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带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691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表带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安装结构,能够提高将表带安装于本体外壳并佩戴于腕部的手表等与腕部的贴合感。在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外壳(2)并佩戴在腕部的表带安装结构中,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部分配置有连结部件(4),其具有从背面侧与手表外壳(2)和表带(3)接触的接触部(41),和从与该接触部(41)的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背面侧接触的面,向手表外壳(2)和表带(3)表面侧竖起的补强部(42),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上形成有使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嵌入的缺口部(28、33)。
【专利说明】表带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带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公知将表带安装于手表等本体外壳的安装结构具有:本体外壳,其在侧部设置有形成有安装孔的安装突起部;表带,其在安装于本体外壳的安装突起部的前端部形成有与安装孔对应并连续的贯通孔;和固定用的棒状部件(筒状部件、弹簧部件),其连续插入安装突起部的安装孔和表带的贯通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发明专利第5131592号公报
[0006]但是,在将本体外壳连结有表带的手表佩戴于腕部时,在本体外壳和表带的连结部分,本体外壳和表带与腕部之间会产生间隙,发生表带等容易浮于腕部之上的问题。
[0007]尤其是在本体外壳相对于腕部的粗细较大时,当佩戴在腕部时,表带会与本体外壳形成接近直角的角度,因此在本体外壳与表带的连结部分处会与腕部之间张开很大的间隙,使表带等不适于腕部,佩戴感觉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带安装结构,对于手表等,可提高在将佩戴于腕部的表带安装在本体外壳上进行使用时与腕部的贴合感。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安装结构,用于将佩戴于腕部的表带安装在本体外壳上,其特征在于:
[0010]在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连结部分配置有连结部件,
[0011]所述连结部件包括,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背面侧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接触的接触部;和
[0012]从该接触部的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背面侧相接触的面,向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表面侧竖起的补强部,
[0013]在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上形成有使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补强部嵌入的缺口部。
[0014]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安装结构中,形成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所述缺口部,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背面侧贯通到表面侧,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补强部的上端部露出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表面侧。
[0015]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安装结构中,通过使棒状部件贯穿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连结部分,而连结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补强部形成有使所述棒状部件穿过的贯通孔。
[0016]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安装结构中,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补强部中,所述表带侧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本体外壳侧的截面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补强部为并列竖起的多个补强部,或者所述补强部为呈X字形竖起的补强部,或者所述补强部为竖起的楔形的补强部。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于手表等,可提高本体外壳和表带与腕部的佩戴感觉,得到优异的贴合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应用第I实施方式的表带安装结构的手表的正面图。
[0019]图2是从箭头II方向观看图1所示手表的侧视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手表沿线111的截面图。
[0021]图4是表示外壳框体、表带和连结部件的关系的立体图。
[0022]图5是表示仅在手表外壳的6点侧安装连结部件的状态的正面图。
[0023]图6是表示仅手表外壳的6点侧安装连结部件的状态的后视图。
[0024]图7中,(a)是表示从箭头IV方向观看图5所示手表的上面图,(b)是表示从箭头V方向观看图5所不手表的仰视图,(c)是表不从箭头VI方向观看图5所不手表的右视图,Cd)是表不从箭头VII方向观看图5所不手表的左视图。
[0025]图8是第I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立体图。
[0026]图9是图8所示连结部件的侧视图。
[0027]图10中,Ca)是表示从箭头VIII方向观看图9所示连结部件的上面图,(b)是表示从箭头IX方向观看图9所示连结部件的后视图,(C)是表示从箭头X方向观看图9所示连结部件的平面图,Cd)是表示从箭头VII方向观看图9所示连结部件的平面图。
[0028]图11中,(a)是图9中的补强部沿线XII的截面图,(b)是图9中的补强部沿线XIII的截面图。
[0029]图12中,(a)是第2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上面图,(b)是(a)所示连结部件的侧视图。
