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拉链的自动打上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353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短拉链的自动打上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拉链生产领域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是指一种短拉链的自动打上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短拉链(6~9cm)是一种常用于裤头、口袋等地方的拉链。现今,短链的需求量逐渐增多,然而其不能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必须先切断后再手工打上止,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人工成本和延长订单交期。因为现有设备的拉头感应器与钩针的距离有9cm,设备生产短链(6~9cm),当拉头感应器感应时,钩针磁阀动作,钩针向上就无法勾住拉链下止而跑带,因此不能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拉链的自动打上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拉链自动化生产线无法生产短链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拉链的自动打上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拉带装置以及导链板,所述拉带装置拖动拉链在所述导链板上移动,所述拉链包括复数个首尾相连的短链,所述导链板上方装设有用于给所述短链打上止的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与所述拉带装置信号连接,还包括均与所述拉带装置电路连接的限位装置和分链装置,所述短链以下止朝前、上止位朝后并且由该限位装置至分链装置的方向朝前移动,该条短链的拉头与上止位之间的链牙为打开状态并在其间形成第一张开空间,该条短链的上止位与后一条短链的下止之间形成一第二张开空间,所述拉带装置在所述分链装置插入所述第一张开空间内将该条短链的两个上止位分开以及插入所述第二张开空间内并卡在所述后一条短链下止处的限位装置被该后一条短链下止推动触发信号时停止拉带,并将信号发送所述冲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用于感应所述拉头的第一拉头感应器、一与该第一拉头感应器信号连接的钩针机构以及一钩针触片,所述钩针机构位于所述导链板下方,所述钩针触片位于所述导链板上方,所述钩针机构包括一钩针,所述钩针可上升至卡在所述后一条短链下止处并与所述钩针触片相抵触,且该后一条短链移动时其下止可推动所述钩针前翻并离开所述钩针触片。

进一步的,所述钩针前翻并离开所述钩针触片时,所述钩针机构将信号发送给所述拉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钩针机构还包括一钩针气缸、一钩针座、一弹簧座以及一弹簧,所述钩针座与所述钩针气缸上下传动连接,所述钩针可前后翻转地装设在所述钩针座上侧,所述弹簧座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钩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座位于所述钩针后方,所述弹簧为一拉簧,初始状态所述拉簧水平设置、所述钩针竖直设置,并且该状态的钩针只能前翻。

进一步的,所述分链装置包括一用于感应所述拉头的第二拉头感应器、一分链杆气缸以及一与该分链杆气缸上下传动连接的分链杆,所述分链杆气缸与所述第二拉头感应器信号连接,所述分链杆位于所述导链板下方,并且该分链杆可上升至插入所述第一张开空间内将该条短链的两个上止位分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导链板上方的压板装置,所述压板装置包括一压板气缸以及一与所述压板气缸上下传动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分链杆的后方,并且该压板可下降至与所述短链上的链牙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装置包括通过电磁阀控制的冲床气缸、与该冲床气缸上下传动连接的冲压头、皮带轮以及可与该皮带轮联动的凸轮开关,所述凸轮开关与所述电磁阀信号连接,所述冲压头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压板的后方并可下降至所述短链的上止位处打上止。

一种短拉链的自动打上止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由复数个首尾相连的短链一体成型的拉链在拉带装置的拖动下在导链板上从后往前移动,并且每条短链的下止朝前、上止位朝后;

2)第一条短链首先移动至限位装置处,待其上的拉头被所述限位装置中的第一拉头感应器感应到时,与该第一拉头感应器信号连接的钩针气缸延时0.5~1.5s动作,控制其上的钩针上升,所述钩针往上穿过该第一条短链上止位与后一条短链下止之间形成的第二张开空间并触动位于所述导链板上方的钩针触片;

3)所述第一条短链继续移动至分链装置处,待其上的拉头被所述分链装置中的第二拉头感应器感应到时,与该第二拉头感应器信号连接的分链杆气缸动作,控制其上的分链杆上升,所述分链杆往上穿过该第一条短链上止位与拉头之间形成的第一张开空间并将该两个上止位分开;

4)位于所述导链板上方的压板气缸动作,控制其上的压板下降,所述压板下降至与所述第一条短链上位于所述分链杆后方的链牙相抵触;

5)所述第一条短链继续移动使后一条短链上的下止推动所述钩针前翻,待钩针前翻至其与所述钩针触片断开连接时,所述拉带装置停止拖动拉链;

6)所述拉带装置停止后将信号发送给冲压装置,使冲压装置中的皮带轮与凸轮开关联动,同时使冲床气缸通电动作,冲床气缸控制其上的冲压头下降给位于其正下方的第一条拉链上止位打上止;

7)待所述凸轮开关在皮带轮的带动下触发信号时,将该信号发送给所述冲床气缸,使该冲床气缸断电,同时该皮带轮与凸轮开关断开联动;

