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办公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箱包已经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饰品。平板电脑包同属3C数码配件以及箱包产品类别,随着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的出现而出现,用来装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或者公文资料的箱包。
现有的平板电脑包,主要功能仅限于装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个人物品或是办公资料,个别电脑包外加充电、GPS等功能。另外,在很多没有电脑台或办公桌的场合,人们使用电脑包内携带的便携式电脑时只能放在腿上双手操作、或托在手上单手操作(时常还有滑落或跌坏的可能),对于用户背包的同时想要直接使用电脑进行工作的功能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办公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平板电脑包无法实现在背包的同时直接使用电脑进行工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办公包,包括包体以及肩带,所述肩带连接于所述包体上;所述包体包括两个半包体,所述两个半包体均具有一开口,两个开口之间具有一个固定连接的相接处,两个开口成一定夹角时,所述包体处于打开状态,两个开口相连接时,所述包体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移动办公包还包括有承托板,当所述包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承托板的一侧固定在一个半包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承托板的另一侧与另一半包体的内侧面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当所述包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承托板的另一侧为自由端,其与另一半包体无连接,并且所述承托板收纳于所述包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的另一侧与另一半包体的内侧面通过子扣与母扣相互卡扣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承托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的两个半包体上时,所述承托板与水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中空的弹性套环,所述弹性套环变形前贴附在所述承托板上,所述弹性套环变形后,凸出所述承托板并箍套所述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边角。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背离承托板中心方向间隔分布的弹性套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办公包还包括加固带,所述加固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半包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办公包还包括扣环,所述扣环固定于所述包体上,所述肩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可与所述扣环相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办公包还包括肩垫,所述肩垫的背面设置有供所述肩带穿过的肩带环,所述肩垫背面的上、下边缘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所述肩垫通过所述魔术贴粘附在所述包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办公包还包括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袋,所述手机袋的正面设置有笔袋,所述手机袋的背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手机袋通过所述魔术贴粘附在所述包体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办公包具有承托板,承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一个半包体上,打开包体时,承托板的另一侧能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另一半包体上,从而承托板能变成一个承放平台,用户背上移动办公包后,可以将平板电脑放置在承托板上进行工作。由于承托板的另一侧为自由端,能自由摆动,可收纳在包体内,当包体闭合时,可将平板电脑或者公文资料收纳在包体内。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办公包,用户无需再将平板电脑从包体中拿出来,并放置于腿上或是水平桌面再进行工作,而是可直接通过包体内置的承托板,将平板电脑放置于承托板上进行操作,在背包的同时享受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工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办公包打开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办公包装上肩带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移动办公包打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移动办公包的承托板变成承放平台,并将平板电脑放置在承托板上进行工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移动办公包的承托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移动办公包的前包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移动办公包的肩带的两端集中扣于一个扣环上的主视示意图。
图8a是图6所示的移动办公包的肩垫的主视示意图。
图8b是图6所示的移动办公包的肩垫的后视示意图。
图9a是图6所示的移动办公包的手机袋的主视示意图。
图9b是图6所示的移动办公包的手机袋的后视示意图。
图10是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图1所示移动办公包里面进行工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移动办公包,包括包体1、肩带2以及承托板3,肩带2连接于包体1上。包体1包括两个半包体11,两个半包体11均具有一开口111,两个开口111之间具有一个固定连接的相接处,两个开口111成一定夹角时,包体1处于打开状态,两个开口111相连接时,包体1处于闭合状态。
当包体1处于打开状态时,承托板3的一侧固定在一个半包体1的内侧面上,承托板3的另一侧与另一半包体11的内侧面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承托板3的另一侧与另一半包体11的内侧面通过子扣31与母扣112相互卡扣的方式连接。当承托板3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半包体11上时,承托板3与水平面平行。
当包体1处于闭合状态时,承托板3的另一侧为自由端,其与另一半包体11无连接,承托板3的另一侧可自由地摆动,并且能收纳在包体1内。
上述的承托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一个半包体11上,打开包体1时,承托板3的另一侧能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另一半包体11上,从而承托板3能变成一个承放平台,用户背上移动办公包后,可以将平板电脑200放置在承托板3上进行工作。由于承托板3的另一侧为自由端,能自由摆动,可收纳在包体1内,当包体1闭合时,可将平板电脑200或者公文资料收纳在包体内。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办公包,用户无需再将平板电脑200从包体1中拿出来,并放置于腿上或是水平桌面再进行工作,而是可直接通过包体1内置的承托板3,将平板电脑200放置于承托板3上进行操作,在背包的同时享受使用平板电脑200进行工作的便利性。
请一同参见图5,承托板3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平板电脑200的固定部32。固定部32包括中空的弹性套环321,弹性套环321变形前贴附在承托板3上,弹性套环321变形后,凸出承托板3并箍套平板电脑200的边角。为了使固定部32能固定不同尺寸的平板电脑200,承托板3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背离承托板3中心方向间隔分布的弹性套环321。
为了加强在两个半包体11之间的连接强度,上述移动办公包还包括加固带4,加固带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半包体11上。
请参见图2及图6,上述移动办公包还包括扣环5,扣环5固定于包体1上,肩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卡钩21,卡钩21可与扣环5相卡扣。用户通过肩带2将移动办公包背起,另外,请参见图7,也可以将肩带2拆下,将肩带2集中在其中的一个扣环5上,可使移动办公包变成一个手提便携式的办公包。
上述移动办公包的正面设置有前包113,前包113内设置有肩垫6以及手机袋7。请参见图8a及8b,肩垫6的背面设置有供肩带2穿过的肩带环61,肩垫6背面的上、下边缘设置有魔术贴62。当需要肩垫6时,将肩垫6从办公包的前包113中取出,将肩带2穿过肩带环61,再将肩带2沿着中间线对接,通过上、下边缘的魔术贴62相连,即可使用。肩垫6无需使用时,放置于前包113内,并通过魔术贴62粘附在包体1上。见图9a及9b,手机袋7内可装手机,手机袋7的正面设置有笔袋71,手机袋7的背面设置有魔术贴72,手机袋7通过魔术贴72粘附在包体1上,笔袋71内可装平板电脑200的触控笔。
请参见图10,当承托板3的另一侧拆离另一半包体11后,移动办公包内的笔记本电脑300无需取出,即可直接放在包里进行工作,为了防止笔记本电脑300滑落,可用承托板3的固定部32将笔记本电脑300显示屏301的四角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