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式助力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90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气式助力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喷气式助力鞋底。
背景技术
人行走时,每走一步,人的脚都要经历抬脚、空中前进和触地三个阶段,抬脚时,脚要向下向后蹬地,地板对脚产生向前的推力使脚向上向前运动,在该推力作用下,脚在空中前进,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脚触地,受到地板的阻力而停止。最常见的助力鞋是在鞋底安装弹簧,弹簧被压缩后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助于行走。无论弹簧如何设置,弹簧对脚的向上的反作用力来自于脚对弹簧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弹簧对脚的向前的反作用力来自于脚对弹簧施加的向后的作用力,因此脚对鞋底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并不会使弹簧产生对脚的向前的推力。若能将脚对鞋底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转化为对脚的向前的推力,将会使人们走路更省力、行走速度更快。中国专利96244563.0号公开了一种三气室助力鞋底,由后气室、中气室、前气室组成,后气室和中气室、中气室和前气室的连接壁上分别制有一单向气阀,导气管穿过中气室连通前气室和后气室,导气管一端口处制有一单向气阀,脚踏开关位于前气室内。后气室、中气室、前气室均充有3-4大气压的气体,走路时,脚后跟的着地时产生的冲击力将后气室中的气体充到中气室里,抬脚时脚掌蹬地时通过脚踏开关将中气室里的气体放入前气室,以弹力的形式作用于前脚掌,达到助力的效果。这种鞋底能将脚后跟对鞋后跟的冲击力转化为对前脚掌的弹力,但该弹力的本质仍然是向上的力,而不是向前的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脚对鞋底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转化为对脚的向前的推力,以使人们走路更省力、行走速度更快。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喷气式助力鞋底,该鞋底内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设于鞋底的脚掌部,且第三气囊位于第一气囊上方,第二气囊位于鞋底的脚跟部;第一气囊通过第一管道和鞋底脚掌部前侧壁相通,第一气囊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二气囊相通,第二气囊通过第三管道和第三气囊相通,第三气囊通过第四管道和鞋底的脚跟部后侧壁相通;第一管道中设有允许气体由鞋底脚掌部前侧壁向第一气囊方向流动的第一单向阀,第二管道中设有允许气体由第一气囊向第二气囊方向流动的第二单向阀。前述喷气式助力鞋底,其鞋底由上底和下底贴合构成,上底由前上底和后上底贴合构成,后上底的前半部分贴合于前上底的后半部分上方;所述第一管道、第一气囊、第二管道、第二气囊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底和下底之间,所述第三管道位于所述前上底和后上底之间,所述第三气囊和第四管道位于上底顶面。前述喷气式助力鞋底,在对该鞋底脚掌部施加外力前,第一气囊处于膨胀状态,第二气囊处于收缩状态;在对该鞋底脚掌部施加向下的外力后,第一气囊处于收缩状态,第二气囊处于膨胀状态。前述喷气式助力鞋底,其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体积相等,所述第三气囊的体积远小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体积。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人们走路脚触地后抬起脚掌前,脚掌先对第三气囊施力,使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之间封闭,接着脚掌继续对第一气囊施力,第一气囊被压缩,其内部的气体进入第二气囊,使第二气囊膨胀;脚掌离地时,外界气体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第一气囊,使第一气囊恢复原状,第二气囊中的气体通过第三管道、第三气囊、第四管道从鞋底脚跟部后侧壁喷出,从而产生对脚的向前的推力。也就是说,该鞋底可将脚对鞋底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转化为对脚的向前的推力,使人们走路更省力、行走速度更快。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喷气式助力鞋底,参照图1,该鞋底内设有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和第三气囊5,第一气囊3和第三气囊5设于鞋底的脚掌部10,且第三气囊5位于第一气囊3上方,第二气囊4位于鞋底的脚跟部20。当外力施加于鞋底的脚掌部10上方时,第三气囊5先被压缩,然后第一气囊3再被压缩。第一气囊3通过第一管道30和鞋底脚掌部10前侧壁相通,第一气囊3通过第二管道40和第二气囊4相通,第二气囊4通过第三管道50和第三气囊5相通,第三气囊5通过第四管道60和鞋底的脚跟部20后侧壁相通。