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180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蹈服装,主要用于舞台表演,具体涉及一种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



背景技术:

在戏剧或舞蹈表演时,舞台服装是很重要的一环,对于表达舞台效果或戏剧效果非常重要,而在舞台上表演时,有一类服装用得较多,就是比较有立体感的泡泡纱式的舞台服,但是这类服装有的需要在服装内外层之间填充大量的弹性物质以保证其立体效果,使用了大量的弹性物质如弹性棉等,这样一件服装的成本急剧攀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同样立体效果且成本低廉的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包括表演服外层、表演服内层和置于表演服外层和表演服内层的弹性棉,所述弹性棉为长条状,不与表演服外层或表演服内层垂直,所述弹性棉的至少一面上固定连接硬质纸板或硬质塑料板,所述弹性棉的两端分别与表演服外层和表演服内层固定连接。表演服内层即一般与人体接触的那一层,表演服外层为穿在人身上后向观众展示的那一层;弹性棉倾斜设置,再与表演服内层及外层固定后加上弹性棉表面设置的硬质纸板或塑料板,能够起到很好的填充效果,并且使得表演服具备立体感,但同样的服装所用填充材料的量大大减少。

作为本实用新型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的进一步改进,弹性棉的正反两面固定粘接硬质纸板或硬质塑料板。在弹性棉的大面积的表面(正反两面)都粘贴硬质纸板或硬质塑料板,增强弹性棉的倾斜直立效果,防止受力变得撑不起来而影响服装的立体感,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弹性棉采用厚度较小但幅面较大的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的进一步改进,弹性棉的两端通过胶水分别与表演服外层和表演服内层相连。当然,也可以通过缝制等其他方式与表演服外层和表演服内层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的进一步改进,弹性棉在垂直于表演服外层和/或表演服内层的纵截面上的形状为锯齿形。即弹性棉和表演服外层和表演服内层在垂直于表演服外层和/或表演服内层的纵截面上的形状为一个接一个相邻的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的进一步改进,弹性棉在垂直于表演服外层和/或表演服内层的纵截面上的形状为均匀间隔的倾斜的矩形。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填充材料的使用量,不过相对地,其稳定性或保持服装立体感的能力稍弱。

作为本实用新型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的进一步改进,弹性棉在垂直于表演服外层和/或表演服内层的纵截面上的形状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的菱形。这样的设置保持服装立体感的能力更强,不过在设置时需将两个交叉的弹性棉在中间穿插而成。

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很好的填充效果,并且使得表演服具备立体感,如同泡泡纱式的舞台服装,但所用填充材料的量大大减少,降低了制造成本;且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内部弹性棉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实施例一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实施例二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实施例三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演服外层 2、表演服内层 3、弹性棉 4、硬质纸板或硬质塑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以及效果有更加清楚地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仿泡泡纱式舞台表演服,包括表演服外层1、表演服内层2和置于表演服外层1和表演服内层2的弹性棉3,所述弹性棉3为长条状,不与表演服外层1或表演服内层2垂直,弹性棉3的正反两面固定粘接硬质纸板或硬质塑料板4,所述弹性棉3的两端分别与表演服外层1和表演服内层2固定连接。弹性棉3的两端通过胶水分别与表演服外层1和表演服内层2相连。弹性棉3在垂直于表演服外层1和/或表演服内层2的纵截面上的形状为锯齿形。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唯一的不同在于:弹性棉3在垂直于表演服外层1和/或表演服内层2的纵截面上的形状为均匀间隔的倾斜的矩形。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唯一的不同在于:弹性棉3在垂直于表演服外层1和/或表演服内层2的纵截面上的形状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的菱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