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水和可透水汽的鞋底和鞋帮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291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水和可透水汽的鞋底和鞋帮的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鞋的舒适性不仅与正确的解剖学适宜性能相关联,而且还与由于出汗而在所述鞋内部形成的水汽的正确向外水汽渗透相关联。

已知的是,通过确保所述鞋内的微气候和外部微气候之间的热和水汽的正确交换来实现水汽渗透,然而这一特性必须不损害鞋的防水性。

大部分脚的出汗产生于脚底和鞋底之间的交界处。汗水使鞋的内部环境饱和,并且大部分冷凝、滞留在内底上。

为此,使用由穿孔弹性体制成的鞋底的鞋至今已经提供了多年并且持续改进,可透水汽而不透水的隔膜密封在该鞋底上,以便覆盖其通孔。

然而,水汽渗透性和防水性的特性必须确保不仅在鞋底处而且基本上针对整只鞋,同时不损害鞋对外部湿气和水的不可渗透性。

传统上,可透水汽鞋是使用诸如皮革或等同产品的天然材料的鞋,然而,在下雨的情况下,不能确保对水的良好不渗透性,水可以不仅渗透穿过相当容易吸收水的材料本身,而且渗透穿过组件缝合接缝。

为此,具有联接到层叠有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隔膜的衬里的鞋帮的外部材料的防水鞋可以从市场上购得,该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隔膜缝合或胶合到其被密封的内底。

在提供具有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隔膜的鞋上,还特别感觉需要实现内底、隔膜、鞋帮的外层和鞋底之间的连结区域的有效密封,以避免甚至水从外面的最少渗透。

鞋子已知是使用具有像袜子一样闭合的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隔膜的衬里,以便完全包围脚。

然而,这允许水在任何情况下渗透穿过鞋帮的外部材料,从而引起水保持在防水衬里与鞋帮的内表面之间。液体滞留又引起令人不快的湿度感,并导致随之而来的鞋的重量增加,从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附图1所示类型的在WO2005/070658中的由同一申请人设计的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鞋也是已知的。这些鞋具有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鞋底A,鞋底A由穿孔的下部B和对应于外周侧的上部C构成,下部B穿孔这一特性使鞋底A可透水汽。防水且可透水汽的层D插入于下部B与上部C之间,并且包括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隔膜D1,在向下区域中,保护层D2与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隔膜D1结合。

在向上区域中,由外部可透水汽的鞋帮F、内部衬里G以及在其之间的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隔膜H构成的组件E与鞋底A结合。

在向下区域中,内部衬里G和隔膜H相对于内底I缝合,在内底I下方具有鞋内件(inshoe)L,鞋内件L以横向各侧上升超出缝合接缝。

鞋帮F的下边缘F1,即组件边缘被翻转并胶合在鞋内件L下方。在鞋内件L下方,具有可透水汽元件M。

鞋底A闭合以在通过使与外周侧相关的上部C包覆成型来连结的区域中形成在组件E上的密封。

与外周侧相关的鞋底C的部分包覆成型,以覆盖鞋帮F与鞋内件L的重叠区域。在包覆成型中,聚合物的流体量也在未被鞋帮F的下边缘F1覆盖的小区域X中到达鞋内件L的表面,从而粘附并锚固到其上并形成水密密封区域。

实际上,在鞋的大规模生产中,实际上不可能以恒定且可再现的方式控制组装边缘的长度,这是由于鞋帮的材料本身在一个生产批次与另一个生产批次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可延展性,并且由于一条组装线的机器相对于另一条生产线的机器可能具有不同的牵引力。

这种结构的随之而来的缺点与鞋底的上部C的注射步骤有关。在注射期间,流体聚合物有时可能不能完全到达与区域X相关的鞋内件L的表面,从而产生可被水渗透到达的区域,所述水可通过所述区域向可透水汽元件M移动并且穿过鞋内件L的或内底I的任何孔上升。

本发明的目标是设计一种具有可透水汽且同时防水的鞋底和鞋帮的鞋,从而避免已知类型的鞋的缺点。

在该目标内,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鞋底和鞋帮的鞋,其制造简单且快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鞋底和鞋帮的鞋,其可以用已知的系统和技术制造。

