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94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



背景技术:

鞋子在制造中使用多种材料对脚部进行包裹,使鞋内脚部的空气不流通,造成穿鞋时感觉闷脚,舒适性较差。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鞋子的透气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市场出现了一些带有透气鞋垫的鞋子,此类透气鞋垫通常设置有导气夹层结构。然而此类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其结构比较简易,在使用中其内部气道容易堵塞,空气在其内流通不顺畅,透气性能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其具有空气流通顺畅、透气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包括导气板,所述导气板上端连接有鞋垫面,所述导气板与鞋垫面之间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上端设置有若干与鞋内空间连通的透气小孔,导气通道内设置有与气体驱动装置连通的换气口。

优选地,所述换气口内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鞋垫面为不透气的鞋垫面,所述导气板上设置有内凹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与鞋垫面围成的空间形成导气通道,所述透气小孔设置于鞋垫面上对应导气通道的位置,所述换气口设置于导气槽上;或者所述鞋垫面为透气的鞋垫面,所述导气板与鞋垫面之间还设置有垫板,所述导气板上设置有内凹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与垫板围成的空间形成导气通道,所述透气小孔设置于垫板对应导气通道的位置上,所述换气口设置于导气槽上;或者所述导气板与鞋垫面之间还设置有垫板,所述导气板上设置有内凹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与垫板围成的空间形成导气通道,所述透气小孔设置于垫板与鞋垫面对应导气通道的位置上,透气小孔由分别设置在垫板和鞋垫面上的相连小孔组成,所述换气口设置于导气槽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气槽包括有主导气槽和与之连通的多个支导气槽。

优选地,所述鞋垫面为透气的鞋垫面,所述导气板与鞋垫面之间还设置有垫板,所述导气板与垫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相互之间有间隙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气通道,所述透气小孔设置于垫板对应导气通道的位置处,所述换气口设置于导气板上;或者所述导气板与鞋垫面之间还设置有垫板,所述导气板与垫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相互之间有间隙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气通道,所述透气小孔设置于垫板和鞋垫面对应导气通道的位置处,透气小孔由分别设置在垫板和鞋垫面上的相连小孔组成,所述换气口设置于导气板上。

进一步,所述垫板与导气板的周缘边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导气板周缘与垫板周缘之间通过设置有周缘连接边而密封连接;或者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导气板上,导气板周缘设置有凸起连接边,垫板与导气板的凸起连接边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周缘连接边的侧部设置有若干边缘透气孔,所述垫板周缘侧部设置有与边缘透气孔相应的透气槽口,所述边缘透气孔连通导气通道与鞋内空间。

进一步,所述导气夹层结构还设置有通气口连通鞋外空间与导气通道。

进一步,所述气体驱动装置包括微型气囊或压缩夹层机构或微型风扇。

进一步,所述导气板与鞋垫面之间还设置有垫板,导气板上设置有凸出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槽边设置有凹口,所述导气槽内与垫板围成的空间形成导气管道,导气槽槽边凹口与垫板形成导气小孔,导气槽外垫板与导气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气通道,所述透气小孔设置于鞋垫面与垫板对应导气通道的位置处,所述换气口设置于导气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通过在导气板与鞋垫面之间设置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上端设置有若干与鞋内空间连通的透气小孔,导气通道还设置有与气体驱动装置连通的换气口,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气体驱动装置将外界空气通过换气口不断输入导气通道,空气沿着导气通道可以顺畅地流动到对应脚掌各部位的透气小孔处,然后从透气小孔流出进入鞋内空间,从而顺利实现鞋内、外的主动透气换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使空气顺畅地从脚掌下方的透气小孔流入鞋内空间,实现鞋内、外空气的流通,大大提高了鞋子的透气性能,使得人行走时鞋内的空气可以持续地得到更换流通,避免因鞋内空间不透气而引发的不适,有效提高了用户穿着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实施例一中导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实施例一中鞋垫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是实施例三中导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种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是实施例四中导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四中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和图17是实施例五中导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和图19是实施例五中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包括导气板1,导气板1上端连接有鞋垫面2,导气板1与鞋垫面2之间设置有导气通道3,导气通道3上端设置有若干与鞋内空间连通的透气小孔4,透气小孔4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圆形或方形或其他形状,导气通道3下端设置有与气体驱动装置连通的换气口5,气体驱动装置包括微型气囊或压缩夹层机构或微型风扇或是其他装置,换气口5内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气体驱动装置将外界空气通过换气口5不断输入导气通道3,空气沿着导气通道3可以顺畅地流动到对应脚掌各部位的透气小孔4处,然后从透气小孔4流出进入鞋内空间,从而顺利实现鞋内、外的主动透气换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使空气顺畅地从脚掌下方的透气小孔4流入鞋内空间,实现鞋内、外空气的流通,大大提高了鞋子的透气性能,使得人行走时鞋内的空气可以持续地得到更好流通,使得位于鞋内的脚底保持凉爽干燥,避免脚底因鞋内空间不透气而容易出汗,有效提高了用户穿着的舒适感。上述方案中单向阀为进气单向阀,使用中空气流向为鞋外空间、气体驱动装置、换气口5、导气通道3、透气小孔4、鞋内空间,即走路时,外界空气通过导气通道3不断进入鞋内空间,然后再从脚与鞋的空隙流出;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单向阀也可以选择为出气单向阀,使用中空气流向为鞋内空间、透气小孔4、导气通道3、换气口5、气体驱动装置、鞋外空间,即走路时,鞋内空气通过导气通道3不断流出外界,然后外界空气从脚与鞋的空隙流入补充鞋内空间。

