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881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休闲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人手必备的物品,出差、外出上学、旅游等都需要用到行李箱,现有的行李箱只是用来盛装行李,功能单一。

每年春运时,火车站的候车室中均是人山人海,绝大部分人均没有座位,人们为了排队候车只能带着行李箱站着,实在坚持不了就只能坐在地上或者行李箱上,由于人多导致地面很脏,人们坐在地上会导致衣服脏污;而坐在行李箱上,会导致行李箱形变甚至压坏里面盛放的物品;到了饭点时,大部分人为了省钱,选择买一桶泡面解决温饱,在候车室中没有可以放置泡面的地方,人们只能将泡面拿在手中,泡面内的水滚烫,会导致人们拿握不住使泡面掉落,弄脏身边人和地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充当桌椅的多功能行李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一侧的拖拉部,所述箱体的上端凹陷设置有一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中设置有折叠面板和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箱体设置拖拉部的一侧凹陷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中从下至上设置有翻转块和拖拉部,所述翻转块的下端两侧与凹槽下端两侧内壁相互铰接且铰接处设置有第三扭簧,所述翻转块和凹槽之间设置有限位翻转块翻转的限位机构,所述翻转块远离箱体的一侧凹陷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容置槽中的支撑腿,所述容置槽远离翻转块与凹槽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支撑腿与第二连接块相互铰接且铰接处设置有第四扭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行李箱只能够存储行李,本发明的多功能行李箱在现有的行李箱的基础上增设由折叠面板和第一支撑机构组合而成的充当桌子功能的机构,供使用者放置泡面或者热饮等滚烫的食物,将原有的拖拉部改进为由翻转块、收纳设置在翻转块内部的第二支撑机构和拖拉部结合的充当座椅功能的机构,折叠面板、第一支撑机构收纳设置在第一凹腔中,第二支撑机构收纳在翻转块的容置槽中,不占用多余地方,不妨碍行李箱的正常存储功能;第二支撑机构由第二连接块、支撑腿和第四扭簧组成,翻折、固定容易,方便快速实现充当座椅的功能;限位机构的设置用于实现两种功能,当不需要坐下休息时,翻转块通过限位机构固定在凹槽中,此时可以正常使用拖拉部的功能,当需要休息时,可以解除翻转块与凹槽之间的限位,将翻转块翻转,然后翻转支撑腿供使用者坐下休息,该多功能行李箱在存储行李的情况下实现座椅和桌子的功能,供使用者坐下休息以及放置滚烫的食物。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面板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远离拖拉部的一侧铰接有向上翻折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通过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一面板靠近拖拉部的一侧通过所述铰接块铰接设置有向下翻折的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厚度一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行李箱的宽度较窄,而放置食物的“桌面”需要一定的长度可供放置尽量多的食物,将折叠面板设置成中间的第一面板固定,两端的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分别相对第一面板上、下翻折,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翻转第二面板或者第三面板其中的一块或者两块,可供选择性多。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折叠收纳在所述第一凹腔内的支撑杆,所述第一凹腔的四角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端面设置有凹陷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凹陷槽中且铰接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卡凸,所述第一面板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凸配合穿插的第一卡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减少第一凹腔的深度来增加行李箱内部存储空间,支撑杆折叠收纳设置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小,通过第二扭簧将第一连接块和支撑杆连接,可以使支撑杆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垂直固定于第一凹腔底部,通过支撑杆上的卡凸和安装块搭接卡合,设置简单、操作简便,方便快速搭接和拆卸。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包括转动段和相对转动段伸缩的伸缩段,所述转动段靠近第二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块通过第四扭簧铰接,所述伸缩段的外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段靠近伸缩段的一端凹陷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纹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翻转块的高度较短,为了适应翻转后的翻转块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将支撑腿设置成长度可调的结构,而将支撑腿设置成转动段和伸缩段并通过螺纹实现,结构简单,调节便捷,使用时只需抓握住伸缩段进行旋转至翻转块与地面平行即可,再次收纳时只需反向转动伸缩段即可。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段远离转动段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块,所述防滑垫块从靠近伸缩段的一端至远离伸缩段的一端呈直径逐渐增加的锥台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伸缩段与地面接触后打滑,在伸缩段远离转动段的一端设置防滑垫块,防滑垫块与地面接触后由于其具有很大的摩擦力可以与地面吸附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使使用者在坐着的时候更加安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翻转块的两侧凹陷设置的第二凹腔,所述翻转块远离箱体的一侧相对第二凹腔深度方向设置有与第二凹腔连通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二凹腔中设置有可伸出或者回缩到第二凹腔中的卡块,所述卡块和所述第二凹腔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卡块一侧垂直设置有伸出第三通槽的拨动块,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机构的作用是限位翻转块使之固定收纳在凹槽中实现拖拉部的拖拉功能,当解除限位机构的限位功能时,实现翻转块垂直于凹槽充当座椅的功能,第二卡槽、卡块、第二凹腔、复位弹簧和拨动块组成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且实施简便,在需要限位时,先将拨动块向第二凹腔底部拨动,使卡块回缩到第二凹腔中,翻转翻转块使第二凹腔和卡槽对准,放开拨动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块弹出第二凹腔后卡入到卡槽中将翻转块限位住,经过相同的操作可以实现翻转块的限位和翻折功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块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面板上端的固定块和固定设置在第二面板上能够相对固定块转动的转动块,所述固定块的中央沿转动块转动方向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转动块远离第二面板的一端的两侧与第一通槽的两侧铰接且铰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实现180°翻折后才能收纳到第一凹腔中,铰接块的设置可以实现180°翻转。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由硬质塑料或者金属制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减小第一凹腔的体积,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在保证硬度的同时厚度要尽量小,采用硬质塑料或金属作为制作材料可以保证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保证硬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向下延伸至到地面的距离为箱体高度的1/2-1/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行李箱根据需求大小不一,凹槽下端到地面的距离的长短关系到使用者坐下的舒适感,还要结合坐下后使用者与折叠面板的距离,故箱子越大凹槽下端到地面的距离占箱体高度的比例越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块的上端两侧竖直向下设置有滑槽,所述拖拉部包括抓握块,所述抓握块设置有供手掌穿过的第二通槽,所述抓握块的下端两侧竖直向下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抽拉杆,所述抓握块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抓握块升降或停止升降的弹性按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的拖拉部与翻转块结合使用,拖拉部相对于翻转块升降,当翻转块限位在凹槽中时,可以按压抓握块上的弹性按钮将抓握块提升,实现拖拉部的拖拉功能。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在现有的行李箱的基础上增设折叠面板和第一支撑机构,实现充当桌子的功能,供使用者放置泡面或者热饮等滚烫的食物,将原有的拖拉部改进为由翻转块、收纳设置在翻转块内部的第二支撑机构和拖拉部配合使用,实现充当座椅的功能;折叠面板、第一支撑机构收纳设置在第一凹腔中,第二支撑机构收纳在翻转块的容置槽中,不占用多余地方,不妨碍行李箱的正常存储功能;第二支撑机构由第二连接块、支撑腿和第四扭簧组成,翻折、固定容易,方便快速实现充当座椅的功能;限位机构的设置用于实现两种功能,当不需要坐下休息时,翻转块通过限位机构固定在凹槽中,此时可以正常使用拖拉部的功能,当需要休息时,可以解除翻转块与凹槽之间的限位,将翻转块翻转,然后翻转支撑腿供使用者坐下休息,该多功能行李箱在存储行李的情况下实现座椅和桌子的功能,供使用者及时坐下休息以及放置滚烫的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行李箱正常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图5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行李箱供使用者休息和放置食物时的状态图;

