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手套,特别涉及一种外层丁腈、内层乳胶的双层橡胶手套,属于橡胶制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套由于具有屏障保护作用,能够很好的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根据它的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医用手套、工业手套和家用手套,目前手套仅仅对人的手部起到简单的隔离防护作用,丁腈手套优点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能较好,耐热性较好,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绝缘性能低劣,弹性稍低,手感相对偏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弊端提供一种双层橡胶手套,拥有较好的耐油性,耐磨性,耐热性的同时也能有耐低温,绝缘性能,较好的弹性,较好的手感,穿脱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橡胶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五个指套,其中,所述手套本体和指套均包括乳胶材质的内衬层和丁腈材质的外套层,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条组和若干第二支撑条组,第一支撑条组设置在指套的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第二支撑条组设置在手套本体的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条组和第二支撑条组均由若干支撑条组成,所述支撑条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手套本体上设有吹气孔,吹气孔上设有塞头。
上述一种双层橡胶手套,其中,外套层的长度大于内衬层的长度,支撑条倾斜的固定在内衬层与外套穿之间,支撑条与内衬层之间的夹角a为75-80°。
上述一种双层橡胶手套,其中,纵向相邻的两个支撑条之间的距离为L1,支撑条的高度为L2,L1=1.2*L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内衬层为乳胶材质,外套层为丁腈材质,乳胶胶乳是与手接触的一层,能相对的解决耐低温差,耐臭氧性差的问题,绝缘性能相应提高,弹性较丁腈手套相应升高,与手接触的那层是乳胶手感较软,拉伸强度大于22MPa,伸长率大于680%,远远高于普通丁腈手套,外层是丁腈材质能很好的耐油,耐磨,耐热;内里为乳胶材质能有很好的绝缘性,耐低温性,耐臭氧性,弹性高,手感和乳胶手套一样舒适;制作出来的手套能同时将丁腈手套和乳胶手套的优点结合起来。
本实用新型在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设置支撑机构,使用状态时,通过吹气孔将两层之间的气体抽出,塞上塞头即可,此时,支撑条水平的设置在两层之间,柔软服帖,当使用结束,处于脱穿状态时,通过吹气孔向内吹气,使支撑条倾斜支撑,内外层分离开来,在气体的作用下,手套坚挺起来,即可轻易的将手套脱下,穿脱方便,易于保存,减少了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时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穿状态时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
手套本体1、五个指套2、内衬层4、外套层5、支撑机构3、第一支撑条组6、第二支撑条组7、支撑条8、通气孔9、吹气孔10、塞头11。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双层橡胶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和五个指套2,其中,所述手套本体和指套均包括乳胶材质的内衬层4和丁腈材质的外套层5,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设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条组6和若干第二支撑条组7,第一支撑条组设置在指套的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第二支撑条组设置在手套本体的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条组和第二支撑条组均由若干支撑条8组成,所述支撑条上设有若干通气孔9,所述手套本体上设有吹气孔10,吹气孔上设有塞头11,外套层的长度大于内衬层的长度,支撑条倾斜的固定在内衬层与外套穿之间,支撑条与内衬层之间的夹角a为75-80°,纵向相邻的两个支撑条之间的距离为L1,支撑条的高度为L2,L1=1.2*L2,保证了当支撑条水平设置时内外层之间充分服帖,又能保证支撑硬度。
本实用新型内衬层为乳胶材质,外套层为丁腈材质,乳胶胶乳是与手接触的一层,能相对的解决耐低温差,耐臭氧性差的问题,绝缘性能相应提高,弹性较丁腈手套相应升高,与手接触的那层是乳胶手感较软,拉伸强度大于22MPa,伸长率大于680%,远远高于普通丁腈手套,外层是丁腈材质能很好的耐油,耐磨,耐热;内里为乳胶材质能有很好的绝缘性,耐低温性,耐臭氧性,弹性高,手感和乳胶手套一样舒适;制作出来的手套能同时将丁腈手套和乳胶手套的优点结合起来。
本实用新型在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设置支撑机构,如图2所示,使用状态时,通过吹气孔将两层之间的气体抽出,塞上塞头即可,此时,支撑条水平的设置在两层之间,柔软服帖,如图3所示,当使用结束,处于脱穿状态时,通过吹气孔向内吹气,使支撑条倾斜支撑,内外层分离开来,在气体的作用下,手套坚挺起来,即可轻易的将手套脱下,穿脱方便,易于保存,减少了损耗。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