩戴者的胸部或腹部的可能性变高。但是,由于设有檐部17,因此上述碰撞后弹回的飞来物再次碰撞在檐部17上并向离开佩戴者的部位落下,从而能够避免达到佩戴者的身体的事态。另外,根据防护帽1,通过设有凹部75,从而防护帽1的佩戴者容易操作护罩板5。即、例如在护罩板5存在于收放位置Pl的状态下,由于在护罩板5的檐部17上设有凹部75,因此在护罩板5的檐部17和帽体3的檐部10之间形成佩戴者能够放入手指的间隙。并且,在使存在于收放位置Pl的护罩板5位于覆盖位置P3的情况下,佩戴者将手指放入上述间隙而能够使护罩板5容易向下方移动并使其处于覆盖位置P3。再有,根据防护帽1,护罩板5总是设置在帽体3上,而且,护罩板5通过导向机构 7以预定的轴Cl为中心进行转动并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忘记附带护罩板5,并且在不加大帽体3而基本上保持现有的形状的状态下,能够加长护罩板5的移动行程。并且,护罩板5的长度(高度)即使是能够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的长度,也能够将护罩板5大致容纳在帽体3的内部,不会妨碍佩戴者。另外,帽体3形成为覆盖佩戴者的耳朵部的部位被除去的形状即半球壳状,因此防护帽1被小型化且重量减轻,并且能够对佩戴者给予开放感。另外,根据防护帽1,由于护罩板5被圆弧状的导向部13引导且描绘圆弧状的轨迹而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加长护罩板5的移动行程,即使采用能够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的长度的护罩板5,将护罩板5容纳在帽体3的内部也变得更加容易,不会妨碍佩戴
者ο另外,根据防护帽1,由于圆弧状的导向部13形成为以预定的轴Cl为中心的圆弧状并设在帽体3的内部,因此能够采用不覆盖佩戴者的耳朵的半球壳状的帽体3。S卩、如果是将护罩板5在预定的轴Cl的部位支撑于帽体上的结构,则必须在帽体3上另外设置支撑护罩板5的转动轴(位于护罩板5的轴Cl的地方的转动轴),由此,需要在帽体3上设置耳朵部(覆盖佩戴者的耳朵部的部位)等,不能将帽体3做成半球壳状。但是,就防护帽1而言,不在帽体3上设置耳朵部便能够将帽体3的形状做成半球壳状。另外,根据防护帽1,由于导向部件11 一体地构成,并且在帽体3的左右方向的两处与帽体3接触而一体地设置,因此导向部件11自身的刚性和将导向部件11安装在帽体 3上时的安装刚性变高。另外,能够避免与导向部13及护罩板5的干涉,而将卡定构成内装体的内帽网的卡定部7IB设置在导向部件11的中央部位19的内侧。此外,作为护罩板,也可以采用仅覆盖佩戴者的脸部的上半部分的半遮式的护罩板。第二实施方式图21、图22是佩戴者戴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护帽201时的立体图,图23 是防护帽201的剖视图,图24、图25是从内侧观察防护帽201的图。此外,图21、图M表示使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的状态,图22、图25表示使护罩板205位于覆盖位置P203的状态。另外,图23是根据通过防护帽201的中心并向防护帽201的前后上下方向展开的平面的剖视图。防护帽(附带护罩面的头盔)201例如具备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的帽体203、护罩板205、以及引导护罩板205的导向机构207而构成。帽体203是用于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构件,例如由树脂等材料构成,并形成为碗状(例如半球壳状)。帽体203与帽体3同样,形成为“半球壳状”,并不是形成为完全的“半球壳”的形状。即、为了与佩戴者的头部的形状相吻合,帽体203形成为曲率半径适当变化的形状。另外,帽体203的开口部(渊部;下端)209也不是完全的圆形,而是为了与佩戴者的头部形状吻合等而形成为曲率半径适当变化的圆形状。通过帽体203形成为半球壳状,从而帽体203的外表面及内表面成为不存在陡峭的弯曲部分的平滑的球面状。另外,通过帽体203形成为半球壳状,在直立的佩戴者戴上防护帽201的情况下,帽体203的开口部209成为大致水平,开口部209位于比佩戴者的耳朵稍微靠上侧,佩戴者的耳朵露出来(参照图21、图22)。护罩板(面体、护罩部件)205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护罩板5同样地形成,是用于保护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的构件,并由树脂等透明(包含有色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构成。导向机构207与导向机构7同样,是在护罩板205相对于帽体203移动时,对护罩板205进行引导的机构,通过利用导向机构207引导,护罩板205在收放位置P201和覆盖位置P203之间,沿着帽体203的内部曲面(形成为凹陷的球面状的帽体203的前侧的内部曲面)描绘圆弧状的轨迹而移动。位于上侧的收放位置P201是护罩板205收放在帽体 203的前侧内部的位置,位于下侧的覆盖位置P203是护罩板205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头部的前面)的位置。
被导向机构207引导的护罩板205不容易从帽体203分离,并且不会向防护帽201 的左右方向移动,而是以向防护帽201 (帽体203)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预定的轴C201 (参照图23)为转动中心进行移动(转动)。预定的轴C201通过佩戴者的左右的耳朵的部位,并向帽体203的左右方向(与图23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导向机构207具备例如设在导向部件211上的导向部213和设在护罩板205上的配合部215而构成。导向部13形成为圆弧状(并不是完全的圆弧,而是近似于圆弧的形状),导向部件211在帽体203的前侧的内部与帽体203 —体地设置,使得导向部213沿着帽体203的前侧的内表面(例如大致平行)。导向部213设置在导向部件211的例如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护罩板205形成为具备沿着帽体203的前侧内表面的球面状的曲面(例如曲率半径比帽体203前侧的面稍微小的曲面)的板状(湾曲的板状)。在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侧的部位,设有与导向部213进行配合的配合部215。并且,通过配合部215与导向部213进行配合,从而护罩板205能够在收放位置P201和覆盖位置P203之间移动。对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在该状态下,护罩板205 并不是完全收放在帽体203的内部,而是护罩板205的下端部(设有檐217的下端部)和其附近的部位从帽体203的下端部(帽体203前侧的开口部)209向下方突出。此外,檐 (檐部)21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在护罩板205的下端部翻转。即、檐217向反方向(离开佩戴者的脸面的方向)弯曲而延伸。由此,即使飞来物碰撞在护罩板(位于覆盖位置P203的护罩板)205上,飞来物也在护罩板205的表面滑动,能够避免与佩戴者的身体接触的事态。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也可以在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有凹部75。在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的状态下,即使护罩板205的下端部和其附近的部位从帽体203的下端部209向下方突出,也不会妨碍佩戴者,佩戴者不会在其视野内意识到护罩板205的存在而能够戴上防护帽201。另外,护罩板205的上端部位于帽体203的顶部附近。此外,也可以是去除护罩板205的檐217,且在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的状态下,护罩板205完全收放在帽体203的内部的结构。在护罩板205位于覆盖位置P203的状态下,护罩板205的下端部位于比佩戴者的下颂更靠下侧,护罩板205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即、从正面观察时,由护罩板205 覆盖着佩戴者的整个脸面。护罩板205的上端部在帽体203的下端部(帽体203的前侧的开口部9)的附近位于帽体203的内部。导向部件211例如由树脂等构成,并且具备中央部位219和第一侧方部位221及第二侧方部位223而一体地构成。中央部位219具备沿着帽体203的前侧内表面(形成为凹陷的球面状的帽体203的内侧曲面)的球面状的曲面(例如,曲率半径比护罩板205稍微小的曲面)并形成为板状(湾曲的板状)。第一侧方部位221在中央部位219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侧与中央部位219 —体地设置。第二侧方部位223在中央部位219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与中央部位219 —体地设置。第一侧方部位221由基端部侧部位(中央部位219侧的部位)225和前端部侧部位227构成,第二侧方部位223也同样,由基端部侧部位(中央部位219侧的部位)2 和前端部侧部位231构成。并且,在各部位225、2四上形成有导向部213。另外,第一侧方部位221的前端部侧部位227和第二侧方部位223的前端部侧部位231与帽体203配合(例如与帽体3的侧方的下侧内表面面接触),导向部件211 —体地设在帽体203上。护罩板205进入到在帽体203和中央部位219以及各侧方部位221、223的基端部侧部位225、2四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收放在帽体203的内部。第一侧方部位221的前端部侧部位227形成为具备与帽体203的一个侧方的下侧内表面面接触的曲面的板状(湾曲的板状),第二侧方部位223的前端部侧部位231也同样,形成为具备与帽体203的另一个侧方的下侧内表面面接触的曲面的板状(湾曲的板状)。第一侧方部位221的基端部侧部位225具备立起部位233和连接部位235而构成。 立起部位233形成为细长的板状,宽度方向成为立起方向,并从第一侧方部位221的前端部侧部位227向例如大致正交的方向立起。连接部位235形成为细长的板状,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与中央部位219 —体地设置,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立起部位233 —体地设置,将立起部位233和中央部位219连接在一起。在导向部件211 —体地设在帽体203上的状态下,立起部位233从帽体203的内表面向正交的方向(帽体203的内侧方向)立起,连接部位235(连接部位235的厚度方向的各面)向防护帽201的大致前后上下方向展开。同样,第二侧方部位223的基端部侧部位229由立起部位241和连接部位243构成。