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体收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带体收放装置,包含一底座、一环形件、一带体收放件、一连动件以及一盖体。环形件组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环形件具一开口及多个卡槽。带体收放件与连动件皆枢装于容置空间。带体收放件具一第一结合部,连动件具一第二结合部、至少一弹性臂及一第一组合部。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相结合,弹性臂具一抵顶端及一凸块,且抵顶端抵顶卡槽而阻挡带体收放件朝一第一方向旋转。盖体组设于底座上且具一第二组合部,而第二组合部于第一方向旋转抵压凸块而使抵顶端脱离卡槽,并于一第二方向旋转连动抵顶端于卡槽间切换。
【专利说明】带体收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收放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带体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运动鞋顾名思义是专指以运动为导向所设计的鞋款,其为了保持脚步的稳定性,有着较坚硬的后跟护套,且为了穿着时的舒适性与透气性,往往配置有鞋舌与透气鞋面,也因为运动鞋本身的便利性、功能性与舒适性,因此几乎成为男女老少外出时的优先选择。
[0003]一般而言,为了防止行走或运动时脚部在鞋内滑动而受伤,运动鞋格外着重鞋体与脚部间的紧密度的调节,而以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常见的方式例如是透过鞋带、松紧带、拉链或魔鬼毡。然而魔鬼毡刺边容易卡毛屑灰尘,且多次撕黏后易疲乏,实用性不佳,而拉链的调节幅度小,固定性较差,至于松紧带则耐候性不佳,易随时间逐渐硬化而丧失功能。因此,市面上的运动鞋仍以鞋带型为大宗。
[0004]只是,对于不会绑鞋带的孩童而言,鞋带因绑不好而松脱是常见的问题,而对于体力衰退的老年人来说,蹲下绑鞋带的动作也经常是困扰。最重要的是,在一些较为激烈或特殊的运动场合中,例如是篮球、网球、攀岩、滑板等等,一旦鞋带松脱或鞋带余留过长,往往容易在脚部移动的过程中造成绊倒,亦或是遭外界异物勾扯,进而发生危险,而这对于以运动为职涯的选手们,将是莫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带体收放装置,透过正反向旋转的操作方式即可收放带体而进行调节,且带体收放装置在未受外力操作时,可防止带体反向释放,一方面免除了传统鞋带需系绑的麻烦,另一方面也有效避免过去因鞋带松脱或余留过长而衍生的危险。
[0006]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带体收放装置,包含一底座、一环形件、一带体收放件、一连动件以及一盖体。底座具有二带孔。环形件组设于底座上,且环形件与底座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环形件具有一开口及多个卡槽,而卡槽环绕开口,且容置空间与带孔连通。带体收放件枢装于容置空间,且带体收放件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连动件枢装于容置空间,且连动件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至少一弹性臂及一第一组合部。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相结合,弹性臂则具有一抵顶端及一凸块,而抵顶端与凸块相邻,且抵顶端抵顶卡槽的其中之一而阻挡带体收放件朝一第一方向旋转。此外,凸块与第一组合部位于开口内。盖体可旋转地组设于底座上,且盖体覆盖环形件。盖体具有一第二组合部,而第二组合部与第一组合部相配组,且第二组合部于第一方向旋转抵压凸块而使抵顶端脱离卡槽,且第二组合部于一第二方向旋转连动抵顶端于卡槽间切换。
[0007]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带体收放件可具有一环状轨道,且带孔可对应环状轨道而与容置空间连通。此外,第二结合部可对应第一组合部,弹性臂可位于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组合部的一侧,弹性臂的数量可为四且可平均地环绕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组合部。[0008]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带体收放装置,包含一底座、一环形件、一带体收放件、一连动件以及一盖体。底座具有二带孔。环形件组设于底座上,且环形件与底座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环形件具有一开口及多个卡槽,而卡槽环绕开口。带体收放件容置于容置空间,且带体收放件具有一环状轨道及一第一结合部。连动件容置于容置空间,且连动件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多个弹性臂及一第一组合部,第二结合部对应第一组合部,而弹性臂平均地环绕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组合部。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相结合,各弹性臂具有一抵顶端及一凸块,各抵顶端与各凸块相邻,而抵顶端抵顶卡槽,凸块与第一组合部则位于开口内。盖体可旋转地组设于底座上,且盖体覆盖环形件。盖体具有一第二组合部,而第二组合部与第一组合部相配组。其中,带孔对应环状轨道而与容置空间连通,抵顶端与卡槽间的抵顶则阻挡带体收放件朝一第一方向旋转。当盖体朝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二组合部抵压凸块并使抵顶端脱离卡槽,且当盖体朝一第二方向旋转时,抵顶端受盖体连动而于卡槽间切换。
[0009]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鞋带带体。
[0010]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安全帽系绑带体。
[0011]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手套或一约束手套系绑带体。
