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用压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162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鞋用压合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鞋用压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穿要求已经离开了饱暖的阶段,追求美观舒适,作为穿戴产品的重要组成元素的鞋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对制鞋工艺的进一步提升,但是遗憾的是目前的制鞋工艺与制鞋器械达不到人们对它们的要求。目前,众所周知国内普通压合机压杆大都为固定式,压箱上下做直线运动,上、下距离短,取放鞋很不方便,严重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速度,体积庞大、笨重,一方面机械在升降过程中结构并不稳定,难以做到高精度,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实时注意加工过程,避免出现加工出错的问题,工作负担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结构稳定可靠,精度较高的制鞋用压合机,使得大大减轻操作工作的工作负担。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鞋用压合机,包括底座、基座、支座以及控制箱,底座上内凹形成有用以安置鞋底的模口,模口与鞋底形状相配,支座一侧纵向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外凸形成有纵向布置的条形滑轨,支座内于条形槽的底部竖向固装有一丝杆电机,且丝杆电机的电机轴的轴端竖直向上延伸;

基座面向支座的一侧具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上纵向贯穿开设有与丝杆电机的电机轴相配的内螺纹通孔,连接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条形滑轨相配的滑槽,内螺纹通孔套装于电机轴外,两个滑槽分别滑动连接在两道条形滑轨上;

基座下端开口,整体呈倒扣的筒状结构并位于底座的正上方,基座内环状均匀布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一电推杆,且每一个第一电推杆的杆部头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一推块,底座上还水平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推杆,且每一个第二电推杆的杆部头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二推块,丝杆电机、第一电推杆、第二电推杆分别与控制箱相电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鞋用压合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推块面向鞋楦的一侧面均为弧形面,且第一推块、第一电推杆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第一推块相对的面合拢成圆柱体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鞋用压合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推块面向模口的一侧面均为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鞋用压合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个第一推块的弧形面上均安置有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且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箱通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鞋用压合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模口底部安装有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且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箱通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鞋用压合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控制箱内集成有与外部电源相电连的电源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制鞋用压合机包括底座、基座、支座以及控制箱,底座上有模口,支座纵向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的侧面外凸形成条形滑轨,支座内固装丝杆电机,基座具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与丝杆电机的电机轴相配的内螺纹通孔,两侧开设与条形滑轨相配的滑槽,基座可在丝杆电机作用下实现纵向移动,基座呈倒扣的筒状结构并位于底座的正上方,内部环状均布多个第一电推杆,第一电推杆的杆部连接第一推块,用以锁紧鞋楦,底座上安装第二电推杆,第二电推杆的杆部连接第二推块,用以锁紧鞋底露出模口的部分,丝杆电机、第一电推杆、第二电推杆分别与控制箱相电连,结构稳定可靠,应用丝杆电机及滑槽滑轨结构精度较高,能够大大减轻操作工作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用压合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用压合机的基座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用压合机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用压合机的支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鞋用压合机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为制鞋用压合机的结构图,结合图2,为制鞋用压合机的基座的仰视图,以及图3,为制鞋用压合机的底座的俯视图,以及图4,为制鞋用压合机的支座的侧视图。为清晰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图中部分结构省略示出,部分结构以透视的方式示出,例如图中省略控制箱与各电器件之间的电接线。

如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鞋用压合机包括底座1、基座3、支座2以及控制箱4,其中,底座1上内凹形成有用以安置鞋底的模口11,模口11与鞋底形状相配,支座2一侧纵向开设有条形槽21,且条形槽2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外凸形成有纵向布置的条形滑轨22,支座2内于条形槽21的底部竖向固装有一丝杆电机6,且丝杆电机6的电机轴61的轴端竖直向上延伸,基座3面向支座2的一侧具有连接部31,且连接部31上纵向贯穿开设有与丝杆电机6的电机轴61相配的内螺纹通孔32,连接部3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条形滑轨22相配的滑槽33,内螺纹通孔32套装于丝杆电机6的电机轴61外,两个滑槽3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道条形滑轨22上,从而基座3可在丝杆电机6作用下实现纵向移动,且基座3下端开口,整体呈倒扣的筒状结构并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基座3内环状均匀布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一电推杆34,且每一个第一电推杆34的杆部头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一推块35,用以在第一电推杆34作用下锁紧鞋楦5,底座1上还水平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推杆12,且每一个第二电推杆12的杆部头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二推块13,用以在第二电推杆12作用下锁紧鞋底露出模口11的部分,丝杆电机6、第一电推杆34、第二电推杆12分别与控制箱4相电连。

在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鞋底安置于模口11中,通过控制箱4控制第二电推杆12工作并锁紧鞋底并在鞋底上侧涂敷粘合胶,将鞋帮套装在鞋楦5上并将鞋楦5的杆部伸入基座3内,通过控制箱4控制第一电推杆34工作并锁紧鞋楦5及鞋帮,再通过控制箱4控制丝杆电机6带动基座3向底座1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实现压合动作,并在达到预设高度后丝杆电机6停止运行,静置一段时间待压合状态稳定后各电器件回复至初始位置,即完成了鞋子压合的过程,结构稳定可靠,应用丝杆电机6及滑槽33滑轨结构精度较高,能够大大减轻操作工作的工作负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一推块35面向鞋楦5的一侧面均为弧形面,且第一推块35、第一电推杆34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第一推块35相对的面合拢成圆柱体状结构。进一步的,第二推块13面向模口11的一侧面均为弧形面。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一个第一推块35的弧形面上均安置有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36,且第一压力传感器36与控制箱4通讯相连,使得在鞋楦5受到过量的力后由控制箱4自动控制停止第一电推杆34的运行状态,显然的,四个第一电推杆34可以是同步运行也可以是分别独立运行。进一步的,模口11底部安装有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且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箱4通讯相连,使得在压合过程中鞋底受到过量的力后由控制箱4自动停止丝杆电机6的运行状态。其中,上述的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电连,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上述的过量的力的阈值存储于控制箱4内的电路板中,具体不予以展开。控制箱4内集成有与外部电源相电连的电源组件,用以向压合机内的电器件提供电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制鞋用压合机包括底座1、基座3、支座2以及控制箱4,底座1上有模口11,支座2纵向开设有条形槽21,条形槽21的侧面外凸形成条形滑轨22,支座2内固装丝杆电机6,基座3具有连接部31,连接部31上设有与丝杆电机6的电机轴61相配的内螺纹通孔32,两侧开设与条形滑轨22相配的滑槽33,基座3可在丝杆电机6作用下实现纵向移动,基座3呈倒扣的筒状结构并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内部环状均布多个第一电推杆34,第一电推杆34的杆部连接第一推块35,用以锁紧鞋楦5,底座1上安装第二电推杆12,第二电推杆12的杆部连接第二推块13,用以锁紧鞋底露出模口11的部分,丝杆电机6、第一电推杆34、第二电推杆12分别与控制箱4相电连,结构稳定可靠,应用丝杆电机6及滑槽33滑轨结构精度较高,能够大大减轻操作工作的工作负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