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结构的鞋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72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具有改进结构的鞋制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鞋或任何等同件的鞋制品以及一种用于制作鞋制品的制作方法。鞋制品可用于下述领域:如步行、平地或山地奔跑、轮滑板、球类运动、长距离滑雪、雪上冲浪、雪地鞋等等。



背景技术:

鞋制品应满足各种功能,这些功能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如保证足部的足够保持和/或紧固,同时又为足部提供令人满意的舒适性。鞋制品也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该品质是贴合足部某些变形的良好性能。换句话说,鞋制品应合脚,使之保留步行或者有关体育运动所需的活动范围。

为此,公知地,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连结鞋帮和鞋底来制作鞋这样的鞋制品。鞋帮一般具有多个构件,例如一个外侧部分、一个内侧部分、一个鞋上部、一个舌片,一个鞋跟、一个后衬、一个前保护包头、一个尤其具有通孔和一根系带的紧固装置、一个内衬、或其他构件。此外,其中某些构件可具有多个部分。鞋的主要问题是使裁剪和平放装配的构件装配在一起和立体成型。公知地,鞋帮与装配鞋底连结,以限定一个鞋元件。根据第一种方法,鞋帮由一胶层粘接在装配鞋底上。装配鞋底也称为内底,是比较硬的鞋底,以便耐受装配过程。粘贴通过牵拉鞋帮以将鞋帮平贴在内底上,即一个鞋楦插入在鞋帮中。这称为鞋楦上的传统装配。这使得能够在胶的加热期间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便获得鞋元件。第二种方法也是公知的,是通过缝合将鞋帮固定于内底来制作鞋元件。这叫做选通(Strobel)装配。这里,内底是软鞋底,可缝合,叫做选通鞋底。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中每种方法来说,内底是鞋底的一部分。鞋底也具有外构件,例如一个或多个缓冲层,以及一个用于接触地面的耐磨层,外构件一般胶接固定在内底上和固定在装配在鞋楦上的鞋帮上。鞋底也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置在鞋元件中的内层,起保健方面的保护作用、缓冲作用、足弓保持作用等等。最后,鞋元件与鞋底的其他构件连结,形成鞋。

应当注意的是,不管用于其制作的方法如何,现有技术中用最常用的工艺制成的鞋具有一些缺陷。首先,鞋要求构件数量多,数量一般为四十至六十个。因为构成鞋的构件数量多,所以制作工序数量多,制作所需要的时间长。制作一只鞋,一般需要四十分钟至一个半小时。可以说,根据传统工艺制作的鞋很复杂,同时因为其构件数量多、且制作工序数量多。

另一个缺陷在于尤其在鞋帮处鞋的结构不连续。例如,一个小尺寸的构件叠置于另一个较大的构件,有时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小构件所处的鞋帮的弯曲性能。有时,这会令使用者不舒服,鞋帮更难以立体成型。

另一个缺陷来自足部与鞋之间存在自由空间。这表明足部在某些部位不与鞋帮或鞋底接触。在鞋帮与内底之间的接合处的某些部分处,尤其如此。因此,有时会观察到足部与鞋之间会发生意外位移,这种位移可能是不舒服或者外伤之源。有时,在鞋口处,在足部、踝骨、或者小腿下部与鞋帮之间,也出现空间。因此,异物可能意外地进入鞋中。

最后,可以说,传统的现有技术中的鞋始终不能确保足部的足够保持和/或足够紧固,或者始终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舒适性。此外,这种鞋不能始终贴合足部的所有变形。

与之相比较,本申请人提出另一种制作鞋制品的方法。

例如,根据文献FR2999881,鞋制品具有第一护套,第一护套在长度上从后端延伸直至前端,在宽度上在外侧与内侧之间延伸,在高度上从底部延伸直至上端,第一护套具有彼此机械连接的丝线。

