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毒面具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6600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毒面具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毒面具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毒面具在携带时,普遍是直接通过一根连接带系在使用者的背包或者腰带上,使用者在奔跑时,防毒面具容易晃动,影响使用者奔跑,且防毒面具容易损坏。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毒面具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防毒面具袋,包括背带、袋体和贴袋,所述背带和贴袋均连接在袋体上;

所述背带包括方形扣、日字扣和第一带体,所述第一带体的两端通过两方形扣与袋体相连,日字扣设于第一带体上;

所述袋体包括后片、侧片、前片、底片和筒形绳,所述后片、前片和两侧片分别对应缝合在底片的四侧边上,在后片上铆接有两个气眼,筒形绳的两端穿接在气眼内;

所述贴袋包括第一贴布体、第二贴布体、贴袋盖、第二尼龙搭扣勾和第二尼龙搭扣圈,所述第一贴布体和第二贴布体分别缝合在侧片上和前片上,贴袋盖缝合在侧片上且位于第一贴布体的上方,第二尼龙搭扣勾和第二尼龙搭扣圈分别缝合在后片上和第二贴布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的侧片上设有第一尼龙搭扣勾和第二尼龙搭扣圈,第一尼龙搭扣勾与第二尼龙搭扣圈相粘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背带可以单独完成背负,也可和筒形绳共同完成背负、携行,通过调节背带和筒形绳能适合各种体型人员,使得携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防毒面具袋的结构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防毒面具袋的另一结构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中贴袋在袋体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毒面具袋,包括背带1、袋体2和贴袋3,背带1和贴袋3均连接在袋体2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背带1包括方形扣111、日字扣112和第一带体113,第一带体113的两端通过两方形扣111与袋体2相连,日字扣112设于第一带体113上。

袋体2包括后片211、侧片212、前片213、底片214和筒形绳215,后片211、前片213和两侧片212分别对应缝合在底片214的四侧边上,且前、后片与相邻的侧片212相缝合。在后片211上铆接有两个气眼,筒形绳215的两端穿接在气眼内。

本实用新型为便于收紧袋体2的袋口,在袋体2的两个侧片212上均设有第一尼龙搭扣勾216和第二尼龙搭扣圈217,通过第一尼龙搭扣勾216与第二尼龙搭扣圈217的相互粘接来收紧袋体2的袋口。

贴袋3包括第一贴布体311、第二贴布体312、贴袋盖313、第二尼龙搭扣勾314和第二尼龙搭扣圈315,第一贴布体311和第二贴布体312分别缝合在侧片212上和前片213上,贴袋盖313缝合在侧片212上且位于第一贴布体311的上方,第二尼龙搭扣勾314和第二尼龙搭扣圈315分别缝合在后片211上和第二贴布体312上,第二尼龙搭扣勾314与第二尼龙搭扣圈315相粘接。

携行防毒面具袋时,先将背带1单肩背负或单肩斜挎,再将筒形绳215系在腰上,防止跑动过程袋体晃动,使携行装备与人体服帖性更好。根据个人的身高、体型通过背带1的日字扣112调整背带长短。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防毒面具袋的强度,延缓其使用寿命,袋体2采用强度较高的涤纶涂层牛津布作为面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