并且,导向部213包括立起部位233的厚度方向的一个曲面(将导向部件211设置在帽体203上时位于前侧的圆弧状的曲面)237 ;形成于连接部位235上的圆弧状的长孔 239 ;立起部位241的厚度方向的一个曲面(将导向部件211设置在帽体203上时位于前侧的凸出的圆弧状的曲面)245 ;以及形成于连接部位243上的圆弧状的长孔M7。护罩板205的配合部215由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各端面249、257和各配合片 251、259构成。端面249是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面,形成为曲率半径与立起部位 233的曲面237大致相等的凹陷的圆弧状,与曲面237线接触(更准确地说是面接触),构成滑动副并进行配合。另外,端面257是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与端面249 同样地构成,并与立起部位Ml的曲面245配合。另外,如图沈(图23中的XXVI-XXVI截面)所示,配合片251在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上端部侧向护罩板205的内侧突出,并一体地设在护罩板205上。配合片 251形成为具备圆柱状的基端部253、和形成为外径比基端部253大的圆板状的伞部255的伞状。配合片251通过外径比长孔239稍小的基端部253进入设置于导向部件211的基端部侧部位225上的长孔239中,构成滑动副并进行配合。此外,伞部255的外径比长孔239 的宽度大。同样,在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方侧设有配合片259,配合片259与长孔 247配合。如图23所示,在将导向部件211设置在帽体203的内部时,在防护帽201的前侧, 成为帽体203位于外侧、导向部件211位于内侧的双重结构,护罩板205进入帽体203和导向部件211之间。
在将导向部件211设置在帽体203上时,立起部位233(M1)的圆弧状的曲面 237(245)的中心与连接部位235( 的圆弧状的长孔239 (M7)的中心彼此大致一致,这些中心位于佩戴者的耳朵部。因此,护罩板205以通过佩戴者的耳朵部并向防护帽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轴C201(参照图23)为中心进行转动。但是,并不是按照完全的圆弧轨迹描绘并转动,而是描绘与圆弧接近的圆弧状的轨迹并转动。另外,立起部位233(M1)的曲面237( 位于比连接部位235 ( 的长孔 239(247)更靠转动中心轴C201侧(内侧)的位置,连接部位235 (M3)的长孔239(M7)的曲率半径比立起部位233 (Ml)的曲面的曲率半径大。再有,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的截面(图23所示的截面)、护罩板205的截面(图23所示的截面)、帽体203的前侧部位的截面(图23所示的截面)形成为以转动中心轴C201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并且,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位于连接部位 235(243)的长孔239Q47)的外侧,护罩板205位于比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靠外侧,帽体203的前侧部位位于比护罩板205靠外侧。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的曲率半径比长孔239(M7)的曲率半径大,护罩板 205的曲率半径比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的曲率半径大,帽体203的前侧部位的曲率半径比护罩板205的曲率半径大。另外,在图23所示的截面中,在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的情况下,立起部位233(M1)的曲面的上端部、长孔239(M7)的上端部、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的上端部、护罩板205的上端部,在帽体203的上下方向上位于帽体203的上侧,在帽体203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帽体203的中央部。另外,立起部位233 041)的曲面237( 的下端部、 长孔239(M7)的下端部、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的下端部、护罩板205的下端部位于帽体203前方的下端部附近。另外,在防护帽201上设有保持护罩板205的保持机构沈1。保持机构261是保持护罩板205的机构,使得在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或覆盖位置P203时,护罩板205 相对于帽体203不会容易地移动。保持机构具备例如图27所示的各切口 263、265而构成。切口 263在长孔 239(247)的上端部与长孔239 (M7)连接,并朝向长孔239 (M7)上方设置。切口 265在长孔239(M7)的下端部与长孔239 (M7)连接,并朝向长孔239 (M7)前方设置。并且,在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时,配合片251 (259)的基端部253进入切口沈3,护罩板205不会容易地移动。另外,在护罩板205位于覆盖位置P203时,配合片 251 (259)的基端部253进入切口沈5,护罩板205不会容易地移动。另外,在防护帽201上设有限制器,该限制器用于在护罩板205为了位于覆盖位置 P203而向下方移动时,防止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下方移动到必要以上。上述限制器由形成于护罩板205上的突起沈7、和设在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上的突起 269构成。另外,在防护帽201上设有未图示的内装体(例如内帽网),在帽体203及导向部件211上设有用于卡定内帽网的多个卡定部271。各卡定部271之中位于后侧的各卡定部 271A —体地设在帽体203的内表面上,各卡定部271之中位于前侧的各卡定部271B—体地设在导向部件211的内表面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护罩板5同样,护罩板205随着从其中央部朝向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在此,对佩戴防护帽201并使护罩板205出入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的状态下,佩戴者戴上防护帽201。在需要使护罩板205位于覆盖位置P203并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将护罩板205的下端部(例如檐 217)稍微向前方按压,则配合片251 (259)从切口 263出来,护罩板205可以移动。在该状态下,若使护罩板205沿着长孔239047)等向下方移动,则配合片251 (259)进入切口 265 中,护罩板205位于覆盖位置P203,护罩板205不会从覆盖位置P203容易地移动。另一方面,在使位于覆盖位置P203上的护罩板205位于收放位置P201的情况下, 若将护罩板205的下端部(例如檐217)稍微向前方按压,则配合片251 (259)从切口 265 出来,护罩板205可以移动。在该状态下,若使护罩板205沿着长孔239 047)等向上方移动,则配合片251 (259)进入切口 265中,护罩板205位于覆盖位置P203。再有,根据防护帽201,护罩板205总是设置在帽体203上,而且,护罩板205通过导向机构207沿着帽体203的曲面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忘记附带护罩板205,并且在不加大帽体203而大致保持现有的形状的状态下,能够加长护罩板205的移动行程。并且,护罩板 205的长度(高度)即使是能够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的长度,也能够将护罩板5大致容纳在帽体3的内部,不会妨碍佩戴者。另外,帽体203形成为覆盖佩戴者的耳朵部的部位被除去的形状即半球壳状,因此防护帽201被小型化且重量减轻,并且能够对佩戴者给予开放感,并且,帽体203的外侧 (凸侧)的面和内侧的面(凹侧的面)平滑地弯曲,帽体203的刚性变高。另外,根据防护帽201,由于具备沿着帽体203前侧内表面的曲面并形成为板状的护罩板205被圆弧状的导向部213引导且描绘圆弧状的轨迹并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加长护罩板205的移动行程,即使采用能够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的长度的护罩板205,将护罩板205大致容纳在帽体203的内部也变得更加容易,不会妨碍佩戴者。另外,根据防护帽201,由于圆弧状的导向部213以沿着帽体203的前侧内表面的方式设置在帽体203的内部,因此能够采用不覆盖佩戴者的耳朵的半球壳状的帽体203。 即、如果是将护罩板205在该转动中心C201的地方支撑在帽体上的结构,则必须在帽体203 上另外设置支撑护罩板205的转动轴(位于护罩板205的转动中心C201的地方的转动轴), 由此,需要在帽体203上设置耳朵部(覆盖佩戴者的耳朵部的部位),不能将帽体203做成半球壳状。但是,就防护帽201而言,不在帽体203上设置耳朵部便能够将帽体203的形状做成半球壳状。另外,根据防护帽201,由于导向部件211—体地构成,在帽体203的左右方向的两处与帽体203接触并一体地设置,因此导向部件211自身的刚性、和将导向部件211安装在帽体203上时的安装刚性变高。另外,能够避免与导向部213和护罩板205干涉,将卡定构成内装体的内帽网的卡定部271B设置在导向部件211的中央部位219的内侧。另外,根据防护帽201,由于护罩板205与导向部件211的四个部位(各面237J45 和各长孔239 J47)配合并移动,因此护罩板205能够以相对于帽体203顺畅且稳定的状态移动。
17
