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塑胶伞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82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组装式塑胶伞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伞具,具体是指一种采用塑胶制作的组装式伞头。



背景技术:

伞头,又称之为伞把、伞柄。是连接伞中棒,并起着支撑和握持的作用,是整个伞具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而现有的伞头仅仅是一个带有光滑内槽的结构,组装时将伞中棒的端部沾上胶水,然后直接插入伞头内部即完事,结构虽然简单,但是组装困难,而且没有定位装置,导致伞具在支撑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稳定性,伞中棒与伞头之间容易摇动,脱落分离的情况经常发生,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伞头外观均为圆柱状,外观死板、非常单调,无法满足人们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伞头结构进行改进,进而提供一种组装式塑胶伞头,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组装容易,稳定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式塑胶伞头,结构由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组合装配而成。所述的上连接件在中心位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套筒和固定槽,套筒与固定槽之间通过向内收口的过渡台阶连接贯通;所述的下连接件在中心位置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套管,套管的上凸部分与固定槽插接对应。

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的上连接件在底部端面的周沿还设置有插销。

具体地,所述的下连接件在顶部端面的周沿还设置有插槽,插槽与上连接件 的插销插接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套管在内壁开设有螺纹,该螺纹用于与伞中棒末端进行螺纹连接,提高牢靠程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设计,具有的优点在于:伞头采用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组装的结构,两者通过螺纹压紧连接,伞中棒通过套筒直接插入其中,组装容易,稳定性高,解决了伞中棒和伞头原先连接后易摇动,不稳定的情况,实用性强;另外,本实用新型外观形似鸡蛋状,非常美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满足不同人群对外观形态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上连接件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上连接件的结构仰视图;

图3是下连接件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下连接件的结构俯视图;

图5是整体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件,11、套筒,12、固定槽,13、过渡台阶,14、插销,2、下连接件,21、套管,22、插槽,23、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件1结构图。所述的上连接件1在中心位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套筒11和固定槽12,套筒11与固定槽12之间通过向内收口的过渡台阶13连接贯通,上连接件1在底部端面的周沿还设置有插销14。

图3、图4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连接件2结构图。所述的下连接件2在中心位置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套管21,套管21的上凸部分与固定槽12插接对应,下连接件2在顶部端面的周沿还设置有插槽22,插槽22与上连接件1的插销14插接对应,并且,所述的套管2在内壁还开设有螺纹23。

图5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装示意图。组装时,将上连接件1的插销14与下连接件2的插槽22对应,套管21的上凸部分插入固定槽12直至顶到过渡台阶13即可,然后将上连接件1和下连接件2螺纹压紧即可,伞中棒的末端直接插入套筒11并贯穿至套管21上即可实现两者的稳固连接,不会产生摇动的情况。整个组装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具有极高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