第一护套立体成型,置于一个鞋楦上,以使其几何形状非常类似于足部的几何形状,因而使之非常匀称地贴合足部。这意味着足部接触第一护套,或者至少非常靠近第一护套。因此,足部得到匀称保持,足部与第一护套之间很少发生意外位移,甚至没有任何位移。其优点是,相对于传统的现有技术中的鞋来说,鞋制品舒适性提高。

根据文献FR2999881的布置,也可发现,第一护套具有结构连续性,在感觉上或者在其内表面和/或其外表面上,至少基本上匀称,甚至完全匀称。因此,有利地,使用者比较舒服,甚至一点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

上面综合表明,第一护套保持足部并使足部具有令人满意的舒适性。此外,第一护套直接贴合足部的变形。这使文献FR2999881提出的鞋制品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是静态情况还是动态情况下都较舒适。

此外,应当指出,根据文献FR2999881的布置,制作鞋制品的构件数量少。

与上述文献相比较,本发明力求整体改进鞋制品。更确切地说,本发明例如改进动作冲力的传递、地面或不知名物的反应修复、或者对感觉信息的感知。本发明力求使使用效率最佳化、力求减少使用者的疲劳。本发明也力求解决使用者的特殊需要,保持基本性能,例如足部的舒适性和保持。在支承寻求或者强烈信息传递的情况下,例如在用于体育运动时,这确实是冒险的。实际上,舒适性和作用力传递的最佳化先验地是矛盾的概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鞋制品,其具有第一护套,第一护套在长度上从后端延伸直至前端,在宽度上在外侧与内侧之间延伸,在高度上从底部延伸直至上端。如下所示,对于某些实施方式来说,第一护套具有彼此机械连接的丝线。本发明的鞋制品的特征在于,其具有面对第一护套布置的功能性构件,以及使功能性构件相对于护套定位的定位件。

这可使护套在一定的部位具有一种或多种特殊特性。例如,如下面要展开的,功能性构件可以是一个位于跖区域的管形段。该段的目的是局部增大护套对横向变形的强度。这便于支承在跖区域。因此,这里,鞋制品适于需要传递相当强烈的感觉信息、动作冲力或者地面反应的运动。在高低不平场地赛跑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这仅是一个实施例,后面本发明将提出增加构件而具有的其他可能的功能。

在由此带来的优点中,使用效率最佳,使用者的疲劳降低。增加功能性构件,使护套具有舒适性和保持足部的基本品质。因此,本发明例如适合于调和舒适性和传送精确度这两个矛盾的特征。

此外,下面,本发明也涉及使鞋制品制作更容易的方法。

通常,可以说,本发明改进了鞋制品的结构和制作方式。

附图说明

借助于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示出如何能实施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制品的前透视图;

-图2是沿图1中II-II的剖面图;

-图3是一个坯件和一个功能性构件彼此装配在一起前的示意性透视图,坯件用于制作图1所示鞋制品的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

-图4类似于图3,其中,坯件和功能性构件彼此装配在一起;

-图5是有关图1所示鞋制品的护套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有关图1所示鞋制品的护套的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7是有关图1所示鞋制品的护套的结构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8是用于集装于图1所示鞋制品的加强件的侧视图;

-图9是关于图1所示鞋制品制作的透视图;

-图10是关于图1所示鞋制品制作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制作第一护套的一个坯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是从俯视侧视角度从图11所示坯件获得的鞋制品的前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制作第一护套的坯件的示意性前透视图,坯件接收功能性构件;

-图14是类似于图13的视图,其中,功能性构件尚未与坯件连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要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如涉及用于步行或者用于平地或山地奔跑的鞋制品。但是,第一实施方式也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前述领域。

下面,借助于图1至10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鞋制品1用于接纳使用者的足部。下文中,鞋制品1视为鞋,即使其结构完全不常见,后面将详细示出。因此,鞋1在长度上沿纵向方向L在后端或鞋跟4与前端或鞋尖5之间延伸,在宽度上沿横向方向W在外侧6与内侧7之间延伸。