另外,就防护帽201而言,护罩板205在其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被支撑并移动,但除了该支撑形态外,也可以构成为护罩板205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被支撑并移动。例如,也可以是在护罩板20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与配合片251同样的配合片,将与该配合片配合的长孔(与长孔239同样的长孔)设置在中央部位219上的结构。另外,作为护罩板,也可以采用仅覆盖佩戴者的脸部的上半部分的半遮式的护罩板。第三实施方式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防护帽30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四是表示防护帽301的帽体303与通用的防护帽的帽体300的外形的不同的图,图30是防护帽301 的剖视图(根据通过防护帽301的中心并向防护帽301的前后上下方向展开的平面的剖视图)。图31是表示佩戴者戴上防护帽301的状态的图。图31的(a)、(b)表示使护罩板 305位于收放位置P301的状态,图31的(c)、(d)表示使护罩板305位于覆盖位置P303的状态。防护帽301具备帽体303和护罩板(护罩部件;面体)305而构成。帽体303、护罩板305形成为左右对称。在帽体303上设有覆盖佩戴者的耳朵的耳朵部307。另外,帽体 303形成为相对于通用的帽体300仅帽体303的前侧向外侧变大的碗状。在此,所谓通用的帽体300是不具备护罩板而是由帽体和内装体构成的帽体,为了适合于厚生劳动省的规格(防护帽的规格),例如是形成为所需最小限度的大小的防护帽的帽体。作为通用的帽体,能够举出前后方向的长度为260mm ^Omm左右的MP头盔等的帽体300(参照图四)。帽体303形成为在半球壳状的形状的构件上附加了形成为板状的耳朵部307的碗状。耳朵部307的厚度和帽体303的耳朵部以外的部位的厚度彼此大致一致。另外,耳朵部307的厚度方向成为帽体303的左右方向(在图观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此外,帽体303形成为半球壳状,并不是形成为完全的半球壳。即、帽体303与帽体3同样,为了与佩戴者的头部形状吻合而形成为曲率半径适当变化的形状。另外,帽体303的开口部(渊部;下端)309也不是完全的圆形,而是为了与佩戴者的头部形状吻合或通过设置耳朵部307,从而形成为曲率半径等适当变化的圆形状。通过帽体303形成为碗状,从而帽体303的外表面及内表面成为不存在陡峭的弯曲部分的平滑的球面状。并且,通过将帽体303形成为在半球壳状的构件上设置了耳朵部 307的碗状,从而在佩戴者戴上直立的防护帽301的情况下,帽体303的耳朵部307在帽体 303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向下侧突出,由该耳朵部307覆盖佩戴者的耳朵的全部或一部分。护罩板305例如与护罩板5同样地形成,由树脂等透明(包含有色透明)或半透明的部件构成,并形成为能够覆盖佩戴者的整个脸面的大小。另外,护罩板305形成为具备沿着帽体303前侧的内表面(凹陷的球面状的曲面)的球面状曲面的板状(湾曲的板状; 1/4左右的球壳状),在左右方向的两端部设有配合部311。在帽体303的耳朵部307上形成有导向部313,通过护罩板305的配合部311与导向部313进行配合,从而护罩板305在收放位置P301和覆盖位置P303之间,以配合部311的中心轴C301为中心描绘圆弧状的轨迹并转动。轴C301是通过耳朵部307的中央,并向防护帽301的左右方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在此,收放位置P301是护罩板305收放在帽体303的前侧内部时的位置,覆盖位置P303是护罩板305覆盖帽体303的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头部的前面)的位置。导向部313由例如贯通帽体303的耳朵部307的圆形的贯通孔315构成,配合部 311由在护罩板305的侧方(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下部向护罩板305的外侧稍微突出的圆柱状的突起(外径比贯通孔稍微小的突起)317构成。并且,通过各突起317与各贯通孔 315嵌合(参照表示图28中的XXXIII XXXIII截面的图即图33),护罩板305进行上述转动。对护罩板305位于收放位置P301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在该状态下,护罩板305 并不是完全收放在帽体303的内部,而是护罩板305的下端部(设有檐319的下端部)和其附近的部位在帽体303的前侧从帽体303的下端部(帽体3前侧的开口部)309向下方突出。但是,该向下方突出的部位不会妨碍佩戴者,佩戴者不会在其视野内意识到护罩板305 的存在而能够戴上防护帽301。檐(檐部)319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在护罩板305的下端部翻转。S卩、檐 319向反方向(离开佩戴者的脸面的方向)弯曲而延伸。由此,即使飞来物碰撞在护罩板 (位于覆盖位置P303的护罩板)305上,飞来物也在护罩板305的表面上滑动,能够避免与佩戴者的身体接触的事态。另外,护罩板305的上端部位于帽体303的顶部附近。此外,也可以是在去除护罩板305的檐319,在护罩板305位于收放位置P301的状态下,护罩板305完全收放在帽体 303的内部的结构。在护罩板305位于覆盖位置P303的状态下,护罩板305的下端部位于比佩戴者的下颂靠下侧,护罩板305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参照图31(c)、(d))。S卩、在从正面观察的情况下,佩戴者的整个脸面由护罩板305覆盖。此外,护罩板305的上端部在帽体303 的下端部(帽体303的前侧的渊部)的附近位于帽体303的内部。另外,在防护帽301上设有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内侧部件321。内侧部件321在帽体 303的前侧内部一体地设在帽体303上。内侧部件321如图30及图32 (表示内侧部件32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所示,具备中央部位323、立起部位325和突出部位327而构成。中央部位323形成为具备沿着帽体303的前侧内表面(形成为凹陷的球面状的帽体303内侧的曲面)的球面状曲面的板状 (湾曲的板状;1/4左右的尺寸的球壳状)。立起部位325形成板状且U字状,并且从中央部位323的后端部向中央部位323 的外方向(凸出方向)以规定的高度立起。突出部位327形成为板状且U字状,并且从立起部位325向后方以规定的宽度突出。并且,通过突出部位327的厚度方向的一个面(外侧的凸出的面)与帽体303的内表面(凹陷的面)配合(面接触),内侧部件321在帽体303的前侧内部一体地设在帽体 303上。此外,就与突出部位327面接触的帽体303内部的面而言,该宽度成为帽体303的前后方向,并在帽体303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从帽体303的左侧开始,通过帽体303的顶部直到帽体的右侧,以U字状延伸。在帽体303上设置了内侧部件321时,在防护帽301的前侧,成为帽体303位于外侧、内侧部件321位于内侧的双重结构,护罩板305进入由帽体303和内侧部件321形成的空间内(由帽体303和中央部位323及立起部位325形成的空间内),位于收放位置P301, 收放在帽体303内。如图30所示,在帽体303上设置了内侧部件321时,内侧部件321的圆弧状的中央部位323的中心、圆弧状的护罩板305的中心、圆弧状的帽体303的中心、护罩板305的转动中心C301彼此大致一致。另外,帽体303的曲率半径比护罩板305的曲率半径大,护罩板305的曲率半径比内侧部件321的中央部位323的曲率半径大。另外,在防护帽301上设有保持护罩板305的保持机构329。保持机构3 是保持护罩板305的机构,使得在护罩板305位于收放位置P301或覆盖位置P303时,护罩板305 相对于帽体303不会容易地转动。保持机构3 例如具备图30所示的各突起331、333、335、337而构成。突起331形成为半球状,在护罩板305的前后方向上在后端部,在护罩板305的宽度方向上在中央部, 一体地设置在护罩板305的内表面(凹面)上。突起333形成为半球状,在内侧部件321 的前后方向上在中央部位323的后端部附近,在内侧部件321的宽度方向上在中央部,一体地设置在内侧部件321的外表面(凸面)上。突起335形成为1/4的球状,一个平面335A 朝向内侧部件321的后方(上方),在内侧部件321的前后方向上在中央部位323的前端部,在内侧部件321的宽度方向上在中央部,一体地设置在内侧部件321的外表面(凸面) 上。突起335的高度比其他突起331、333、337的高度高。突起337形成为半球状,在内侧部件321的前后方向上比突起335稍微靠后方(上方),在内侧部件321的宽度方向上在中央部,一体地设置在内侧部件321的外表面(凸面)上。并且,如图30所示,在护罩板305位于收放位置P301的状态下,护罩板305的突起331被内侧部件321的突起333和内侧部件321的立起部位325夹住,从而护罩板305 不会容易地转动。为了使位于收放位置P301的护罩板305位于覆盖位置P303,若使护罩板305向图30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则突起331越过突起333,护罩板305转动并越过突起 337时,护罩板305位于覆盖位置P303,并且突起331被突起337和突起335夹住,从而护罩板305不会容易地转动。此外,突起335具备平面335A,而且,通过突起335高度变高,从而位于覆盖位置 P303的护罩板305(被突起337和突起335夹住的突起331)不会进一步向图30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到其以上。另外,在防护帽301上设有未图示的内装体(例如内帽网),在帽体303及内侧部件321上设有用于卡定内帽网的多个卡定部339。各卡定部339之中位于后侧的各卡定部 339A 一体地设置在帽体303的内表面上,各卡定部339之中位于前侧的各卡定部339B —体设置在内侧部件321的内表面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护罩板5同样,护罩板305随着从其中央部朝向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在此,对佩戴防护帽301并使护罩板305出入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护罩板305位于收放位置P301的状态下,佩戴者戴上防护帽301。在需要使护罩板305位于覆盖位置P303并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将护罩板305的下端部(例如檐 319)向下方拉伸,护罩板305转动,护罩板305位于覆盖位置P303。