外力施加于鞋底脚掌部10上方时,第三气囊5被压缩,使第三管道50和第四管道60的气体通路被阻隔,第一气囊3被压缩,其中的气体经第二管道40进入第二气囊4内,但是第二气囊4内的气体不会通过第三管道50和第四管道60流出。第一管道30中设有允许气体由鞋底脚掌部10前侧壁向第一气囊3方向流动的第一单向阀31,但是气体不会从第一气囊3向鞋底脚掌部10前侧壁方向流动;第二管道40中设有允许气体由第一气囊3向第二气囊4方向流动的第二单向阀41,但是气体不会从第二气囊4向第一气囊方向流动。这就保证了第一气囊3被压缩时,其中的气体只能经第二管道40进入第二气囊4内。脚离地时,第三气囊5被放开,第三管道50、第三气囊5、第四管道60形成气体通路,第二气囊4通过这一通路向鞋底脚跟部20排出。参照图1,所述鞋底由上底2和下底I贴合构成,上底2由前上底21和后上底22贴合构成,后上底22的前半部分贴合于前上底21的后半部分上方。所述第一管道30、第一气囊3、第二管道40、第二气囊4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底2和下底I之间,所述第三管道50位于所述前上底21和后上底22之间,所述第三气囊5和第四管道60位于上底顶面。鞋底以及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第三气囊5均具备良好的弹性,第一气囊3、第三气囊5在失去外力作用时均能快速恢复原状,第二气囊4膨胀后排气通路打开时可迅速排出气体恢复原状。[0018]在对该鞋底脚掌部10施加外力前,第一气囊3处于膨胀状态,第二气囊4处于收缩状态;在对该鞋底脚掌部10施加向下的外力后,第一气囊3处于收缩状态,第二气囊4处于膨胀状态。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的体积相等,第三气囊5的体积远小于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的体积,该第三气囊5仅起气体通路的开关作用。人们走路脚触地后抬起脚掌前,脚掌先对第三气囊5施力,使第三管道50和第四管道60之间封闭,接着脚掌继续对第一气囊3施力,第一气囊3被压缩,其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二管道40进入第二气囊4,使第二气囊4膨胀;脚掌离地时,外界气体通过第一管道30进入第一气囊3,使第一气囊3恢复原状,第二气囊4中的气体通过第三管道50、第三气囊5、第四管道60从鞋底脚跟部20后侧壁喷出,从而产生对脚的向前的推力。也就是说,该鞋底可将脚对鞋底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转化为对脚的向前的推力,使人们走路更省力、行走速度更快。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喷气式助力鞋底,其特征在于: 该鞋底内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设于鞋底的脚掌部,且第三气囊位于第一气囊上方,第二气囊位于鞋底的脚跟部; 第一气囊通过第一管道和鞋底脚掌部前侧壁相通,第一气囊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二气囊相通,第二气囊通过第三管道和第三气囊相通,第三气囊通过第四管道和鞋底的脚跟部后侧壁相通; 第一管道中设有允许气体由鞋底脚掌部前侧壁向第一气囊方向流动的第一单向阀,第二管道中设有允许气体由第一气囊向第二气囊方向流动的第二单向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式助力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由上底和下底贴合构成,上底由前上底和后上底贴合构成,后上底的前半部分贴合于前上底的后半部分上方;所述第一管道、第一气囊、第二管道、第二气囊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底和下底之间,所述第三管道位于所述前上底和后上底之间,所述第三气囊和第四管道位于上底顶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式助力鞋底,其特征在于:在对该鞋底脚掌部施加外力前,第一气囊处于膨胀状态,第二气囊处于收缩状态;在对该鞋底脚掌部施加向下的外力后,第一气囊处于收缩状态,第二气囊处于膨胀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式助力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体积相等,所述第三气囊的体积远小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体积。
专利摘要喷气式助力鞋底,该鞋底内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设于鞋底的脚掌部,且第三气囊位于第一气囊上方,第二气囊位于鞋底的脚跟部;第一气囊通过第一管道和鞋底脚掌部前侧壁相通,第一气囊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二气囊相通,第二气囊通过第三管道和第三气囊相通,第三气囊通过第四管道和鞋底的脚跟部后侧壁相通;第一管道中设有允许气体由鞋底脚掌部前侧壁向第一气囊方向流动的第一单向阀,第二管道中设有允许气体由第一气囊向第二气囊方向流动的第二单向阀。该鞋底可将脚对鞋底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转化为对脚的向前的推力,使人们走路更省力、行走速度更快。
文档编号A43B13/20GK202959040SQ2012205561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程建英 申请人:程建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