[0030]图13中,(a)是第3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上面图,(b)是(a)所示连结部件的侧视图。
[0031]图14中,(a)是第4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上面图,(b)是(a)所示连结部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第I实施方式]
[0033]结合图1?图1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表带连结结构的第I实施方式。而且,在下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而在技术上进行各种优选限定,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及图示例子。
[0034]图1是应用本实施方式表带连结结构的手表正面图,图2是从图1中箭头II方向观看手表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沿线III的截面图。
[0035]如图1、图2等所75,在本实施方式中,手表I具有:作为本体外壳的手表外壳2 ;安装于该手表外壳2上的表带3 ;和配置在手表外壳2与表带3的连结部分的连结部件4。[0036]如图3所不,手表外壳2包括:具有形成为中空短柱形的筒状部21a的外壳框体21 ;由透明的玻璃等形成,安装在该外壳框体21的筒状部21a上部的防风部件22 ;和安装在外壳框体21的筒状部21a下表面的后盖23。手表外壳2的形状不限于图不例子。手表外壳2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例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外壳框体21和后盖23为一体的结构。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手表外壳2的上部外周设置有表圈24。在本实施方式的手表外壳2的侧部外周设置有用于进行时间调整等各种操作的多个操作钮25。
[0038]外壳框体21、后盖23和表圈24等例如由各种树脂材料或不锈钢、钛等金属材料,陶瓷等,或它们的组合形成。形成外壳框体21、后盖23和表圈24的材料不限于例示的材料。
[0039]图4是表示外壳框体21、表带3和连结部件4的关系的立体图。图5是将连结部件4安装于图4的手表外壳2的状态的正面图(即,显示安装有防风部件22 —侧的图),图6是将连结部件4安装于图4的手表外壳2的状态的后视图(即,显示安装有后盖23 —侧的图)。在图4中,所表示的外壳框体21是将防风部件22、后盖23、表圈24和操作钮25从手表外壳2取下后的状态,在图5和图6中,表不将后盖23和操作钮25从手表外壳2取下后的状态。
[0040]图7的(a)是从图5中箭头IV方向观看的上面图,图7的(b)是从图5中箭头V方向观看的仰视图,图7的(c)是从图5中箭头VI方向观看的右视图,图7的(d)是从图5中箭头VII方向观看的左视图。
[0041]在图4到图7的(a)?图7的(d)中,均表示仅在手表的6点侧配置有连结部件4的状态。
[0042]如图1?图4等所示,在手表外壳2的上下(图1中的上下)两端部,即在手表的12点侧端部和6点侧端部,设置用于安装表带3的表带安装部2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a)?(d)所示,从手表外壳2的外壳框体21的筒状部21a上下(图1中的上下)两端部向手表I的背面侧下方倾斜地突出形成一对表带安装部26。
[0043]在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26形成有插入孔27。插入孔27是用于使连结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作为棒状部件的弹簧棒5从手表I的左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贯穿的贯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附图表示插入孔27从手表I的左右方向贯穿表带安装部26的情形,插入孔27不限于贯通孔,也可以是收容弹簧棒5 (棒状部件)的前端部的孔或凹部。
[0044]如图5、图6等所示,在表带安装部26形成有缺口部28,其用于嵌入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 (后述)。缺口部28,如图3等所示,形成与后述说明的连结部件4的凸部44嵌合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缺口部28从手表外壳2的背面侧贯通到表面侧。
[0045]在手表外壳2的内部收容有时钟模块7,其搭载有例如作为电子设备的手表I的表示装置6或用于使该表示装置6等工作的各种电子部件等(未图示)。表示装置6可以是具有指针及表盘等的模拟式的,也可以是由液晶面板或有机EL (Electro-Luminescence)等构成的数字式的。表示装置6也可以是模拟式和数字式的组合。
[0046]表带3例如由各种树脂材料,不锈钢、钛等金属材料,陶瓷等,或它们的组合形成。形成表带3的材料不限于例示的材料。
[0047]表带3中与手表外壳2的连结侧的端部构成连结部31,该连结部形成为与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26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在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外壳2时,如图4等所示,连结部31嵌入到手表外壳2的一对表带安装部26之间。在连结部31处,在与表带安装部26的插入孔27相应的位置形成有使连结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作为棒状部件的弹簧棒5贯穿的贯通孔32。
[0048]在连结部31上与手表外壳2的缺口部28相应的位置,形成有使连结部件4嵌入的缺口部33。在本实施方式中,缺口部33从表带3背面侧贯通到表面侧。
[0049]连结部件4配置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部分,具有从背面侧与手表外壳2和表带3接触的接触部41,和从该接触部41的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背面侧相接触的面向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表面侧竖起的补强部42。
[0050]连结部件4例如由聚氨酯等软质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型。形成连结部件4的材料只要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柔和性即可,在此不限于例示的材料。
[0051]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4的立体图,图9是连结部件4的侧视图。图10的Ca)是从图9中箭头VIII方向观看连结部件4的上面图,图10的(b)是从图9中箭头IX方向观看连结部件4的后视图,图10的(c)是从图9中箭头X方向观看连结部件4的平面图,图10的(d)是从图9中箭头XI方向观看连结部件4的平面图。