图6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c的放大图。

图中:1、箱体;101、第一凹腔;102、凹槽;103、第二卡槽;2、封盖;3、翻转块;301、滑槽;302、容置槽;303、第三通槽;4、抓握块;401、第二通槽;402、弹性按钮;403、抽拉杆;5、翻盖;6、卡块;601、拨动块;602、复位弹簧;7、第一面板;701、安装块;7011、第一卡槽;8、第二面板;9、第三面板;10、支撑腿;1001、转动段;1002、伸缩段;11、防滑垫块;12、第二连接块;13、支撑杆;1301、卡凸;14、第一连接块;15、铰接块;1501、固定块;1502、第一通槽;1503、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提供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一侧的拖拉部,在箱体1上端凹陷设置有一第一凹腔101,在第一凹腔101上用拉链设置有可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凹腔101的封盖2,在第一凹腔101内设置有折叠面板和第一支撑机构,该折叠面板包括第一面板7,第一面板7远离拖拉部的一侧通过铰接块15铰接设置有向上翻折的第二面板8,在第一面板7靠近拖拉部的一侧通过铰接块15铰接设置有向下翻折的第三面板9,第二面板8与第一面板7大小一致,第三面板9宽度小于第一面板7的1/2,第一面板7、第二面板8和第三面板9厚度一致,材质为硬质塑料或者木材或者金属制成。

铰接块15的具体设置如图2和图6所示,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面板7上端的固定块1501和固定设置在第二面板8上能够相对固定块1501转动的转动块1503,固定块1501的中央沿转动块1503转动方向设置有一第一通槽1502,转动块1503远离第二面板8的一端的两侧与第第一通槽1502的两侧通过第一扭簧铰接设置。