另一方面,在使位于覆盖位置P303的护罩板305位于收放位置P301的情况下,若向上方推压护罩板305,则护罩板305转动,护罩板305位于收放位置P301。另外,在防护帽301中,也可以构成为自由调整护罩板305的转动中心C301的位置。即、也可以如图33所示,在耳朵部307上设置与贯通孔315同样的多个贯通孔31 315i,选择这些各贯通孔31 315i之中的一个贯通孔(实际上,在左右方向有两个贯通孔),使护罩板305的突起317与所该选择的贯通孔(例如贯通孔315b)嵌合。此外,各贯通孔31 315i彼此稍微分离,例如,在大致等分以贯通孔31 为中心的圆周的位置上, 设置各贯通孔315b 315i。根据防护帽301,由于仅加大帽体303的前侧,并且护罩板305以轴C301为中心描绘圆弧状的轨迹并移动,因此即使将护罩板加大成能够覆盖佩戴者的大致整个脸面,也能够将护罩板305收放在帽体303的内部,并且能够尽量抑制帽体303及防护帽301的整体大型化、重量增加。另外,由于帽体303形成为碗状,因此帽体303的外侧(凸侧)及内侧的面平滑地弯曲,帽体303的刚性变高。另外,在防护帽301中,如果构成为自由调整护罩板305的转动中心C301的位置, 则能够与佩戴者的头及脸的形态对应地调节护罩板305相对于帽体303的位置(尤其是在覆盖位置P303中的护罩板305的位置),佩戴者不易感到厌倦,提高防护帽的使用便利性。另外,根据防护帽301,由于构成为护罩板305进入由帽体303、中央部位323及立起部位325形成的空间内,并收放在帽体303内,因此避免与护罩板305的干涉而设置卡定内装体(内帽网)的卡定部339B变得容易。第四实施方式图35、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防护帽35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7是图36的X部的放大图。第四实施方式的防护帽351将护罩板分成两个,并设置在帽体353的外侧,这一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防护帽301不同,其他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防护帽301大致相同。S卩、防护帽351具备帽体353、第一护罩板355和第二护罩板357而构成。帽体353设有覆盖耳朵的耳朵部359并形成为碗状。若进一步说明,则碗状的帽体353除了耳朵部359以外,形成为与不具备护罩板的通用的帽体(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叙述的通用的帽体)相同的形状。第一护罩板355形成为具备沿着帽体353前侧的外表面(形成为凸球面状的帽体 353的外侧的曲面)的曲面(曲率半径比帽体353的前侧曲面的曲率半径大的球面状的曲面)的板状(湾曲的板状;1/8左右的球壳状)。在第一护罩板35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例如由圆形状的贯通孔361构成的配合部363。该配合部363与导向部367配合,该导向部367由例如在帽体35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从帽体353的外表面突出的圆柱状的突起365构成。并且,第一护罩板355能够以配合部363为中心在上推位置P305和覆盖位置 P307之间,描绘圆弧状的轨迹并转动。此外,上推位置P305是第一护罩板355被上推到帽体353前侧的外部时的位置, 覆盖位置P307是第一护罩板355覆盖帽体353的佩戴者的脸面(头部的前面)的大致上半部分的位置。第二护罩板357形成为具备沿着帽体353前侧的外表面(形成为凸球面状的帽
21体353的外侧的曲面)的曲面(曲率半径比第一护罩板355的曲率半径大的球面状的曲面)的板状(湾曲的板状;1/8左右的球壳状)。在第二护罩板357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也与第一护罩板355同样地形成有贯通孔361 (配合部363),该贯通孔361与突起365 (导向部367)配合。并且,第二护罩板357位于第一护罩板355的外侧(尤其是,在位于覆盖位置P311时,在位于上推位置P305的第一护罩板355的外侧覆盖第一护罩板355),并且以配合部363为中心在上推位置P309和覆盖位置P311之间,描绘圆弧状的轨迹并转动。此外,上推位置P309是第二护罩板357被上推到帽体353 (第一护罩板355)的前侧的外部时的位置,覆盖位置P311是第二护罩板357覆盖帽体353的佩戴者的脸面(头部的前面)的大致下半部分的位置。另外,位于覆盖位置P305的第一护罩板355,其上端部的部位与帽体353的檐360 抵接,从而不会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到其以上。另外,由于设在该第二护罩板357上的限制器 369与设在第一护罩板355上的限制器371抵接,因此位于覆盖位置P311的第二护罩板357 不会向下方移动到其以上。此外,限制器369由在第二护罩板357的上端部向第二护罩板板357的内侧折弯的折弯部形成。限制器371由在第一护罩板355的下端部向第一护罩板355的外侧折弯的折弯部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护罩板5同样,护罩板355随着从其中央部朝向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根据防护帽351,在各护罩板355、357位于上推位置P305、P309的状态下,第二护罩板357位于主要覆盖佩戴者的眼睛的部分的第一护罩板355的外侧并覆盖第一护罩板 355,因此不易损伤第一护罩板355。S卩、例如防护帽351的佩戴者不使用各护罩板355、357 时,即使因不注意而将第二护罩板357碰撞在障碍物上,也能够防止损伤第一护罩板355。由此,在防护帽351的佩戴者使用各护罩板355、357时,主要覆盖佩戴者的眼睛的部分的第一护罩板355不会被损伤,能够确保良好的视野。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护罩板的位置内外相反。 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四实施方式那样,使帽体与通用的帽体大致相同,并使护罩板位于帽体的外侧,而且,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三实施方式那样,使帽体的前侧比通用的帽体大,并将护罩板设置在帽体的外侧。第五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护帽50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帽1及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护帽201不同的主要之处是引导护罩板503的导向机构505的结构(形态),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帽1及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护帽201大致相同地构成,并具有大致相同的效果。由导向机构505引导的护罩板503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护罩板大致同样地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帽1及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护帽201同样,设有具备凹部275的檐217,并且以轴C501为大致转动中心,在收放位置P501和覆盖位置P503 之间移动。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护帽501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第五实施方式的防护帽501具备帽体507、构成导向机构505的导向部件509、护
22罩板503、冲击吸收部件(冲击吸收内衬)513、颂带515、内装体(内帽网)517而构成。冲击吸收部件513由例如泡沫苯乙烯形成为碗状。并且,通过在帽体507的内侧设置导向部件509和护罩板503的组装体511之后,在帽体507和组装体511的内侧设置冲击吸收部件513,然后,在帽体507及导向部件509上设置颂带515和内帽网517,从而组装成防护帽 501。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防护帽中,虽然未言及冲击吸收部件及颂带,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防护帽中,也可以是设置了冲击吸收部件及颂带的结构。帽体507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帽1及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护帽201的情况大致同样地构成。即、帽体507是用于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构件,例如由树脂等材料构成,如图 46(表示帽体507的概略结构的图)所示,形成为碗状(例如半球壳状)。此外,图46(a) 是帽体507的侧视图,图46(b)是帽体507的主视图,并且是图46(a)中的XLIB向视图,图 46(c)是帽体507的仰视图,并且是图46(a)中的XLVIC向视图。防护帽501的帽体507由帽体主体部519和帽体檐部521构成,并且例如以双色成型。帽体主体部519由不透明的树脂构成,帽体檐部521由透明(包含有色透明)的树脂或半透明的树脂构成。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防护帽中,也可以将帽体由帽体主体部和帽体檐部构成。护罩板503也如上所述,除了导向机构505的部位(与导向部件509配合的部位) 以外,与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帽201大致同样地构成。在此,对导向机构505进行详细说明。图39是表示防护帽501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40是防护帽501的主视图,并且是图39中的XL向视图,图41是防护帽501的仰视图,并且是图39中的XLI向视图。图43、图44是表示导向部件509和护罩板503的组装体511的图,图43(a)是组装体511的侧视图,图43(b)是组装体511的俯视图,并且是图43 (a)中的XLIIIB向视图, 图44(a)是组装体511的仰视图,并且是图43(a)中的XLIVA向视图,图44(b)是表示图 43(b)中的XLIVB XLIVB截面的图。图45是表示导向部件509中的导向部523等的详细结构的图。图45 (a)是图 44(b)中的XLVA部的放大图。图45(b)是图45(a)中的XLVB向视图、或者图49 (b)中的 XLVB部的放大图。此外,在图45(a)中,描绘了护罩板503等,而在图45 (b)中则省略了护罩板503等的表示,仅描绘了导向部件509。图49、图50是表示导向部件509的图,图49(a)是导向部件509的侧视图,图 49(b)是导向部件509的俯视图,并且是图49(a)中的XLIXB向视图,图50 (a)是导向部件 509的主视图,并且是图49(a)中的LA向视图,图50 (b)是表示图50(a)中的LB LB截面的图,图50(c)是表示图50(a)中的LC LC截面的图。图52、图53是表示护罩板503的图,图52(a)是护罩板503的主视图,图52(b)是护罩板503的俯视图,并且是图52(a)中的LIIB向视图,图52(c)是护罩板503的局部向视图,并且是图52(b)中的LIIC向视图,图52(d)是护罩板503的局部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图52(b)中的LIID-LIID截面的图,图53(a)是护罩板503的侧视图,并且是图52 (a)中的 LIIIA向视图,图53(b)是表示图52(a)中的LIIIB-LIIIB截面的图,此夕卜,在图52 (a)及图53 (a)中施有网格的部位510是在ANSI规格的光学特性范围(由于防护帽501的佩戴者通过护罩板503观察事物,因此光学特性良好的范围)。导向机构505具备设在例如由树脂构成的导向部件509上的导向部523 ;以及设在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构成的护罩板503上的配合部525。