如图所示,鞋1具有用于包绕足部的下部部分10,不包括任何上部部分。但是,也可以设计同时具有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的鞋,上部部分用于包绕踝骨,可选地,包绕小腿下部。

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鞋1在高度上从底部12延伸直至上端13,即延伸直至下部部分10的自由端或者鞋1的自由端。底部是足部支承在其上的鞋的细部。

鞋1构造成允许足部在步行期间良好地舒展、传递感觉信息以及用于支承或接受的冲击。因此,鞋1或鞋制品较软。

如下将详述的,鞋1具有第一护套21,其在长度上沿纵向方向L从后端24延伸直至前端25,在宽度上沿横向方向W在外侧26与内侧27之间延伸,在高度上从底部28延伸直至上端29。这可使第一护套包绕和保持使用者的足部。就其结构而言,第一护套具有彼此机械连接的丝线,如下所释。此外,第一护套的至少一部分丝线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也如下所释。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非限制性地,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的第一护套的丝线分布在整个第一护套21上,丝线在制作时的熔融在相当大的范围,根据其数量、密度,有助于第一护套的强度和/或胶接和/或抗腐蚀性。事实上,丝线的熔融使第一护套21具有由其本身保持形状的性能。这意味着,如果不对其施加任何外力,即使其未与其他构件连结,其也不会塌陷。可以说,一方面,第一护套21是一个整体件,另一方面,其可形成一个自持构件,在相当大的范围,根据丝线的数量/密度,使鞋具有其形状。因此,第一护套21使鞋1具有其形状。换句话说,第一护套的后端24、前端25、外侧26、内侧27、底部28和上端29分别限定鞋制品或鞋1的后端4、前端5、外侧6、内侧7、底部12和上端13。如后可见,护套21采用的最小化的结构确保简单化、轻便和其他优点。

非限制性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鞋1还具有第二护套31,该第二护套在长度上沿纵向方向L从后端34延伸直至前端35,在宽度上沿横向方向W在外侧36与内侧37之间延伸,在高度上从底部38延伸直至上端39。第二护套31如第一护套21那样也覆盖足部。第二护套31布置在第一护套21的外部,因此,间接覆盖足部。最后,鞋1的形状同时由第一护套21和第二护套31给出。由下面可见,最好使用两个护套。

在本发明的构思中,第二护套31具有彼此机械连接的丝线,至少丝线的一部分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的丝线分布在整个第二护套31上,第二护套的形状由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的丝线熔融固化而成。这里,熔融使第二护套31具有由其本身保持形状的性能。这意味着,如果不对其施加任何外力,即使其未与其他构件连结,其也不会塌陷。可以说,一方面,第二护套31是一个整体件,另一方面,其可形成一个自持构件,在相当大的范围,根据丝线的数量/密度,使鞋具有其形状。因此,第二护套31也使鞋1具有其形状。换句话说,第二护套31的后端34、前端35、外侧36、内侧37、底部38和上端39也分别限定鞋制品或鞋1的后端4、前端5、外侧6、内侧7、底部12和上端13。如后可见,护套31采用的最小化的结构确保简单化、轻便和其他优点。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特性,要明确的是护套21、31如何制作是有益的。这在后面尤其借助图3至7予以说明。

首先,如图3和4示意地示出,每个护套21、31的获得通过制作一个套筒41进行,即一个软壳筒由彼此机械连接的丝线制成。或者可以说,一个护套21、31是一个鞋,如此后所有附图上可见。套筒41是制作鞋制品1的坯件。非限制性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关,套筒41可同时制作第一护套21和第二护套31。套筒41在长度上从第一端部42延伸直至第二端部43。这里,第一端部42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任何技术封闭,例如在折叠之后缝合,增加一个由彼此机械连接的丝线制成的包头或者任何等同件。就第二端部43而言其仅仅是一个开口。