[0052]如图2、图3、图8和图9所示,接触部41以沿着手表外壳2和表带3背面形状的状态,从侧面看整体上缓和地弯曲。接触部41的在手表外壳2侧的端部,形成沿着手表外壳2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壳框体21的筒状部21a的形状)的圆弧形的凹部41a。接触部41的形状、大小等,可以根据安装连结部件4的手表I的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形状、大小进行适当设计,不限于图示例子。
[0053]补强部42为板状的部分,其在与接触部4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图10的(a)中的纵向)延伸设置于接触部41的宽度方向(图10的(a)中的横向)大致中央。在本实施方式中,补强部42整体为大致均匀的厚度。
[0054]如上所述,手表外壳2的缺口部28和表带3的缺口部33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背面侧贯通到表面侧,补强部42的上端部42a从该缺口部28、33露出到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表面侧。
[0055]连结部件4可以形成为例如红色等与手表外壳2和表带3形成反差的颜色,使作为连结部件4 一部分的补强部42的上端部42a露出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表面侧,由此能得到设计上的效果,并起到示意手表I指向方向等标志的作用。
[0056]在当将连结部件4配置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部分时补强部42的与手表外壳2的插入孔27和表带3的贯通孔32相应的位置,形成穿插弹簧棒5的贯通孔43。
[0057]在补强部42的手表外壳2 —侧的端部形成有向手表外壳2 —侧突出的凸部44。该凸部44与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26的缺口部28嵌合,起到抑制表带3相对手表外壳2上下方向过度转动的转动防止部的功能。
[0058]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使其表带3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侧的截面积。
[0059]图11的(a)是补强部42在图9中由点划线XII表示的部分(表带3侧的部分)的截面图,图11的(b)是补强部42在图9中由点划线XIII表示的部分(手表外壳2侧的部分)的截面图。[0060]在本实施方式中,补强部42在表带3 —侧的高度小于手表外壳2 —侧,因此,如图11的(a)和图11的(b)所示,表带3—侧的截面积(图11的(a)所示部分的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侧的截面积(图11的(b)所不部分的面积)。对于补强部42的截面积,可以是从手表外壳2 —侧向表带3 —侧无级地减小,也可以是截面积有级地减小。
[0061]对于补强部42,不限定其在表带3 —侧的截面积比在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小到何种程度,但从补强部42的强度等观点出发,优选表带3 —侧的截面积是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的2/3左右。
[0062]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表带安装结构的作用。
[006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连结部分处,使弹簧棒5贯穿手表外壳2的插入孔27、表带3的贯通孔31和连结部件4的贯通孔43,来连结手表外壳2、表带3和连结部件4。
[0064]具体为,首先,配置连结部件4,且使接触部41与手表外壳2的背面侧接触,并使补强部42上形成凸部44的一侧位于手表外壳2 —侧,而将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嵌入到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26的缺口部28中。然后,将表带3的连结部31嵌入到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26中。此时,将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嵌入到连结部31的缺口部33中。
[0065]如上所述,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之间夹有连结部件4的状态下,将弹簧棒5贯穿手表外壳2的插入孔27、表带3的贯通孔31和连结部件4的贯通孔43,由此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夕卜壳2。
[0066]通过使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的凸部44嵌入到表带安装部26的缺口部28,将表带3限制成在安装于手表外壳2的状态下,可一定程度地沿上下方向转动。通过使补强部42上表带3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侧的截面积,可在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保持表带3牢固地连结于手表外壳2的状态,并可根据腕部的运动等柔和地弯曲,以适应腕部。
[0067]另外,若准备多种形状相同但颜色、图案等不同的连结部件4,则用户能够通过选择喜好的颜色及图案的连结部件4安装于连结部分,而轻松实现设计的多样性。
[0068]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部分配置连结部件4,其具有从背面与手表外壳2和表带3接触的接触部41和从该接触部41的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背面侧接触的面向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表面侧竖起的补强部42,并使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嵌入到手表外壳2的缺口部28和表带3的缺口部33。
[0069]如手表I所示,在将表带3与手表外壳2 (本体外壳)连结后佩戴于腕部时,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部分处,会在手表外壳2及表带3与腕部之间形成间隙,容易使表带3等浮于腕部之上。
[0070]针对该点,如本实施方式的表带安装结构那样,配置接触部41,且从背面侧覆盖从手表外壳2到表带3的该连结部分,在此情形下,在用户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接触部41填补形成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部分的间隙,因此使表带3等适合腕部,提高手表I的佩戴舒适性。另外,由于竖立设置在接触部41的补强部42嵌入到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缺口部28、33中,因此,即使表带3因腕部运动等产生运动,接触部41也不易发生扭转或绕紧,能够防止表带3等离开腕部,保持贴合感。
