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折自动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079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反折自动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伞具的结构改良,尤其是针对一种反折式的伞具所为的改良。

背景技术:
人们皆知,伞具的使用已极为普遍,晴天出太阳日照强时会使用阳伞,雨天时会使用雨伞,然而传统的雨伞却存在一个问题,那便是在收伞时,伞面向下收折而伞面上的雨水很容易溅湿使用者的衣裤,或者是弄湿室内地面,尤其是开车族更是深感困扰,因为在要进入车内收伞时,伞面是向车内方向收折,而车内空间又小,因此更容易溅湿使用者的衣裤,也会弄湿车椅或地垫,有鉴于传统雨伞所产生的问题,伞业界几经改良而设计出一种反折收伞的伞具,也就是让有雨水的伞面在收伞时伞边缘是向外而使伞面向内收合,让雨水被包覆在收合的伞面内而不会直接溅湿使用者。此种反折收合的雨伞确实解决传统雨伞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坊间可见的该种反折式雨伞都是手动伞,在使用上仍有不便之处,因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便努力研发改良,终设计完成本实用新型反折自动伞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反折自动伞,改良目前手动式反折收合雨伞的结构,使反折式雨伞具有自动开伞的功能,让该种伞具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借以提升其实用性。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折自动伞,主要包括一中棒、一套置于中棒上的主活动巢及副活动巢、一固接于中棒近顶端处的上巢、一组接设于主、副活动巢及上巢之间的伞骨单元及固接于中棒底端的伞握把等构件,主活动巢与副活动巢之间设有一开伞弹簧,于上巢底端接设一缓冲弹簧,主活动巢设有上接合巢及下接合巢,该伞骨单元包括一端枢接于主活动巢的下接合巢上的主伞骨,及由第一折骨与第二折骨以枢接座枢接而成的副伞骨,第一折骨另一端与上巢枢接,而第二折骨一端以接合座与主伞骨顶端枢接,第一折骨设接合座枢接一支骨,而枢接座底部枢接一拉撑骨的一端,支骨另一端枢接于副活动巢上,而拉撑骨另一端枢接于主伞骨近中间处上,于中棒近伞握把处设一弹弓,在伞具收折时,由弹弓扣合主活动巢,在按压弹弓时,由开伞弹簧将主、副活动巢向上推动并将伞骨单元撑开以完成开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良目前手动式反折收合雨伞的结构,使反折式雨伞具有自动开伞的功能,让该种伞具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借以提升其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于收伞后的结构配设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于开伞后的结构配设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于收伞后的实施例图。图中标号说明:10中棒11弹弓20主活动巢21上接合巢22下接合巢30副活动巢40上巢41衬套50伞骨单元51主伞骨52副伞骨53第一折骨54第二折骨55支骨56枢接座57拉撑骨58连结骨60伞握把70开伞弹簧80缓冲弹簧511、513、531、533、541接头514止位块512、532、542接合座543珠尾571上活动槽572下活动槽573、574销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中棒10、主活动巢20、副活动巢30、上巢40、伞骨单元50、伞握把60、开伞弹簧70及缓冲弹簧80等构件,该中棒10为直杆型态,于近顶端处固接上巢40,于底端固接伞握把60,并于近伞握把60处设有一弹弓11,该主活动巢20及副活动巢30套置于中棒10上,主活动巢20与副活动巢30之间设有开伞弹簧70,于上巢40底端接设缓冲弹簧80,主活动巢20设有上接合巢21及下接合巢22,该伞骨单元50包括主伞骨51、由第一折骨53与第二折骨54组成的副伞骨52、支骨55、枢接座56、拉撑骨57及连结骨58,该主伞骨51一端设有接头511而枢接于主活动巢20的下接合巢22上,于近中间处则设有一活动的接合座512,而末端设一接头513,并于接合座512底端位置处的杆体上设一止位块514,并与接合座512底端抵靠,该副伞骨52的第一折骨53与第二折骨54以枢接座56枢接连结,该第一折骨53一端设一接头531而枢接于上巢40上,另一端设一接头533而枢接于枢接座56上,于近接头533处则设有一接合座532,第二折骨54一端设接头541枢接于枢接座56上,另一端设接合座542而与主伞骨51一端接头513枢接,该支骨55一端枢接于副活动巢30上,另一端枢接于第一折骨53的接合座532上,该拉撑骨57一端枢接于主伞骨51的接合座512上,另一端枢接于枢接座56底端,该连结骨58一端扣接于主活动巢20的上接合巢21上,另一端扣接于支骨55近底端处,借此连结骨58的设置,使主活动巢20与副活动巢30连结成连动型态。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反折自动伞于收合时,主活动巢20受弹弓11扣合而止位,而开伞弹簧70为压缩状态,当开伞时,按下弹弓11解除与主活动巢20的扣合,此时借由开伞弹簧70的张伸,而将主活动巢20与副活动巢30向上推移至缓冲弹簧80处而止位,而上移的副活动巢30带动支骨55上移并将副伞骨52的第一折骨53向上旋推,而副伞骨52的第二折骨54末端亦受主伞骨51拉推而让副伞骨52的第一折骨53与第二折骨54形成直线撑张型态,并利用拉撑骨57拉撑连结主伞骨51与副伞骨52,借以增加二伞骨撑张后的强度,另外主伞骨51上的活动的接合座512受拉撑骨57拉动移而与止位块514脱离抵靠,而让主伞骨51形成较明显的弧弯型态,借以使开伞后的伞型较为美感。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该副伞骨52的第一折骨53与第二折骨54分别以接头533、541枢接于枢接座56顶部两侧上,而枢接座56底部再枢接拉撑骨57,该拉撑骨57设有上活动槽571及下活动槽572,于上活动槽571以销杆573而枢接于枢接座56底部,于下活动槽572以销杆574而枢接于主伞骨51活动的接合座512上,使于开伞或收伞时,销杆573与销杆574可分别于上活动槽571及下活动槽572内移动。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反折自动伞的实施例,其是于中棒10的突出上巢40顶端部套设一衬套41,而于副伞骨52的第二折骨54末端套设具双孔的珠尾543,且该衬套41的长度不高于反折自动伞收合后的副伞骨52的第二折骨54末端的珠尾543,借此,使收合而未束紧的伞骨能让雨伞顶部朝下立置,使收合后蓄集于伞面上的雨水有效排出。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