[0012]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裤子系绑带体。
[0013]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帽子系绑带体。
[0014]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带体收放件与该连动件一体连结。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带体收放装置,其可以将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带体收放件与连动件制作成一体连结,如此不仅简化构件数量,且能强化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强度,借以提升整体耐用次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带体收放装置的爆炸图;
[0017]图2是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18]图3是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4是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5是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的透视图;
[0021]图6是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0022]图7是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的局部应用示意图;
[0023]图8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带体收放装置的爆炸图;
[0024]图9是绘示图8的带体收放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照图1及图2,其分别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带体收放装置的爆炸图及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如图所示,带体收放装置包含一底座100、一环形件200、一带体收放件300、一连动件400以及一盖体500。[0026]底座100具有二带孔110,而环形件200具有一开口 210及多个卡槽220,且卡槽220环绕开口 210。带体收放件300具有一第一结合部310及一环状轨道320。连动件400具有一第二结合部410、四弹性臂420及一第一组合部430,且各弹性臂420具有一抵顶端421及一凸块422,而抵顶端421与凸块422相邻。第二结合部410对应第一组合部430,且弹性臂420平均地环绕第二结合部410与第一组合部430。更具体而言,第二结合部410、弹性臂420与第一组合部430是一体连接成型,其中第二结合部410与第一组合部430彼此邻接,而弹性臂420则在第二结合部410与第一组合部430的邻接处的一侧平均地环绕第二结合部410与第一组合部430。盖体500具有一第二组合部510。
[0027]请一并参照图3及图4,其分别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的立体图及剖视图。如图所示,环形件200组设于底座100上并与底座100间形成一容置空间600。带体收放件300与连动件400皆容置于容置空间600内,且连动件400利用第二结合部410与带体收放件300的第一结合部310相结合。更具体而言,带体收放件300与连动件400皆枢装于容置空间600内,而第二结合部410与第一结合部310是以哨合的方式相结合。此外,盖体500覆盖环形件200且可旋转地组设于底座10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00、环形件200、带体收放件300、连动件400与盖体500是同轴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
[0028]请继续参照图5及图6,其分别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的透视图及局部透视图。如图所示,底座100的带孔110对应环状轨道320而与容置空间600连通。更具体而言,带孔110正对环状轨道320,但并不以此为限,只要带孔110与容置空间600连通,进而令带体能穿过带孔110而固定在枢装于容置空间600内的带体收放件300上即可。
[0029]连动件400的第一组合部430与各弹性臂420的凸块422皆位于环形件200的开口 210内,至于各弹性臂420的抵顶端421则抵顶卡槽220。盖体500的第二组合部510与连动件400的第一组合部430相配组。更具体而言,盖体500的第二组合部510对应嵌入连动件400的第一组合部430,据此盖体500正向旋转时,连动件400将受盖体500连动,而盖体500反向旋转时则会先进入一空转行程,意即在盖体500的空转行程中,连动件400不会受盖体500连动。
[0030]当使用者将盖体500正向旋转时,盖体500的第二组合部510会推抵连动件400的第一组合部430,进而驱使连动件400跟着正向旋转,而随着连动件400的转动,与连动件400具有结合关系的带体收放件300也会跟着正向旋转,此时两端固定于带体收放件300上的带体即可逐段收紧。更具体而言,当盖体500朝一第二方向R2旋转时,连动件400受盖体500连动而跟着旋转,且各弹性臂420的抵顶端421会在卡槽220间跳位切换。
[0031]当盖体500静止不动时,由于连动件400的各弹性臂420的抵顶端421抵顶着卡槽220,且连动件400的第二结合部410与带体收放件300的第一结合部310相结合,因此带体收放件300无法通过拉扯两端固定于其上的带体而反向旋转。更具体而言,抵顶端421与卡槽220间的抵顶可阻挡带体收放件300朝一第一方向Rl旋转,是以带体收放装置在未受外力操作时,可有效防止带体反向释放。抵顶端421与卡槽220的配置例如是以单向斜齿配合单向斜齿纹等。
[0032]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将盖体500反向旋转时,在盖体500的空转行程中,盖体500的第二组合部510会逐渐抵压各弹性臂420的凸块422,进而使各抵顶端421逐渐脱离卡槽220。更具体而言,当盖体500朝第一方向Rl旋转时,盖体500的第二组合部510将抵压各弹性臂420的凸块422而使各抵顶端421脱离卡槽220,如此一来,带体收放件300即可反向旋转,而达到释放带体的目的。
