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折叠凳的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458阅读:2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折叠凳的拐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拐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折叠凳的拐杖。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生产的各种拐杖,虽然在变换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设计,但是存在大部件裸露在外面的问题,使拐杖所占体积增大,使用不方便,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甚至会发生碰撞,不安全且加剧了不方便性,同时使拐杖外观缺乏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折叠凳的拐杖,将多余部件隐藏于拐杖内部,大大减小了拐杖所占空间,使用方便,安全,具有连接稳定、拼接方便、创新性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折叠凳的拐杖,包括有把手,把手下端设有上杆体,上杆体通过橡胶套一与中杆一和中杆二相连接;与中杆一和中杆二的下端通过橡胶套二与下杆一、下杆二相连;下杆一和下杆二的下端设有防滑帽。

所述的上杆体、中杆一、中杆二、下杆一和下杆二均为中空杆结构。

所述的中杆一与中杆二通过螺钉一铰接连接;打开时为X形支腿,中杆一和中杆二的顶端设有插槽,插槽与杆端部的凹槽相切合;下杆一和下杆二通过螺钉二铰接连接;下杆一和下杆二打开后结构与中杆一和中杆二打开时相同,下杆一和下杆二顶端也设有与插槽相同的插槽。

所述的中杆一的腔体内设有杆,中杆二的腔体内设有另一杆;下杆一和下杆二的腔体内放置布带;布带两端设有连接洞;中杆一和中杆二通过螺钉一铰接连接,

所述的中杆一和中杆二,、下杆一和下杆二组成的X形支腿底端均设有防滑帽,防滑帽为圆形摩擦橡胶材质。

所述的布带为尼龙布带。

所述的凹槽为设在在杆两端的环形槽。

两个杆分别穿过布带两端的连接洞组成凳面,两个杆两端的四个凹槽分别与中杆一、中杆二、下杆一和下杆二顶端的插槽14相接,组成凳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主要针对的是老年人多用途组合拐杖的创新设计,解决了拐杖在使用时因为所占空间太大带来的不便和危险同时解决了裸露在外面过多部分而造成的美观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杆体内部空间可放置部件,及凹槽与插槽契合原理设计。因此它能够更好的、更牢固有效的为行动不是特别方便的老年人服务,有使用安全、组合快速、结构稳定、拆装方便、使用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组合拐杖的设计,不占多余的空间,方便使用,减少了由于拐杖所占空间太大而造成的使用上的不便和安全隐患,同时拆装组合简单易操作,组合为凳子后可实现随时休息的目的,给行动不太方便的人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凳子组装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凳子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杆一、中杆二、下杆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为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布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帽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杆一、下杆二、布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3、8,一种带有折叠凳的拐杖,一种带有折叠凳的拐杖,包括有把手1,把手1下端设有上杆体2,上杆体2通过橡胶套一3与中杆一4和中杆二5相连接;与中杆一4和中杆二5的下端通过橡胶套二6与下杆一7、下杆二8相连;下杆一7和下杆二8的下端设有防滑帽11。

参见2、3、4、8,中杆一4和中杆二5相切并通过螺钉一9连接;下杆一7和下杆二8相切并通过螺钉二10连接。上杆体2和中杆一4及中杆二5的空腔中放有杆12,下杆一7和下杆二8的空腔你放有布带13。中杆一4和中杆二5与上下部分分离,下杆一7和下杆二8与上下部分分离后,中杆一4和中杆二5以螺钉一9为旋转点旋转合适角度,下杆一7和下杆二8以螺钉二10为旋转点旋转合适角度。

所述的杆12两端的凹槽15为绕杆360度的环形凹槽。

参见图3、8,所述的上杆体2、中杆一4、中杆二5、下杆一7和下杆二8均为中空杆结构。

参见图1、3、4、6、所述的中杆一4与中杆二5通过螺钉9铰接连接;打开时为X形支腿,中杆一4和中杆二5的顶端设有插槽14,插槽14与杆12端部的凹槽15相切合;下杆一7和下杆二8通过螺钉10铰接连接;下杆一7和下杆二8打开后结构与中杆一4和中杆二5打开时相同,下杆一7和下杆二8顶端也设有与插槽14相同的插槽。

参见图1、2、5,所述的中杆一4的腔体内设有杆12,中杆二5的腔体内设有另一杆12;下杆一7和下杆二8的腔体内放置布带13;布带13两端设有连接洞16;中杆一4和中杆二5通过螺钉一9铰接连接。

参见图2、7,所述的中杆一4和中杆二5、下杆一7和下杆二8组成的X形支腿底端均设有底座17,底座17为圆形摩擦橡胶材质。

所述的布带13为尼龙布带。

所述的凹槽15为设在在杆12两端的环形槽。

两个杆12分别穿过布带13两端的连接洞16组成凳面,两个杆12两端的四个凹槽15分别与中杆一4、中杆二5、下杆一7和下杆二8顶端的插槽14相接,组成凳子。

参见图4,所述的插槽14为竖直插槽,可以轻松实现与凹槽15的相切连接,操作简单,牢固。

参见图5,所述的布带13为尼龙布带,且有两条,两端有连接洞16,杆12插入后可形成凳子面。

参见图6,所述的杆12为铝合金杆,两端有凹槽15与插槽14相切连接,铝合金材质轻便结实,使凳子坚固耐用。

参见图7,所述的四个防滑底座17与中杆一4、中杆二5、下杆一7和下杆二8底部的四个孔分别冦接,为摩擦橡胶材质,可以防止摩擦对杆体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拐杖可以进行新的拆装组合变为折叠凳,这样的组合方式目的是为了在不增加拐杖所占空间的情况下增加拐杖的用途,变为折叠凳是时可以起到让人休息的作用;组装前小杆和布带置于拐杖空腔内部,

组装坐凳时,将拐杖中杆一4和中杆二5从拐杖的橡胶套一、橡胶套二上取下,上端的橡胶套二取下,取出两个杆12,将中杆一4和中杆二5绕螺钉一旋转成X形,将下杆一7和下杆二8绕螺钉二旋转成X形,将从杆体内取出的布带13用两个杆12穿起来,两个杆12两端的凹槽15与中杆一4和中杆二5、下杆一7和下杆二8顶端的插槽14相插接,形成坐凳,在坐凳的四个支腿底部设有底座17。实现休息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