在下文中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的该目标以及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具有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鞋底和鞋帮的鞋来实现,所述鞋包括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鞋底、和组件,所述组件在向上区域中相对于所述鞋底结合并且包括:

-外部可透水汽的鞋帮、内部衬里以及插入于其之间的第一防水且可透水汽的功能元件,

-穿孔的或可透水汽的内底,所述内底在周界区域中至少连结到所述衬里,

所述鞋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柔性防水元件,所述柔性防水元件在向下区域中相对于所述内底结合,在水汽渗透区域处至少部分地穿孔或可透水汽,在水汽渗透区域中,所述柔性防水元件还具有形成台阶的更大厚度,所述鞋底在周界上被连结,以在其周界区域处相对于所述水汽渗透区域形成对所述组件和所述柔性元件的密封。

从通过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示例来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鞋的两个优选的而非排它性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根据

背景技术:
的结构的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型的一部分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相对于使用位置从下方取得的柔性元件的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型的一部分的横向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的鞋的第一实施例总的用附图标记10表示。

鞋10包括下文所述的防水且可透水汽的鞋底11、和组件12,组件12在向上区域中与鞋底11结合并且包括外部可透水汽的鞋帮13、内部衬里14以及插入于其之间的第一防水且可透水汽的功能元件15,第一功能元件15例如由隔膜构成,该隔膜属于由膨胀型聚四氟乙烯、e-PTFE制成的和/或由聚氨酯等制成的类型,具有通常在15与70微米之间变化的厚度。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元件15在一侧联接到衬里14,并且优选地在相对侧联接到网状物,即具有指向鞋帮13的面。

组件12还包括可透水汽的内底16,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内底16是穿孔的。

内底16通过缝合接缝17a在共同的周界连结区域17中连结到衬里14和第一功能元件15。

在所示的示例中,缝合接缝17a属于本身已知种类的士多宝(Strobel)类型,并且衬里14和第一功能元件15用其下边缘22在鞋10的鞋底上翻转直到内底16。

鞋10还包括柔性元件18,其在向下区域中相对于内底16被结合,并且在水汽渗透区域19处至少部分穿孔或可透水汽(以对应于鞋11的水汽渗透区域的方式),在水汽渗透区域19中,柔性元件18还具有较大厚度,该较大厚度与具有较小厚度的其余部分形成台阶20。

在所示的结构示例中,并且如还相对于使用位置从下方观察的仅示出柔性元件18的图4中可清楚地看到的,水汽渗透区域19布置在前脚处并且被周界边缘21包围,柔性元件18的一部分具有较小厚度,该较小厚度也适宜地向轮廓(外形)削减,以减少由于与其它材料的叠置而引起的厚度空间占用,,这将在下文中变得更显而易见。

作为替代实施例,如果鞋底具有沿其整个长度穿孔并因此延伸超过前脚区域的区域,则水汽渗透区域可以在柔性元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柔性元件18有利地由选自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微孔橡胶、聚氨酯(PU)、热塑性聚氨酯(TPU)、聚氯乙烯(PVC)等的聚合材料制成,具有的特性是确保防止水渗透的密封的材料。

此外,柔性元件18还具有在水汽渗透区域19处的有利地包含在2mm与5mm之间的厚度以及在其余部分中的包含在0.5mm与3.5mm之间的较小厚度。

如所预期的,在图2和图3中描述和示出的示例中,衬里14和第一功能元件15用其下边缘22在鞋10的鞋底上翻转至内底16。

它们在周界连结区域17处叠置在柔性元件18的周界边缘21上,并且缝合接缝17a以不可渗透的方式密封,因为周界边缘21有利地通过胶粘、高频焊接或共同模制而与第一功能元件15结合。

根据替代结构,缝合接缝(stitched seam)也可以布置成与前述最后一个齐平,在这种情况下,不必将衬里和功能元件翻到鞋的鞋底上,而是柔性元件必须以横向各侧上升超过缝合接缝,以覆盖缝合接缝并将其自身密封到功能元件。

