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和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706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和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感应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带有指纹识别的内嵌式感应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传感模组01,金属裙边04,tp玻璃02,lcd显示模组(简称lcm)本体03,金属裙边04固定在传感模组01的外围,在进行组装时,传感模组01通过金属裙边04与tp玻璃02的内表面贴合。如图2所示,传感模组01固定在钢板06上,钢板06由支撑架05支撑,在传感模组01与tp玻璃02进行组装时,传感模组01沿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从tp玻璃02靠近lcm主体03一侧的表面向外组装,利用金属裙边04与tp玻璃02贴合卡住。传感模组01必须从tp玻璃02的内表面往外组装,并且金属裙边凸出从tp玻璃02的下表面凸出,为了使tpb玻璃02和lcm本体03之间不存在较大缝隙,需要将传感模组01与lcm本体03错开,否则,一旦传感模组01与lcm本体03有交叠,tpb玻璃02和lcm本体03之间就会有很大缝隙。但是将传感模组01与lcm本体03错开,就会导致lcm本体03的可视区a的边缘与传感模组01之间保持一定间距d,d越大,lcm本体03的可视区a的有效面积越小。

综上,现有技术中带有指纹识别的内嵌式感应模组的lcm本体与传感模组之间不能交叠,限制了lcm本体的尺寸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和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有指纹识别的内嵌式感应模组的lcm本体与传感模组之间不能交叠,限制了lcm本体的尺寸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包括:传感模组,tp玻璃,lcm本体,所述lcm本体与传感模组交叠设置;其中,所述tp玻璃上设置一开口,所述传感模组内嵌于所述开口内,并且所述传感模组的底面不超出所述tp玻璃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模组包括一装饰环和传感模组本体,所述装饰环固定在所述传感模组本体的外部边缘,所述装饰环的外边缘与所述开口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环的外边缘制作有第一形状的倒角,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形状的倒角,所述第一形状的倒角与所述第二形状的倒角互相匹配卡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装饰环与所述tp玻璃的任一接触位置处:所述第一形状的倒角的角度等于所述第二形状的倒角的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倒角与所述第二形状的倒角的接触面采用点胶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形状的倒角与所述第二形状的倒角采用大倒角工艺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模组本体包括表面装饰玻璃、传感芯片和基板,所述传感芯片设置在所述表面装饰玻璃和所述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装饰环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表面装饰玻璃的边缘内嵌在所述环形槽内。

可选的,所述基板为pcb板,所述基板未超过所述tp玻璃的下表面。

可选的,所述基板为柔性板,所述传感模组本体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支撑所述柔性板,并且所述补强板未超过所述tp玻璃的下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内钢片,所述内钢片设置在所述lcm本体与所述传感模组之间,所述内钢片背离所述lcm本体的表面与所述传感模组底部的接触面胶合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内嵌式感应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传感模组内嵌于tp玻璃的开口内,传感模组利用tp玻璃做支撑,传感模组的底部不需要采用支架做支撑,可以保证传感模组不会凸出tp玻璃的下表面,这样lcm本体的位置不受传感模组的限制。基于此,可将lcm本体整体向产品的外边缘外扩,使得lcm本体与传感模组部分交叠,此时,有利于减小传感模组与lcm本体的可视区之间的间距,提升lcm本体的可视区的有效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p玻璃2、装饰环51的倒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p玻璃2、装饰环51的倒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pcb基板的传感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柔性基板的传感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

传感模组1,tp玻璃2,lcm本体3,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交叠设置;其中,tp玻璃2上设置一开口4,传感模组1内嵌于tp玻璃2的开口4内,并且传感模组1的底面不超出tp玻璃2的下表面。

传感模组1用于进行指纹采集,并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传递给传感芯片9(参见图8),传感模组1相当于显示设备的指纹识别装置,如home键,通常内嵌于tp玻璃2的可视区a以外的区域。

tp玻璃2为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上应当包括具有触控功能的膜层,以及在具有触控功能的膜层上制作的多个触控电极、多条触控信号走线,触控信号走线用于向触控电极提供相关控制信号。tp玻璃2上还应当包括与多条触控信号走线连接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于向多条触控信号走线提供相关的控制信号。可选的控制电路也可以设置在lcm本体3上。