[0071]另外,形成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上的缺口部28、33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背面侧贯通到表面侧,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的上端部42a露出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表面侦U。由此,可提高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部分处的设计自由度,提高设计性。例如,在手表外壳2及表带3为黑色时,若配置红色的连结部件4,则可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部分,使红色的补强部42的上端部42a露出于手表I的表面,可提高设计上的效果。另夕卜,在使手表I具有罗盘功能等时,通过使红色等颜色醒目的补强部42露出于手表I的12点侧、6点侧的大致中央处,可用作表示该手表I所朝方向的标志。
[007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形成贯通孔43,其被棒状部件的弹簧棒5贯穿,从而利用I个弹簧棒5连结手表外壳2、表带3和连结部件4。由此,可减少连结表带3所需要的部件,并使表带3与连结部件4容易拆装。因此,用户可适当地自行拆装表带3和连结部件4,例如,可根据喜好替换颜色不同的连结部件4,从而可简单地享受到设计的多样性。
[0073]对于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使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小于表带3 —侧的截面积。由此,在手表外壳2 —侧,可稳定地支持接触部41,并且在表带3 —侧,可柔和地适应腕部及表带3的运动,能够在用户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得到更优异的贴合感。
[007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结部件4由聚氨酯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在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接触部41适度地发生变形从而填补与腕部之间的间隙,可提高贴合感。通过由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连结部件4,可利用连结部件4缓冲或吸收来自手表外壳2或表带3下面侧的冲击,耐冲击性优异。
[0075]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41沿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背面的形状,从侧面看整体上缓和地弯曲。因此,该接触部41与腕部的形状自然地适应,可进一步提高贴合感。
[0076][第2实施方式]
[0077]下面结合图12的(a)和(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安装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仅连结部件的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以下仅特别说明与第I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0078]图12的(a)是从上方观看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平面图,图12的(b)是图12的(a)所示连结部件侧视图。
[0079]如图12的(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6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表带3 —侧的高度低于手表外壳2 —侧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手表外壳2 —侧宽度方向(图12的(a)中为横向,将连结部件4配置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之间时的表带3的宽度方向)的厚度相比,表带3 —侧宽度方向的厚度小,从上面观看形成台形。
[0080]由此,对于补强部46,使得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
[0081]另外虽省略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手表外壳2上的缺口部和形成在表带3上的缺口部与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6的形状匹配,从手表外壳2 —侧向表带3 —侧宽度逐渐变窄。
[0082]其他的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同一部件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83]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表带安装结构的作用。
[008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外壳2上时,首先,配置连结部件4,使其接触部41与手表外壳2的背面侧接触,并使补强部46上形成有凸部44的一侧位于手表外壳2—侧,将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6嵌入到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的缺口部中。然后,将表带3的连结部嵌入到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此时,在连结部的缺口部嵌入有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6。接着,穿入弹簧棒5,使其贯穿手表外壳2的插入孔27、表带3的贯通孔31和连结部件4的贯通孔43,由此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外壳2。
[0085]对于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6,通过使其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可以在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使表带3保持与手表外壳2牢固连结的状态,并能够根据腕部的动作等柔软地弯曲,适应腕部。
