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是鞋材的制备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冷料内置气泡式发泡成型的鞋底及其制备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鞋子的弹性张力和舒适性,很多鞋子特别是运动鞋,都会在其鞋底加设气垫层或嵌入各种气囊体,以增加鞋底的弹性张力及舒适性,而一般气垫体与气囊体都是以嵌入式的结构装设固定在鞋底的,在生产时,不仅增加了生产的工序和难度,而且也增加了气垫或气囊材料的使用,同时,气垫体或气囊体在长时间使用后也容易出现老化或掉落的现象,影响鞋底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冷料内置气泡式发泡成型的鞋底及其制备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料内置气泡式发泡成型的鞋底,包括上片层和下片层,所述上片层上底面分布有若干个根据脚部大小、位置及形状设计的凹腔,该凹腔呈上部敞开结构,所述凹腔的内表面设有一分别与上片层及下片层不相熔的相隔层,所述下片层配合贴合在所述上片层上,且所述上片层和下片层通过一次性热压合一体成型,同时,所述凹腔上的相隔层在热压合时不与该上片层及下片层熔合,并使该凹腔形成一气泡腔体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相隔层为一涂抹层。
更进一步,所述相隔层为一覆膜层。
更进一步,所述上片层的密度为第一密度,所述下片层的密度为第二密度;所述上片层的颜色为第一颜色,所述下片层的颜色为第二颜色。
更进一步,所述上片层的上底面还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凸块,所述下片层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固定凸块相配合嵌设的固定通孔。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凸块呈圆柱体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凹腔呈圆形凹腔状。
一种冷料内置气泡式发泡成型的鞋底的制备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先选取相适配的鞋子上片层和下片层,同时,该选取的上片层上底面的脚牚及脚根处分别布设有若干个根据脚部大小、位置及形状设计的凹腔;
步骤二:在步骤一选取的上片层凹腔的内表面布设一分别与上片层及下片层不相熔的相隔层;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设有相隔层的上片层与步骤一的下片层相贴合,然后放入鞋材模具内,紧压锁紧;
步骤四:将该鞋材模具送入油压机进行加温热压合,使上片层与下片层一体贴合成型,同时,该相隔层在热压合过程中不与上片层或下片层熔合,并使所述凹腔形成一气泡腔体结构;
步骤五:定型后,将成型的鞋底从鞋材模具内取出,即获得一冷料内置气泡式发泡成型的鞋底。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相隔层为一涂抹层。
更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相隔层为一覆膜层。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先在鞋上片层上底面的脚牚及脚根处分别分布有若干个根据脚部大小、位置及形状设计的凹腔,并在该凹腔的内表面涂设有一分别与上片层及下片层不相熔的涂抹层,当上片层和下片层通过一次性热压合一体成型时,凹腔上的涂抹层不与该上片层及下片层熔合,并使该凹腔形成一气泡腔体结构,该气泡腔体的功能与气垫层及气囊体的功能是相同的,实现了鞋底的弹性张力,并避免了使用各种气垫层或气囊体的方式来实现,减少气垫体或气囊体的使用,同时减少了生产工序,简化了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该气泡腔体处于鞋上片层、下片层之间,为一体固定成型结构,其稳定性更好,不会出现气垫体或气囊体的老化或脱落的问题,使鞋底更耐用、弹性张力保持更长久,同时也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鞋底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冷料内置气泡式发泡成型的鞋底,包括上片层1和下片层2,所述上片层1上底面的脚牚及脚根处分别分布有若干个根据脚部大小、位置及形状设计的凹腔3,该凹腔3呈上部敞开结构,所述凹腔3的内表面设有一分别与上片层及下片层不相熔的相隔层4,所述下片层2配合贴合在所述上片层1上,且所述上片层1和下片层2通过一次性热压合一体成型,同时,所述凹腔3上的相隔层4在热压合时不与该上片层1及下片层2熔合,并使该凹腔3形成一气泡腔体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相隔层4为一涂抹层。
更进一步,所述相隔层4也可以为一覆膜层。
更进一步,所述上片层1的密度为第一密度,所述下片层2的密度为第二密度;所述上片层1的颜色为第一颜色,所述下片层2的颜色为第二颜色。
更进一步,所述上片层1的上底面还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凸块11,所述下片层2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固定凸块11相配合嵌设的固定通孔21。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凸块11呈圆柱体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凹腔3呈圆形凹腔状。
一种冷料内置气泡式发泡成型的鞋底的制备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先选取相适配的鞋子上片层和下片层,同时,该选取的上片层上底面的脚牚及脚根处分别布设有若干个根据脚部大小、位置及形状设计的凹腔;
步骤二:在步骤一选取的上片层凹腔的内表面布设一分别与上片层及下片层不相熔的相隔层;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设有相隔层的上片层与步骤一的下片层相贴合,然后放入鞋材模具内,紧压锁紧;
步骤四:将该鞋材模具送入油压机进行加温热压合,使上片层与下片层一体贴合成型,同时,该相隔层在热压合过程中不与上片层或下片层熔合,并使所述凹腔形成一气泡腔体结构;
步骤五:定型后,将成型的鞋底从鞋材模具内取出,即获得一双密度气泡式发泡成型的鞋底。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相隔层为一涂抹层。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相隔层为一覆膜层。
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先在鞋上片层上底面的脚牚及脚根处分别分布有若干个根据脚部大小、位置及形状设计的凹腔,并在该凹腔的内表面涂设有一分别与上片层及下片层不相熔的涂抹层,当上片层和下片层通过一次性热压合一体成型时,凹腔上的涂抹层不与该上片层及下片层熔合,并使该凹腔形成一气泡腔体结构,该气泡腔体的功能与气垫层及气囊体的功能是相同的,实现了鞋底的弹性张力,并避免了使用各种气垫层或气囊体的方式来实现,减少气垫体或气囊体的使用,同时减少了生产工序,简化了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该气泡腔体处于鞋上片层、下片层之间,为一固定成型结构,其稳定性更好,不会出现气垫体或气囊体的老化或脱落的问题,使鞋底更耐用、弹性张力保持更长久,同时也更美观。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