lcm本体3是液晶显示面板,lcm本体3应当包括lcm衬底,以及在lcm衬底上制作的具有显示功能的膜层,以及在具有显示功能的膜层上制作的驱动元件和/或发光元件,驱动元件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如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还包括在lcm衬底上制作的驱动电路,以及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多条栅极信号走线和多条源极信号走线,驱动电路用于向多条栅极信号走线和多条源极信号走线提供相关驱动信号。

lcm本体3包括可视区a(也称作显示区)和外围区,可视区a包括在lcm衬底上制作的具有显示功能的膜层,以及在具有显示功能的膜层上制作的驱动元件和/或发光元件。外围区包括走线区和封装区,走线区包括上述驱动电路,以及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多条栅极信号走线和多条源极信号走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传感模组1内嵌于tp玻璃2的开口4内,与现有技术相比,传感模组1利用tp玻璃2做支撑,传感模组1的底部就不再需要采用支架做支撑,可以使传感模组1不会凸出tp玻璃2的下表面,基于此,lcm本体3的位置和尺寸不受传感模组1的限制,基于此,可将lcm本体3整体向产品的外边缘外扩,使得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部分交叠,这样有利于进而减小传感模组1与lcm本体3的可视区之间的间距,提升lcm本体3的可视区的有效面积。

为了保证传感模组1从tp玻璃2的外部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传感模组1的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所改进。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和图4,传感模组1包括一装饰环51和传感模组本体52,装饰环51固定在传感模组本体52的外部边缘,装饰环51的外边缘与tp玻璃2的开口4卡合。

装饰环51的外边缘与tp玻璃2的开口4卡合,可以通过在传感模组1和tp玻璃2彼此的接触面上制作倒角,通过传感模组1的倒角与tp玻璃2的倒角匹配,将装饰环51的外边缘与tp玻璃2的开口4卡合,进而将传感模组1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来保证传感模组1受到外力按压不会下陷。

可选的,装饰环51的外边缘制作有第一形状的倒角6,tp玻璃2的开口4处设置有第二形状的倒角7,第一形状的倒角6与第二形状的倒角7互相匹配卡合。

通过制作倒角将装饰环51的外边缘与tp玻璃2的开口4卡合,进而将传感模组1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来保证传感模组1受到外力按压不会下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传感模组1的底部不需要采用支架做支撑,可以保证传感模组1不会凸出tp玻璃2的下表面。

第二方面,传感模组1不会凸出tp玻璃2的下表面,进而lcm本体3的位置不受传感模组1的限制,可以将lcm本体3可以向产品外边缘外扩,使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的部分区域交叠。

第三方面,与现有技术中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不交叠相比,lcm本体3可以向产品外边缘外扩,使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交叠时,lcm本体3的可视区也同时向产品外边缘外扩,减小了传感模组1与lcm本体3的可视区的间距,有利于将lcm本体3的可视区的有效面积扩大。

第一形状的倒角6与第二形状的倒角7互相匹配卡合,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是:参见图5,第一形状的倒角6的角度等于第二形状的倒角7的角度。具体的,tp玻璃2的开口形状为倒梯形,tp玻璃2背离lcm本体3一侧的开口面积大于tp玻璃2靠近lcm本体3一侧的开口面积,在此基础上,在tp玻璃2的开口4处制作的第一形状的倒角6,在装饰环51的外边缘处制作的第二形状的倒角7,使得第一形状的倒角6与第二形状的倒角7互相匹配,即第一形状的倒角6和第二形状的倒角7的大小相等。对应的,在将传感模组1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时,如图6所示,将传感模组1沿第一方向装配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第一方向是由tp玻璃2背离lcm本体3一侧指向tp玻璃2靠近lcm本体3一侧的方向。

第一种实现方式能够保证在将传感模组1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时,将装饰环51的外边缘与tp玻璃2的开口4卡合,并且传感模组1受到外力按压不会下陷,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传感模组1的底部不需要采用支架做支撑,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传感模组1不会凸出tp玻璃2的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种实现方式还能够实现沿第一方向将传感模组1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避免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将传感模组1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时对lcm本体3尺寸的限制。