应当注意,套筒41可制作连为一体护套21、31。这里,第一护套21和第二护套31相互伸展。这简化了制作,减少了构件数量,缩短了制作所需的时间。

用于制作套筒41、因而制作护套21、31的丝线的连结借助于图5和6示出。一般来说,丝线用任何适当的纺织工艺彼此连结,例如编织、织造、编结等等。在编织的情况下,可使用单针床式或双针床式圆织机、圆柱花盘式织机、或者平式针床针织机。两个编织区域可用Intarsia工艺或者用刺绣工艺彼此接合。不同的装饰图案可在编织时用Intarsia方法、刺绣方法、提花工艺等等直接获得。图5示出传统的织造,其中第一丝线44沿第一方向定向,第二丝线45沿第二方向定向,第一丝线44和第二丝线45相交,以形成软织网。图6示出编织,这里,三根丝线46、47、48布置成穿插的环圈。但是,显然,可以许多其他布置。

套筒41例如用一个平式针床针织机制成,平式针床针织机可改变截面,即事实上是套筒的直径,改变鞋跟的形状,打开系带的通孔,改变套筒壁的密度,或者尤其是改变小带扣的紧固度。事实上,平式针床针织机提供很广的可能调节范围,其适用于制作所有尺寸的套筒,不论在直径上还是在长度上。为此,平式针床针织机比圆织机更实用。实际上,圆织机在套筒直径方面在小范围上工作。因此,必须使用多个不同的圆织机,以制作全范围的套筒41,即仅一个平式针床针织机满足的所有尺码的全范围的鞋。最后,一个平式针床针织机可制作具有所有所需特征和所需尺码的一个或多个立体护套。

使本发明的丝线具有良好物理性能也是有益的。

首先,丝线可以是单丝,例如由聚铣胺、聚氨酯、聚乙烯这样的热熔合成材料或者任何等效材料或类似材料挤压成形获得。丝的生产连续进行,类似于蜘蛛产生的蜘蛛丝。顺便说明一下,在某种意义上丝可以是单组分或单物质,或者其横截面是均匀的。但是,丝也可以是多组分,例如双组分。在双组分的情况下,丝的横截面显示由第一物质构成的芯体和包绕芯体的周围包层,包层由第二物质构成。每种物质可以是热熔的,或者仅一种物质可以是热熔的。如果两种物质都是热熔的,那么,它们的熔融温度不同。

然后,丝线可以是多丝。在这种情况下,其由多丝连结而成。这种连结由图7的示意图示出。这里,所有丝49具有相同性质,其中所有丝中的每种丝都具有相同的熔点。但是,可用不同性质的丝进行组合,其中一些丝可以是可熔的,其他的不易熔,或者具有不同的熔点。丝用任何公知技术彼此连结。

然而,丝可制成纤维细丝线。这里,纤维是长度有限的丝。纤维用任何公知技术紧密接触连结成细丝线,尤其是绞合成细丝线。纤维彼此的保持通常通过摩擦进行,尤其是与天然纤维例如棉摩擦进行。但是,对于本发明来说,纤维的彼此保持或者通过摩擦进行,或者通过摩擦与熔融附着结合进行,或者完全通过附着进行,因为本发明使用热熔的物质。

在一般说明套筒41的结构时,可说明其用于制作鞋1。但是事先,为了保持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思,解释鞋制品1或者鞋具有加强件51是有益的。在制作鞋1时在通过嵌装将加强件连结于护套21、31之后,使鞋具有特殊性能。

如图8所示,加强件51是这样一个构件,其在长度上从后端54延伸直至前端55,在宽度上在外侧56与内侧57之间延伸,在高度上从底部58延伸直至上端59。加强件51的长度和宽度类似于护套21、31的长度和宽度。更确切地说,加强件51如同第一护套21一样,在长度上从后端24延伸直至前端25,在宽度上在外侧26与内侧27之间延伸,在高度上从底部28向上端29延伸。这当然可加强第一护套21,从而尤其在底部12与底部的周边处加强鞋制品1。