此外,在周界连结区域17中,鞋帮13的组装边缘23被折叠并胶合在柔性元件18的周界边缘21下方直到台阶20的侧面。

具体地,组装胶的涂敷限于便于削减的周界边缘21的较薄部分。

鞋底11与组件12和柔性元件18结合。

具体地,鞋底通过至少部分共同模制或通过胶合在鞋帮13的组装边缘23处与组件12结合,并且在水汽渗透区域19周边的区域24处与柔性元件18结合,以便为柔性元件提供周向密封。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的第一变型,柔性元件18在较厚的水汽渗透区域19处设置有通孔18a。

图3所示的第二变型与第一变型不同之处仅在于柔性元件18的类型,该柔性元件18是可透水汽且防水的,因为其被穿孔并且设置在包括上层25和下层26在内的多个层中,下层26具有较小延伸量并布置在水汽渗透区域19处(从而引起柔性元件18的厚度较大),第二防水且可透水汽的功能元件27间设于上、下层之间,该第二功能元件27属于针对第一功能元件15描述的类型并且因此例如是由隔膜构成的(一)层。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功能元件27的延伸量有利地等于下层26的延伸量,从而使柔性元件18的水汽渗透区域19最大化。

上层25和第二功能元件27胶合,以便在水汽渗透区域19周边的区域24处提供相对于彼此的防水密封。

下层26和第二功能元件27也胶合,以便在水汽渗透区域19周边的区域24中提供在其之间的防水密封。

上层25和下层26设置有各自通孔25a和26a,通孔25a和26a相对于隔开它们的第二功能元件27对称地对准。

在未示出的该第一实施例的替代变型中,第二功能元件具有比下层更小的延伸量,因此减少了部分的水汽渗透区域,以实现更安全的密封。除了相应胶合以提供与第二功能元件的密封之外,上层和下层与第二功能元件相互在周界上胶合,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具有各自通孔,所述通孔相对于隔开它们的第二功能元件27对称地对准。

再次考虑该实施例所示的变型,鞋底11至少在其周界区域24处周界地且气密地连结到组件12和柔性元件18。具体地,鞋底至少部分包覆成型在组件12上。

具体地,鞋底11由限定鞋底面(tread)的穿孔下部28和由上部29组成,上部29优选由外周侧30并且在中间由可透水汽的元件31构成,可透水汽的元件31布置在在柔性元件18下方、在水汽渗透区域19处,即也在内底16处和在鞋底面的穿孔区域处。

如在图2和图3中均清楚可见的,外周侧30完全叠置在柔性元件18的周界区域24上。

属于针对第一功能元件15描述的相同类型的第三功能性防水且可透水汽的功能元件32布置在下部28和上部29之间。

作为替代实施例,所述第三功能元件32可以属于由相同申请人在EP2298099B1中描述的相同类型,其具有由防水和可透水汽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整体片状结构,所述聚合物材料具有这样的厚度,以便赋予其根据ISO20344-2004标准的第5.8.2章中所提出的方法评估的大于约10N的抗穿透性。在这种情况下,厚度通常为第一功能元件15的厚度的三倍或四倍。

第三功能元件32有利地与本身已知的可透水汽的下保护层33结合,并且在周界上连结,以便形成与鞋底11的组件的密封。

通过观察附图,可以看出,第三功能元件32布置在平坦凹部34中,该平坦凹部34限定在下部28的上表面上,并且特别是被锁定在外周侧30与下部28之间。

鞋底11气密地结合而不影响与被赋予水汽渗透的区域对应的中心部分。

柔性元件18的特定台阶状构型允许以已经预期的方式将鞋帮13的组装边缘23折回直到台阶20的侧面,使得具有对应于周界区域24的自由表面,在外周侧30的注射期间流体聚合物有利地到达该自由表面。