导向部件509具备中央部位527,该中央部位527具备球面状的曲面并形成为板状,导向部523形成于中央部位527。另外,导向部523形成为细长并设置多个,从而在护罩板503在收放位置P501和覆盖位置P503之间移动时该导向部523对护罩板503进行引导。各导向部523彼此大致平行,并且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设在中央部位527的靠中央处。若详细说明,则中央部位527形成为1/4的球壳状,在此,1/4的球壳(1/4球壳) 是如下所述形成的立体。首先,得到从预定的半径的第一球除去半径比该第一球的半径稍微小且中心与上述第一球一致的第二球的形状的立体(球壳)。接着,用通过上述各球的中心或其附近的第一平面将上述球壳分割成两部分,得到分割后的两个立体之中的一个立体即半球壳。其次,用通过上述各球的中心或其附近并与上述第一平面大致正交的第二平面将上述半球壳分割成两部分,得到分割后的两个立体之中的一个立体即1/4球壳。此外,由于导向部件509是设置在帽体507的内部(内侧)的构件,因此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 的曲率半径(上述第一球的曲率半径)比帽体507的曲率半径稍小。中央部位527形成为“1/4球壳状”,并不是形成为完全的“1/4球壳”形状。S卩、中央部位527与帽体507同样,为了与佩戴者的头部形状吻合而形成为曲率半径适当变化的形状。中央部位527的端部也不是完全的圆弧,而是为了与佩戴者的头部形状吻合而形成为曲率半径适当变化的圆弧状。在此,所谓中央部位527的端部,是指通过由上述第一平面分割而形成的圆弧状(半圆弧状)的部位(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29)、和通过由上述第二平面的分割而形成的圆弧状(半圆弧状)的部位(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大致位于例如上述第一平面上,成为在与上述第一平面正交的方向上几乎不存在凹凸的形态。此外,由于中央部位527具有厚度(上述第一球的半径与上述第二球的半径的差),因此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更准确地说是第一半圆状端部曲面。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例如在与上述第二平面正交的方向,与上述第二平面略有出入。也就是说,在与上述第二平面正交的方向存在极小的凹凸。此外,与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29的情况相同,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更准确地说是第二半圆状端部曲面。在将导向部件509设置在帽体507上的状态下,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在帽体507前方的内侧从帽体507略微分离,并一体地设置在帽体507上。由此,在帽体507 和中央部位527之间形成比帽体507的厚度或中央部位527的厚度更厚的预定的厚度的 1/4球壳状的空间533,护罩板(位于收放位置P501的护罩板)503进入该1/4球壳状的空间 533。若进一步说明,则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从帽体507的内壁稍微分离并沿着帽体507的内壁,从位于帽体507下端的圆形状的边缘的左端附近通过帽体507的正上方附近,延伸到位于帽体507下端的圆形状的边缘的右端附近。也就是说,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从佩戴者的左耳朵的上方通过佩戴者的头顶部附近,延伸到佩戴者的右耳朵的上方。另外,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在帽体507的下端从位于前侧的前侧半圆状的边缘稍微分离并沿着帽体507的前侧半圆状的边缘,从位于帽体507下端的圆形状的边缘的左端附近通过帽体507的边缘的前端附近,延伸到位于帽体507下端的圆形状的边缘的右端附近。也就是说,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从佩戴者的左耳朵的上方通过佩戴者的额头附近,延伸到佩戴者的右耳朵的上方。设在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上的导向部523例如设有三个。各导向部523 例如分别由长圆状的贯通孔(在厚度方向贯通中央部位527的贯通孔)535、537、539构成, 在宽度方向上设在中央部位527的中央、左侧和右侧。设在中央部位527的中央的导向部523(贯通孔53 从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 的中央附近形成到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的中央附近。也就是说,设在中央的贯通孔535 在横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确保中央的位置的状态下,从佩戴者的额头的中央附近通过佩戴者的前头部的中央,延伸到佩戴者的头顶部附近。左侧的导向部523(贯通孔537)与设在中央的贯通孔535平行地设置,并且从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左侧的斜前方部位附近,形成到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29的左侧的斜上方部位附近。也就是说,设在左侧的贯通孔537从佩戴者的额头的斜左前方部位附近通过佩戴者的前头部的斜左前方部位,延伸到佩戴者的头顶部的斜左上方部位附近。右侧的导向部523(贯通孔539)隔着设在中央的贯通孔535与设在左侧的贯通孔 537对称地设置。即、右侧的贯通孔539相对于通过导向部件509的中心并向上下前后方向展开的平面,与左侧的贯通孔537对称地设置。在此,对三个导向部523(贯通孔535、537、539)的位置关系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忽略导向部件509的各侧方部位M1、M3(参照图49等)的存在(假设导向部件509的各侧方部位541、543不存在)。将三个贯通孔535、537、539的各延长线(长圆状的贯通孔535、537、539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且向贯通孔535、537、539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交点分别作为下部左侧交点M5、下部中央交点M7、下部右侧交点参照图 49(a)、(b)、图 50(a))。这样,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左端(与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29的左端一致的左端,参照图49(a))551和下部左侧交点545之间的距离(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上的距离)与下部左侧交点545和下部中央交点547之间的距离(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 上的距离)相等或略大。另外,同样,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右端(与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29的右端一致的右端,参照图49 (a) )553和下部右侧交点549之间的距离(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 531上的距离)与下部右侧交点549和下部中央交点547之间的距离(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上的距离)相等或略大。另外,如图49(b)所示,将三个贯通孔535、537、539的各延长线与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29的交点分别作为上部左侧交点555、上部中央交点557、上部右侧交点559。这样,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的左端551和上部左侧交点555之间的距离(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上的距离)与上部左侧交点555和上部中央交点557之间的距离(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上的距离)相等或略大。另外,同样,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29的右端553和上部右侧交点559之间的距离 (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上的距离)与上部右侧交点559和上部中央交点557之间的距离(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 上的距离)相等或略大。这样,通过设置导向部523,导向部523(贯通孔535、537、539)在中央部位527的中央部侧(在宽度方向上靠中央部)向上下前后方向延伸而设置。此外,也可以是去除中央的导向部523(贯通孔535)而将导向部523设置两个的结构,也可以是将中央的导向部523 (贯通孔535)设置两个,并且通过使一个导向部向比中央稍微靠左侧移动,另一个导向部向比中央稍微靠右侧移动,从而设置四个导向部(长圆状的贯通孔)的结构。再有,也可以是将向上下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的导向部在中央部位 527的中央侧(在宽度方向上靠中央)设置五个以上的多个的结构。另外,导向部件509具备上述的中央部位527、板状的第一侧方部位(左侧的侧方部位)541、以及板状的第二侧方部位(右侧的侧方部位)543而构成。第一侧方部位541在中央部位527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侧(左侧)且中央部位527的下侧,与中央部位527 — 体地设置。第二侧方部位543在中央部位527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右侧)且中央部位527的下侧,与中央部位527 —体地设置。并且,构成为一对中央部位配合部561(参照图49(b)等)与一对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参照图46 (C))配合,左侧的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参照图49 (a))与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 (参照图46 (c))配合,右侧的第二侧方部位配合部569 (参照图49 (a)) 与第二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71 (参照图46 (c))配合,导向部件509与帽体507 —体地设置。