8)压板上升回到初始位置,分链杆、钩针下降回到初始位置,拉动装置继续拖动拉链,进行所述后一条拉链的打上止动作。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使得短链可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精确地移动至冲压的位置,而且由于本发明的限位装置能够提前卡在后一条短链下止处,因此不存在现有技术中“钩针向上无法勾住拉链下止而跑带”的问题,使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设置分链装置,则能够实现对短链的定位,从而能够顺利地对短链打上止。

2、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第一拉头感应器,使得该条短链的拉头在移动至第一拉头感应器处时,钩针就会动作从而能够卡在后一条短链下止处,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钩针在第二拉头感应器处才动作,因此不会存在 “钩针向上无法勾住拉链下止而跑带”的问题。

3、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弹簧,使得后一条短链的下止能够在移动时推动钩针前翻,从而让钩针与钩针触片断开连接,并在断开连接时拉带装置停止动作,让冲压装置打上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短链长度不够而无法再一条自动线上生产的缺陷。

4、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分链杆,使得短链上的两个上止位在打上止之前能被分链杆分开,从而便于冲压装置的作业,避免两个上止位过于接近,导致冲压时出现干扰。

5、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压板装置,能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冲压过程中,短链抖动影响打上止的效果。

6、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针对短链(6~9cm)瓶颈工序上止机,在机械方面,将前面的钩针与后面的分链杆分开单独控制,即前面增加第一拉头感应器控制钩针,后面增加分链杆气缸控制分链杆;在电控系统方面,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升级为智能化、无触点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其工作流程:启动→拉带→第一拉头感应器→钩针上→钩针触片通→第二拉头感应器→分链杆上、压板下→钩针触片断→拉带停→冲床气缸通电→凸轮开关→冲床气缸断电→钩针下、分链杆下、压板上→拉带→循环,如此便可自动生产短链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控制方法让6~9cm的短链可自动生产打上止,无需人工切断后再半自动打上止,其生产效率与手工相比可增加1.5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短链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短拉链的自动打上止设备,包括拉带装置1、导链板2以及均与拉带装置1电路连接的限位装置3和分链装置4,拉带装置1拖动拉链5在导链板2上移动;拉链5包括复数个首尾相连的短链51;导链板2上方装设有用于给短链51打上止的冲压装置6,该冲压装置6与拉带装置1信号连接。短链51以下止511朝前、上止位512朝后并且由该限位装置3至分链装置4的方向朝前移动;该条短链的拉头513与上止位512之间的链牙514为打开状态并在其间形成第一张开空间515,该条短链的上止位512与后一条短链的下止516之间形成一第二张开空间517;拉带装置1在分链装置4插入第一张开空间515内将该条短链的两个上止位512分开以及插入第二张开空间517内并卡在后一条短链下止516处的限位装置3被该后一条短链下止516推动触发信号时停止拉带,并将信号发送冲压装置6。