[0033]请参照图7,其绘示图1的带体收放装置的局部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欲进行收紧与释放的带体可先穿过底座100的带孔110,而带体的两端则可固定在带体收放件300上,而后将带体收放件300枢装于容置空间600内,据此通过盖体500、连动件400与带体收放件300间的连动关系,即可驱使带体收放件300正反向旋转,进而令带体沿环状轨道320收紧与释放。
[0034]最后,请同时参阅图8、图9,图8绘示又一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图9则绘示图8的带体收放装置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带体收放装置,其同样具备一底座100、一环形件200、一带体收放件300、一连动件400以及一盖体500,但本实施方式特别将前述连动件400与带体收放件300整合为一体射出的零件。如此一来,不仅能简化构件数量;更重要的是,连动件400与带体收放件300整合为一体连结的射出构件后,能强化本实用新型的连动件400机构强度,借以提升连动件400位居动作核心时的整体耐用次数。
[0035]本实用新型的带体收放装置的环状轨道内可以收放一鞋带带体,但并不以应用于鞋子的鞋带为限,亦可应用于一般手套、约束手套、裤子、帽子、安全帽等有系绑带体需求的生活或照护用品上。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座,具有二带孔; 一环形件,组设于该底座上,该环形件与该底座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环形件具有一开口及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环绕该开口,该容置空间与该二带孔连通; 一带体收放件,枢装于该容置空间,该带体收放件具有一第一结合部; 一连动件,枢装于该容置空间,该连动件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至少一弹性臂及一第一组合部,该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结合部相结合,该弹性臂具有一抵顶端及一凸块,该抵顶端与该凸块相邻,该抵顶端抵顶所述多个卡槽的一者而阻挡该带体收放件朝一第一方向旋转,该凸块与该第一组合部位于该开口内;以及 一盖体,可旋转地组设于该底座上,该盖体覆盖该环形件,该盖体具有一第二组合部,该第二组合部与该第一组合部相配组,该第二组合部于该第一方向旋转抵压该凸块而使该抵顶端脱离该卡槽,且该第二组合部于一第二方向旋转连动该抵顶端于所述多个卡槽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体收放件具有一环状轨道,该二带孔对应该环状轨道而与该容置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结合部对应该第一组合部,该弹性臂位于该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组合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的数量为四且平均地环绕该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组合部。
5.一种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座,具有二带孔; 一环形件,组设于该底座上,该环形件与该底座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环形件具有一开口及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环绕该开口 ; 一带体收放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该带体收放件具有一环状轨道及一第一结合部; 一连动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该连动件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多个弹性臂及一第一组合部,该第二结合部对应该第一组合部,所述多个弹性臂平均地环绕该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组合部,该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结合部相结合,各该弹性臂具有一抵顶端及一凸块,各该抵顶端与各该凸块相邻,所述抵顶端抵顶所述卡槽,所述凸块与该第一组合部位于该开口内;以及 一盖体,可旋转地组设于该底座上,该盖体覆盖该环形件,该盖体具有一第二组合部,该第二组合部与该第一组合部相配组; 其中,该二带孔对应该环状轨道而与该容置空间连通,所述抵顶端与所述卡槽间的抵顶阻挡该带体收放件朝一第一方向旋转,当该盖体朝该第一方向旋转时,该第二组合部抵压所述凸块并使所述抵顶端脱离所述卡槽,且当该盖体朝一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抵顶端受该盖体连动而于所述多个卡槽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鞋带带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安全帽系绑带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手套或一约束手套系绑带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裤子系绑带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体收放件的环状轨道内收放一帽子系绑带体。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体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体收放件与该连动件一体连结。
【文档编号】A43C7/00GK203492894SQ20132056156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1日
【发明者】陈金柱 申请人:陈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