[0086]对于其他方面,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0087]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0088]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改变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6的高度,还改变其宽度方向的厚度,由此可调整其截面积,使得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因此,与仅利用高度调整补强部的截面积的情形相比,能够使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和表带3 —侧的截面积变化更大,使得在手表外壳2 —侧,能够稳固地支持接触部41,并且能够在表带3 —侧,更柔和地对应腕部和表带3的运动。由此,在用户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能够得到优异的贴合感。
[0089]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例子对改变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6的高度和宽度方向的厚度这两方面来调整补强部46的截面积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调整补强部46截面积的方法不限于此。
[0090]根据不同场合改变补强部46的厚度时,例如,也可以使补强部46的高度均一,而仅通过改变厚度来调整补强部46截面积。
[0091]如上所述,对于改变补强部47厚度的情形,即使因手表设计上的制约等几乎不能使补强部46的高度发生变化时,也可调整补强部46的截面积,能够在用户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得到优异的贴合感。
[0092][第3实施方式]
[0093]下面结合图13的(a)和图13的(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安装结构的第3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连结部件的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等不同,因此以下仅着重说明与第I实施方式等的不同之处。
[0094]图13的(a)是从上方观看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平面图,图13的(b)是图13的(a)所示连结部件的侧视图。
[0095]如图13的(a)和(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结部件4中,在接触部41之上与图13的(a)的纵向(在将连结部件4配置于手表外壳2和表带3时的表带3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有两个补强部47。
[0096]各补强部47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表带3—侧的高度小于手表外壳2—侧的高度,由此,使补强部47中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
[0097]虽省略图75,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上与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7的形状相匹配,大致平行地分别设置两个缺口部。
[0098]其他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等相同,因此对于同一部件添加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99]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表带安装结构的作用。
[0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外壳2时,首先,配置连结部件4,使其接触部41与手表外壳2的背面侧接触,并使补强部47的形成有凸部44的一侧位于手表外壳2 一侧,将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7嵌入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的缺口部。然后,将表带3的连结部嵌入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此时,在连结部的缺口部中嵌入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7。接着,穿入弹簧棒5,使其贯穿手表外壳2的插入孔27、表带3的贯通孔31和连结部件4的贯通孔43,由此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外壳2。
[0101]对于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7,通过使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可在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保持表带3与手表外壳2牢固连结的状态,并能够根据腕部的动作柔软弯曲,以适应腕部。
[0102]由于其他部分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0103]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还可得到如下效果。
[0104]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连结部件4设置两个补强部47,并调整截面积,使其在表带3 —侧的截面积均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
[0105]如上所述,对连结部件4设置多个补强部47,并分别调整截面积的情形,与在连结部件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设置I个补强部并调整截面积的情形相比,不仅是在表带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和其附近,可对手表I和表带3全体适当地调整变形程度。由此,可在手表外壳2 —侧,稳定支持接触部41,并可在表带3 —侧,柔和地适应腕部和表带3的运动,在用户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可得到优异的贴合感。
[0106]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例子说明对连结部件4大致平行地配置两个补强部47的情形,但补强部47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0107]另外,补强部47不必须为平行设置,可适当改变补强部47的配置。例如,也可以使两个补强部47从表带3 —侧向手表外壳2 —侧张开呈大致V字形配置。