第二种实现方式是:参见图7,第一形状的倒角6的角度等于第二形状的倒角7的角度。具体的,tp玻璃2的开口形状为正梯形,tp玻璃2背离lcm本体3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tp玻璃2靠近lcm本体3一侧的开口面积,在此基础上,在tp玻璃2的开口4处制作第一形状的倒角6,在装饰环51的外边缘处制作的第二形状的倒角7,使得第一形状的倒角6与第二形状的倒角7互相匹配。对应的,在将传感模组1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时,相应的只需将传感模组1沿第二方向装配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第二方向是由tp玻璃2靠近lcm本体3一侧指向tp玻璃2背离lcm本体3一侧的方向。

在lcm尺寸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第二种实现方式,或者先按照第二种实现方式将tp玻璃2与传感模块固定好,然后将tp玻璃2与lcm本体3进行贴合,也能保证传感模组1与lcm本体3部分交叠,进而不对lcm尺寸产生限制。

对于第二种实现方式,为了使tp玻璃2的开口4能够支撑传感模组1,在将传感模组1内嵌在tp玻璃2的开口4中时,第一形状的倒角6与第二形状的倒角7的接触面采用点胶固定。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增加tp玻璃2的开口4与装饰环51的结合力,无论是第一种实现方式,还是第二种实现方式,为了避免增加钢片来支撑和固定传感模组1,有助于减小产品的整体厚度,都可以将第一形状的倒角6与第二形状的倒角7的接触面采用点胶固定。

可选的,在制作装饰环51的边缘处的第一形状的倒角6时,或者在tp玻璃2的开口4处制作第二形状的倒角7时,可采用大倒角工艺制作而成,有利于简化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传感模组本体52的结构,其爆炸图如图8所示,在沿垂直于tp玻璃2的方向上依次包括表面装饰玻璃8、传感芯片9和基板10,其中,传感芯片9贴合在表面装饰玻璃8和基板10之间。

表面装饰玻璃8和装饰环51的装配关系为:装饰环51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槽511,表面装饰玻璃8的外边缘内嵌在装饰环51的该环形槽511内。装饰环51的内表面是指装饰环51与传感模组本体52接触的表面。

对于承载传感模组1的基板10,该基板10可以为pcb板,也可以为柔性板,并且该基板10未超过tp玻璃2的下表面,能使传感模组1的下表面不超过tp玻璃2的下表面,lcm本体3的尺寸不受限制,lcm本体3可以与传感结构部分交叠,有利于将lcm本体3整体向产品的外边缘外扩,进而减小传感模组1与lcm本体3的可视区之间的间距,提升lcm本体3的可视区的有效面积。

在传感模组本体52的基板10为柔性板时,如图9所示,传感模组本体52还包括补强板11,补强板11用来支撑柔性板,并且补强板11未超过tp玻璃2的下表面。

补强板11未超过tp玻璃2的下表面,能使传感模组1的下表面不超过tp玻璃2的下表面,lcm本体3的尺寸不受限制,lcm本体3可以与传感结构部分交叠,有利于将lcm本体3整体向产品的外边缘外扩,进而减小传感模组1与lcm本体3的可视区之间的间距,提升lcm本体3的可视区的有效面积。

可选的,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之间,还可以设置内钢片12,内钢片12背离lcm本体3的表面与传感模组1的底部胶合固定,其作用是将传感模组1、tp玻璃2与lcm本体3进行固定,保证产品的结构牢固。

可选的,如图3图4和图6所示,还包括一支撑架13,支撑架13用于支撑lcm本体3的下表面,lcm本体3的下表面为lcm本体3背离传感模组1一侧的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产品是指显示设备。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内嵌式感应模组。该显示设备的内嵌式感应模组包括传感模组1,tp玻璃2和lcm本体3。并且tp玻璃2上设置一开口4,传感模组1内嵌于开口4内,并且传感模组1的底面不超出tp玻璃2的下表面,而且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交叠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方面,传感模组1的底部不需要采用支架做支撑,可以保证传感模组1不会凸出tp玻璃2的下表面。

第二方面,传感模组1不会凸出tp玻璃2的下表面,进而lcm本体3的位置不受传感模组1的限制,可以将lcm本体3可以向产品外边缘外扩,使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的部分区域交叠。

第三方面,与现有技术中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不交叠相比,lcm本体3可以向产品外边缘外扩,使lcm本体3与传感模组1交叠时,lcm本体3的可视区也同时向产品外边缘外扩,减小了传感模组1与lcm本体3的可视区的间距,有利于将lcm本体3的可视区的有效面积扩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