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餐盒改进,特别是一种塑料加热餐盒。
背景技术:
餐盒是人们日常生活存放食品常用的日用品,塑料餐盒为餐盒的最常见的种类之一,目前常见的保温餐盒保温效果是通过增强餐盒的紧密性涉及而实现的,这种方式只能实现短时间的保温效果,长时间保温效果不佳,放在餐盒里的饭菜,时间长了会变凉。发明一种加热餐盒以解决保暖效果不理想的难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塑料加热餐盒。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加热餐盒,包括餐盒本体,所述餐盒本体内部设有一对隔热腔,所述餐盒本体外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餐盒本体下表面搭接托板,所述托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扣接件,所述托板上表面设有加热单元,所述餐盒本体左右两端上部分别设有一号扣接槽,所述餐盒本体左右两端下部分别设有二号扣接槽,所述一号扣接槽和二号扣接槽均与扣接件相匹配,所述加热单元是由设置在托板上,且完全进入凹槽内的金属导热板、设置在金属导热板上表面,且相互平行的多个放置槽、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放置槽内的电热阻丝、设置在托板上表面一端,且与多根电热阻丝电性连接的正极板、设置在托板上表面另一端,且与多根电热阻丝电性连接的负极板、设置在托板前表面上,且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电性连接的电源线插座、插装在电源线插座上的电源线共同构成的。
所述扣接件是由分别设置在托板左右两端的一对圆环、插装在一对所述圆环内,且可沿圆环圆心旋转的水平杆、与水平杆固定连接的 双向扣手共同构成的。
所述双向扣手固定安装在水平杆位于一对圆环之间的部分上。
所述金属导热板厚度略小于凹槽的深度。
所述餐盒本体内侧表面上设有防水胶圈,所述防水胶圈上插装辅助餐盒盖。
所述餐盒本体为透明的塑料餐盒本体,所述托板为塑料托板。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塑料加热餐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热时间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托板既可以用来代替餐盒扣盖,又可以当做加热时所用的托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加热餐盒在加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加热餐盒在加热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加热餐盒在盛放饭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加热餐盒在盛放饭菜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单元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餐盒本体;2、隔热腔;3、托板;4、一号扣接槽;5、二号扣接槽;6、金属导热板;7、电热阻丝;8、正极板;9、负极板;10、电源线插座;11、电源线;12、圆环;13、水平杆;14、双向扣手;15、防水胶圈;16、辅助餐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塑料加热餐盒,包括餐盒本体1,所述餐盒本体1内部设有一对隔热腔2,所述餐盒本体1外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餐盒本体1下表面搭接托板3,所述托板3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扣接件,所述托板3上表面设有加热单元,所述餐盒本体1左右两端上部分别设有一号扣接槽4,所述餐 盒本体1左右两端下部分别设有二号扣接槽5,所述一号扣接槽4和二号扣接槽5均与扣接件相匹配,所述加热单元是由设置在托板3上,且完全进入凹槽内的金属导热板6、设置在金属导热板6上表面,且相互平行的多个放置槽、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放置槽内的电热阻丝7、设置在托板3上表面一端,且与多根电热阻丝电性连接的正极板8、设置在托板3上表面另一端,且与多根电热阻丝电性连接的负极板9、设置在托板3前表面上,且分别与正极板8和负极板9电性连接的电源线插座10、插装在电源线插座10上的电源线11共同构成的;所述扣接件是由分别设置在托板3左右两端的一对圆环12、插装在一对所述圆环12内,且可沿圆环圆心旋转的水平杆13、与水平杆13固定连接的双向扣手14共同构成的;所述双向扣手14固定安装在水平杆13位于一对圆环12之间的部分上;所述金属导热板6厚度略小于凹槽的深度;所述餐盒本体1内侧表面上设有防水胶圈15,所述防水胶圈15上插装辅助餐盒盖16;所述餐盒本体为透明的塑料餐盒本体,所述托板为塑料托板。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为,餐盒本体内部设有一对隔热腔,餐盒本体外下表面设有凹槽,餐盒本体下表面搭接托板,托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扣接件,托板上表面设有加热单元,餐盒本体左右两端上部分别设有一号扣接槽,餐盒本体左右两端下部分别设有二号扣接槽,一号扣接槽和二号扣接槽均与扣接件相匹配,加热单元是由设置在托板上,且完全进入凹槽内的金属导热板、设置在金属导热板上表面,且相互平行的多个放置槽、分别设置在多个放置槽内的电热阻丝、设置在托板上表面一端,且与多根电热阻丝电性连接的正极板、设置在托板上表面另一端,且与多根电热阻丝电性连接的负极板、设置在托板前表面上,且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电性连接的电源线插座、插装在电源线插座上的电源线共同构成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热时间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托板既可以用来代替餐盒扣盖,又可以当做加热时所用的托板。
在本技术方案中,盛放饭菜时,将饭菜盛放到餐盒本体内,利用辅助餐盒盖插装在防水胶圈内,由于防水胶圈有弹性,辅助餐盒盖与防水胶圈的连接处紧密贴合,作为第一层保护盖,将托座扣接在餐盒本体的开口处,由于水平杆插装在一对圆环内,水平杆可以沿一对圆环的圆心旋转,旋转水平杆,将与水平杆固定连接的双向扣手转到一号扣接槽上,形成第二道保护盖的;当需要为饭菜加热时,将双向扣手旋转,使双向扣手与一号扣接槽脱离,将托板放倒桌面上,并将餐盒本体放到托板上,再次旋转水平杆,将与水平杆固定连接的双向扣手转到二号扣接槽的相应位置,并与二号扣接槽相扣接上,此时托板与餐具本体下表面固定连接,而设置在托板上的金属导热板完全进入餐盒本体外下表面的凹槽内,从而使金属导热板与餐盒本体内表面的距离最近,方便导热,将电源线连接到室内电源上,由于电热阻丝连孤单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相连接,即为电热阻丝通电,电热阻丝开始加热,由于电热阻丝嵌装在托板上表面的嵌装槽内,热量由电热阻丝传递到金属导热板上,逐步将整个金属导热板加热,由于金属导热板与餐盒本体内表面的距离最近,利用热传递,为盛放在餐盒本体内的饭菜加热,因为此时辅助餐盒盖依然扣在防水胶圈上,当使用者肉眼观察密闭的餐盒本体内出现水珠的情况,决定拔掉电源的时间长短。
在本技术方案中,餐盒本体内设有一对隔热腔,可以减小餐盒本体与辅助餐盒盖围成的密闭空间内的热量的流失,延长保温时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清洗时,只需清洗餐盒本体与辅助餐盒盖即可,托板并不沾染油渍,不需担心加热单元因水洗受损。
在本技术方案中,餐盒本体为透明的塑料餐盒本体,托板为塑料托板,耐热性能好。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