在替代变型中,鞋底可以独立地提供,并且随后通过胶合与组件结合,如已经预期的,以便密封柔性元件。

在这种情况下,鞋底成形成使得其可以完全叠置在柔性元件18的周界区域24上,在该周界区域24处,鞋底胶合,以提供防水密封。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两个变型的视图,在此总的用附图标记110表示。

鞋110包括基本上类似于前述鞋底的防水且可透水汽的类型的鞋底111以及组件112,组件112在向上区域中与鞋底111结合并且由外部透气上部113、内部衬里114以及在二者之间的第一防水且可透水汽的功能元件115构成,第一功能元件115由类似于前述材料的e-PTFE或聚氨酯或其它类似材料制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例如由隔膜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组件112还包括可透水汽的内底116,内底116在该实施例中也穿孔。

内底116在周界连结区域117中、例如通过本身已知的士多宝(Strobel)类型的缝合接缝117a与衬里114连结。

在该实施例中,鞋110包括柔性元件118,其在向下区域中与内底116结合,并且在水汽渗透区域119(其对应于如在鞋10的前述实施例中的鞋11的水汽渗透区域)处至少部分穿孔或可透水汽,在水汽渗透区域119中,柔性元件118还具有与其余较薄部分形成台阶120的较大厚度。

柔性元件118在组成和厚度方面具有与针对鞋10的第一实施例描述的柔性元件18相同的特性。

在该实施例中,不同于前述实施例,柔性元件118成形为类似鞋内件(inshoe,中底),在该鞋内件中,周界边缘121以横向侧135上升超过缝合接缝117a,从而将其自身插入于衬里114与第一功能元件115之间。

第一功能元件115通过点胶合与鞋帮113结合,并且两者一起构成组装边缘(组件边缘)123,它们通过组装边缘123折叠并且气密地胶合在柔性元件118的周界边缘121下方直到台阶120的侧面。

第一功能元件115还在周界边缘121的横向侧135与鞋帮113之间的插入区域中气密地胶合到周界边缘121的横向侧135上。

组装胶的涂敷受限于适宜地削减的周界边缘121的较薄部分(还包括横向侧135)。

鞋底111方便地周界地连结到组件112和柔性元件118。

具体地,鞋底通过至少部分共同模制或通过胶合在组装边缘123处与组件112并且在水汽渗透区域119周边的区域124处与柔性元件118结合,以便提供相对于柔性元件的周向密封。

具体参照图5所示的第一变型,柔性元件118在被赋予水汽渗透并且具有较大厚度的区域处设置有通孔118a。

以类似于针对第一实施例描述的方式,图6所示的第二变型与第一变型不同之处仅在于柔性元件118的类型,柔性元件118可以不仅因具有孔而可透水汽,而且因其由包括上层125和下层126的多个层构成而是防水的,下层126在被赋予水汽渗透的区域中具有较小的延伸量,并且第二防水且可透水汽的功能元件127插入于上下两层之间,第二功能元件127属于针对第一功能元件115描述的类型并且具有比上层125更小的延伸量。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功能元件127的延伸量有利地等于下层126的延伸量,从而有利于使柔性元件118的水汽渗透区域119最大化。

上层125和第二功能层127胶合以便在周界区域24处提供彼此的防水密封。

第二功能元件127也胶合,以便再次在周界区域124处提供与下层126的防水密封。

上层125和下层126设置有通孔125a和126a,通孔125a和126a相对于隔开它们的第二功能元件127对称地对准。

在未示出的该第二实施例的替代变型中,第二功能元件具有比下层更小的延伸量,因此减少了部分的水汽渗透区域,以实现更安全的密封。除了与第二功能元件的相应胶合之外,上层和下层相对于第二功能元件周界地相互胶合,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具有各自通孔,所述通孔相对于隔开它们的第二功能元件对称地对准。

如所预期的,鞋底111通过至少部分共同模制与组件112和柔性元件118结合;鞋底111至少在周界区域124处至少部分地包覆成型在组件112和柔性元件118上,以便密封周界区域124。

具体地,鞋底111由限定鞋底面(tread)的穿孔下部128和上部129组成,上部129优选由外周侧130并且在中间由可透水汽元件131构成,可透水汽元件131布置在在柔性元件118下方、在水汽渗透区域119处,即基本上也在内底116处和在鞋底面的穿孔区域处。

