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4760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保健衣,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的保健衣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的罩杯内衬是海绵制成,底部具有钢材料的金属环,起塑形的作用。但是这样搓洗后容易发生变形,导致保健衣舒适性下降。并且,由于保健衣和皮肤的贴合度较高,穿戴保健衣运动时虽然可以起到塑形的作用,但是容易由于出汗导致透气性变差,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钢圈,如果发生变形,只需要通过吹风机吹热风就能够恢复形变,并且形状记忆合金钢圈上缠绕有远红外材料,有利于调节皮肤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包括保健衣本体和保健裤,保健衣本体包括罩杯、束腰部和护腹部,束腰部的底部和护腹部的顶部相连,罩杯的背部和束腰部的背部相连;罩杯的底部和束腰部之间留有缝口,束腰部覆盖罩杯的两侧;其中,所述束腰部的制作材料是竹炭纤维,制作束腰部的竹炭纤维在氧化石墨烯改性溶液中浸泡6小时以上。罩杯内的底部设有形状记忆合金钢圈,形状记忆合金钢圈的上部成波浪形,形状记忆合金钢圈的中部设有穿孔,形状记忆合金钢圈上缠绕有竹炭纤维丝,竹炭纤维丝覆盖形状记忆合金钢圈的表面;所述束腰部由远红外丝线编织而成,所述远红外丝线由棉线、碳纤维粉和密封层组成,所述棉线位于密封层内,所述碳纤维粉填充在密封层和棉线之间。棉线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制作远红外丝线时,首先将棉线浸泡的碳纤维粉混合液中,使碳纤维粉粘覆在棉线上,等风干后,将粘覆有碳纤维粉的棉线经过能够起到密封作用的溶液,如硅胶溶液,对其进行密封。所述缝口对应的皮肤处容易出汗,所述缝口一方面为了加快排汗,另一方面如果不设置缝口保健衣会更加容易起皱,尤其是弯腰的时候,通过设置缝口可以使保健衣不容易起皱。

所述竹炭纤维丝和碳纤维粉都是远红外材料,是良好的辐射体。而人体每时每刻也都在发射远红外线,据测定:人体发射的远红线波长在9.6微米左右,所以,远红外线理疗暖机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波长在8----14微米,和人体表面峰值正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并可转化为人体的内能。竹炭纤维丝和碳纤维粉能有效放射5.6微米-16微米的远红外线,所以竹炭纤维丝能够发出适于人体需要的远红外光。

竹炭纤维丝和碳纤维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远红外的温热效应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况,使脑细胞得以充分的氧气及养料供给,加强新陈代谢,使大脑皮层失衡状况得以改变,加深抑制过程,起到镇静、安眠作用。对大循环的调节:人体吸收大量远红外后的热效应一方面使皮肤温度升高,刺激了皮内热感应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另一方面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降低,使小动脉、毛细动脉及毛细静脉扩张,促使血流加快,从而带动人体大循环的加快。对微循环的调节:由于血流加快,使大量远红外能量被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作用到微循环系统,调节了微循环血管的收缩功能。一方面使纤细的管径变粗,加强血液流动,另一方面使瘀滞扩张的血管变滞流为线流,这就是远红外对微循环血管的双向调节。

前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中,束腰部和护腹部的前部均设有敞开的开口,开口同一端的束腰部和护腹部上设有一排竖直设置的挂钩,开口的另一端的束腰部和护腹部上设有至少两排竖直设置的挂扣,挂钩勾在挂扣上。

前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中,所述束腰部为弹性材料,所述束腰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护腹部上也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护腹部上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束腰部上的透气孔孔径。

前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中,束腰部的顶部两端的肩部设有第一肩带,罩杯的顶部两端的肩部设有第二肩带,第一肩带的宽度大于第二肩带的宽度。

前述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00:将组分比为1:25的石墨粉加入浓硫酸中,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98%以上,得到石墨烯浓硫酸溶液,将所述石墨烯浓硫酸溶液搅拌5分钟以上,并静置30分钟以上;

s200:所述石墨烯浓硫酸溶液加入150分浓磷酸中,所述浓磷酸的浓度大于85%,然后搅拌五分钟以上,并静置30分钟以上;

s300:将步骤s200中得到的溶液降温至3摄氏度至8摄氏度,然后加入3分高锰酸钾和3粉重铬酸钾,搅拌五分钟,然后静置3小时以上;

s400:将步骤s300中得到的溶液加热至30摄氏度,然后加入50分去离子水;

s500:将步骤s400中得到的溶液加热至90摄氏度,然后静置1小时以上;

s600:将步骤s500中得到的溶液降温至30摄氏度,然后加入15分双氧水,搅拌五分钟,静置1小时;

s700:将步骤s500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超声波分散1小时。

所述s700还包括下述步骤:s710:将溶液加热至60摄氏度,然后加入3分重铬酸钾,搅拌50分钟,然后将溶液降温至15-25摄氏度;

s720:在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将溶液ph值调为2.0,在溶液中加入1分渗透剂和1分柠檬酸,然后对溶液进行超声波分散1小时;

s730:对溶解搅拌8小时,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钠,使溶液的ph值为4;

