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生活【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加热鞋结构,具体说是一种发热鞋。热鞋结构设计有鞋面鞋底、锂电池、数码电路盒、保温层、隔热层、发热层组成,其中鞋底与保温层固定连接,发热层在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数码电路盒通过负载导线与发热层相连接。锂电池通过DC插头线与数码电路盒相连接;控制电路板数码芯片通过PWM控制输出,经功率管D882连接到发热层,数码电路盒已经过防水处理,能在水中正常工作;数码芯片经开关选择强热和弱热的工作方式,由PWM控制输出的功率,经功率管D882提供发热层所需的功率,强热可连续工作4.5小时以上,弱热可连续工作9小时以上;发热层采用24K碳芯,安全、防水、柔软、舒适、耐用。
【专利说明】—种电加热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活【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加热鞋结构,如我们在天气寒冷的环境下为了不使脚冻伤而采取的一种保护装置,即:使鞋体发热而达到保护脚的目的。
技术背景:
[0002]目前,有关发热鞋或电热鞋的技术已有相关报道,但其从结构上来说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目前现有的电热鞋的发热丝都是分布在鞋体的鞋面上,因热气是相对有方向性的,是向上的散热的,而鞋面的上方就是鞋以外了,所以这种结构会使大量的电量消失,也就是损耗大;再者目前电热鞋的设计方案和结构都是主张将电池设置在鞋底或鞋跟内,这种结构很容易造成对电池组的损害,因为人在行走时都会对鞋底或鞋跟产生一定的扭力,而这种扭力无疑会对电池组造成损害,损害后还不易更,并且相对增加了成本,所以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实用,热能高的电加热鞋。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电加热鞋结构设计有鞋面鞋底、锂电池、数码电路盒、保温层、隔热层、发热层组成,其中鞋底与保温层固定连接,发热层在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数码电路盒通过负载导线与发热层相连接。锂电池通过DC插头线与数码电路盒相连接;控制电路板数码芯片通过PWM控制输出,经功率管D882连接到发热层,数码电路盒已经过防水处理,能在水中正常工作;数码芯片经开关选择强热和弱热的工作方式,由PWM控制输出的功率,经功率管D882提供发热层所需的功率,强热可连续工作4.5小时以上,弱热可连续工作9小时以上;发热层采用24K碳芯,安全、防水、柔软、舒适、耐用。
[0005][0005]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实用,热能高的电加热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一侧面的结构示意简图。
[0007]图2为本发明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简图。
[0008]如图所示:图中I表示鞋面;2表示鞋底;3表示锂电池;4表示数码电路盒;5表示保温层;6表示隔热层;7表示发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举例说明本发明。
[0010]如图所示:图中I表示鞋面;2表示鞋底;3表示锂电池;4表示数码电路盒;5表示保温层;6表示隔热层;7表示发热层。
[0011]电加热鞋结构设计有鞋面1、鞋底2、锂电池3、数码电路盒4、保温层5、隔热层6、发热层I组成,其中鞋底2与保温层5固定连接,发热层7在保温层5与隔热层6之间;数码电路盒4通过负载导线与发热层7相连接。锂电池3通过DC插头线与数码电路盒4相连接;控制电路板数码芯片通过PWM控制输出,经功率管D882连接到发热层7,数码电路盒已经过防水处理,能在水中正常工作;数码芯片经开关选择强热和弱热的工作方式,由PWM控制输出的功率,经功率管D882提供发热层7所需的功率,强热可连续工作4.5小时以上,弱热可连续工作9小时以上;发热层7采用24K碳芯,安全、防水、柔软、舒适、耐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加热鞋由鞋面⑴,鞋底⑵,锂电池⑶,数码电路盒⑷,保温层(5),隔热层(6),发热层(7)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鞋底(2)与保温层(5)固定连接,发热层(7)在保温层(5)与隔热层(6)之间,数码电路盒(4)通过负载导线与发热层(7)相连接,锂电池(3)通过DC插头线与数码电路盒(4)相连接,控制电路板数码芯片通过PWM控制输出,经功率管D882连接到发热层(7)。
【文档编号】A43B7/04GK103750594SQ20121026693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黄春娟 申请人:黄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