如在图5和图6中均清楚可见的,外周侧130完全叠置在周界区域124上,并且基本上叠置在由柔性元件118的周界边缘121、第一功能元件115以及鞋帮113的叠置构成的各层的组件上。

在下部128与上部129之间具有第三防水且可透水汽的功能元件132,第三功能元件132例如由与针对第一功能元件115描述的相同类型的隔膜构成。

作为替代实施例,第三功能元件132可以属于由相同申请人在EP2298099B1中描述的相同类型,其具有由防水和可透水汽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整体片状结构,所述聚合物材料具有这样的厚度,以便赋予其根据ISO20344-2004标准的第5.8.2章中描述的方法评估的大于约10N的抗穿透性。在这种情况下,厚度通常为第一功能元件115的厚度的三倍或四倍。

第三功能元件132有利地与本身已知的可透水汽的下保护层133结合,并且周界地连结,以便形成与鞋底111的组件的密封。

这里,也应当注意,第三功能元件132布置在平坦凹部134中,该平坦凹部134限定在下部128的上表面上,并且特别是被锁定在外周侧130与下部128之间。

鞋底111气密地结合,而不影响对应于被赋予水汽渗透的区域的中心部分。

柔性元件118的特定台阶状的形状允许将组装边缘123折叠直到台阶120的侧面,如已经描述的,使得具有自由表面,该自由表面对应于周界区域124,在外周侧130的注射期间流体聚合物达到该自由表面。

在该第二实施例的替代变型中,鞋底可以独立地提供,并且随后通过胶合与组件结合,以便密封柔性元件。在这种情况下,鞋底成形成为使得其可以完全叠置在柔性元件118的周界区域124上,在该周界区域24处,鞋底胶合,以提供防水密封。

应当注意,所谓的台阶20的存在允许组装边缘23的尺寸完美设置。事实上,如果材料的弹性或组装机器的夹具的力导致组装边缘23超过并移动超过台阶20的侧面,则组装边缘23可能由于邻接台阶20而容易被修整。

还应注意,通过将组装边缘23折叠在柔性元件18的周界边缘21下方并且直到台阶20的侧面,不可避免地获得对应于周界区域24的下表面的自由表面,流体聚合物在外周边30的注射期间到达周界区域(自由表面),而流体聚合物在外周边30的注射期间没有到达周界区域24已被证明是背景技术的可能的缺点。

应当注意,这些注释对于根据本发明的鞋的两个实施例都是有效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鞋的第二实施例允许获得额外优点,这是由于第一功能元件115不仅在周界边缘121的水平部分中而且在柔性元件118的横向侧135处密封。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可以分散胶水并且在没有特征化的折叠和褶皱的区域中挤压鞋帮113和第一功能元件115,这些折叠和褶皱在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组件112的各区域中、例如鞋的趾部和跟部、不可避免地形成在被折叠到柔性元件118下方的组装边缘123中。

在实践中,已经发现,本发明通过设计具有可透水汽的鞋底和鞋帮的鞋来实现预期的目标和目的,能够确保完全防水而水不会穿透鞋帮或鞋底以及甚至不会穿透它们的连结区域,特别是确保或者通过共同模制或通过胶合,与组件结合的鞋底的聚合物材料能够防止可能到达鞋的内底的所有水渗透。

此外,鞋可以容易地利用已知技术再制造。

这样构思的本发明可进行无数更改和改变,这些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所有的细节还可用其它技术上等效的元件来代替。

实际上,所采用的材料以及伴随的形状和尺寸只要与具体用途相容,就可以是根据要求和现有技术的任何材料以及形状和尺寸。

本申请要求意大利专利申请第PD2006A000366号的优先权,在此以参见的方式引入其内容。

在任一权利要求中所提到的技术特征后都跟有附图标记,包含这些附图标记仅仅是为了增加权利要求书的可理解性,因此这些附图标记对于借助这些附图标记识别的每个元件的解释并没有任何限制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