s740:将步骤s730中制取的溶液加热至35摄氏度,用等量的碳酸钠和乙酸钠将溶液的ph值调至6.0;将溶液温度提升至50摄氏度。

采用以上工艺处理过的竹炭纤维能够附着一层5纳米左右的的氧化石墨烯,可以提高布料的柔软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钢圈,如果发生变形,只需要通过吹风机吹热风就能够恢复形变,并且形状记忆合金钢圈上缠绕有远红外材料,有利于调节皮肤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形状记忆合金钢圈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远红外丝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挂钩,2-缝口,3-第二肩带,4-第一肩带,5-罩杯,6-形状记忆合金钢圈,7-束腰部,8-挂扣,9-护腹部,10-穿孔,11-保健衣本体,12-远红外丝线,13-密封层,14-棉线,15-碳纤维粉,16-保健裤。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包括保健衣本体11和保健裤16,保健衣本体11包括罩杯5、束腰部7和护腹部9,束腰部7的底部和护腹部9的顶部相连,罩杯5的背部和束腰部7的背部相连;罩杯5的底部和束腰部7之间留有缝口2,束腰部7覆盖罩杯5的两侧,所述束腰部7的制作材料是竹炭纤维,制作束腰部(7)的竹炭纤维在氧化石墨烯改性溶液中浸泡6小时以上;罩杯5内的底部设有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上部成波浪形,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中部设有穿孔10,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上缠绕有竹炭纤维丝,竹炭纤维丝覆盖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表面;所述束腰部7由远红外丝线12编织而成,所述远红外丝线12由棉线14、碳纤维粉15和密封层13组成,所述棉线14位于密封层13内,所述碳纤维粉15填充在密封层13和棉线14之间。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包括保健衣本体11和保健裤16,保健衣本体11包括罩杯5、束腰部7和护腹部9,束腰部7的底部和护腹部9的顶部相连,罩杯5的背部和束腰部7的背部相连;罩杯5的底部和束腰部7之间留有缝口2,束腰部7覆盖罩杯5的两侧,所述束腰部7的制作材料是竹炭纤维,制作束腰部(7)的竹炭纤维在氧化石墨烯改性溶液中浸泡6小时以上;罩杯5内的底部设有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上部成波浪形,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中部设有穿孔10,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上缠绕有竹炭纤维丝,竹炭纤维丝覆盖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表面;所述束腰部7由远红外丝线12编织而成,所述远红外丝线12由棉线14、碳纤维粉15和密封层13组成,所述棉线14位于密封层13内,所述碳纤维粉15填充在密封层13和棉线14之间。

束腰部7和护腹部9的前部均设有敞开的开口,开口同一端的束腰部7和护腹部9上设有一排竖直设置的挂钩1,开口的另一端的束腰部7和护腹部9上设有至少两排竖直设置的挂扣8,挂钩1勾在挂扣8上。

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锗面料保健内衣裤,包括保健衣本体11和保健裤16,保健衣本体11包括罩杯5、束腰部7和护腹部9,束腰部7的底部和护腹部9的顶部相连,罩杯5的背部和束腰部7的背部相连;罩杯5的底部和束腰部7之间留有缝口2,束腰部7覆盖罩杯5的两侧,所述束腰部7的制作材料是竹炭纤维,制作束腰部(7)的竹炭纤维在氧化石墨烯改性溶液中浸泡6小时以上;罩杯5内的底部设有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上部成波浪形,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中部设有穿孔10,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上缠绕有竹炭纤维丝,竹炭纤维丝覆盖形状记忆合金钢圈6的表面;所述束腰部7由远红外丝线12编织而成,所述远红外丝线12由棉线14、碳纤维粉15和密封层13组成,所述棉线14位于密封层13内,所述碳纤维粉15填充在密封层13和棉线14之间。

束腰部7和护腹部9的前部均设有敞开的开口,开口同一端的束腰部7和护腹部9上设有一排竖直设置的挂钩1,开口的另一端的束腰部7和护腹部9上设有至少两排竖直设置的挂扣8,挂钩1勾在挂扣8上。所述束腰部7为弹性材料,所述束腰部7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护腹部9上也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护腹部9上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束腰部7上的透气孔孔径。束腰部7的顶部两端的肩部设有第一肩带4,罩杯5的顶部两端的肩部设有第二肩带3,第一肩带4的宽度大于第二肩带3的宽度。

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00:将组分比为1:25的石墨粉加入浓硫酸中,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98%以上,得到石墨烯浓硫酸溶液,将所述石墨烯浓硫酸溶液搅拌5分钟以上,并静置30分钟以上;

s200:所述石墨烯浓硫酸溶液加入150分浓磷酸中,所述浓磷酸的浓度大于85%,然后搅拌五分钟以上,并静置30分钟以上;

s300:将步骤s200中得到的溶液降温至3摄氏度至8摄氏度,然后加入3分高锰酸钾和3粉重铬酸钾,搅拌五分钟,然后静置3小时以上;

s400:将步骤s300中得到的溶液加热至30摄氏度,然后加入50分去离子水;

s500:将步骤s400中得到的溶液加热至90摄氏度,然后静置1小时以上;

s600:将步骤s500中得到的溶液降温至30摄氏度,然后加入15分双氧水,搅拌五分钟,静置1小时;

s700:将步骤s500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超声波分散1小时。所述s700还包括下述步骤:s710:将溶液加热至60摄氏度,然后加入3分重铬酸钾,搅拌50分钟,然后将溶液降温至15-25摄氏度;s720:在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将溶液ph值调为2.0,在溶液中加入1分渗透剂和1分柠檬酸,然后对溶液进行超声波分散1小时;s730:对溶解搅拌8小时,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钠,使溶液的ph值为4;s740:将步骤s730中制取的溶液加热至35摄氏度,用等量的碳酸钠和乙酸钠将溶液的ph值调至6.0;将溶液温度提升至50摄氏度。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