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台标注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3219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台标注辅助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立裁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台标注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培训、比赛离不开大批量的人台,这种批量生产的人台物美价廉,被服装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大批量采购,但因为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产品,人台上面没有三围水平线和前后中心线标注,使用者要使用人台进行立体裁剪前都要借助各种辅助工具先做好“贴线”工作,如借助人台的底座和三角尺进行水平定位,借助缝纫线加铅锤进行垂直定位等,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费时费力还不一定准确。更有不少学生怕麻烦直接用眼睛进行判断,贴线质量低下,直接影响后面的立裁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收纳的人台标注辅助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台标注辅助支架,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三角支架、调节杆、卡槽及方格直尺;

所述三角支架包括一安装盘及三根均匀铰接在安装盘下端面的支撑杆,所述安装盘中心具有一供调节杆穿过的安装孔;

所述调节杆为一穿过安装孔的杆件,其上端侧面具有一方孔;

所述卡槽由两侧平行板及中部连接板组成的截面呈U型的卡槽,一侧所述平行板上垂直安装有一插入方孔内且与方孔配合的截面为方形的安装杆,另一侧平行板上垂直安装有一锁紧螺栓;

所述方格直尺中部卡装在上述卡槽内,其尺身一侧抵紧连接板,且其延长方向与连接板平行,该方格直尺上具有沿其长轴方向均匀设置的若干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盘下端面安装有供支撑杆安装的耳架,所述耳架具有三对,每个耳架上各有一铰接孔,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安装在每对耳架之间,其端部具有与两侧铰接孔对应的通孔,三个孔在同一直线上供铰接轴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盘侧面安装有一垂直安装孔设置的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端部顶紧安装孔内的调节杆,所述安装盘侧面开设有供该螺栓安装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该辅助支架,三角支架可保证整个支架的水平度,调节杆穿过并安装在安装盘内,卡槽采用方形安装杆与调节杆连接,可变化卡槽的开口位置,进而改变卡槽内方格直尺的水平或垂直,满足贴线过程所要求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方格直尺上具有小孔,可以扎大头针,更方便用其进行人台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标注;

(2)支撑杆和安装盘之间利用耳架实现铰接,便于将支撑杆的收纳和展开;

(3)调节螺栓安装在安装盘侧面,可以调节杆的伸出高度,便于达到不同高度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的要求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台标注辅助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台标注辅助支架的卡槽与调节杆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台标注辅助支架的安装盘与支撑杆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台标注辅助支架,包括三角支架、调节杆30、卡槽20及方格直尺10;

三角支架包括一安装盘40及三根均匀铰接在安装盘40下端面的支撑杆50,安装盘40中心具有一供调节杆30穿过的安装孔42;

调节杆30为一穿过安装孔42的杆件,其上端侧面具有一方孔31;

如图2所示,卡槽20由两侧平行板23及中部连接板22组成的截面呈U型的卡槽,一侧平行板23上垂直安装有一插入方孔31内且与方孔31配合的截面为方形的安装杆24,另一侧平行板23上垂直安装有一锁紧螺栓21;

方格直尺10中部卡装在上述卡槽20内,其尺身一侧抵紧连接板22,且其延长方向与连接板22平行,该方格直尺10上具有沿其长轴方向均匀设置的若干小孔11。

如图3所示,安装盘40下端面安装有供支撑杆50安装的耳架43,耳架43具有三对,每个耳架43上各有一铰接孔44,支撑杆50的上端安装在每对耳架43之间,其端部具有与两侧铰接孔44对应的通孔52,三个孔在同一直线上供铰接轴51插入。

安装盘40侧面安装有一垂直安装孔42设置的调节螺栓41,该调节螺栓41端部顶紧安装孔42内的调节杆30,安装盘40侧面开设有供该调节螺栓41安装的螺孔。

使用时,打开安装盘40上的三个支撑杆50,将该支架放置到与人台同一水平面上,利用安装盘40上的调节螺栓41,将安装在安装孔42内的调节杆30调节到适当的高度,并锁紧;调节杆30上端侧面通过方孔31插装有卡槽20,方形安装杆24插入该方孔31,方形安装杆24上还接长有一段螺纹杆25,利用另外的螺母将其锁紧在调节杆30端部的方孔31内,卡槽20内利用一侧的锁紧螺栓21卡装方格直尺10;当需要切换方格直尺10的水平状态或垂直状态时,将方形安装杆24转动90度,再插入方孔31内,并锁紧即可;方格直尺10上具有小孔11,可以扎大头针,更方便用其进行人台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标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