非限制性地,加强件51承载一个紧固装置61。例如,其具有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位于上端59处的通孔62、一根系带63和一个锁紧装置64。因此,可紧固或者松开加强件51,从而紧固或者松开鞋1,如下面更好地示出。可设置其他紧固件。

根据本发明,如整体借助于图1-10可理解的,鞋制品1包括面对着第一护套21布置的功能性构件71、以及用于使功能性构件71相对于护套定位的定位件。如下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功能性构件71使鞋制品1具有特殊的局部机械特性。如下所述,定位件可使功能性构件71准确地放置在第一护套21上,从而最终放置在鞋制品1上。鉴于鞋制品1是三维物体,本发明可使功能性构件放置在一个空间上。事实上,功能性构件71具有三维结构。这种结构与其应贴合的表面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形状。这便于放置并可使之定位在所需的部位。

鉴于鞋制品1具有凹入部分和/或凸起部分,根据其由于其机械结构(网眼)的变形和/或弹力丝和/或弹性丝的使用而具有的一致性特性,功能性构件71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具有凹入部分和/或凸起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特殊情况下,功能性构件71由一个管形段即一个套筒部分或一个鞋筒部分制成。这样可使功能性构件面对着护套21、31布置在所需的部位,套装在两个护套之一上,或者同时套装在两个护套上。要明确的是,鞋筒可没有鞋跟,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鞋跟,鞋可在一端或两端封闭。当功能性构件呈鞋筒或短袜形式时,由于短袜的后跟和前端构成的止挡部,这允许功能性构件在放置在护套21、31上时获得非常精确的纵向定位。

例如,非限制性地,功能性构件71布置在第一护套21上。为了理解其作用,要明确的是,鞋制品1从后端4向前端5具有四个相继区域。这些区域是一个鞋跟区域72、一个足弓区域73、一个跖区域74、和一个用于接纳脚趾的前部区域。显然,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来说,功能性构件位于跖区域。事实上,功能性构件完全环绕跖区域,朝向鞋制品1的横向平面。这使鞋制品具有更大的抗横向变形的强度。其优点是在跖处很好地支承在地面上,具有更大的横向稳定性。

总是非限制性地,如下面更好地可见,功能性构件71容纳在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31之间。这使功能性构件更易于集装于鞋制品1。

如对于护套21、31那样,功能性构件71具有彼此机械连接的丝线44至48,至少一部分丝线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49。这可使至少功能性构件71的一细部一旦熔融就具有稳固的自持结构。

这里,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的丝线分布在整个功能性构件71上,功能性构件71的形状可通过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的丝线的熔融固化而成或者不固化而成。

非限制性地,总是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来说,使功能性构件71相对于第一护套21定位的定位件除了套筒部分的管形形状之外,还具有能逆向伸长的丝线,该能逆向伸长的丝线与功能性构件的结构连结。可以说,构成功能性构件的一部分丝线是弹性的。这些丝线例如由弹力材料制成。实际上,功能性构件71,即套筒部分,由于其管形形状以及能伸长的丝线的存在,围绕第一护套21套装和放置在所希望的部位上,如下面可理解的。

