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减震性能的鞋底以及包含该鞋底的鞋。
背景技术:
鞋子均是由鞋底和鞋帮构成。鞋底被人们踩在脚下,鞋底主要用来保护人的脚板底。鞋帮则是鞋子除了鞋底之外的其它部分,其包在脚背上。随着科技的发展,鞋底可以由各种材质制成,比如EVA、TPU或者橡胶等,从而起到不同的穿着效果。
目前为了让鞋子穿着更加舒服,人们尝试各种方式对鞋底的构造进行了设计,主要是起到减震和透气等功能,对于减震,常见的方式是直接利用材料本身的弹性,又或者是设置气垫等方式来实现,再结构设计上难有创新性的突破。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人苦心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减震性能的鞋底,其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穿着鞋子的减震性能,提升舒适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减震性能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该鞋底本体具有与地面接触的下表面以及位于靠近人体脚部一侧的上表面,该上表面形成有下沉空间;其中,该下表面具有朝下突出形成的若干个下突接触面,该上表面在下沉空间底面还设有若干个与每一下突接触面一一正对应的下沉槽,每一下沉槽的面积小于相对应下突接触面的面积。
进一步,该上表面具有形成在鞋底本体四周的周缘部以及连接在周缘部左右两侧之间的若干横向筋条,该下沉空间形成在相邻横向筋条之间。
进一步,该上表面前端的横向筋条呈波浪形,该上表面后端的横向筋条为直线,该上表面后端还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筋条。
进一步,该下突接触面由7个六边柱构成,该7个六边柱具有一个位于正中的中心六边柱以及分别排布在中心六边柱各边一侧的六个周边六边柱,所述下沉槽则为由六个周边六边柱中心点为边缘而构建出来。
进一步,所述下沉槽为六角星形,且六角星形的六个外端点为周边六边柱的中心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鞋底的鞋,其还包括鞋帮,该鞋帮与鞋底本体四周固定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减震性能的鞋底以及包含该鞋底的鞋,其通过在鞋底本体的下表面形成若干个下突接触面,当人们穿着此鞋底制成的鞋子行走时,若干个下突接触面会先接触到地面,基于若干个下突接触面以及与每一下突接触面一一正对应的下沉槽,这会产生很好的减震效果,大大提升整个鞋子的穿着舒适性,减少对人体脚部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减震性能的鞋底上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减震性能的鞋底下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
下沉空间-11;下沉槽-12;周缘部-13;
横向筋条-14;竖向筋条-15;下突接触面-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减震性能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该鞋底本体具有与地面接触的下表面以及位于靠近人体脚部一侧的上表面,该上表面形成有下沉空间11。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该下表面具有朝下突出形成的若干个下突接触面2,该上表面在下沉空间11底面还设有若干个与每一下突接触面2一一正对应的下沉槽12,每一下沉槽12的面积小于相对应下突接触面2的面积。
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减震性能的鞋底以及包含该鞋底的鞋,其通过在鞋底本体的下表面形成若干个下突接触面2,当人们穿着此鞋底制成的鞋子行走时,若干个下突接触面2会先接触到地面,基于若干个下突接触面2以及与每一下突接触面2一一正对应的下沉槽12,这会产生很好的减震效果,大大提升整个鞋子的穿着舒适性,减少对人体脚部的冲击。
如图1所示,该上表面具有形成在鞋底本体四周的周缘部13以及连接在周缘部13左右两侧之间的若干横向筋条14,该下沉空间11形成在相邻横向筋条14之间。更具体地,该上表面前端的横向筋条14呈波浪形,该上表面后端的横向筋条14为直线,该上表面后端还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筋条15。如此在相互配合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鞋底的减震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该下突接触面2由7个六边柱构成,该7个六边柱具有一个位于正中的中心六边柱以及分别排布在中心六边柱各边一侧的六个周边六边柱,所述下沉槽12则为由六个周边六边柱中心点为边缘而构建出来。所述下沉槽12为六角星形,且六角星形的六个外端点为周边六边柱的中心点。
本实用新型的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鞋底的鞋,其还包括鞋帮,该鞋帮与鞋底本体四周固定相连。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