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软体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996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软体水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软体水桶。



背景技术:

部队在野外施工作业、露营训练、抢险救灾时,需使用到水桶取水,取水结束后,当需要移换位置施工作业、露营训练、抢险救灾时,水桶在携带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变,严重影响着部队移换速度,进而影响着施工作业效率、露营训练质量、抢险救灾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软体水桶,此软体水桶小巧轻便,携带方便,极其适合部队在野外施工作业、露营训练、抢险救灾时携带使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便携式软体水桶,包括手拎带、上钢圈、桶体、下钢圈;

所述桶体上部安装有上钢圈,桶体下部安装有下钢圈,上钢圈表面安装有手拎带;

所述手拎带由棉线带编织而成;

所述上钢圈余下钢圈尺寸一致,上钢圈上口圆直径为二十九厘米,上钢圈由钢筋焊接而成,钢筋的直径为六到八厘米;

所述桶体由数码迷彩布、加强牛津布组成,加强牛津布与数码迷彩布重叠拼缝形成桶壁,拼缝连接处贴有PVC胶条,加强牛津布面为桶体内侧面,加强牛津布表面涂有PVC图层。

进一步地,所述PVC胶条宽度为两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上钢圈、下钢圈由碳素圆钢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PVC图层表面涂有PU树脂胶。

进一步地,所述上钢圈、下钢圈表面光滑,其表面涂有防锈漆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软体水桶,此软体水桶小巧轻便,携带方便,极其适合部队在野外施工作业、露营训练、抢险救灾时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手拎带,2为上钢圈,3为桶体,4为下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便携式软体水桶,包括手拎带1、上钢圈2、桶体3、下钢圈4;所述桶体3上部安装有上钢圈2,桶体3下部安装有下钢圈4,上钢圈2表面安装有手拎带1;所述手拎带1由棉线带编织而成;所述上钢圈2余下钢圈4尺寸一致,上钢圈2上口圆直径为二十九厘米,上钢圈2由钢筋焊接而成,钢筋的直径为六到八厘米;所述桶体3由数码迷彩布、加强牛津布组成,加强牛津布与数码迷彩布重叠拼缝形成桶壁,拼缝连接处贴有PVC胶条,加强牛津布面为桶体3内侧面,加强牛津布表面涂有PVC图层。

所述PVC胶条宽度为两厘米。

所述上钢圈2、下钢圈4由碳素圆钢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PVC图层表面涂有PU树脂胶。

所述上钢圈2、下钢圈4表面光滑,其表面涂有防锈漆层。

在使用时,此便携式软体水桶可拎水,携带时,可按压上钢圈2与下钢圈4使其叠合;转运时,叠合后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软体水桶,此软体水桶小巧轻便,携带方便,极其适合部队在野外施工作业、露营训练、抢险救灾时携带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做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