结合图3、图5和图7所示,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折叠收纳在第一凹腔101内的支撑杆13,在第一凹腔101的四角处设置有带凹陷槽的第一连接块14,支撑杆13的一端通过第二扭簧铰接在凹陷槽中,支撑杆13远离凹陷槽的一端设置有卡凸1301,在第一面板7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块701,安装块701上设置有与卡凸1301配合穿插的第一卡槽7011。

在箱体1设置有拖拉部的一侧凹陷设置有一凹槽102,如图2所示,该凹槽102向下延伸至到地面的距离为箱体1高度的1/2-1/3,该范围和行李箱的整体高度相关,箱体1高度越高,凹槽102到地面的距离占箱体1高度的比例越大,在凹槽102内从下至上竖直设置有翻转块3和拖拉部,结合图1,翻转块3的下端两侧与凹槽102下端两侧内壁通过第三扭簧铰接,翻转块3的上端两侧竖直向下设置有滑槽301,拖拉部包括抓握块4,该抓握块4设置有供手掌穿过的第二通槽401,抓握块4的下端两侧竖直向下设置有与滑槽301滑动配合的抽拉杆403,在抓握块4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抓握块4升降或停止升降的弹性按钮402,在翻转块3和凹槽102之间设置有限位翻转块3翻转的限位机构。

限位机构的具体设置结合图1-图3所示,包括在翻转块3的两侧凹陷设置的第二凹腔,在翻转块3远离箱体1的一侧相对第二凹腔深度方向设置有与第二凹腔连通的第三通槽303,在第二凹腔中设置有可伸出或者回缩到第二凹腔中的卡块6,在卡块6和第二凹腔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02,卡块6一侧垂直设置有伸出第三通槽303的拨动块601,在凹槽102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与卡块6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槽103,在翻转块3远离箱体1的一侧凹陷设置有一容置槽302,容置槽302上端铰接设置有一翻盖5,容置槽302中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

第二支撑机构如图3、图4所示,包括转动设置在容置槽302中的支撑腿10,该支撑腿10优选沿箱体1长度方向平行设置2个,在容置槽302远离翻转块3与凹槽102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2,支撑腿10包括转动段1001和相对转动段1001伸缩的伸缩段1002,转动段1001靠近第二连接块1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块12通过第四扭簧铰接,伸缩段1002外环设置有外螺纹,转动段1001靠近伸缩段1002的一端凹陷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纹槽,伸缩段1002远离转动段1001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块11,防滑垫块11从靠近伸缩段1002的一端至远离伸缩段1002的一端呈直径逐渐增加的锥台状,该防滑垫块11由橡胶或硅橡胶制成。

在抓握块4上端设置弹性按钮402来提拉或按压抽拉杆403的技术为现有技术,基本上每个现有的行李箱均具有该功能。当该多功能行李箱只充当行李箱功能时,折叠面板和第一支撑机构收纳在第一凹腔101中,第二支撑机构收纳在容置槽302中,第一凹腔101的封盖2和容置槽上的翻盖5分别关闭第一凹腔101和容置槽302,翻转块3的卡块6与凹槽102的第二卡槽103配合卡接限位转翻转块3,使用者按压弹性按钮402将抓握块4向上提,使抽拉杆403上升调节到合适高度,然后使用者可拖动该多功能行李箱;当使用者需要休息且附近没有可供坐下休息的场所时,可以先将翻盖5打开,抓住转动段1001相对第二连接块12转动,在第四扭簧的作用下,固定块1501垂直翻转块3,然后将拨动块601向第二凹腔底部拨动,使卡块6缩回第二凹腔中,然后将翻转块3向外翻转,最后旋转伸缩段1002调节高度直至防滑垫块11接触到地面且翻转块3垂直箱体1为止,使用者可坐在翻转块3上端,当困顿或者吃泡面时,可以同时将封盖2的拉链拉开,先取出折叠面板,将第一凹腔101底部折叠的支撑杆13相对第一连接块14翻转,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支撑杆13垂直第一凹腔101底部,然后将第二面板8和第三面板9相对第一面板7展开,第三面板9朝向设置有拖拉部的箱体1一侧,将第一面板7两端的安装块701上的第一卡槽7011与支撑盖上的卡凸1301配合卡接,使用者可以边坐在翻转块3上,边趴在折叠面板上休息或者将泡面放在折叠面板上进行实用,该多功能旅行箱能够及时供使用者坐下或者趴下休息,并提供使用者放置泡面或热饮等滚烫食物的场所。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