一对中央部位配合部561在各侧方部位M1543的附近形成于中央部位527上, 一对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设在帽体507的侧方。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设在第一侧方部位541上,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设在帽体507的左斜后侧。第二侧方部位配合部 569设在第二侧方部位543上,第二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71设在帽体507的右斜后侧。若更加详细地说明,则第一侧方部位Ml以与中央部位527大致相同的厚度形成为短的带状。并且,第一侧方部位Ml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与第一半圆状端部曲线529的下端部侧(左下端部侧)连接。另外,第二侧方部位543相对于通过导向部件509的中心并向上下前后方向展开的平面,与第一侧方部位541对称地设置。由此,第一侧方部位Ml 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下端部)位于中央部位527的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左侧的大致延长线上,第二侧方部位M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下端部)位于中央部位527的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右侧的大致延长线上。导向部件509相对于帽体507装卸自如,通过形成于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 上的一对中央部位配合部561与设在帽体507上的一对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配合,设置在帽体507上的导向部件509不容易从帽体507分离。例如,中央部位配合部561由被看作刚体的第一中央部位配合部(从中央部位527 稍微向其外侧突出的突起)573 (参照图49 (a))和具备弹性的第二中央部位配合部575 (参照图49(a))构成。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由被看作刚体的部位(从帽体507的内壁稍微向帽体507的内侧突出的突起,参照图46(c)、图48)577构成。此外,图48(a)是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的侧视图,图48(b)是图48(a)中的XLVIIIB向视图。
并且,在帽体507上设置导向部件509时(使第一中央部位配合部573与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配合时),第二中央部位配合部575与帽体507 (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或其周边)抵接并弹性变形,在帽体507上设置完导向部件509时(使第一中央部位配合部 573与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已经配合时),第二中央部位配合部575复原。利用该复原的第二中央部位配合部575,暂且设置在帽体507上的导向部件509不容易从帽体507分离。S卩、在移动护罩板503时等,即使在帽体507或导向部件509或护罩板503上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导向部件509也不容易从帽体507分离。还有,中央部位配合部561或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设置在不与护罩板503干涉的位置上。此外,图42(a)是表示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配合部561与帽体507的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配合的状态的图,是表示图41所示的XLIIA XLIIA的部分截面的图。带状的第一侧方部位541或带状的第二侧方部位543的长度的值比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长度的一半值稍小。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由在厚度方向贯通第一侧方部位Ml的两个贯通孔579、581构成。构成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的两个贯通孔579、581之中的一个贯通孔(后方贯通孔)581设在第一侧方部位Ml的前端部(在第一侧方部位Ml的长度方向与中央部位 527相反侧的端部)附近,构成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的两个贯通孔579、581之中的另一个贯通孔(前方贯通孔)579在第一侧方部位Ml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中央部位配合部561 和后方贯通孔581之间(例如大致中央部)。第二侧方部位配合部569也与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的情况相同,由后方贯通孔581和前方贯通孔579构成,第二侧方部位配合部569的各贯通孔579、581相对于通过导向部件509的中心并向上下前后方向展开的平面,与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的各贯通孔579、581对称地设置。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如图46(c)或图47所示,由在帽体507的开口部(下端部的边缘)附近从帽体507的内壁稍微向帽体507的内侧突出的两个突起(前侧突起和后侧突起)583构成。第二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71相对于通过帽体507的中心并向上下前后方向展开的平面,与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对称地设置。即、各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 571由两个前侧突起583和两个后侧突起583构成。此外,图47(a)是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571或后述的帽体卡定部585的侧视图, 图47 (c)是图47 (a)中的XLVIIC向视图,图47 (b)是图47(c)中的XLVIIB向视图,图47 (d) 是表示图47(b)中的XLVIID XLVIID截面的图。在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与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配合的状态下,第一侧方部位541与帽体507的内壁抵接。而且,在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与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配合的状态下,导向部件509 (第一侧方部位Ml)相对于帽体507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相对于帽体507能够在帽体507的前后方向(帽体507的内周方向)稍微移动,在帽体507的厚度方向上,能够向帽体507的内侧移动。而且构成为,在帽体507的厚度方向的移动通过在帽体507上设置内帽网517而被限制。即使在第二侧方部位配合部 569与第二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71配合的状态下,也和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与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配合的状态相同。在帽体507上设置完导向部件509的状态下,第一侧方部位配合部565与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配合,第二侧方部位配合部569与第二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71配合,中央部位配合部561与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配合。并且,导向部件509牢固地设置在帽体 507 上。另外,在帽体507上设置完导向部件509的状态下,导向部件509的下侧的边缘 (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和各侧方部位541、543的下端部)在帽体507的边缘(开口部) 的内侧附近沿着帽体507的边缘延伸。再有,在帽体507上设置完导向部件509的状态下, 从上侧向下侧观察帽体507及导向部件509时,帽体507的边缘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前后方向的直径比宽度方向的直径大的圆环状)。相对于此,导向部件509形成为在后方的一点点部位未连接(各侧方部位M1543的前端部彼此稍微分离)的马蹄形状。还有,导向部件509与帽体507的边缘同样,也可以是成为圆环状的结构。在第一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的地方和第二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71的地方形成有卡定部(由四个突起构成的帽体卡定部)585,该卡定部585由突出量(向帽体507内侧的突出量)比构成这些被配合部567、571的突起583大的突起构成(参照图46 (c)、图47)。 帽体卡定部585是用于卡定内帽网517的部位。在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的内侧且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附近,形成有与帽体卡定部585同样地构成的卡定部(由四个突起构成的导向部件卡定部)587 (参照图49(b)、图51)。导向部件卡定部587也是用于卡定内帽网517的部位。还有,图51 (a)是导向部件卡定部之中位于前方的导向部件卡定部587的侧视图, 0 51(c)是图51 (a)中的LIC向视图,图51(b)是图51(c)中的LIB向视图,图51 (d)是表示图51(b)中的LID LID截面的图。