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其鞋垫面2为不透气的鞋垫面2,鞋垫面2位于鞋垫最上端与用户的脚底接触,导气板1上设置有内凹的导气槽,导气槽与鞋垫面2围成的空间形成导气通道3,鞋垫面2上对应导气通道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透气小孔4,换气口5设置于导气槽上,导气槽包括有主导气槽10和与主导气槽10相连的多个支导气槽11。导气槽底部设置有换气口5,换气口5优选设置在主导气槽10的底部,使得空气从换气口5进入主导气槽10后可以流动至各支导气槽11。

实施例二:参照图2、图3、图6、图7,本实施例的鞋垫面为透气的鞋垫面2,导气板1与鞋垫面2之间设置有垫板6,导气板1上设置有内凹的导气槽,导气槽与垫板6围成的空间形成导气通道3。为节省材料,垫板6可做成与导气槽相适配形状的槽盖板,槽盖板与导气槽对应连接后,两者围成的空间形成导气通道3。垫板6上对应导气通道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透气小孔4;或者透气小孔4设置于垫板6与鞋垫面2对应导气通道3的位置上,透气小孔4由分别设置在垫板6和鞋垫面2上的相连小孔组成,这样无论鞋垫面2是否透气,透气小孔4都可以连通导气通道3和鞋内空间。换气口5设置于导气槽上,导气槽包括有主导气槽10和与主导气槽10相连的多个支导气槽11。换气口5优选设置在主导气槽10的底部,使得空气从换气口5进入主导气槽10后可以流动至各支导气槽11。

实施例三:参照图8至图11,本实施例中,鞋垫面2为透气的鞋垫面,导气板1与鞋垫面2之间设置有垫板6,导气板1与垫板6之间连接有若干相互之间有间隙的支撑柱7,支撑柱7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气通道3,垫板6上对应导气通道3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透气小孔4;或者透气小孔4设置于垫板6和鞋垫面2对应导气通道3的位置处,透气小孔4由分别设置在垫板6和鞋垫面2上的相连小孔组成,这样无论鞋垫面2是否透气,透气小孔4都可以连通导气通道3和鞋内空间。换气口5设置于导气板1上,换气口5优选设置于导气板1前端,使得空气从换气口5进入导气通道3后,空气可以从导气通道3前端顺畅流向导气通道3后端,使得脚掌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透气换气。该实施例中,由于导气通道3内部设置有支撑柱7,当脚掌踩压在鞋垫面2上时,导气通道3依然保持有一定的空间,这有利于空气在导气通道3内的流动。

实施例四:参照图12至图15,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垫板6与导气板1的周缘边密封连接;或者支撑柱7设置在导气板1上,导气板1周缘设置有凸起连接边,垫板6与导气板1的凸起连接边密封连接;或者导气板1周缘与垫板6周缘之间通过设置有周缘连接边12而密封连接,周缘连接边12的侧部设置有若干边缘透气孔120,垫板6周缘侧部设置有与边缘透气孔120相应的透气槽口60,边缘透气孔120连通导气通道3与鞋内空间。当脚掌踩压鞋垫面2使透气小孔4被封住时,由于边缘透气孔120与透气槽口60构成导气通道3与鞋内空间的连接通道8,该连接通道8出口位于垫板6边缘侧部难以被脚掌封住,这有助于实现鞋垫内空气与鞋内空气之间的顺畅流通。为节省空间及易于制作,导气板1、支撑柱7和周缘连接边12一体成型。

优选地,导气夹层结构还设置有通气口连通鞋外空间与导气通道3,通过设置有通气口,使得空气在鞋内空间的流通阻力更小,空气流动时通过透气小孔4带走脚底的热量,由于脚底是主要的出汗部位,空气流动针对脚底部位进行透气换气,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实施例五:参照图16至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透气鞋垫的导气夹层结构,包括导气板1,导气板1上端连接有鞋垫面2,导气板1与鞋垫面2之间还设置有垫板6,导气板1上设置有凸出的导气槽,导气槽包括有主导气槽10和与主导气槽10相连的多个支导气槽11,主导气槽10沿导气板1的长度方向布置,导气槽槽边设置有凹口110,导气槽内侧与垫板6围成的空间形成导气管道,导气槽外侧垫板6与导气板1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气通道3,导气槽槽边凹口110与垫板6形成导气小孔,垫板6与鞋垫面2对应导气通道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与鞋内空间连通的透气小孔4,导气槽设置有与气体驱动装置连通的换气口5,换气口5内设置有单向阀。该实施例中,由于导气槽槽壁连接并支撑垫板6,垫板6与导气板1之间的导气通道3在脚掌踩压鞋垫面2时依然保持有容许空气流通的空间,仍能使导气通道3、导气小孔、导气管道之间的空气保持顺畅流通,从而实现鞋内、外的透气换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