[0108][第4实施方式]
[0109]下面结合图14的(a)和图14的(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安装结构的第4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连结部件的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等不同,因此以下仅着重说明与第I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0110]图14的(a)是从上方观看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的平面图,图14的(b)是图14的(a)所示连结部件的侧视图。
[0111]如图14的(a)和(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8从上面观看形成为大致X字形。
[0112]如图14的(b)所示,从侧面观看补强部48时的形状与第I实施方式等大致相同,表带3 —侧的高度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高度。由此,使得补强部46其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
[0113]虽省略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手表外壳2的缺口部和形成于表带3的缺口部与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8的形状匹配,从手表外壳2 —侧到表带3 —侧形成从上面观看呈大致X字形的形状。
[0114]其他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同一部件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115]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表带安装结构的作用。
[011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外壳2时,首先,配置连结部件4,使其接触部41与手表外壳2的背面侧接触,并使补强部48上形成有凸部44的一侧位于手表外壳2 一侧,将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8嵌入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的缺口部。接着,将表带3的连结部嵌入手表外壳2的表带安装部。此时,在连结部的缺口部嵌入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8。接着,穿入弹簧棒5,使其贯穿手表外壳2的插入孔27、表带3的贯通孔31和连结部件4的贯通孔43,由此将表带3安装于手表外壳2。
[0117]对于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8,使其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由此可在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保持表带3与手表外壳2牢固连结的状态,并根据腕部的运动柔软弯曲,以适应腕部。
[0118]其他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等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0119]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与第I实施方式等相同的效果,还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012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连结部件4设置从上面观看为大致X字形的补强部48,调整其截面积使该补强部48的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
[0121]如上所述,在补强部48向连结部件4的宽度方向扩展时,能够由面来支持接触部41。另外,与补强部为平板状的情形相比,不仅表带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和其附近,能够对手表I和表带3全体适当调整变形程度。由此,可在手表外壳2 —侧稳定支持接触部41,并可在表带3 —侧柔和地适应腕部和表带3的运动,在用户将手表I佩戴于腕部时,可得到优异的贴合感。
[0122]补强部48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子所示的情形,例如也可以是从上面观看形成H字形
坐寸ο
[01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做各种变更。
[0124]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有使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在其表带3—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的情形,但截面积的调整不限于在从手表外壳2 —侧向表带3 —侧的表带3延在方向上进行调整。
[0125]例如,如上述第3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那样,在连结部件4的宽度方向设多个补强部的端部的情形下,也可以在连结部件4的宽度方向进行调整,改变补强部的截面积。
[0126]S卩,例如,在连结部件4具有如图13的(a)和图13的(b)所示补强部47或如图14 Ca)和(b)所示补强部48时,对于补强部47、48各部分的截面积,可使表带3 —侧的截面积小于手表外壳2 —侧的截面积,并且使靠近腕关节一侧的补强部47、48的截面积小于在将连结部件4安装于手表I时靠近肩关节一侧的补强部47、48的截面积。
[0127]佩戴手表I的腕部,在腕关节侧较细,而向着肩关节侧逐渐变粗,形成大致锥体形。因此,通过如上所述使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中靠近腕关节一侧比靠近肩关节一侧更容易变形,可进一步提高佩戴于腕部时的贴合感。
[0128]具体为,例如,在将手表I佩戴于左腕部,并将图13的(a)和图14的(a)中的连结部件4连结在手表16点侧(图1中下侧)的情形下,使补强部47、48的b部分截面积小于47,48的a部分截面积,补强部47、48的d部分截面积小于47、48的c部分截面积,并且,使靠近腕关节一侧的补强部47、48的c部分截面积小于47、48的a部分截面积,同样地使补强部47、48的d部分截面积小于47、48的b部分的截面积。对于连结在手表I的12点侧(图1中上侧)的连结部件4,使靠近腕关节一侧的补强部47、48的a部分截面积小于补强部47,48的c部分截面积,并使补强部47、48的b部分截面积小于47、48的d部分截面积。