另外,图51(e)是导向部件卡定部之中位于后方的导向部件卡定部587的侧视图, 图51(g)是图51(e)中的LIG向视图,图51(f)是图51(g)中的LIF向视图,图51 (h)是表示图51(f)中的LIH LIH截面的图。导向部件509的导向部件卡定部587相对于通过导向部件509的中心并向上下前后方向展开的平面对称地设置。由此,在帽体507设置完导向部件509的状态下,卡定部 585、587总共设在八个部位。并且,在帽体507上设置完导向部件509的状态下,将内帽网517的被卡定部589 卡定在帽体卡定部585和导向部件卡定部587上,在帽体507上设置完内帽网517时,导向部件509的各侧方部位Ml、543被帽体507和内帽网517的被卡定部589夹住,导向部件 509的各侧方部位541、543与帽体507的内壁接触,如上所述,导向部件509的各侧方部位 541、543相对于帽体507大致固定而设置(参照图42 (b)、图42 (c))。还有,图42(b)是表示图41中的XLIIB XLIIB截面的图,图42(c)是表示图41中的XLIIC XLIIC截面的图。各侧方部位Ml、543的角部形成为圆角。即、从侧方部位Ml、543的厚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侧方部位541及第二侧方部位543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部(与中央部位527相反侧的端部)的两个部位的角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两端部的角部)的外形线形成为1/4 圆弧状(参照图49(a)的参照符号591)。并且,在侧方部位M1543的其他部位(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下端部),角部也形成为圆角(参照图49(a)的参照符号 593)。
通过各侧方部位M1543的角部形成为圆角,从而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引起的导向部件509的破损,而且能够防止由导向部件509造成的对帽体507或护罩板503或防护帽 501的佩戴者的损伤。另外,导向部件509的导向部523如上所述,由例如三个长圆状的贯通孔535、537、 539构成。与此向对应,护罩板503的配合部525由三个圆柱状部位595构成(参照图45)。并且,通过构成配合部525的圆柱状部位595的各个与构成导向部件509的导向部523的三个贯通孔535、537、539的各个进行配合(圆柱状部位595进入贯通孔535、537、 539),护罩板503被引导而在收放位置P501和覆盖位置P503之间移动。若详细地说明,则长圆状的贯通孔535、537、539的宽度B501比圆柱状部位595 的外径D501稍大(参照图45(b))。另外,通过在圆柱状部位595的两端部一体设置外径比圆柱状部位595的外径大的圆板状的凸缘部599、601,从而形成配合部件597(参照图 45(a))。如图52(a)所示,在护罩板503的上端部一体地设有用于设置配合部件597的半圆板状的设置部603。在半圆板状的设置部603的中央部,形成有将半圆板状的设置部603 在其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内径比配合部件597的圆柱状部位595的外径D501稍大的贯通孔)605。还有,设置部603及贯通孔605与导向部件509的三个贯通孔535、537、539 对应地设在三个部位。并且,护罩板503的设置部603和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进入设在圆柱状部位595的两端部的各凸缘部599、601之间,由各凸缘部599、601夹住护罩板503的设置部603和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圆柱状部位595贯通导向部523的长圆状的贯通孔 535、537、539和设置部603的圆形的贯通孔605。由此,在护罩板503相对于帽体507及导向部件509移动时,护罩板503仅在构成导向部523的贯通孔535、537、539的大致长度方向移动。此外,由圆柱状部位595和各凸缘部599、601构成的配合部件(带凸缘部件)597 包括在一个端部具备凸缘部599的第一筒状部件607 ;在另一个端部具备凸缘部601的第二筒状部件609 ;以及沿着各筒状部件607、609的中心轴贯通并通过铆接而将各筒状部件 607、609 —体化的铆钉611。在护罩板503位于收放位置P501的状态下,带凸缘部件597的圆柱状部位595与各长圆状的贯通孔535、537、539的上端部抵接。另一方面,在护罩板503位于覆盖位置P503 的状态下,带凸缘部件597的圆柱状部位595与各长圆状的贯通孔535、537、539的下端部抵接。另外,防护帽501与防护帽1、201同样,设有用于保持护罩板503位于收放位置 P501或覆盖位置P503的状态的保持机构613。在此,对保持机构613进行详细说明。形成导向部523的三个长圆状的贯通孔535、537、539之中位于左右侧的两个长圆状的贯通孔537、539的宽度为一定。另一方面,形成导向部523的三个长圆状的贯通孔 535、537、539之中位于中央的长圆状的贯通孔535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宽度极小(参照图45(b))。由此,护罩板503能够在收放位置P501或覆盖位置P503维持该位置。若进一步详细说明,则如图45(b)所示,位于导向部件509的中央的长圆状的贯通孔(中央贯通孔)535的上端部位615形成为圆弧且马蹄形状。形成为圆弧状且马蹄形状的上端部位615的圆弧的直径D503与带凸缘部件597的圆柱状部位595的外径D501相等
或稍大。上端部位615的两端部617彼此的距离(圆弧状且马蹄形状的上端部位615的出口中的宽度方向的距离)L501比带凸缘部件597的圆柱状部位595的外径D501稍小。并且,位于长圆状的中央贯通孔53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带凸缘部件597移动到长圆状的中央贯通孔535的上端部位615时,带凸缘部件597的圆柱状部位595与上端部位615的两端部617接触,导向部件509的一部分弹性变形,两端部617之间的距离L501变大到圆柱状部位595的外径D501的值。再有,在移动带凸缘部件597而带凸缘部件597的圆柱状部位595位于上端部位615时,各两端部617复原,保持带凸缘部件597的位置。在两端部617和从两端部617向长圆状的贯通孔535的下端侧分离预定距离的分离部位619之间,随着从该分离部位619朝向两端部617,长圆状的贯通孔535的宽度逐渐变得狭窄。即、在分离部位619和两端部617之间形成锥形部621。由此,在将护罩板503 从覆盖位置P503向收放位置P501移动时,带凸缘部件597的圆柱状部位595不会与马蹄形状的上端部位615的两端部617突然抵接,能够防止上端部位615的两端部617的损伤。此外,长圆状的贯通孔535的下端部侧也形成为具备与上端部侧同样的锥形部等。而且,为了使马蹄形状的两端部617容易弹性变形,在马蹄形状的两端部617的外侧附近设有一对贯通孔(将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在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圆形状的两个贯通孔)623。此外,也可以取代将上述贯通孔623设在长圆状的贯通孔535的上端部侧,或者在此基础上,将上述贯通孔623设在长圆状的贯通孔535的下端部侧。再有,也可以取代将上述的保持机构613等设在中央的长圆状的贯通孔535中,或者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的保持机构613等设置在左右的长圆状的贯通孔537、539中。另外,在设于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上的长圆状的贯通孔535、537、539的周边,设有稍微向中央部位527的内侧凹陷的凹部625。该凹部625设置成具备预定的幅度,并包围各长圆状的贯通孔535、537、539。另外,如上所述,设在护罩板503的上端部的设置部603也设置成稍微向护罩板503的内侧凹陷(参照图52(b)、图53)。在这三个凹部625附近且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的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地方,设有三个突起627。这三个突起627在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的厚度方向上向中央部位527的前侧(外侧)突出。在使用与三个贯通孔535、537、539对应地设置的三个带凸缘部件597在导向部件 509上设置了护罩板503的状态下,护罩板503的上端部的三个部位通过带凸缘部件597支撑在导向部件509上,设置在护罩板503的上端部上的设置部603进入设置于中央部位527 上的凹部625中,并且护罩板503内侧的面与中央部位527的各突起627隔着例如将在后面详细叙述的密封件631间接地抵接。再有,在将设有护罩板503的导向部件509设置在帽体507上的状态下,在护罩板 503外侧的面与帽体507前侧的半圆弧状的边缘之间形成有极小的间隙629(参照图39)。由此,在正常状态(直立的佩戴者仅戴上防护帽501的状态)下,护罩板503的上端部的三个部位通过带凸缘部件597被支撑在导向部件509上,并且,护罩板503内侧的面与中央部位527的突起627隔着例如将在后面详细叙述的密封件631间接地抵接,护罩板503被支撑在导向部件509上,护罩板503将在收放位置P501和覆盖位置P503之间进行圆弧状的移动。另外,在将设有护罩板503的导向部件509设置在帽体507上的状态下,在抬起护罩板503的下端的方向或者使护罩板503从佩戴者的脸面离开的方向的外力施加在护罩板 503上的情况下,在护罩板503外侧的面与帽体507前侧的圆弧状的边缘之间极小的间隙 6 消失,护罩板503外侧的面与帽体507前侧的圆弧状的边缘隔着例如将在后面详细叙述的密封件631间接地抵接,限制由上述外力引起的护罩板503的转动。S卩、护罩板503在其上端部的设置部603与导向部件509配合。另外,护罩板503 在其下侧的部位(帽体507的覆盖佩戴者的脸面的部位)被突起627和帽体507的前侧的半圆弧状的边缘夹住,并与突起627和帽体507的前侧的半圆弧状的边缘的任一个配合。并且,防止护罩板503的较大的晃动。还有,上述的配合的部位以外的护罩板503的部位隔着极小的间隙与导向部件 509及帽体507相对。在设于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上的三个突起627及其周边和形成间隙6 的帽体507的边缘及其附近,粘贴例如板状的密封件(低摩擦部件;防止损伤材料)631(参照图44 (a)、图46 (c))。由此,护罩板503 (除了设置部603及檐217)不会与导向部件509 及帽体507接触,护罩板503能够以较小的摩擦阻力在收放位置P501和覆盖位置P503之间移动,并且,防止损伤进入帽体507的佩戴者的视野的护罩板503的部位(图52 (a)等所示的ANSI规格的光学特性范围510)。设在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的密封件631A形成为“ 二,,字状,并且夹住中央的长圆状的贯通孔535,从导向部件509的下端朝向上端,且比另一密封件631设置得长。