首先,使用套筒41用以制作鞋1,如图9和10所示。事实上,鞋1的构成件手工装配,无需现有技术中复杂和成本高的机械。

如图9和10所示,应当理解的是,套筒41套装在一个称为鞋楦的构件76上,鞋楦酷似使用者的足部。套筒贴靠在鞋楦76上,犹如鞋筒贴靠在足部上。套筒41由鞋楦76借助于其弹性成形,其弹性由其织物构造产生。可成形套筒41的弹性由构成套筒的网眼的可逆弹性变形产生。然后,功能性构件71,即这里是套筒部分,在鞋楦76上围绕第一护套21套装在所希望的部位,这里是跖区域74。其弹性使其保持在所需的位置,因为其对鞋楦和对第一护套施加强位。接着,加强件51嵌装在套筒41的成为第一护套21的细部上。然后,套筒41的成为第二护套31的细部翻折在加强件51上,因此覆盖加强件以及覆盖属于第一护套和功能性构件71的细部。这足以构成鞋1的包绕足部的子组件,所述子组件最终具有第一护套21、功能性构件71、加强件51和第二护套31。顺便指出,第二护套31具有用于系带63通过的孔77。因此,只需用任何适当的工艺使子组件升温,以使之就在所需的部位熔融护套和功能性构件71的热熔丝,从而使鞋1尤其具有其几何形状。在目前的情况下,功能性构件71犹如一个扭曲箱一样,提高了整体的抗变形强度,这在跖区域特别重要,以使整体更具稳定性。在加热之后,鞋楦76可从子组件抽出。因此,鞋1差不多制作完成。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只需使之增加一个外鞋底78。如图1和2可见,鞋制品1或者鞋具有外鞋底78。外鞋底用于支承在地面上,因此,具有耐摩擦磨损和减震的结构。因此,例如,其具有耐磨层79和缓冲层80。图2是鞋的用于接纳足弓的区域的横剖面图,如可注意到,底部12具有非平面几何形状,基本上与上述足弓的几何形状相同。正如所述的,本发明的鞋1确然直接适合于足部。因此,没有必要使鞋1增加一个仿足弓的或者足底其他方面的内鞋底。因此,这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鞋简化了本发明的鞋1。这也使鞋1轻便,因而减小机械惯性。产生的优点是提高了体育运动性能。本发明的鞋例如非常适合于障碍赛跑。

图2也示出加强件51位于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31之间。因此,紧固装置61也基本上位于第一护套21与第二护套31之间。这起到防护作用,例如在林地赛跑时避免系带63钩住树枝。

总是参考图2并且也参考图1,可观察到第一护套21和第二护套31沿横截面是连续的。因此,这些护套在其各自的上端29、39处以及在鞋的上端13处连续延伸。

如借助于图1可理解的并且也借助于图3或4可理解的,第一护套21和第二护套31之间的边界是一个褶皱部83,该褶皱部限定鞋口84。因此,鞋口84的周边仅仅由两个护套21、31一个折叠在另一个之上加以限定。这意味着该周边没有现有技术中的缝线或者附接件,因此,鞋1在鞋口84处不会令使用者感到不舒服。

作为实施例,如图3或4上所示,第一护套21具有三个机械特性不同的区域91、92、93。这些特性取决于丝线中热熔丝的百分含量。这里,非限制性地,设置第一区域91具有高密度的热熔丝,例如为60%至100%。第一区域91限定底部28和底部的周边。接着,设置中间区域或者第二区域92具有中等密度的热熔丝,例如30%至70%。第二区域主要在外侧26和内侧27处延伸。最后,设置第三区域93具有小密度的热熔丝,例如5%至40%。第三区域主要在上端29处延伸。这种布置使第一护套21向底部28挠性较小,但是,向上端29挠性越来越大。挠性或者弹性,受编织的网眼的性质和/或网眼构成材料的弹性的限制。这种弹性可使第一护套21与足部、踝骨或者小腿下部保持接触,从而防止异物侵入。保持张紧的弹性丝线可良好地保持足部。

在相同的构思中,第二护套31具有三个机械特性不同的区域101、102、103。此外,这些特性取决于丝线中热熔丝的含量。这里,非限制性地,设置第一区域101具有高密度的热熔丝,例如为60%至100%。第一区域101限定底部28和底部的周边。接着,设置中间区域或者第二区域102具有中等密度的热熔丝,例如30%至70%。第二区域主要在外侧36和内侧37处延伸。最后,设置第三区域103具有小密度的热熔丝,例如5%至40%。第三区域主要在上端39处延伸。这种布置使第二护套31向底部38挠性较小,但是,向上端39挠性越来越大。此外,向上端的挠性可使第二护套31保持向足部、踝骨或者小腿下部紧贴,从而防止异物侵入。此外,具有保持张紧的弹性丝线的护套可良好地保持足部。

