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2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地涉及ー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特别地,涉及ー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该保护罩可以提供重点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周缘的功能、可以使将该保护罩耦合到便携式电子装置或将其 从中移除的操作得以实现以及可以可靠地維持其耦合状态。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装置不仅仅指的是诸如I-phones和Android手机等智能手机,还指的是不同类型的电子装置,例如电子字典装置、MP3播放器和游戏机等。虽然有各种不同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在其前面有个显示面板的所谓的杆形装置最近已经广泛流行。这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通常地是易摔的,因此,如果该装置掉在地上,它就会出现问题,例如,会损伤该显示面板。因此,通常使用保护罩来保护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使其免于受到撞击。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这种保护罩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发展而发展,不是像以前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整个表面被覆盖的保护罩的类型,将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周边包裹起来的同时还允许暴露该电子装置的前表面的缓冲型保护罩最近很流行。这种缓冲型保护罩分为两个种类ー种保护罩,由诸如橡胶或类似物等制成且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周边包裹起来,另外ー种保护罩,包括由比橡胶更硬的材料制成且可以可移除地彼此耦合的两个本体。前者具有整合的结构,使用方便,但是如果该橡胶的弹性变弱后,其就可以延伸和不能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紧密接触,从而減少了其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后者可以克服橡胶随着时间变化而延长的问题,因为其通常构造为使锁定部分在相同的平面处形成在该保护罩的两个本体的左侧和右侧处,所以,锁定部分的锁定不会在对保护罩施加纵向的力的作用下轻易地松开。此外,要将它们彼此耦合或彼此分离都将非常困难。因此,需要改进的保护罩,该改进的保护罩特别地将杆形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周边包裹起来以便保护该装置,这不仅可以使该保护罩耦合到装置上,还可以加强它的耐用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时刻注意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其可以分离成两个本体并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周边包裹起来。其中,锁定部分没有设置在彼此对齐也不是设置彼此在同一平面的位置上,因此,不仅防止了施加在保护罩部分上的外力不期望地将该保护罩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移除,还使将该保护罩耦合到该电子装置的操作得以实现,因为使用了基于锁定部分的相应本体的对应侧面之间的不同长度以及使用了本体的弾性。本发明的另外ー个方面是为了提供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其中,各锁定部分具有插入耦合结构,该耦合结构具有凸起部和凹入部,因此使将该保护罩耦合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操作得以实现或是将其从其中移除。本发明的另外ー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其中,堵塞件提供在锁定挂钩上,且堵塞凸出件提供在相应的锁定获取物上,以使该锁定挂钩可以顺利地以滑动的方式耦合到该锁定获取物或从该锁定获取物中移除,因此进一歩地使耦合操作或移除操作得以实现。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和该第二本体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周边部分和侧表面,通过这种方式,该第一本体和该第二本体彼此耦合,该第一本体和该第二本体中的每ー个具有在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面方向上延伸的侧面延伸部分,以及在纵向从侧延伸部分的相对端部处延伸的纵向延伸部分,该纵向延伸部分具有纵向短侧面部分以及比该纵向短侧面部分更长的纵向长侧面部分;以及锁定部分,所述锁定部分形成于在该第一本体的该纵向长侧面部分和该第二本体的该纵向短侧面部分之间的各自接头上以及在该第ニ本体的该纵向长侧面部分和该第一本体的该纵向短侧面部分之间的各自接头上,所述锁 定部分可移除地将该第一本体和该第二本体彼此耦合。该纵向长侧面部分可以比该纵向短侧面部分长四倍到六倍。此外,所述锁定部分可以包括提供在该第一本体和该第二本体的纵向长侧面部分的各自端部上的锁定挂钩以及形成在该第一本体和该第二本体的纵向短侧面部分的各自端部中的锁定获取物,其中,该锁定挂钩中的每ー个和该相应的锁定获取物可移除地彼此耦合。此外,该锁定挂钩中的每ー个可以包括在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相対的方向上从该锁定钩的端部处凸起的堵塞件。锁定获取物中的每ー个可以包括斜坡,该斜坡被挤压,以使其深度在朝向该锁定获取物的端部方向上増加;堵塞凸起件,该堵塞凸起件在在与该纵向短侧面部分垂直的方向上从该斜坡的下端部处凸起。该述堵塞件可以可移除地固定在由围绕该堵塞件凸起件的该斜坡所限定的空间内。


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的构造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显示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组装的保护罩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显示保护罩的锁定部分的放大的透视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发明显示保护罩的操作的实例的视图,其中,当任一个锁定部分放松吋,另外ー个锁定部分就具有杠杆支点的功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根据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附图并没有按比例示例。现在可以參考附图,其中,在整个不同附图中所使用的相同參考标号指的是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的构造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显示组装保护罩的透视图。