[0129]如上所述,由于用户可容易地自行装脱连结部件4,因此,用户可根据是要将手表I佩戴于左腕部,还是要佩戴于右腕部,适宜地调换连结部件4。即,与上述例子不同,在将手表I佩戴于右腕部时,要将补强部47、48的c部分截面积小于47、48的a部分截面积,并且补强部47、48的d部分截面积小于47、48的b部分截面积的连结部件4连接于手表I的12点侧(图1中上侧),并将补强部47、48的a部分截面积小于补强部47、48的c部分截面积,并且补强部47、48的b部分截面积小于47、48的d部分截面积的连结部件4连结于手表I的6点侦彳(图1中下侧)。
[0130]在仅由补强部47、48的高度调整补强部47、48各部分的截面积时,即使如上所述对配置在手表I的12点侧的连结部件4和配置在6点侧的连结部件4进行调换,也能够嵌入缺口部28、33中,并能够在夹着连结部件4的状态下将表带3与手表外壳2连结。
[0131]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手表I的12点侧和6点侧配置连结部件4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连结部件4不限于同时配置在手表I的12点侧和6点侧,可以配置在任意一方。
[0132]配置在手表I的12点侧的连结部件4和配置在6点侧的连结部件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133]例如,可以分别在手表I的12点侧和6点侧配置颜色不同的连结部件4。
[0134]另外,可以在手表I的12点侧和6点侧配置形状等不同的接触部41。例如,可以使配置在手表I的12点侧的连结部件4的接触部41的厚度大于配置在6点侧的连结部件4的接触部41。佩戴手表等的腕部截面略呈椭圆形,在佩戴手表时,表带3容易向手表的12点侧发生转动。对于这一点,若使配置在手表I的12点侧的连结部件4的接触部41厚度大于配置在手表I的6点侧的连结部件4的接触部41厚度,则可抑制向12点方向转动。
[013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例子说明了形成在手表外壳2和表带3上的缺口部28、33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背面侧贯通到表面侧,连结部件4的补强部42的上端部42a露出到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表面侧的情形,但不限于使缺口部28、33从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背面侧贯通到表面侧。
[0136]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例子说明通过使作为棒状部件的弹簧棒5贯穿连结部分,来连结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情形,但本实用新型只要是在本体外壳和表带的连结部分配置有连结部件4即可,不限于使用弹簧棒连结手表外壳2和表带3的连结方法。
[0137]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例子说明了将表带安装结构应用于手表的情形,但应用表带安装结构的产品只要具有本体外壳(本实施方式中为手表外壳)和安装于其上的表带,则不限于是手表。例如,计步器、心率计或脉搏计等生命体信息显示装置,高度信息及气压信息等表示装置,便携式播放器等,各种能够利用表带佩戴于腕部的各种设备,均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安装结构。
[0138]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范围和与之均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表带安装结构,其用于将佩戴于腕部的表带安装在本体外壳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连结部分配置有连结部件, 所述连结部件包括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背面侧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接触的接触部;和 从该接触部的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背面侧相接触的面,向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表面侧竖起的补强部, 在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上形成有使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补强部嵌入的缺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表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所述缺口部,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背面侧贯通到表面侧, 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补强部的上端部露出于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表面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表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棒状部件贯穿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的连结部分,而连结所述本体外壳和所述表带, 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补强部形成有使所述棒状部件穿过的贯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表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所述补强部中,所述表带侧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本体外壳侧的截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表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部为并列竖起的多个补强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表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部为呈X字形竖起的补强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表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部为竖起的楔形的补强部。
【文档编号】A44C5/14GK203709402SQ20142006155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3日
【发明者】小岛健二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