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凳子式拉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25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嵌凳子式拉杆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内嵌凳子式拉杆箱。



背景技术:

旅游是一件悦人悦己、很惬意的事情,但是旅游同样是一件劳力劳心的事,因为旅途中它会消耗您很多体力,只是在您赏心悦目的心情下带走了您那份疲倦。

旅途中的人们,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常见情况,就是拖着大大的拉杆箱路边等车。等待是比较消耗体力的,而疲倦的人们有的干脆坐到了拉杆箱上。因此有人就看到了拉杆箱的不足,于是就设计了能够携带凳子的拉杆箱。

其中专利CN201620280682.0公开了一种带便携式凳子的拉杆箱,包括箱体、凳盒、凳面板,凳面支撑板,未组装凳子前,凳面板、凳面支撑板装在凳盒内或直接吸附卡接在拉杆箱箱体表面或凹槽内。这种设计其实就是在拉杆箱中携带了一个凳子,两者是分体的,使用过后经常会遗忘而丢失。

另外,专利CN201520474455.7则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拉杆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侧面设置有一个板块,板块通过两个合页与箱体连接,板块上方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两个支腿,支腿通过两个合页与板块连接,两个支腿的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底座,两个支腿之间连接有扶手和连接杆,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可折叠形的凳子,所述凳子包括坐板和通过转轴相互铰接的框架支腿,所述坐板的一端与框架支腿的一端通过连接块铰接,坐板上相对立的另一边弯曲形成内卷。这种设计就将凳子融合到了拉杆箱上了,但是它突出在箱子本体外,在箱子使用过程中造成不便,还有就是它安装在箱体上,对箱体的强度要求比较大,反之就是容易破坏箱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造型独特新奇、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容易,凳子和箱子完全融合一体,不需要记忆携带凳子,让旅客随时在旅途中坐下休息,消除疲劳,让旅客旅途轻松、愉快的内嵌凳子式拉杆箱。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嵌凳子式拉杆箱,包括一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一侧的拉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在位于拉杆架所在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收纳有一折叠凳,所述折叠凳进一步包括一对平行布置的承载杆,两所述承载杆分别通过一铰接座连接在所述拉杆架上,两所述承载杆之间连接有若干凳面连杆,每根所述承载杆的两自由端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杆,同一根所述承载杆上的两支撑杆交错铰接在一起,每根所述承载杆均从中间断开分成一对铰接相连的左杆和右杆。

本实用新型将折叠凳收纳到箱体面上的一个凹槽中,解决了折叠凳外露外观难看以及妨碍箱体使用的缺陷,造型独特新奇;同时将折叠凳连到拉杆架上,而不是箱体壁上,从而保证了折叠凳的强度,也减轻了箱体的负载,减小了对箱体的损害,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容易;凳子和箱子完全融合一体,不需要记忆携带凳子,让旅客随时在旅途中坐下休息,消除疲劳,让旅客旅途轻松、愉快。

作为优选,两对支撑杆交错的铰接点之间贯穿一铰接轴,即两对支撑杆交错的铰接处共铰接轴。

公用铰接轴的一个目的,是铰接轴同样起到加强杆的作用,保证折叠凳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下自由端上分别通过一螺纹杆连接有一支脚。

螺纹杆的自由旋进旋出,能够延长或缩短其对应支撑杆的长度,以满足旅途中不同的地平面。

作为优选,左杆和右杆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缺口槽,每个所述缺口槽内均设置有一转轴,两所述转轴之间牵连有一拉片。

左杆和右杆的铰接方式设计在两者面对的相对端上,这样方便凳面连杆的布局,无需考虑铰接点所在位置结构打架问题。

作为优选,左杆和右杆在临近两者铰接处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套管,其中一套管内设置有一销轴,所述销轴能够插入另一套管内,所述销轴与其所在套管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一弹簧,所述销轴上垂直连接有一拨销,所述拨销伸出该销轴所在套管壁面上的一滑槽外。

为了在折叠凳展开,凳子平面平整,销轴和套管的设计,使得左杆和右杆直线定型,让人坐着舒服。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设置有一拉门。

拉门封堵住凹槽,遮住折叠凳,提高了箱体的美观程度,同时又能够很好的将折叠凳收纳在凹槽内,不在拉杆箱移动中散架出来。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折叠凳收纳到箱体面上的一个凹槽中,解决了折叠凳外露外观难看以及妨碍箱体使用的缺陷,造型独特新奇。

(2)同时将折叠凳连到拉杆架上,而不是箱体壁上,从而保证了折叠凳的强度,也减轻了箱体的负载,减小了对箱体的损害,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容易。

(3)凳子和箱子完全融合一体,不需要记忆携带凳子,让旅客随时在旅途中坐下休息,消除疲劳,让旅客旅途轻松、愉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箱体,2-拉杆架,3-凹槽,4-折叠凳,5-承载杆,6-铰接座,7-凳面连杆,8-支撑杆,9-铰接轴,10-支脚,11-螺纹杆,12-拉门,51-左杆,52-右杆,53-缺口槽,54-转轴,55-拉片,56-套管,57-销轴,58-弹簧,59-拨销,6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内嵌凳子式拉杆箱,包括一箱体1以及位于箱体1一侧的拉杆架2,箱体1上在位于拉杆架2所在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凹槽3,凹槽3内收纳有一折叠凳4,凹槽3的槽口处设置有一遮挡折叠凳4的拉门12。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折叠凳4进一步包括一对平行布置的承载杆5,两承载杆5分别通过一铰接座6连接在拉杆架2上,两承载杆5之间连接有若干凳面连杆7,每根承载杆5的两自由端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杆8,同一根承载杆5上的两支撑杆8交错铰接在一起,两对支撑杆8交错的铰接点之间贯穿一铰接轴9,即两对支撑杆8交错的铰接处共铰接轴9。每根支撑杆8的下自由端上分别通过一螺纹杆11连接有一支脚10。

每根承载杆5均从中间断开分成一对铰接相连的左杆51和右杆52。左杆51和右杆52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缺口槽53,每个缺口槽53内均设置有一转轴54,两转轴54之间牵连有一拉片55。左杆51和右杆52在临近两者铰接处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套管56,其中一套管56内设置有一销轴57,销轴57能够插入另一套管56内,销轴57与其所在套管56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一弹簧58,销轴57上垂直连接有一拨销59,拨销59伸出该销轴57所在套管56壁面上的一滑槽60外。

应用:常规使用时,折叠凳收纳在拉杆箱的凹槽内,此时拉门下拉束缚住折叠凳。

旅客需要休息时,打开拉门,扯住拨销,拉平左杆和右杆,同时每对支撑杆交错叉开,等到左杆右杆对位后,即它们上两套管对位,然后放开拨销,销轴自然伸入另一套管中,使得左杆和右杆无法再折叠,然后根据底面情况,调整螺纹杆,使得支脚着地并平稳,如此凳子方可安全坐上去。

反向操作收回,并关好拉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