根据本发明,在不同种便携式电子元中,特别地,在用于在其前面提供有显示面板的杆型装置中使用保护罩。这种电子装置可以是智能手机、移动视频播放器或游戏机等。本发明的保护罩可靠地固定在这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上方,而不会覆盖提供在该装置前面的显示面板,具有吸收施加在该装置上的冲击カ并防止该装置被刮擦的功能。详细地,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罩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其主要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周边紧密地接触,井部分地覆盖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周边。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通过锁定部分分离地彼此形成并可移除地彼此耦合。凹部形成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中的每ー个的内表面中,该凹部的底部是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周边紧密接触的部分。该凹部的侧壁分别地放置在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因此部分地覆盖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周缘。优选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中的每ー个的材料具有预先确定的弹性,从而确保该锁定部分的锁定和放松。 如图I和图2所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的形状彼此对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通过两个锁定部分分离地彼此耦合,所述锁定部分提供在第一本体和第ニ本体10和20之间的各自接头上。详细地,基于其纵向长度比其侧向长度更长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换句话说,如图4所示出,大约为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两个短侧表面和两个长侧表面的四个侧表面),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的ー个包括侧向延伸部分30,其在水平方向(侧向方向)上延伸,并与该便携式装置的短侧表面中的相应ー个紧密接触;以及纵向延伸部分40和50,其在垂直(纵向)方向上分别从侧向延伸的部分30的相对端部处延伸,并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两个长侧表面部分紧密接触。该纵向延伸部分40和50包括设置在侧向延伸部分30的一个端部上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以及设置在该侧向延伸部分30的另外ー个端部并比纵向短侧面部分50更长的纵向长侧面部分40。对于这ー构造,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中的每ー个的整体形状类似于标号为“7”的组件的整体形状。第一本体10的纵向长侧面部分40耦合到第二本体2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上,而第二本体20的纵向长侧面部分40耦合到第一本体1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上,从而形成了整体为矩形的平面形状。特别地,纵向长侧面部分40比纵向短侧面部分50长四倍到六倍。换句话说,纵向长侧面部分40占该保护罩的总纵向长度的大约80%到85%。此外,所述锁定部分各自形成于在第一本体10的纵向长侧面部分40和第二本体2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之间的接头处以及在第二本体20的纵向长侧面部分40和第一本体1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之间的接头处。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锁定部分的放大视图。根据本发明的每ー个锁定部分通过使用凸起-凹入的耦合,形成了可释放锁定结构,其形成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的端部之间的各接头上。将锁定部分与凸-凹结构相比较,指的是凹部的锁定获取物70和指的是凸部的锁定挂钩60各自地提供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中的每ー个的端部上。详细地且优选地,锁定挂钩60提供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的纵向长侧面部分40中的每ー个的端部上,而锁定获取物70形成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中的每ー个的端部内。锁定挂钩60在纵向方向上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的各纵向长侧面部分40的端部处向外延伸。此外,堵塞件61从向外的各锁定挂钩60的端部处凸出(在相对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向上),以使堵塞件61比除了堵塞件61外的锁定挂钩60的部分更厚。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中的每ー个的堵塞件61包括倾斜部分61a,其从该纵向长侧面部分40的端部处延伸并向上和向下傾斜;以及连接部分61b,其线性地将倾斜部分61a的顶边缘连接到锁定挂钩60部分上。相应于锁定挂钩60,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中的每ー个的锁定获取物70包括斜坡71和堵塞凸出件72。配置斜坡71以使其被挤压和从位置处向下倾斜,该位置朝向侧边延伸部分30以预先确定的距离从该纵向短侧面部分50分离开,其深度在相邻于纵向短侧面部分50的端部的位置处达到最大值。该堵塞凸出件72在与纵向短侧面部分垂直的方向上的斜坡71的最深端部处凸出。 现在解释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上构造的保护罩的功能和操作。在包括彼此可分离或者可折叠到彼此上的两个本体的保护罩中,本发明的保护罩建议能防止保护罩出现问题。