由此, 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对护罩板503的损伤。关于设在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527上的长圆状的各贯通孔535、537、539,形成于这些贯通孔535、537、539的周围的凹部625,以及导向部件卡定部587的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如上所述,而且如图43(b)所示,导向部件卡定部587设置在四个部位。位于最左侧的导向部件卡定部587A在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延伸方向,位于左侧的中央部位配合部561A和左侧的贯通孔537之间的大致中央,其次位于左侧的导向部件卡定部587B在第二半圆状端部曲线531的延伸方向,与左侧的贯通孔537的凹部625邻接,位于左侧的贯通孔537和中央的贯通孔535之间。另外,位于右侧的两个导向部件卡定部587C、587D 相对于通过导向部件509的中心并向上下前后方向展开的平面,与右侧的导向部件卡定部 587A、587B对称地设置。由于在这样的位置设有导向部件卡定部587,因此能够避免导向部件卡定部587 与导向部件509的导向部523的干涉,并且能够将内帽网517设置在导向部件509的适当位置上,能够由内帽网517适当地承受施加在帽体507上的外力。另外,使耳带(颂带)515的被卡定部633与帽体卡定部585之中设在最左侧的卡定部585A或者其次设在左侧的卡定部585B(参照图46(c))和导向部件卡定部587之中设在最左侧的卡定部587A(参照图43(b))配合,并且、使另一个耳带(颂带)515的被卡定部 633与帽体卡定部585之中设在最右侧的卡定部585D或其次设在右侧的卡定部585C (参照图46(c))和导向部件卡定部587之中设在最右侧的卡定部587D(参照图43(b))配合,能够将各颂带515设置在帽体507及导向部件509的适当位置上,防护帽501的佩戴者没有不适感地佩戴防护帽501并能够使用各颂带515将防护帽501固定在佩戴者的头部。此外,如已经理解的那样,由于帽体卡定部585设在帽体507的后侧,导向部件509 设在帽体507的前侧,因此帽体卡定部585位于比导向部件卡定部587靠后侧。在使颂带515的被卡定部633与帽体卡定部585及导向部件卡定部587配合之后,使内帽网517的被卡定部589与帽体卡定部585及导向部件卡定部587配合,从而颂带 515(被卡定部63 及内帽网517(被卡定部589) —体地设置在帽体507及导向部件509 上。此外,内帽网517相对于帽体507及导向部件509容易自由装卸,暂且设置的内帽网 517不容易从帽体507及导向部件509脱落。再有,在防护帽501中,导向部件509的各侧方部位Ml、543和颂带515的被卡定部633被帽体507和内帽网517的被卡定部589夹住,并一体地设置在帽体507上(参照图 42(b))。根据防护帽501,导向部件509具备具有球面状的曲面并形成为板状的中央部位 527,并且导向部523形成于中央部位(例如在宽度方向靠中央部位527的中央)527,因此形成所谓的“窄导轨”,从而与将导向部523设在中央部位527的侧方侧(在宽度方向的各端部侧)的情况相比,能够顺利地进行护罩板503的出入(在收放位置P501和覆盖位置 P503之间的移动)。另外,根据防护帽501,由于导向部件509具备中央部位527和各侧方部位Ml、 543而构成,在各侧方部位M1543的附近形成于中央部位527上的一对中央部位配合部 561 (561A、561B)与设在帽体507上的一对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配合,形成于各侧方部位 541,543上的侧方部位配合部565、569与形成于帽体507上的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571 配合,因此,在使护罩板503出入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导向部件509相对于帽体507的晃动。即、在使护罩板503出入的情况下,由于用导向部件509引导护罩板503,因此以向帽体507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C501为中心的旋转力矩施加在导向部件509上,该旋转力矩从导向部件509向帽体507传递,但是与帽体507的中央部位被配合部563配合的导向部件509的中央部位配合部561成为支点,与帽体507的侧方部位被配合部567、571配合的导向部件509的侧方部位配合部565、569受到旋转力矩,因此能够减少上述晃动。另外,由于将导向部件509的侧方部位配合部565、569在左侧设置两处、在右侧设置两处,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晃动。并且,左侧的两个侧方部位配合部565之中的后侧的侧方部位配合部(贯通孔581)和右侧的两个侧方部位配合部565之中的后侧的侧方部位配合部(贯通孔581)位于帽体507的后端部附近,因此成为支点的中央部位配合部561和后侧的侧方部位配合部565之间的距离变大,能够更进一步减少晃动。再有,根据防护帽501,由于导向部件509的导向部523由三个长圆状的贯通孔 535、537、539构成,护罩板503的配合部525由三个圆柱状部位595构成,圆柱状部位595 的各个与三个贯通孔535、537、539的各个配合,从而护罩板503被引导而在收放位置P501 和覆盖位置P503之间移动,因此,以简单的结构减少护罩板503相对于导向部件509的晃动,同时护罩板503相对于导向部件509顺利地移动。此外,作为护罩板503,也可以采用仅覆盖佩戴者的脸的上半部分的半遮式护罩板。而且,可以将护罩板503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护罩板相同。即、也可以形成为,例如图15及图16所示,随着从中央部朝向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的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护罩部件,设置在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上并覆盖上述佩戴者的脸面,其特征在于,由透明体或半透明体形成为弯曲的板状,并且随着从中央部朝向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罩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述佩戴者的脸面侧的内侧的面形成为凹状,左右方向的曲率半径比上下方向的曲率半径小,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比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的变化的比例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罩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主体部和檐部而构成,上述主体部形成为上述弯曲的板状,上述檐部在上述主体部的下方,向与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弯曲而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罩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主体部和檐部而构成,上述主体部形成为上述弯曲的板状,上述檐部在上述主体部的下方,向与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弯曲而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罩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檐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以预定的宽度向上述主体部的内侧凹陷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罩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檐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以预定的宽度向上述主体部的内侧凹陷的凹部。
7.一种护罩部件,安装在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上并覆盖上述佩戴者的脸面,其特征在于,具有由透明体或半透明体形成为弯曲的板状,且覆盖上述佩戴者的脸面的主体部;以及一体形成于上述主体部的下端部以防止飞来物与上述佩戴者的身体接触的檐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罩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檐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有向上述佩戴者侧凹陷并向下端侧敞开的凹部。
9.一种防护帽,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罩部件; 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以及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对上述护罩部件进行引导,以使上述护罩部件能够在上述护罩部件收放于上述帽体的收放位置和上述护罩部件覆盖上述佩戴者的脸面的覆盖位置之间移动,在使上述护罩部件位于上述收放位置的状态下,在上述护罩部件的檐部和上述帽体的檐部之间形成间隙。
10.一种防护帽,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护罩部件; 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以及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对上述护罩部件进行引导,以使上述护罩部件能够在上述护罩部件收放于上述帽体的收放位置和上述护罩部件覆盖上述佩戴者的脸面的覆盖位置之间移动,在使上述护罩部件位于上述收放位置的状态下,在上述护罩部件的檐部和上述帽体的檐部之间形成间隙。
全文摘要
在覆盖佩戴者的面部的护罩部件和设置有该护罩部件的防护帽中,即使佩戴者通过护罩部件的周边部观察事物时,也尽可能减少影像的变形。护罩部件(5)设置在保护佩戴者的头部的帽体(3)上并覆盖佩戴者的面部,由透明体或半透明体形成为弯曲的板状,随着从中央部朝向的周边部,厚度逐渐变薄。
文档编号A42B3/22GK102281783SQ20108000485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中山文治, 大熊亘, 田岛纪孝 申请人:绿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