对于每个护套21、31来说,丝的熔融按热熔丝的比例影响物理或机械性能。例如,热熔丝的百分含量越大,耐磨性越大。相反,如果热熔丝的百分含量少,则弹性得到保持。换句话说,可观察到热熔丝的百分含量越大,耐磨性越大,因此,弹性小。相反,如果热熔丝的百分含量小,则耐磨性小,因此,弹性大。

最后,当护套21、31和功能性构件71装配在一起时,鞋1从底部12向上端13垂直地增大其挠性。这使底部一方面具有支承足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上端13处具有可逆地扩口性能,以便穿鞋或脱鞋。

但是,应保留上述护套非限制性布置的构思。特别是,可使每个护套和功能性构件71具有所需的特性,例如弹性、密封性、耐磨性、杀菌特性、所需的美观等等。

总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护套2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毫米,也就是说,小于或等于3毫米的数值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使第一护套21轻便。

在相同的构思中,第二护套3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毫米,也就是说,小于或等于3毫米的数值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使第二护套31轻便。

功能性构件7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毫米。这使功能性构件轻便。

每个构件21、31、71的厚度在具有至少一根热熔丝的丝线熔融之后测得。

最后,本发明的鞋1比现有技术中的鞋更轻便,具有可比的技术特征。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后面粗略地示于图11至14。为简便起见,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仅说明显著的不同之处。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因此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来说,如图11和12所示,鞋制品或鞋1具有后端4和前端5、外侧6和内侧7、或者底部12和上端13。

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特殊的是坯件或套筒41的结构。其完全在例如封闭的第一端部42与开口的第二端部43之间延伸。但是,套筒41的尺寸确定成仅获得第一护套21,不包括任何其他护套或护套细部。因此,是第一护套21的开口端43单独限定鞋口84。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鞋1具有第一护套21、功能性构件71和加强件51,带有紧固装置61,不包括任何辅助护套。也可以说,加强件51覆盖第一护套21。这意味着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鞋来说,鞋1更轻便。第二实施方式的鞋也设置有一个外鞋底78,虽然这不是必须的。

对于第三实施方式来说,如图13和14所示,套筒41的尺寸确定成仅获得第一护套21。

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特殊的是其具有多个功能性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朝向后部24功能性构件111是一个后衬。其为一个立体元件。向前功能性构件121是一个前部包头。这里,其为一个立体元件。这些元件111、121例如提高了耐磨性,或者具有更大的硬度。三维形状便于放置和定位。

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实施方式,而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等同技术。

特别是,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功能性构件71、111、121。

每个功能性构件或者布置在一个护套内,或者布置在一个护套外,或者布置在两个护套之间,视所追求的技术效果而定。

在某些情况下,使功能性构件71、111、121相对于护套21、31定位的定位件包括胶接剂。

在其他情况下,使功能性构件相对于护套定位的定位件包括固定件。

本发明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具有兼容材料鞋帮的鞋。在这种情况下,鞋帮装配在鞋楦上,接着,具有确定特征的功能性构件放置在鞋帮上,然后,进行胶接,最后,加上外鞋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鞋制品的制作方法,所述鞋制品具有第一护套,第一护套在长度上从后端延伸直至前端,在宽度上在外侧与内侧之间延伸,在高度上从底部延伸直至上端,所述方法包括在护套上添加一个功能性构件的步骤,护套装配在鞋楦上,然后与一个外鞋底装配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中,功能性构件配有定位件,例如使用一个管形段/鞋筒部分或者易于定位的其他三维鞋楦,因此使用能伸长的材料制作管形段/鞋筒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