在该保护罩中,上盖子和下盖子彼此分离或者两个本体通过设置在相同平面处的两个锁定部分彼此可分离地耦合。上/下盖子分离(折叠)保护罩是不方便的,其中,因为该上盖子覆盖了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所以,用户必须打开上盖子才能看到该显示面板。在保护罩中,其中,两个锁定部分形成在处于相同平面的左边和右边的纵向延伸部分内,相同大小的力同时从侧向延伸部分传递到设置在相同水平处的左锁定部分和右锁定部分上,从而,保护罩可以非常容易地分离为两部分。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如果锁定部分的耦合力增强或在其上设置有锁定部分的水平线位于纵向延伸部分的内侧部分处,则将导致出现另外的问题,即将该保护罩耦合到电子装置或将其从中移除可能会非常困难。然而,在本发明的保护罩内,正如可以根据附图所述,左锁定部分和右锁定部分并不彼此齐高,也就是说,彼此并不关于水平线对齐,但是其却形成了对称结构,以使不仅便携式电子保护罩的显示面板可以打开,而且本发明的结构还可以防止转移自侧向延伸部分30的外力轻易地将保护罩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过渡地分离。换句话说,锁定部分并没有设置在相同平面处,S卩,并没有与水平线对齐,但是却设置为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彼此对称,从而防止施加到保护罩部分上的外力过度轻易地将保护罩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移除。图4是根据本发明显示保护罩的操作的实例的视图,其中,当任一个锁定部分放松吋,另外ー个锁定部分就具有杠杆支点的功能。如图4所示,为了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彼此耦合,或将其彼此分离,当两个锁定部分中的任一个的锁定状态放松时,另外一个锁定部分就具有杠杆支点或铰链的功能,因此促进了从另外ー个本体中移除的本体能顺利地旋转,从而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彼此分尚。详细地,当用户放松两个锁定部分中的任ー个(例如,有关于第一本体1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的锁定部分)并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提出(拿走)第一本体1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时,另外一个侧面的锁定部分(并非立即放松)就具有铰链的功能直到第一本体10脱离到某一程度。随后,另外ー侧的锁定部分的锁定状态最终放松,其后,第二本体20也可以从便携电子装置中移除。特别地,短侧面部分50比纵向长侧面部分短四倍到六倍的原因是为了使本体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脱离。如果纵向短侧面部分50比以上所提出的长,那么用户就必须将本体向上或向下弯曲,并将其从电子装置中移除,而不是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移开本体,好似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ー个角作为抓起点将其提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本体的材料的弹性的提高,本体就更易疲劳,最終結果是提高了本体变形或断裂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各锁定挂钩60的堵塞件61设置在形成在纵向短侧面部分50的内表面处相应锁定获取物70内,特别地,在相邻于堵塞凸起件72的斜坡71的最深部分内。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用户提升其中形成有斜坡71的纵向短侧面部分的端部,那么有力施加到其上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自然地从锁定挂钩60的堵塞件61处移除,好似堵塞件61沿着斜坡71的坡道滑动。与之相反的是,当锁定挂钩60和锁定获取物70处于耦合状态时,向外凸出的堵塞件61可以保持处在锁定到堵塞凸起件72上的状态下,而不会轻易地从斜坡71处脱离,从而在其之间提供了足够的耦合力。简单来说,将本发明的保护罩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耦合包括将第一本体10设置在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应的侧表面上;以及将第二本体20的纵向长侧面部分40的锁定挂钩60插入到形成在第一本体1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内的锁定获取物70中.然后,被锁定的锁定部分具有铰链的功能,不允许锁定挂钩60和锁定获取物70彼此分离,从而允许另外ー侧的锁定部分弾性地弯曲并进入到锁定状态,同时,第一本体10绕着已经被锁定的锁定部分旋转。这里,另外ー侧面的锁定部分的锁定可以通过挤推锁定部分轻易地实现,将第一本体10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的锁定获取物70 (详细地,指的是围绕堵塞凸出件的斜坡部分)固定到第二本体20的纵向长侧面部分40的锁定挂钩的堵塞件上,直到其发出咔嚓声。可以以与以上相反的方式执行将本发明的保护罩从便携式装置中移除的动作。锁定挂钩60的堵塞件61配置为使其向外凸起并可释放地锁定到堵塞凸出件72上的原因还在于为了阻止在纵向上推动保护罩的カ轻易地将堵塞件61和堵塞凸出件72彼此开锁但是却允许提升来自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纵向短侧面部分50的力,从而容易地释放相应侧面的锁定部分的锁定状态。同时另外ー侧面的锁定部分具有铰链的功能,使其很容易地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应本体中脱离出来。优选地,用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材料是金属或者合成树脂,也可以使用其他不同种类的材料。虽然没有在附图中显示,但是本发明的防护罩还可以包括覆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的尾部以及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10和20和盖子的装配不仅可以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还可以保护后表面。如以上所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还具有以下的功效第一,因为两个锁定部分设置在关于水平方向上不对齐也不彼此在相同的平面上的位置处,所以,其防止了在垂直方向上施加到其上的力不期望地轻易地释放锁定部分的锁定状态。