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使得短链可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精确地移动至冲压的位置,而且由于本发明的限位装置能够提前卡在后一条短链下止处,因此不存在现有技术中“钩针向上无法勾住拉链下止而跑带”的问题,使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设置分链装置,则能够实现对短链的定位,从而能够顺利地对短链打上止。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拉带装置1包括前拉带机构11和后拉带机构12,并且该前拉带机构11和后拉带机构12均包括复数个间隔布置的滚轮111,拉链5按序绕设在各个滚轮111上进行移动。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限位装置3包括一用于感应拉头513的第一拉头感应器31、一与该第一拉头感应器31信号连接的钩针机构32以及一钩针触片33。钩针机构32位于导链板2下方,钩针触片33位于导链板2上方;钩针机构32包括一钩针321,钩针321可上升至卡在后一条短链下止516处并与钩针触片33相抵触,且该后一条短链移动时其下止516可推动钩针321前翻并离开钩针触片33。钩针321前翻并离开钩针触片33时,钩针机构32将信号发送给拉带装置1使其停止拖动拉链。通过设置第一拉头感应器31,使得该条短链的拉头513在移动至第一拉头感应器31处时,钩针就会动作从而能够卡在后一条短链下止处,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钩针在第二拉头感应器处才动作,因此不会存在 “钩针向上无法勾住拉链下止而跑带”的问题。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钩针机构32还包括一钩针气缸322、一钩针座323、一弹簧座324以及一弹簧325;钩针座323与钩针气缸322上下传动连接,钩针321可前后翻转地装设在所述钩针座323上侧;弹簧座324通过弹簧325与所述钩针321连接。另外,弹簧座324位于钩针321后方,弹簧324为一拉簧,初始状态所述拉簧水平设置、所述钩针竖直设置,并且该状态的钩针321只能前翻,实际设计时可在钩针321与钩针座323的活动连接处设一限位块,使钩针321受到限位块的作用在竖直位置不能向后翻转,当然并不局限于拉簧水平设置、钩针竖直设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倾斜一定的角度。通过设置弹簧325,使得后一条短链的下止516能够在移动时推动钩针321前翻,从而让钩针321与钩针触片33断开连接,并在断开连接时拉带装置1停止动作,让冲压装置6打上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短链长度不够而无法再一条自动线上生产的缺陷。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分链装置4包括一用于感应拉头513的第二拉头感应器41、一分链杆气缸42以及一与该分链杆气缸42上下传动连接的分链杆43。分链杆气缸42与第二拉头感应器41信号连接,分链杆43位于导链板2下方,并且该分链杆43可上升至插入第一张开空间515内将该条短链的两个上止位512分开。通过设置分链杆43,使得短链上的两个上止位512在打上止之前能被分链杆43分开,从而便于冲压装置6的作业,避免两个上止位512过于接近,导致冲压时出现干扰。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还包括一位于导链板2上方的压板装置7,所述压板装置7包括一压板气缸71以及一与压板气缸71上下传动连接的压板72,压板7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分链杆43的后方,并且该压板72可下降至与短链上的链牙相抵触。通过设置压板装置7,能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冲压过程中,短链抖动影响打上止的效果。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冲压装置6包括通过电磁阀控制的冲床气缸61、与该冲床气缸61上下传动连接的冲压头62、皮带轮63以及可与该皮带轮63联动的凸轮开关64。凸轮开关64与电磁阀信号连接,冲压头6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压板72的后方并可下降至所述短链的上止位512处打上止。设备启动后,冲压装置6中的电机65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即皮带轮63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待拉带装置1停止动作并将信号发送给冲压装置6后,皮带轮63便与凸轮开关64锁合实现联动控制,待凸轮开关64随着皮带轮63旋转至触发信号时,凸轮开关64再将该信号发送给冲床气缸61,使该冲床气缸61断电,同时该皮带轮63与凸轮开关64断开联动。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短拉链的自动打上止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由复数个首尾相连的短链51一体成型的拉链5在拉带装置的拖动下在导链板2上从后往前移动,并且每条短链51的下止511朝前、上止位512朝后。

步骤二

第一条短链首先移动至限位装置3处,待其上的拉头513被限位装置3中的第一拉头感应器31感应到时,与该第一拉头感应器31信号连接的钩针气缸322延时0.5~1.5s动作,控制其上的钩针321上升,所述钩针321往上穿过该第一条短链上止位512与后一条短链下止516之间形成的第二张开空间517并触动位于所述导链板2上方的钩针触片33。

步骤三

第一条短链继续移动至分链装置4处,待其上的拉头513被分链装置4中的第二拉头感应器41感应到时,与该第二拉头感应器41信号连接的分链杆气缸42动作,控制其上的分链杆43上升,所述分链杆43往上穿过该第一条短链上止位512与拉头513之间形成的第一张开空间515并将该两个上止位512分开。

步骤四

位于导链板2上方的压板气缸71动作,控制其上的压板72下降,压板72下降至与第一条短链上位于分链杆43后方的链牙相抵触。

步骤五

第一条短链继续移动使后一条短链上的下止516推动所述钩针321前翻,待钩针321前翻至其与所述钩针触片33断开连接时,所述拉带装置1停止拖动拉链5。

步骤六

所述拉带装置1停止后将信号发送给冲压装置6,使冲压装置6中的皮带轮63与凸轮开关64联动,同时使冲床气缸61通电动作,冲床气缸61控制其上的冲压头62下降给位于其正下方的第一条拉链上止位512打上止。

步骤七

待所述凸轮开关64在皮带轮63的带动下触发信号时,将该信号发送给所述冲床气缸62,使该冲床气缸62断电,同时该皮带轮63与凸轮开关64断开联动。

步骤八

压板72上升回到初始位置,分链杆43、钩针321下降回到初始位置,拉动装置1继续拖动拉链,进行后一条拉链的打上止动作。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针对短链(6~9cm)瓶颈工序上止机,在机械方面,将前面的钩针与后面的分链杆分开单独控制,即前面增加第一拉头感应器控制钩针,后面增加分链杆气缸控制分链杆;在电控系统方面,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升级为智能化、无触点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其工作流程:启动→拉带→第一拉头感应器→钩针上→钩针触片通→第二拉头感应器→分链杆上、压板下→钩针触片断→拉带停→冲床气缸通电→凸轮开关→冲床气缸断电→钩针下、分链杆下、压板上→拉带→循环,如此便可自动生产短链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控制方法让6~9cm的短链可自动生产打上止,无需人工切断后再半自动打上止,其生产效率与手工相比可增加1.5倍以上。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