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拉链头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拉链头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拉链是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基本都是由两链布(呈条带)上各有一排链牙(链牙多为金属材质或塑胶材质)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两链布上的各链牙相互交错设置,两链布通过一滑动件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拉链头与链布结合后,在使用过程中,拉链头的布缝与链布接触较多,布缝不平整或存在尖锐的边角,均会影响拉链的滑度,可见布缝的边缘,对拉链的使用效果影响较大;现有拉链头布缝处为平直,布缝边缘呈近90度角度,导致拉链头在拉合时,布缝边缘易刮到链布,加大了对链布的磨损,拉动不顺畅,使用此类拉链头,易发生挑峰,拉起来也有卡齿状况,影响拉链的使用效果;经测试,其拉合次数仅为5500次左右,使用寿命较短,而显其改进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拉链头的改良结构,该改良结构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拉链头易刮到链布、易挑峰的情况,使拉链使用过程中更为顺畅,降低了链布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拉链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拉链拉头的改良结构,它包括下板、通过支芯连接在下板上的上板和由上板前端朝后端向上倾斜延伸的拉鼻,上板可配合拉鼻连接一拉片,所述下板两侧向上延伸有凸缘,两凸缘后端呈倒八字形设置,所述上板两侧对应凸缘向下延伸有凸边,同侧的凸边与凸缘的前后端的端角均设置为倒圆角,同侧的凸缘与凸边间形成布缝,下板与上板的后端形成一向外呈敞开口状的啮合口。所述下板与上板间前端配合支芯形成左右两导入口,下板内表面中部形成有上筋,在上板内表面对应上筋的设置位置形成有下筋,该下筋配合上筋,开合拉链。所述拉鼻设置在上板中部,该拉鼻呈钩状结构,拉鼻延伸末端为一平整端面,该拉鼻与上板形成一呈开口设置的拉片连接结构。所述上板为前端呈流线型,并在中部以圆弧形向后延伸形成的形状,所述下板的形状与上板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具凸边的上板与具凸缘的下板配合支芯在内侧形成啮合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布缝边缘呈圆弧形设置,使拉链头拉起来更加顺畅,降低了链布的磨损,边缘呈圆弧状,消除了披峰及尖锐边角,拉起来极为顺畅,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拉链头易刮到链布、易挑峰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拉链的使用寿命,另,此设计较多适用于拉链有拐角之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拉链拉头的改良结构,它包括下板1、通过支芯2连接在下板I上的上板3和由上板3前端朝后端向上倾斜延伸的拉鼻4,上板3可配合拉鼻4连接一拉片,下板I两侧向上延伸有凸缘11,两凸缘11后端呈倒八字形设置,上板3两侧对应凸缘11向下延伸有凸边31,同侧的凸边31与凸缘11的前后端的端角均设置为倒圆角,同侧的凸缘11与凸边31间形成布缝5,布缝5边缘呈圆弧形设置,使拉链头拉起来更加顺畅,且不易磨损到链布,加长拉链的使用寿命,凸边31的形状与凸缘11相配合,下板I与上板3的后端形成一向外呈敞开口状的啮合口 6,以配合闭合拉链。如图1-3所示,其中,下板I与上板3间前端配合支芯2形成左右两导入口,下板I内表面中部形成有上筋12,在下板I内表面对应位置的上板3内表面成平滑状。在上板3内表面对应上筋12的设置位置形成有下筋32,该下筋32配合上筋12,开合拉链.[0018]如图1-3所示,其中,拉鼻4设置在上板3中部,该拉鼻4呈钩状结构,拉鼻4延伸末端为一平整端面,该拉鼻4与上板3形成一呈开口设置的拉片连接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上板3为前端呈流线型,并在中部以圆弧形向后延伸形成的形状,所述下板I的形状与上板3的形状相配合,边缘呈圆弧状,消除了披峰及尖锐边角,拉起来极为顺畅。如图3所示,其中,具凸边31的上板3与具凸缘11下板I配合支芯2在内侧形成啮合空间,便于链布进入拉链头中。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拉链拉头的改良结构,其布缝5边缘呈圆弧形设置,使拉链头拉起来更加顺畅,降低了链布的磨损,边缘呈圆弧状,消除了披峰及尖锐边角,拉起来极为顺畅,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拉链头易刮到链布、易挑峰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拉链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头的改良结构,它包括下板、通过支芯连接在下板上的上板和由上板前端朝后端向上倾斜延伸的拉鼻,上板可配合拉鼻连接一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两侧向上延伸有凸缘,两凸缘后端呈倒八字形设置,所述上板两侧对应凸缘向下延伸有凸边,同侧的凸边与凸缘的前后端的端角均设置为倒圆角,同侧的凸缘与凸边间形成布缝,下板与上板的后端形成一向外呈敞开口状的啮合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与上板间前端配合支芯形成左右两导入口,下板内表面中部形成有上筋,在上板内表面对应上筋的设置位置形成有下筋,该下筋配合上筋,开合拉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鼻设置在上板中部,该拉鼻呈钩状结构,拉鼻延伸末端为一平整端面,该拉鼻与上板形成一呈开口设置的拉片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为前端呈流线型,并在中部以圆弧形向后延伸形成的形状,所述下板的形状与上板的形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凸边的上板与具凸缘的下板配合支芯在内侧形成啮合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拉链头的改良结构,它包括下板、通过支芯连接在下板上的上板和由上板前端朝后端向上倾斜延伸的拉鼻,上板可配合拉鼻连接一拉片,下板两侧向上延伸有凸缘,两凸缘后端呈倒八字形设置,上板两侧对应凸缘向下延伸有凸边,同侧的凸边与凸缘的前后端的端角均设置为倒圆角,同侧的凸缘与凸边间形成布缝,下板与上板的后端形成一向外呈敞开口状的啮合口,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拉链头易刮到链布、易挑峰的情况,使拉链使用过程中更为顺畅,降低了链布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拉链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4B19/26GK202919204SQ20122033531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余家丰 申请人:东莞豪丰拉链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