第二,各本体的纵向长侧边部分比该本体的纵向短侧面部分长四倍到六倍。因此,该保护罩可以固定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上方或从其中脱离出来,以这种方式,两个本体中的任意一个的纵向短侧面部分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应角上移动,因此使保护罩可以安装或移除,而不需要拉紧的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第三,因为纵向长侧面部分与纵向短侧面部分之间的长度存在差异的构造,所以,当两个侧面中的任何ー个(第一侧面)的锁定部分进入锁定状态或从锁定状态中释放吋,另外ー个侧面(第二侧面)的锁定部分可以具有铰链的功能。因此,正绕着具有铰链功能的锁定部分旋转的本体可以顺利地移动,从而使第一侧面的锁定部分实现锁定或释放的操作。第四,各侧边的锁定部分使用了包括向外凸起的堵塞件和包括斜坡和堵塞凸起件的锁定获取物的锁定挂钩,因此保证了可靠的锁定力,并使锁定部分的锁定或释放的操作 可以实现。虽然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的构造和操作公开用于示例性的目的,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同可能出现的修正、添加和替代不背离公开在附图中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具有在其前表面上的显示面板、两个短侧表面以及两个长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覆盖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周缘部分和所述侧表面,通过这种方式,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彼此耦合,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中的每一个包括侧向延伸部分,其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短侧表面中的一个紧密接触;以及纵向延伸部分,其具有从在纵向方向上的侧向延伸部分的第一端部处延伸的纵向短侧面部分,所述纵向短侧面部分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两个长侧表面中的一个的部分相接触,以及纵向长侧面部分,其在纵向方向上从所述侧向延伸部分的第二端部处延伸,且比所述纵向短侧面部分更长,所述纵向长侧面部分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两个长侧表面中的剩下的一个部分相接触;以及 锁定部分,所述锁定部分形成于在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纵向长侧面部分和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纵向短侧面部分之间各自的接头上以及在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纵向长侧面部分和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纵向短侧面部分之间各自的接头上,所述锁定部分可移除地将所述 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彼此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长侧面部分比所述纵向短侧面部分长四倍到六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分包括 锁定挂钩,所述锁定挂钩提供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纵向长侧面部分的各自端部上;以及 锁定获取物,所述锁定获取物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纵向短侧面部分的各端部中; 其中,所述锁定挂钩的每一个和相应的所述锁定获取物彼此可移除地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挂钩中的每一个包括在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相对的方向上从所述锁定钩的端部处凸起的堵塞件;以及 所述锁定获取物中的每一个包括斜坡,所述斜坡被挤压,以使其深度在朝向所述锁定获取物的端部方向增加;以及堵塞凸起件,其在与所述纵向短侧面部分垂直的方向上从所述斜坡的下端部处凸起; 其中,所述堵塞件可移除地扣紧在由围绕所述堵塞凸起件的所述斜坡所限定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件包括 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延伸以在关于相对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向向下倾斜;以及 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线性地将所述倾斜部分的顶部边缘连接到所述锁定挂钩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中的每一个的内表面内。
其中,所述凹部的底部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侧表面相接触,而所述凹部的侧壁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周缘部分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子,所述盖子耦合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盖子覆盖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每一个由金属制成或由合成树脂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来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括覆盖所述电子装置的周缘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以及分离地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彼此耦合的锁定部分。各本体包括在侧面方向上延伸的侧向延伸部分以及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纵向延伸部分。该纵向延伸部分包括从该侧向延伸部分的端部延伸的纵向短侧面部分以及从该侧向延伸部分的另一个端部处延伸的纵向长侧面部分。所述锁定部分形成于在该第一本体的纵向长侧面部分和该第二本体的纵向短侧面部分之间的接头处以及在该第二本体的纵向长侧面部分和该第一本体的纵向短侧面部分之间的接头处。
文档编号A45C11/24GK102726917SQ20121010287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金大暎 申请人:修必肯Sgp韩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